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裡什麼是限售股
Ⅰ 什麼是限售股
問題1:什麼是限售股?
問題2:限售股是什麼意思?
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等市場改革創新和市場環境的變化,今年以來證券市場上涌現了G股、對價、限售股、新老劃斷、G股指數等諸多新名詞。
對價
這也是今年以來股權分置改革過程中涌現的新名詞。所謂對價最早是英美合同法中的概念,指一方得到權利、權益、益處或是另一方換取對方承諾,所做的或所承諾的損失、所擔負的責任或是犧牲。後來,對價的使用范圍擴展到其他方面。
目前,我國法律中還沒有明確「對價」概念或相關規定。但在司法實踐中,根據當事人取得的權利有無代價(對價),往往將合同分為有償合同和無償合同。有償合同是交易關系,是雙方財產的交換,是對價的交換;無償合同不存在對價,不是財產的交換,是一方直接付出財產或勞務。
而在股權分置改革過程中所用的對價,指的是非流通股股東為取得流通權,向流通股股東支付的相應的代價(對價)。對價可以採用股票、現金等其他共同認可的形式。
限售股
為更好地保護流通股股東的利益,證監會關於股權分置改革試點的《通知》對非流通股的上市交易作了期限和比例的限制,即「爬行流通」,首先有12個月的鎖定期,此後持股5%以上的非流通股股東12個月內出售不得超過5%,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
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由於受到期限和比例的限制,所以被稱為限售股。
G股
自從首家實施股權分置改革的三一重工於6月17日恢復交易並將股票簡稱改為「G三一」起,深滬股市就新增了一個被稱為G股的新名詞。
所謂G股,就是已經實施了股權分置改革,並恢復交易的股票。因為「股權分置改革」中第一個詞「股」的第一個中文拼音字母為G(g),為了和其它股票相區別,所以在這種股票的簡稱前加上特有的標識:「G」。也許未來將出現一個「G股板塊」,雖然目前G股只有三一和金牛兩只,但隨著第二批試點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的實施及陸續復牌,「G」字頭的股票今後會越來越多,深滬股市將會形成一個新的板塊:G股板塊,並在一定時候推出G股指數。
新老劃斷
所謂新老劃斷,即劃定一個時間點,對此時間點後,首次公開發行公司發行的股票不再區分上市和暫不流通的股份。不解決「新老劃斷」,新股票發行時仍然保留有非流通部分,這樣只會加劇現有股權分置問題的復雜性。不過「新老劃斷」何時實施是一個大問題,推進得太早會對現有股價體系造成太大的沖擊,實施得太晚又堆積大量的非流通股。所以,其實施的前提在於,市場對解決股權分置問題已經形成相對穩定的預期。
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曾明確表態,要在具備一定的市場條件和相對穩定的定價環境的背景下才推出新老劃斷。
Ⅱ 限售股是什麼
限售股:以前的上市公司,有相當部分的法人股。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權,但成本極低(即股價波動風險全由流通股股東承擔),不能在公開市場自由買賣。後來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現企業所有股份自由流通買賣。
Ⅲ 股票什麼情況下會限售(股票發行限售股什麼意思)
1、限售期股票是啥意思。
2、股票限售期。
3、什麼叫限售股票。
4、股票什麼情況下會限售。
1.限售期是指對某一類股東持有的股票約定在持有一定期限後方可在二級市場交易流通。
2.限售期概念多出現在股改、管理層股權激勵、兼並收購等事件中。
3.限售期到期後,市場上流通股數量將增加。
4.如果受限股東在到期後大舉賣出公司股票可能引發股價下跌,特別是公司大股東和高級管理人員大量賣出股票的行為,容易被市場理解為公司內部人士不看好公司股票的前景。
5.A股市場最受關注的限售期到期影響來自於股改完成後大量國有股上市流通,如果市場上沒有足夠流動性來接手,可能導致股價下跌。
6.限售期的股票特徵是:有部分股票有限售期限,在該期限內禁止進入二級市場流通。
7.但是畢竟只是有限售期限,期限一過,就可以買賣。
8.所以企業購買限售期的股票後當然是可以當做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了。
Ⅳ 限售股什麼意思
在股市中,我們時不時的會看到一些有關於限售股解禁的消息,可見,股票是可以分為限售股與非限售股的。那麼限售股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限售呢?
