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六國分別用什麼貨幣

六國分別用什麼貨幣

發布時間: 2023-02-14 15:26:41

1. 各國貨幣名稱是什麼

一、亞洲貨幣

1、中國香港:港元

2、中國澳門:澳門元

3、中國:人民幣

4、朝鮮:朝鮮圓

5、越南:越南盾

6、韓國:韓元

7、日本:日円

8、寮國:基普

9、柬埔寨:瑞爾

10、菲律賓:菲律賓比索

11、馬來西亞:林吉特

12、新加坡:新加坡元

13、泰國:泰銖

14、緬甸:緬元

15、斯里蘭卡:斯里蘭卡盧比

16、馬爾地夫:馬爾地夫盧比

17、印度尼西亞:印尼盧比

18、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盧比

19、印度:盧比

20、尼泊爾:尼泊爾盧比

21、阿富汗:阿富汗尼

22、伊朗:伊朗里亞爾

23、伊拉克:伊拉克第納爾

24、敘利亞:敘利亞鎊

25、黎巴嫩:黎巴嫩鎊

26、約旦:約旦第納爾

27、沙烏地阿拉伯:亞爾

28、科威特:科威特第納爾

29、巴林:巴林第納爾

30、卡達:卡達里亞爾

31、阿曼:阿曼里亞爾

32、阿拉伯葉門:葉門里亞爾

33、民主葉門:葉門第納爾

34、土耳其:土耳其鎊

35、塞普勒斯:塞普勒斯鎊

36、蒙古:圖格里克

二、大洋洲貨幣

1、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元

2、紐西蘭:紐西蘭元

3、斐濟:斐濟元

4、索羅門群島:所羅門元

三、歐洲貨幣

1、歐洲貨幣聯盟:歐元

2、冰島:冰島克朗

3、丹麥:丹麥克朗

4、挪威:挪威克朗

5、瑞典:瑞典克朗

6、芬蘭:芬蘭馬克

7、俄羅斯:盧布

8、波蘭:茲羅提

9、捷克和斯洛伐克:捷克克朗

10、匈牙利:福林

11、德國:馬克

12、奧地利:奧地利先令

13、瑞士:瑞士法郎

14、荷蘭:荷蘭盾

15、比利時:比利時法郎

16、盧森堡:盧森堡法郎

17、英國:英鎊

18、愛爾蘭:愛爾蘭鎊

19、法國:法郎

20、西班牙:比塞塔

21、葡萄牙:埃斯庫多

22、義大利:里拉

23、馬爾他:馬爾他鎊

24、南斯拉夫:南斯拉夫新第納爾

25、羅馬尼亞:列伊

26、保加利亞:列弗

27、阿爾巴尼亞:列克

28、希臘:德拉馬克

四、美洲

1、加拿大:加元

2、美國:美元

3、墨西哥:墨西哥比索

4、瓜地馬拉:格查爾

5、薩爾瓦多:薩爾瓦多科朗

6、宏都拉斯:倫皮拉

7、尼加拉瓜:科多巴

8、哥斯大黎加:哥斯大黎加科朗

9、巴拿馬:巴拿馬巴波亞

10、古巴:古巴比索

11、巴哈馬聯邦:巴哈馬元

12、牙買加:牙買加元

13、海地:古德

14、多米尼加:多米尼加比索

15、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立尼達多巴哥元

16、巴貝多:巴貝多元

17、哥倫比亞:哥倫比亞比索

18、委內瑞拉:博利瓦

19、蓋亞那:蓋亞那元

20、蘇利南:蘇利南盾

21、秘魯:新索爾

22、厄瓜多:蘇克雷

23、巴西:新克魯賽羅

24、玻利維亞:玻利維亞比索

25、智利:智利比索

26、阿根廷:阿根廷比索

27、巴拉圭:巴拉圭瓜拉尼

28、烏拉圭:烏拉圭新比索

五、非洲貨幣

1、埃及:埃及鎊

2、利比亞:利比亞第納爾

3、蘇丹:蘇丹鎊

4、突尼西亞:突尼西亞第納爾

5、阿爾及利亞:阿爾及利亞第納爾

6、摩洛哥:摩洛哥迪拉姆

7、茅利塔尼亞:烏吉亞

8、塞內加爾:非共體法郎

9、上沃爾特:非共體法郎

10、象牙海岸:非共體法郎

11、多哥:非共體法郎

12、貝南:非共體法郎

13、尼日:非共體法郎

14、甘比亞:法拉西

15、幾內亞比索:幾內亞比索

16、幾內亞:幾內亞西里

17、塞拉里昂:利昂

18、賴比瑞亞:賴比瑞亞元

19、迦納:塞地

20、奈及利亞:奈拉

21、喀麥隆、查德、剛果、加彭、中非:中非金融合作法郎

22、赤道幾內亞:赤道幾內亞埃奎勒

23、南非:蘭特

24、吉布地:吉布地法郎

25、索馬里:索馬里先令

26、肯亞:肯亞先令

27、烏干達:烏干達先令

28、坦尚尼亞:坦尚尼亞先令

29、盧安達:盧安達法郎

30、蒲隆地:蒲隆地法郎

31、扎伊爾:扎伊爾

32、尚比亞:尚比亞克瓦查

33、馬達加斯加:馬達加斯加法郎

