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貨幣超過供給什麼意思

貨幣超過供給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3-01-29 04:30:44

A. 貨幣供給是什麼概念

亦稱貨幣供應。即一個國家流通中的貨幣總額,是該國家一定時點的除中央政府或財政部、中央銀行或商業銀行以外的非銀行大眾所持有的貨幣量。它是一個存量概念,而不是一個流量概念。即它是一個時點的變數,而不是一個一定時期的變數。貨幣供給有狹義、廣義之分。從狹義上說,它由流通中的紙幣、鑄幣和活期存款構成,銀行的活期存款是貨幣供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廣義上說,貨幣供給還包括商業銀行的定期存款、儲蓄和貸款協會及互助儲蓄銀行的存款,甚至還包括儲蓄債券、大額存款單、短期政府債券等現金流動資產。通常情況下,各個國家按貨幣的流動性程度將貨幣劃分為不同的貨幣層次,作為其對貨幣的度量和管理的依據。因為不同層次的貨幣對各國經濟產生影響的程度不同;一個國家的貨幣供給總量影響著商品價格、就業和經濟活動水平,以及貨幣本身的價值。貨幣供給的變化是由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行為引起的。一般來說,貨幣是由中央銀行發行的,中央銀行壟斷了貨幣發行權,它發行的貨幣具有無限清償能力,在一切交易中可以無限制地使用。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占貨幣供給的絕大部分,它包括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原始存款是居民個人和企業在商業銀行的現金存款,它只是將現金變為活期存款,不會引起貨幣供給總量的變化。派生存款是商業銀行通過發放貸款、投資等資產業務創造的存款,派生存款增加著貨幣供給總量。中央銀行通過對存款准備率的規定來影響存款貨幣的創造。貨幣供給不僅是一個重要的貨幣理論問題,也是一個涉及貨幣控制和管理政策的重大實踐問題,世界各國對貨幣供給都給予高度的重視。貨幣供給從定義上來說,可以分為狹義及廣義兩種。狹義的貨幣供給是指民間所持有的現金加上可以開支票的存款,通常這類定義范圍的貨幣供給稱為M1;廣義的貨幣供給是指M1加上定期儲蓄存款,即常見的M2。

由於國情不同,對貨幣供給定義的范圍也不一致,如德國定義有M3貨幣供給,英國則從M0到M4都有。就台灣而言,M1又可以分為M1a與 M1b,其內容如下:

M1a = 公眾持有的現金 + 支票存款 + 活期存款
M1b = M1a + 活期儲蓄存款

基本上「M」字母旁邊所附加的阿拉伯數字愈大, 英文字母順序愈後面,表示所涵蓋的范圍愈廣。

貨幣供給成長率如果增加太快,表示民間持有的貨幣太多。假設社會上所生產的商品並沒有增加,則「過多的金錢追逐過少的貨物」便會有引發通貨膨脹的危險,各國為了監控貨幣供給的成長,都會選擇與通貨膨脹相關性最高的貨幣供給加以監控。

例如德國央行每年都會對M3貨幣供給成長率訂下目標區,當貨幣供給超過目標區時,表示貨幣供給過高,也就是說民間持有的貨幣太多,為防範物價上漲的壓力,當局會採取緊縮貨幣政策,減少貨幣供給; 相反地,如果貨幣供給成長率低於目標區,則因為資金供給不足,想要借錢來消費或投資的人(貨幣需求者)必須付出較高的利息作為代價,因而減少消費及投資的意願,阻礙了經濟的成長。此時當局便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給。
貨幣供應量是單位和居民個人在銀行的各項存款和手持現金之和,其變化反映著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變化,對企業生產經營、金融市場,尤其是證券市場的運行和居民個人的投資行為有重大的影響。(中央銀行根據宏觀監測和宏觀調控的需要,一般根據流動性的大小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不同的層次。我國現行貨幣統計制度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三個層次:(1)流通中現金(M0),是指銀行體系以外各個單位的庫存現金和居民的手持現金之和;(2)狹義貨幣供應量(M1),是指M0加上企業、機關、團體、部隊、學校等單位在銀行的活期存款;(3)廣義貨幣供應量(M2),是指M1加上企業、機關、團體、部隊、學校等單位在銀行的定期存款和城鄉居民個人在銀行的各項儲蓄存款以及證券客戶保證金。M2與M1的差額,即單位的定期存款和個人的儲蓄存款之和,通常稱作準貨幣。

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增加或減少貨幣供應量控制貨幣市場,實現對經濟的干預。貨幣供應量的變動會影響利率,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對貨幣供應量的管理來調節信貸供給和利率,從而影響貨幣需求並使其與貨幣供給相一致,以進一步影響宏觀經濟活動水平的經濟政策
現行貨幣統計制度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三個層次上面已經有了 就不重復復制了:)

B. 為什麼貨幣需求大於貨幣供給,利率上升還是下降,為什麼

當經濟過熱、通貨膨脹上升時,貨幣需求就會大於貨幣供給。這時利率會上升、信貸收緊。

一、存款方面,貨幣供應量增加了,流動性增加,有更多的錢用於儲蓄,銀行向儲戶借錢的成本壓力減小,於是利率就下降,反之,貨幣供應量少了,用於儲蓄的錢也就相應減少,銀行借錢成本壓力增加,就會提高利率。

二、投資方面,貨幣供應量多了,流動性增加,銀行借錢成本減小,就會降低貸款利率,反之,貨幣供應量少了,銀行吸收存款的成本增加,就會相應提高利率。

(2)貨幣超過供給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意義作用

利率就表現形式來說,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同借貸資本總額的比率。利率是單位貨幣在單位時間內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經濟學家一直在致力於尋找一套能夠完全解釋利率結構和變化的理論。

利率通常由國家的中央銀行控制,在美國由聯邦儲備委員會管理。至今,所有國家都把利率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當經濟過熱、通貨膨脹上升時,便提高利率、收緊信貸;當過熱的經濟和通貨膨脹得到控制時,便會把利率適當地調低。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經濟因素之一。

利率是經濟學中一個重要的金融變數,幾乎所有的金融現象、金融資產均與利率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

C. 為什麼貨幣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會造成價格水平上升

如果在市場上的貨幣過多也就是貨幣總需求大於總供給,那麼在市場上的流動的貨幣就多,就樣就導致各種商品上流動的錢過多,給人一種商品供過於求的印象,這樣導致了商品價格的上漲,所以導致整體的價格水平上升

熱點內容
科技公司股票預測 發布:2025-07-09 22:56:01 瀏覽:514
股票投資報告會結束語 發布:2025-07-09 22:47:38 瀏覽:842
捷順科技股票沒主力 發布:2025-07-09 22:42:14 瀏覽:846
公募基金虧的錢都去哪裡呢 發布:2025-07-09 22:39:10 瀏覽:32
股票交易系統拉升動力指標 發布:2025-07-09 22:28:40 瀏覽:121
天弘基金弘錢包錢怎麼取出來 發布:2025-07-09 22:25:58 瀏覽:778
正川股票歷史行情 發布:2025-07-09 22:15:23 瀏覽:2
日產金融和銀行貸款哪個好 發布:2025-07-09 22:10:06 瀏覽:452
在手機上如何開通社保卡金融服務 發布:2025-07-09 22:07:02 瀏覽:873
基金面試問題是什麼 發布:2025-07-09 21:50:32 瀏覽: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