一、限售股是什麼意思?
限售股,顧名思義就是短期內不能在二級市場進行流通的股票。這類股票最為明顯的特點在於都具有一定時間的鎖定期或者是長期持有隻在特定的情況下才會發生流通現象。限售股的持股成本通常較低,如果不限售,等股票一上市,股東就會立馬拋售以獲得超額的收益,這會打壓股價,對其他投資者不利。
目前我國市場上的限售股主要分為三類:一是05年股改產生的限售股,二是新股限售股,三是再融資限售股。
股改產生的限售股是我國特有的一種限售股,股改限售股主要集中在國企,股改前,有相當部分的法人股,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權,但成本極低(即股價波動風險全由流通股股東承擔),唯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開市場自由買賣,後來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現企業所有股份自由流通買賣。
二、限售股解禁是什麼意思?
限售股就是指限制流通的股票,解禁的意思就是解除禁止交易的條件,通俗講就是之前不能買賣的股票現在可以交易了。這些股票是因為上市公司在融資的時候發行的,因此必須要在解禁後才可以賣出。
比如說:某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公司員工出資認購一定比例的股票後就得到了公司股票,而上市公司就得到融資的錢。員工得到的這些股票價格比市場價低,所以監管機構有規定必須要一段時間後才可以賣出。
所以限售股解禁一般來說是一個利空行為,因為他們的持有成本低,可以解禁後就會拋售股票套現,大量拋售導致股票下跌。但利空並不等於股價會下跌,也有解禁時股價上漲的情形,比如說:解禁時,公司的股價很低,因此員工不僅不賣股票還堅定持股,所有不會下跌。
Ⅳ 限售股和非流通股有何區別
1、概念不同
限售股是指以前的上市公司,有相當部分的法人股。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權,但成本極低,唯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開市場自由買賣。後來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現企業所有股份自由流通買賣。
非流通股指中國證券市場上的上市公司中不能在交易市場上自由買賣的股票,非流通股也不是完全不能買賣,它可以通過拍賣或協議轉讓的方式來進行流通,這樣做了,必須獲得證監會的批准,交易才能生效。
2、包含內容不同
非流通股票:分為國家股、國有法人股、內資及外資法人股、發起自然人股。限售股是指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由於受到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稱之為限售股。中國A股市場的限售股,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類是股改產生的限售股;另一類是新股首次發行上市(IPO)產生的限售股。
3、期限不同
流通股是指可以在證券市場買賣交易的部分,也就是可以自由流通。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
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由於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稱之為限售股。
Ⅵ 什麼是限售股
限售股是指由於流通的比例和期限的影響,而導致取得了流通權但沒有進行流通的股票,這種股票就叫做限售股。而中國的限售股分為新股第一次上市產生的限售股以及股改而產生的限售股兩部分。限售股的流通能夠增加市場的拋壓,但是為了把拋售的價格抬高,相關的利益方就會抬高股票的價格。
Ⅶ 限售股是什麼
目前我國A股市場的限售股,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類是股改產生的限售股;另一類是新股首次發行上市(IPO)產生的限售股。