34、塞席爾:塞席爾盧比

35、模里西斯:模里西斯盧比

36、辛巴威:辛巴威元

37、葛摩:葛摩法郎

2. 世界各國都使用什麼貨幣

目前世界范圍內影響力較大的貨幣及符號:

一、人民幣,符號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人民幣的單位為元,人民幣的輔幣單位為角、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發行人民幣以來,歷時60多年,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至今已發行五套人民幣。

二、美元,符號為「$」。

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 貨幣縮寫:USD;ISO 4217貨幣代碼:USD;符號:USA$)是美利堅合眾國的法定貨幣。目前流通的美元紙幣是自1929年以來發行的各版鈔票。

1792年美國鑄幣法案通過後出現。當前美元的發行是由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控制。自1913年起,美國建立聯邦儲備制度,發行聯邦儲備券。現行流通的鈔票中99%以上為聯邦儲備券。

美元的發行主管部門是國會,具體發行業務由聯邦儲備銀行負責辦理。在二戰以後,歐洲大陸國家與美國達成協議同意使用美元進行國際支付,此後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廣泛使用並最終成為國際貨幣。

三、日元,符號為「¥」。

日元(日語:円,日語羅馬音:en,英文:Yen),其紙幣稱為日本銀行券,是日本的法定貨幣,日元也經常在美元和歐元之後被當作儲備貨幣。

日元是日本的貨幣單位名稱,創設於1871年5月1日。1897年日本確立金本位制,含金量定為0.75克,1953年5月含金量宣布為0.00246853克,1988年3月31日徹底廢除金本位制度。

發行中的紙幣有1000、2000、5000、10000日元四種 ,硬幣有1、5、10、50、100、500日元六種面額。

四、英鎊,符號為「£」。

英鎊是英國國家貨幣和貨幣單位名稱。英鎊主要由英格蘭銀行發行,但亦有其他發行機構。最常用於表示英鎊的符號是£。國際標准化組織為英鎊取的ISO 4217貨幣代碼為GBP(Great Britain Pound)。除了英國,英國海外領地的貨幣也以鎊作為單位,與英鎊的匯率固定為1:1。

由於英國是世界最早實行工業化的國家,曾在國際金融業中占統治地位,英鎊曾是國際結算業務中的計價結算使用最廣泛的貨幣。一戰和二戰以後,英國經濟地位不斷下降,但由於歷史的原因,英國金融業還很發達,英鎊在外匯交易結算中還佔有非常高的地位。英鎊上印有具有貢獻的人物及皇室。

五、歐元,符號位「€」。

歐元(Euro)是歐盟中19個國家的貨幣。歐元的19會員國是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芬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希臘、馬爾他、塞普勒斯。

1999年1月1日在實行歐元的歐盟國家中實行統一貨幣政策(Single Monetary Act),2002年7月歐元成為歐元區唯一合法貨幣。歐元由歐洲中央銀行(European Central Bank,ECB)和各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組成的歐洲中央銀行系統(European System of Central Banks,ESCB)負責管理。

另外歐元也是非歐盟中6個國家(地區)的貨幣,他們分別是:摩納哥、聖馬利諾、梵蒂岡、安道爾、黑山和科索沃地區。其中,前4個袖珍國根據與歐盟的協議使用歐元,而後兩個國家(地區)則是單方面使用歐元。

六、盧布,符號為「₽」。

盧布(俄語:российский рубль,英語:Russian Ruble (or Rouble) ),符號: ₽(原符號Rbs. Rbl)。貨幣代碼:RUB。使用地區:俄羅斯以及自行宣布獨立的阿布哈茲及南奧塞梯。通脹率:7%,俄羅斯盧布(Рублевка)是俄羅斯的本位貨幣單位。輔幣是戈比(Копейка)。1盧布=100戈比。紙幣面額有10、50、100、500、1000、5000盧布,另有10盧布、5盧布、2盧布、1盧布以及50、10、5、1戈比鑄幣。

