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貨幣是由什麼估算的
㈠ 世界各國家的紙幣都是用什麼來衡量的
以外匯儲備作為發行衡量標准,分成浮動匯率與聯系匯率.浮動匯率是以主要貿易國的貨幣作為參考,有市場對本國貨幣的供需決定貨幣價值.也稱為非美圓貨幣.聯系匯率是掛鉤美圓,對美圓保持固定比價,也就是有多少美圓儲備發行多少本國貨幣.被稱為美圓貨幣.
比如日圓,歐元,英鎊是典型的非美圓貨幣.而港幣是典型美圓貨幣.中國在05年人民幣升值前,也是典型的美圓貨幣.雖然目前實行浮動匯率,但對美圓的依賴仍然嚴重,浮動范圍不大.
㈡ 貨幣間的換算是以什麼為根據
貨幣貶值,資源就升值.資源一直都是一個價,但是貨幣多了就顯得沒有價值了,所以資源所標示的貨幣價格也就比以前高了.比如世界上一共有100元人民幣,一個蘋是10元,蘋果占總貨幣值的百分之十,突然一天世界上又有了300元,那現在一共就400了,但蘋果還是那個價值,占貨幣總值的百分之十,這時就是40元了,這就表現出了,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的道理.
㈢ 一個國家的貨幣價值取決於什麼
一個國家的貨幣價值取決於以下三個因素:
第一,對貨幣的需求取決於該國的情況
一個國家中央銀行支付的利率是一個重要因素。較高的利率使該貨幣更有價值。投資者將兌換高薪貨幣。然後他們將其保存在該國家的銀行以獲得更高的利率。
第二,國家中央銀行創造的貨幣供應量
如果政府製作過多的貨幣,那麼就會出現通貨膨脹。貨幣持有人將提高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如果貨幣太多,就會導致惡性通貨膨脹。這通常只發生在一個國家必須償還戰爭債務時。這是最極端的通貨膨脹類型。
一些現金持有者將在沒有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在海外投資,但他們會發現,由於存在這么多,他們的貨幣需求並不多。這就是通貨膨脹將推動貨幣價值下跌的原因。
第三,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會影響其匯率
如果該國經濟強勁增長,那麼投資者將購買其產品和服務。他們需要更多的貨幣才能這樣做。如果金融穩定性看起來不好,他們就不太願意在該國投資。他們希望確保如果他們持有該貨幣的政府債券,他們將獲得回報。
㈣ 一個國家的貨幣價值由什麼決定
由貨幣的時間價值因素以及勞動價值因素決定的。
匯率是一種貨幣以另一種貨幣表示的價格。在沒有其他非市場因素影響的條件下,匯率應遵循商品市場的一般規律,即它是由經濟活動導致的對這種貨幣的供給和需求決定的。價格是對價值的反映,通常情況下它是圍繞價值波動的。
長期而言,在接近完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價格與價值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貨幣價值論(從匯率生成機制看人民幣升值前景)》討論浮動匯率制條件下的長期匯率生成機制,也就是從一種貨幣的價值如何由另一種貨幣來體現這個角度討論貨幣的價值生成機制。
(4)國家貨幣是由什麼估算的擴展閱讀
貨幣是生產與消費之間的媒介物。提供勞務取得貨幣的人擁有要求相應數量的相對勞動的權利。故貨幣就是基於先行勞務而獲得的並用以換取消費品的要求權,或貨幣是基於所提供的先行勞務而獲得的,並用以要求相對勞務的憑證。
貨幣既是一種要求商品的要求權或憑證,則其價值自然就為此要求權或憑證所能獲得的商品的價值所決定。貨幣一單位的購買力為全社會的商品總量與購買商品的貨幣總量之比所決定。
㈤ 一個國家的貨幣價值是如何確定的呢
一個國家的貨幣在初期(也就是大航海時期)確實是要有黃金保障,1元就要有一元的黃金。可是現在地貨幣價值關鍵取決於該國的經濟國力跟是否符合市場需求貨幣量發行……
比如:美國的貨幣就是在二戰過後成為國際標准貨幣,當他的經濟下滑的時候,貨幣也相應貶值,所以才有前段時間的美元貶值說
再有一個就是日本,日本經濟也很發達可是為什麼日元反而不值錢呢??這是應為70-80年代,迫於國美壓力強行升值得結果,發行貨幣量,市場消化不了這么多……
㈥ 每個國家的貨幣的價值是按什麼來定
主要按發行量、黃金儲備、外匯儲備、市場需求情況而定。
日本的這個情況主要是以前發行量遠大於實際資產。
例如,本來日本有100億美元的資產,卻印發總值10000億元的日元,所以10000日元也只能等於100美元。
而中國有100億美元的資產,印發總值800億人民幣,所以800人民幣就等於100美元了,比日元值錢。
當然實際情況要復雜很多,這里只是簡單地舉個例。
㈦ 一個國家的印鈔總金額是怎樣確定的根據什麼確定的
生產力(決定商品價格總額)決定著一個國家貨幣發行量。如果國家的貨幣發行機構超量發行貨幣,而生產力沒有相應增加,即生產出來的商品沒有相應增加,這樣的話因供求關系,要用更多的錢買貨物,這樣貨幣在國際上看來就是貶值。
