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備貨幣有什麼條件
① 國際儲備金是什麼
國際儲備金是指一國政府持有的可直接用於國際支付的國際通用的貨幣資金,是政府為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能隨時動用的對外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黃金支付或干預外匯市場的一部分國際清償能力。
概述
隨著對外經濟貿易發展和國際貨幣制度的變化,作為國際儲備的貨幣資金也有所變化。各國實行金本位制時,黃金具有世界貨幣的職能,因此將黃金作為國際儲備貨幣。金本位制崩潰後,除仍把黃金作為儲備貨幣外,一些發達國家的貨幣逐漸成為各國儲備對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首先是美元,以後是西方其他可自由兌換的貨幣相繼成為各國儲備外匯資產的主要對象。
構成
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會員國規定的統計標准,一國的國際儲備貨幣構成有:
①政府持有的貨幣性黃金儲備;
②政府持有的可自由兌換的貨幣;
③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
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分配給該國尚未動用的特別提款權。
條件
作為國際儲備的貨幣資金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①屬於政府所有並可自由支配使用;
②具有較高的流動性,即這些資產是國際通用的,並且政府隨時可以用於國際支付或干預外匯市場。
② 美元,歐元,英鎊,日元,玻利瓦爾,盧布哪個屬於國際儲備貨幣
美元、歐元、英鎊、日元屬於國際儲備貨幣。截至2020年,人民幣、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瑞士法郎、澳元和加元屬於國際儲備貨幣。
國際貨幣的作用不僅體現為儲藏和儲備作用,更多地體現在計價、結算、投融資業務上,包括能夠開立信用證、保函、承兌支票,能夠進行國際融資,尤其是能夠開展利率、匯率、股票、債券以及相應的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業務。一國貨幣有了這些業務,其地位和影響才能不斷提高和擴大,才能稱得上是國際貨幣。
(2)儲備貨幣有什麼條件擴展閱讀:
以投資和貿易計價結算共同驅動人民幣國際化是更為理想的模式。要有意識地增強對外直接投資,在對外投資中積極推動人民幣的使用。特別是對那些後續需要從中國進口貨物、服務的國家和項目,要在方案設計上將人民幣對外直接投資與跨境貿易人民幣計價結算有機結合。
直接輸出人民幣資本,需要允許對方國家的機構持有本幣以後,在其境內直接開立本幣賬戶,享受本幣存款、理財、各種證券投資的國民待遇。而且,市場投資的流動性兌現要有充分的安全性、及時性、有效性。
③ 什麼樣的貨幣才能充當世界貨幣
世界貨幣需要擁有保值性,安全性以及讓持有者可以隨意兌換成其他貨幣的特點。美元是現在公認的世界貨幣就是因為它擁有以上這些性質。
歐元在過去的幾年也被世界許多國家當做主要的儲備貨幣之一,這里除了因為它也擁有以上這些性質外,歐元與美元價格波動的相關性也比較低,所以是一個相對於美元來說很好的對沖貨幣。
在這次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中,歐元由於投資者對多個歐洲國家主權債務危機的擔憂,兌美元的跌幅超過10%,但依然是許多國家主要的儲蓄貨幣。從這點就可以看出歐元也應被認可為世界貨幣之一。
(3)儲備貨幣有什麼條件擴展閱讀:
世界貨幣體系的建立:
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會議協議,確定以美元作為各國貨幣定值的標准和儲備貨幣,而美國則承擔義務,將各國中央銀行持有的美元按官價兌換黃金。
這樣,掌握了資本主義世界70%以上黃金儲備的美元,取得了「等同黃金」的地位,成為主要的國際結算工具。這就是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制度。
但是,這種制度是不穩固的。因為:
①這種制度包含著一個深刻的矛盾:一方面各國的儲備貨幣的來源要依靠美國國際收支的逆差,另方面為保證儲備貨幣的穩定卻要求美國國際收支有順差。
②實際上美元並未排除黃金的世界貨幣的職能。黃金仍然是國際結算的最終手段和國際儲備的重要構成因素。
④ 國際儲備貨幣的條件
作為國際儲備的貨幣資金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①屬於政府所有並可自由支配使用;
②具有較高的流動性,即這些資產是國際通用的,並且政府隨時可以用於國際支付或干預外匯市場。
⑤ 關於外匯儲備的問題!謝謝!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它是指一國貨幣當局所持有的外國可自由兌換的貨幣和其他短期流動性金融資產。
外匯儲備是國際儲備的主要形式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儲備貨幣(Reserves Currency)以英鎊為主,戰後隨著美國的迅速崛起和英國的國際地位的下降,美元取而代之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主要貨幣。上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美國的財政和外貿的巨額赤字,美國的絕對經濟優勢在逐漸消失,黃金的儲備不斷減少,使得美元危機頻繁發生,美元信用日益下降,儲備貨幣的構成也因此發生了重大變化,由美元的單一化向多種貨幣儲備化發展。目前,儲備貨幣的種類主要有美元、英鎊、日元、歐元等。
作用:
(一)彌補國際收支逆差,平衡國際收支
一國對外交往中,國際收支不平衡是絕對的。當其由於進口商品或國內政治、經濟以及自然條件的變化等原因,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通過國際儲備來彌補是既方便又見效快的方法,從而保證國內經濟發展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各國政府歷來都十分重視國際收支問題,每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利用儲備來彌補臨時性的國際收支逆差,作為一個國家調節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緩沖器,進而採取相應的政策措施。
(二)發展對外貿易和增強國家信用的保證
儲備是衡量一國經濟金融實力的標志,是對外支付能力強弱的象徵。如果一個國家的儲備充足,即使在出口極為不利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必要的進口支付能力,從而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同時,儲備又是一個國家信譽的保證。一國儲備充裕,則比較容易取得借款,從而可以充分利用外貿來保證國內經濟的發展,也可以彌補暫時的國際收支逆差並促進借款到期的順利償還。
(三)干預外匯市場,穩定外匯匯率
為了維護本國貨幣的信譽和本國的經濟利益,一國貨幣當局必須利用國際儲備干預外匯市場,使本國貨幣幣值穩定在政府所希望的水平上。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國際金融市場匯率經常波動,嚴重地影響了有關國家的經濟發展與穩定。因此,西方各國政府往往通過動用儲備,干預外匯市場,以達到穩定本國貨幣匯率的目的。
⑥ 全球儲備貨幣是什麼意思
一國的信用貨幣成為國際支付手段和儲備貨幣的條件必須具備的條件是:①發行這種信用貨幣的國家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在國際經濟領域中佔有重要的或統治的地位。只有當一個國家在世界范圍的商品輸出與資本輸出中佔有重要地位,同各國有著廣泛的貿易、金融聯系時,它的信用貨幣才會在國際間被廣泛使用,並順利地被接受。②這種信用貨幣必須具有相當大的穩定性。而由於任何信用貨幣本身都是沒有價值的,要保持其穩定性,就必須與黃金發生聯系,即能在一定條件下按照一定的匯價兌換成黃金。因此,有關國家必須具有足夠的黃金儲備,才能保證其信用貨幣的穩定性。③某個國家的貨幣雖然可以在彼此經濟聯系密切的國家之間充當支付手段,但要在世界范圍內正式取得儲備貨幣的資格,還要得到所有國家的確認,這就必須通過國際協議來實現。如果上述條件發生變化,它就不能再當作世界貨幣來發揮作用。因此,與黃金不同,一國的信用貨幣當作世界貨幣發揮作用,是有條件的、不穩定的,是包含著矛盾和危機的。歷史的發展正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