3. 古代戰國中六國的貨幣樣式

戰國七雄秦、楚、齊、燕、趙、魏、韓的錢幣由為布幣、刀幣、環錢和蟻鼻錢(鬼臉錢)四種組成。是戰國時期的四大貨幣體系。

布幣,鏟形,由農耕經濟的農具「錢」、「鎛」演變發展而來,這也是把貨幣稱之為「錢」的緣故。「布」為「鎛」的假借字。 布幣的流通范圍,主要在黃河中游農耕經濟地區如韓國趙國魏國燕國等。

刀幣,刀削形,起源於漁獵經濟工具。主要流通在黃河流域的東部諸侯國如齊國燕國趙國。各國的刀幣大小不同,形狀各異,其中以齊國的刀幣最為古樸精美。

圜錢,圓形圓孔,又叫環錢。起源於手工業經濟工具的紡輪或璧環,主要流通於秦國魏國,戰國中期以後,秦國首先採用方孔圓錢,後來齊國燕國也紛紛仿效鑄造。

蟻鼻錢,又稱鬼臉錢,是南方楚國的鑄文銅幣,形狀呈不規則橢圓形,上面鑄有陰刻銘文,有一種錢文好象螞蟻爬在人的鼻樑上一樣,故名蟻鼻錢;另一種好象醜陋的鬼面一樣,故名鬼臉錢。以枚為單位計值,使用時較為便利。

4. 世界各國的貨幣名稱

世界各國的貨幣名稱舉例如下:

1、美元(Dollar)

Dollar是世界上最常用的貨幣,用於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斐濟、紐西蘭、新加坡和其他地方。標准符號USD,輔幣進位制為:1USD=100 cent(分)。

2、英鎊(Pound)

英國國家貨幣和貨幣單位名稱。英鎊主要由英格蘭銀行發行,但亦有其他發行機構。最常用於表示英鎊的符號是£;£。標准符號GBP,輔幣進位制為:1GBP=100 new pence(新便士)。

3.新加坡元(Singapore Dollar)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迫退出馬來西亞聯邦宣告獨立,12月22日成立共和國,但仍使用馬來亞與英屬婆㑩洲元。1967年,英鎊貶值,原「馬來亞與英屬婆㑩洲貨幣委員會」停止發行馬來亞與英屬婆㑩洲元,新加坡於同一年開始發行自己的鈔票「新加坡元」,至今共發行四套鈔票。

4.泰銖(ISO 4217碼:THB)

泰國官方貨幣,由泰中央銀行泰國銀行發行,1銖等於100薩當(satang)。自第9序列至第16序列泰銖每種紙幣、鑄幣的正面均印有、鑄有泰王拉瑪九世普密蓬.阿杜德頭像。自2018年4月6日起,發行第17序列泰銖,紙幣、硬幣均改為泰王拉瑪十世瑪哈.哇集拉隆功頭像。

目前泰國流通貨幣的有20、50、100、500及1000銖等五種面額的紙幣和25、50薩當及1、2、5、10銖六種鑄幣。1銖等於100薩當。

5.汶萊林吉特

汶萊林吉特由汶萊政府發行,原為英國貨幣,與被並入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和沙巴(北婆羅州)一起,通稱北加里曼丹。1959年實行「內部自治」。1963年英國曾策劃將汶萊納入「馬來西亞」。

汶萊原使用由馬來亞、新加坡、砂拉越、沙巴合組的貨幣局發行的馬來亞元。1963年新加坡退出後,該貨幣局不再發行馬來亞元。1967年6月12日文菜發行自己的貨幣汶萊元。第一次發行的紙幣面額有100、 50、20、10、5和1林吉特。

6.馬爾地夫盧比

馬爾地夫盧非亞(Maldives Rufiyaa原符號:M.R.R;標准符號:MVR)輔幣為拉里(Laaree)。馬爾地夫羅非亞由馬爾地夫貨幣局發行。

馬爾地夫的流通貨幣是盧非亞(rufiya,縮寫為Rf),每盧非亞可兌換為100拉里(laree)。紙幣面額為500、100、50、20、10、5和2盧非亞,後兩者不常見。硬幣面額為1 和2 盧非亞,還有50、25和10拉里。盧非亞兌換美元的匯率是固定的。大多數旅館和旅行賬單會以美元計算。

