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儲備是貨幣的什麼職能
1. 外匯儲備的作用是什麼
作用是: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提供信用保證、對各種突發事件所引起的緊急支付、外匯儲備還可用作宏觀調控的工具。
外匯儲備主要有五個方面的功能:
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當國際收支出現暫時性逆差時,可以運用外匯儲備予以彌補,而不必採取影響整個宏觀經濟的財政貨幣政策來調節。若國際收支逆差具有長期性和根本性時,外匯儲備也可以起到一種緩沖作用,既可以為准備其它調節措施爭取時間,也可減輕其它政策給整個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使經濟發展得以平穩過渡。
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若市場在短期內波動而偏離政府所希望的水平,尤其是受到非穩定性投機時,政府就可買進和賣出外匯儲備來調節匯率,使其朝政府所希望的方向變化。如一國貨幣當局可在外匯市場上購買外匯來阻止匯率的過度上升,反之賣出外匯防止本幣匯率的過度下跌。
提供信用保證。外匯儲備可以作為一個國家向外借款和還本付息的重要保證。充足的外匯儲備表明一國具有良好的償債能力,在國際市場進行融資時,能夠較為容易的甚至以較低的成本取得各類貸款。外匯儲備是國際儲備的一部分,所以其調節國際收支、維護本國匯率穩定等方面功能與國際儲備是相同的。外匯儲備從形式方面看,主要包括短期國債、長期國債、企業債券、黃金、股本證券等以外匯計價的資產。
應對各種突發事件所引起的緊急支付。經濟全球化大大增強了世界經濟體之間的聯系,同時也擴大了一國的經濟金融風險。在國際經濟金融危機四伏、市場動盪加劇的時代,擁有充足的外匯儲備可舒緩國際經濟金融危機對本國所產生的沖擊,有效應付各種緊急國際支付。此外,若一國經濟遭受地震、洪水、乾旱等自然災害的嚴重破壞、由於社會政治動盪而引起資本外逃等突發事件,充足的外匯儲備也可以通過進口物資等來應對各種風險和緊急突發事件,從而保障國內經濟的穩定運行。
外匯儲備還可用作宏觀調控的工具。根據國內經濟形勢對外匯儲備進行有效管理,當外部經濟發生較大的變化時,中央銀行可以通過選擇性的增加或減少外匯儲備數量,或者調整外匯儲備結構,從而在短期內維持利率和匯率穩定,保證本國貨幣政策的相對獨立,這樣央行就可以把握主動權,將外匯儲備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一種重要手段,促進國內經濟的健康發展。
2. 什麼是外匯儲備有哪些功能
一:什麼是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系是指持有外匯資產之總稱。其定義有三:一、全國外匯儲備:定義之范圍最廣,指全體國民、政府機關、銀行體系及中央銀行所持有的國外資產。二、銀行體系中外匯儲備:指包涵中央銀行及全體金融機構所持有的國外資產凈額,亦即國際經濟學中謂的國際儲備金(International Reserve)。三、中央銀行外匯儲備:此即我們日常提及的外匯儲備,亦即中央銀行本身持有之國外資產。其中涵蓋中央銀行原有外匯資金、向外匯市場買入的外匯、以及中央銀行運用外匯存底所獲得之操作利的與利息所得。
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
二:外匯儲備有什麼作用?
1.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
2.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
3.維護國際信譽,提高對外融資能力
4.增強綜合國力和抵抗風險的能力
三:外匯儲備過多帶來的負面影響
損害經濟增長的潛力
一定規模的外匯儲備流入代表著相應規模的實物資源的流出,這種狀況不利於一國經濟的增長。如果中國的外匯儲備超常增長持續下去,將損害經濟增長的潛力。
帶來利差損失
據保守估計,以投資利潤率和外匯儲備收益率的差額的2%來看,若擁有6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年損失高達100多億美元。如果考慮到匯率變動的風險,這一潛在損失更大。另外,很多國家外匯儲備構成中絕大部分是美元資產,若美元貶值,則該國的儲備資產將嚴重縮水。
機會成本損失
中國每年引進大約500億美元的外商投資,為此國家要提供大量的稅收優惠;同時,中國又持有大約一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閑置不用。這樣,一方面是國家財政收入減少,另一方面老百姓省吃儉用借錢給外國人花,其潛在的機會成本不可忽視。
削弱了宏觀調控效果
在現行外匯管理體制下,央行負有無限度對外匯資金回購的責任,因此隨著外匯儲備的增長,外匯占款投放量不斷加大。外匯占款的快速增長不僅從總量上制約了2004年以來宏觀調控的效力,還從結構上削弱宏觀調控的效果,並進一步加大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使央行調控貨幣政策的空間越來越小。
影響國際優惠貸款
外匯儲備過多會使中國失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優惠貸款。按照IMF的規定,外匯儲備充足的國家不但不能享受該組織的優惠低息貸款,還必須在必要時對國際收支發生困難的其他成員國提供幫助。這對中國來講,不能不說是一種浪費。
加速熱錢流入
引發或加速該國的通貨膨脹。
有形經濟資源流失
大量囤積外匯,會引起國內有形經濟資源的流失,無論是出口創匯還是發行本國貨幣購買外匯,都會形成對本國有形經濟資源的購買能力,造成國內有形經濟資源的流失。
3. 外匯儲備的作用是什麼
外匯儲備的作用.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 經濟調節 、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 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 國際收支 的平衡,中央銀行在市場上賣出外匯買入本幣,增加對國內的投資和商品需求,資金流入彌補逆差;當國內 宏觀經濟 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 總供給 時,可以動用 外匯 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 宏觀經濟 的平衡。. 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 匯率 ,使之趨於穩定。. 比如匯率降低時,中央銀行可以賣出外匯買入本幣,增加本幣的需求量,使匯率不至於進一步下跌。. 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 經濟均衡 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一、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
在外匯市場上,穩定的匯率有利於本國的經濟發展,為了保持穩定,國家可以通過手中持有的外匯儲備,來進行干預外匯市場。
二、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在中國,採用了強制結匯制度,企業進出口的外匯都要受到外管局的管理約束。在國際貿易中,美元作為各國最主要的外匯儲備,同時也是主要的交易工具,所以一國必須保證足夠的美元外匯儲備,才能保證對外的支付。三、維護國際信譽,提高對外融資能力
一個國家的雄厚的經濟實力決定這個國家有沒有足夠的償債能力,而體現償債能力最直接的指標就是外匯儲備。四、增強綜合國力,抵抗風險的能力外匯儲備代表著一個國家的資產,近幾年來我國外匯儲備迅猛增長,在1997年亞洲發生嚴重的金融危機期間,各個國家先後宣布本國貨幣貶值,而我國之所以承諾人民幣不貶值,就是以雄厚的外匯儲備作為基礎的。
所以,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