貨幣流通規律計算公式: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必須的貨幣量=商品價格×商品流通量/單位貨幣流通速度=商品價格總額/單位貨幣流通速度。
(7)國家貨幣是由什麼估算的擴展閱讀:
調節作用
貨幣只是政府控制國家的經濟的一種形式,比如政府想充實國庫,一種方法是正常的稅收等等,另一種方法是印刷錢。
第二種方法因為生產力沒有相應發展(商品數量沒相應增長),老百姓手上的錢就不值錢的,意思就是第二種方法會使政府富了,老百姓窮了,之後老百姓買不起東西,又不利於經濟的發展。
要使整體上國富,就要保證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後生產的商品多了,很少的錢就會買更多的商品,貨幣就會升值。然後政府為了保證進出口的平衡,就會印刷些錢流通市場,使貨幣升值不要太快。
中國的發展情況
在中國,貨幣發行權屬於國家。國家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核准年度人民幣最高發行限額。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國務院批準的發行限額,具體辦理人民幣的發行工作,並集中管理發行基金。
中國人民銀行設有發行基金保管庫(簡稱發行庫)保管發行基金。發行基金是尚未發行的人民幣,它不是流通中的貨幣。各專業銀行則設有業務庫,是為辦理日常現金收付而建立的。它核定現金庫存限額。現金超過庫存限額的部分,應交存發行庫。
中國長期以來,要求貨幣發行不用於彌補財政赤字,不用於沒有物資保證的信貸投放,而用於滿足商品流通的需要。因此,中國貨幣發行一般來說是經濟發行。
㈧ 一個國家的貨幣是以什麼來衡量貨幣面值的大小
貨幣面值是貨幣實際代表的價值量,各國鈔票的面值大小是不同的,由商品流通的客觀需要決定的。貨幣面額分等配套,取決於:
1)商品經濟的發展水平,商品生產的范圍和檔次。
2)幣值的穩定情況。
3)人民的生活水平,購買力情況,使用貨幣的習慣。
各國根據本國的這些情況確定本國貨幣各種面額的分等,各種面額之間的比例,以滿足金額大小不同的購買支付的需要。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主幣一般從 1到100居多,面額分等為1、2、5、10、20、50、100,大小面值相差100倍。在世界貨幣史上鈔票面額最大的是德國1924年春發行的面額為 100萬億馬克鈔票。這是惡性通貨膨脹的結果。鈔票一般印有阿拉伯數字和大寫面額數字。
㈨ 各國的貨幣是以什麼為標准確定對別的國家貨幣的
根據國際購買力,所有的貨幣現在都是以美元為介質,國際上的幾乎一切貿易結算都是用美元,所以每個國家與美元尖有一個比值,然後根據兌換美元的多少來確定其他國家之間的匯率
㈩ 各國貨幣兌換由誰來定依據是什麼
確定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比價,先要確定用哪個國家的貨幣作為標准。由於確定的標准不同,於是便產生了幾種不同的外匯匯率標價方法。
1、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就叫應付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如日元兌美元匯率為119.05即1美元兌119.05日元。
2、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匯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兌美元匯率為0.9705即1歐元兌0.9705美元。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變化。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上升。
3、美元標價法又稱紐約標價法,是指在紐約國際金融市場上,除對英鎊用直接標價法外,對其他外國貨幣用間接標價法的標價方法。美元標價法由美國在1978年9月1日制定並執行,(在2013年)國際金融市場上通行的標價法。
(10)國家貨幣是由什麼估算的擴展閱讀:
匯率會因為利率,通貨膨脹,國家的政治和每個國家的經濟等原因而變動。而匯率是由外匯市場決定。外匯市場開放予不同類型的買家和賣家以作廣泛及連續的貨幣交易(外匯交易除周末外每天24小時進行,即從GMT時間周日8:15至GMT時間周五22:00。即期匯率是指於當前的匯率,而遠期匯率則指於當日報價及交易,但於未來特定日期支付的匯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