5.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用的是哪種貨幣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用的是秦半兩。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以國家強制推行秦半兩,取代原六國自有的貨幣。這一時期的半兩錢多由地方官府自行鑄造,形制的差異有所縮小,但是仍然不能做到統一。

錢體不圓,方孔仍有不方者。銘文用小篆,傳說乃李斯手書,「兩」字中的「人」部分較短,俗稱「短人兩」。

(5)六國分別用什麼貨幣擴展閱讀:

形制

戰國秦錢,多隨軍事而流布,與六國商用流通者絕少,故多發現於秦軍經略六國之通路。如由秦入蜀之「金牛道」,由秦入楚之「商於道」,由秦入韓魏之「易陽道」等。故錢重而流布范圍甚小。錢型多為大錢(錢徑在3厘米以上)。

秦始皇承襲先王舊業,仍用半兩錢。秦統一貨幣時,中央也曾鑄造過「重如其文」的半兩錢。這種錢的特徵是錢徑稍大(在3.3厘米以上),錢肉較早期稍薄,重8g左右。

隨著國勢由盛轉衰,出於市場商品流通的需要,錢幣亦隨之縮小而減重。至秦後期錢型變小,錢徑多在3厘米以下,重約3-4克。

漢高祖得天下(公元前206年),戰亂初定,社會經濟亟待恢復,故雖承秦制仍用半兩錢,但卻以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莢錢,使民放鑄。引發物價暴漲,貨幣惡性貶值,至呂後二年(公元前186年),又恢復八銖錢,其後又屢屢改制,雖面文為「半兩」,而各大小輕重無常。

秦朝半兩與戰國時期半兩面文相同,錢型基本無變化,鑄造工藝有改進。私鑄錢往往摻雜其間,有時不易辨別。官錢往往經過加工,面文篆書多取方折,字體端整,筆畫粗細均勻。

陝西、內蒙古、湖北等地秦朝墓葬和窖藏出土的秦朝半兩錢,依其大小重量約可分為三種:第一種錢徑3厘米以上,與戰國半兩普通錢大小近似,鑄行於秦朝早期。第二種錢體縮小,錢徑3厘米以下,多在2.7—2.8厘米左右,鑄行於秦朝晚期。

第三種為劣質小錢,有所謂「莢錢」者,指漢初榆莢狀小錢,有特定時間及含義,重量在3克以下,甚至1g克多。

6. 秦始皇統一六國前的貨幣分別是

燕、齊兩國使用刀幣,而韓、趙、魏三國使用的是布幣,楚國使用的是郢爯、蟻鼻錢,秦國則是使用圓形方孔錢。戰國時期,諸侯國民間還可以私自造錢,導致經濟混亂不堪,而秦統一後,規定民間不得私自鑄造錢幣,廢掉六國錢幣,使用圓形方孔錢。

秦始皇的貢獻
書同文——在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各自為政,使用的文字也各不相同。為此,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對這些文字進行整理。

車同軌——在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的道路寬窄不一,馬車的大小也不一樣。國家統一後,這種現象嚴重影響各地的交通往來,制約經濟發展。秦始皇下令,修建了以咸陽為中心的三條馳道,一條向東,一條向南,一條向北,相當於現在的國道。

統一度量衡——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度量衡大小不一,容易引起混亂。秦始皇推行統一的度量衡,在書同文、車同軌之外,還實行統一的錢幣、長度單位、容積單位、重量單位。

7. 齊國為什麼使用刀幣﹖其他六國使用什麼貨幣﹖

你好
很高興為你解答


齊國最早的刀幣是「齊之法化」,鑄行於春秋早期;春秋末期,大夫田氏專權,大力推行刀幣,為其謀國篡位的手段之一,刀幣開始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

戰國時期其他六國使用的貨幣就形制而言,即可分為以下四類:

一、布幣,形似農具中鏟形的鎛(布),主要流通於魏、趙、韓。這種布幣又有空首布、圓肩方足圓跨布、方肩方足圓跨布、方肩尖尺圓跨布、方肩方足方跨布等多種。

二、刀幣,形狀像刀,主要流行於齊、燕、趙三國。齊刀較大而多尖頭,燕、趙刀較小而多方頭或圓頭。

三、圓錢,形圓,中有孔,分方孔和圓孔兩種。主要流行於秦、東周、西周以及趙、魏沿河地區。秦圓錢不鑄地名,僅鑄幣值單位,如「重一兩十四珠」(銖)、「重十二朱」、「兩甾」、「半兩」等。東周、西周圓錢則鑄有「東周」、「西周」字樣。

四、郢爰和銅貝,只流行於楚國。郢爰是一種鑄有「郢爰」、「陳爰」等印文的金餅;銅貝作為郢爰等的輔幣,形似海貝,俗稱「蟻鼻錢」。

如果滿意還望採納一下

8. 秦始皇統一六國使用的貨幣

上幣黃金和下幣銅錢(秦半兩)。
秦始皇採取了兩種統一貨幣的主要途徑:一是由國家統一鑄幣,嚴懲私人鑄幣,將貨幣的製造權掌握在國家手中。二是統一通行兩種貨幣,即上幣黃金和下幣銅錢。改黃金以「鎰」為單位,一鎰為二十兩。銅錢以「半兩」為單位,並明確鑄金幣明「半兩」二字。銅錢造型為圓形方孔,俗稱「秦半兩」。
原來六國通行的珠玉、龜貝、銀錫等不得再充當貨幣,及至秦,中一國之幣為二等;黃金以鎰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
【(8)六國分別用什麼貨幣擴展閱讀】
在秦統一六國之前,各國錢幣的形狀不一,如鏟幣、刀幣、環錢等,且只能在各自統轄的范圍內流通;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確定統一法律、度量衡、貨幣和文字,廢止了戰國後期六國舊錢,在戰國秦半兩錢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在全國通行,結束了我國古代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態。
秦半兩錢的流通范圍,西至河西走廊;東到山東、江蘇,北達內蒙古,南抵廣州市,東北到達遼東半島,西南進入大渡河上游,說明秦半兩錢是全國通用的貨幣。
戰國秦錢,多隨軍事而流布,與六國商用流通者絕少,故多發現於秦軍經略六國之通路。如由秦入蜀之「金牛道」,由秦入楚之「商於道」,由秦入韓魏之「易陽道」等。故錢重而流布范圍甚小。錢型多為大錢(錢徑在3厘米以上)。
秦始皇承襲先王舊業,仍用半兩錢。秦統一貨幣時,中央也曾鑄造過「重如其文」的半兩錢。這種錢的特徵是錢徑稍大(在3.3厘米以上),錢肉較早期稍薄,重8g左右。
隨著國勢由盛轉衰,出於市場商品流通的需要,錢幣亦隨之縮小而減重。至秦後期錢型變小,錢徑多在3厘米以下,重約3-4克。
漢高祖得天下(公元前206年),戰亂初定,社會經濟亟待恢復,故雖承秦制仍用半兩錢,但卻以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莢錢,使民放鑄。引發物價暴漲,貨幣惡性貶值,至呂後二年(公元前186年),又恢復八銖錢,其後又屢屢改制,雖面文為「半兩」,而各大小輕重無常。
秦朝半兩與戰國時期半兩面文相同,錢型基本無變化,鑄造工藝有改進。私鑄錢往往摻雜其間,有時不易辨別。官錢往往經過加工,面文篆書多取方折,字體端整,筆畫粗細均勻。
陝西、內蒙古、湖北等地秦朝墓葬和窖藏出土的秦朝半兩錢,依其大小重量約可分為三種:第一種錢徑3厘米以上,與戰國半兩普通錢大小近似,鑄行於秦朝早期。第二種錢體縮小,錢徑3厘米以下,多在2.7—2.8厘米左右,鑄行於秦朝晚期。
第三種為劣質小錢,有所謂「莢錢」者,指漢初榆莢狀小錢,有特定時間及含義,重量在3克以下,甚至1g克多。

熱點內容
人大國際學院金融碩士學費多少 發布:2025-07-08 08:19:42 瀏覽:786
指數基金銀行螺絲釘怎麼樣 發布:2025-07-08 07:48:33 瀏覽:410
我為什麼不建議你報金融專業 發布:2025-07-08 07:46:03 瀏覽:8
國際金融形勢如何 發布:2025-07-08 07:27:28 瀏覽:259
000700模塑科技股票行情 發布:2025-07-08 07:26:24 瀏覽:277
舉例說明期貨是怎麼賺錢的啊 發布:2025-07-08 07:10:39 瀏覽:712
股票紕漏年報對股價的影響 發布:2025-07-08 06:48:16 瀏覽:580
如何數字貨幣的發展 發布:2025-07-08 06:43:18 瀏覽:975
什麼叫換取非貨幣性資產 發布:2025-07-08 06:35:26 瀏覽:6
603719股票歷史成交最低股 發布:2025-07-08 06:22:21 瀏覽: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