新股限售股是指,為保持公司控制權的穩定,《公司法》及交易所上市規則對於首次公開發行股份(IPO)並上市的公司,於公開發行前股東所持股份都有一定的限售期規定,由於股權分置改革新老劃段後不再有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劃分,
這部分股份在限售期滿後解除流通權利限制,構成了新股限售股。這類限售股目前已經佔到全部限售股的大多數,將來還會有更多的新股限售股出現。新股上市後,新股限售股於解除限售前歷年獲得的送轉股也構成了限售股。
除股改限售股和IPO限售股外,目前市場上還有一些有限售期要求的股票,主要是機構配售股和增發股。
機構配售股是指IPO的時候,參與網下申購的機構投資人獲得的股票,這部分需要鎖定3個月到半年,然後才可以上市交易。增發股類似機構配售股,是指定向增發後的股票,需鎖定一年,才可上市交易。
(7)股市裡什麼是限售股擴展閱讀:
地稅機關按照先建立機制和便於操作的原則,以技術制度完備作為劃斷新老限售股的界限,遵循「老股老辦法,新股新辦法」的原則,具體根據證券機構技術和制度准備完成情況,對不同階段形成的限售股,採取不同的徵收管理辦法。
即,證券機構技術和制度准備完成前形成的限售股,採取簡易的「核定(預扣)+清算」的徵收方式;證券機構技術和制度准備完成後形成的限售股,採取由證券機構直接扣繳的方式。
Ⅷ 限售股什麼意思
問題一:無條件限售股是啥意思 無條件限售股是指是流通股,沒有條件限制,隨時可以賣出。有條件限售股是指流通股,但是受到(不能賣出)條件限制,目前不能賣出
問題二:限售股下周解禁什麼意思呢 股友朋友來群160309303,誠心交流,非誠勿擾!此群是股友的家園,散戶的學堂,非炒股勿進,此群不收任何費用,每日有早盤、午盤、盤後、還有個股分析,本群講的是技術和方法,不要在做盲目的散戶,學技術學方法,速度進群,驗證矗貴姓+電話+股票代碼,名額有限,群滿封群!
問題三:限售股上市是什麼意思 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大小非解禁,現在都改大小限了。非是指非流通股,由於股改使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即解禁。 持股低於5%的非流通股叫小非,大於5%的叫大非。 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後,他們就會拋出來套現,就叫減持。 因為大非一般都是公司的大股東,戰略投資者。一般不會拋;小非就不一樣了,許多年的不流通,一但流通,又有很大獲利,很多都會套現的。 小非:就是小部分非流通股,股改之前就有承諾,非流通股在股改結束以後一年之內是不會在二級市場上拋售的,一年以後也不是大規模的拋售,而是有限度的拋售一小部分,為的是不對二級市場造成大的沖擊。而相對較多的一部分就是大非。「大小非」解禁:增加市場的流通股數,非流通股完全變成了流通股。 通常來說大小非解禁股價應下跌,因為會增加賣盤打壓股價;但假如大小非解禁之後,其解禁的股份不一定會立刻拋出來而且如果市場上的資金非常充裕,那麼某隻股票有大量解禁股票拋出,反而會吸引部分資金的關注,比如氯鹼化工年初的時候有大量大小非解禁股份上市,從解禁當日開始連續放量上漲!
問題四:股票限售股上市什麼意思? 把公司的股份分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兩部分,在股改以後就把這兩部分合二為一了(股改以後發行的新股就不再分開了,統頂為可以流通的股份),但是考慮到市場的接納程度,所以大股東的非流通股要獲得流通權就需要等一段時間,所以這部分股票就叫限售股份,等到時間一過就可以上市流通了.
問題五:限售的各種股份是什麼意思呀? 限售股一般分為三類的,一是上市公司的原始股,二是上市公司首發的股票、三是上市公司定向增發的股票;
1、原始股是公司成立時員工認購的股份,其中公司的高官有最低認購標准,所以通常高管持有的股份較多的。一旦上市成功這些股票就成了限售36個月的了,到期就是解禁股;
2、上市公司首發的股票,是由保舉券商承包發行的,其中的有一部分券商就自己持有了,有一部分就在網上公開申購,散戶要買到股票就要通過申購,中簽後就能買到的,然後在二級市場流通,此時券商持有的就是限售的流通股,通常是3個月鎖定期;
3、還有一部分就是通過定向增發融資,以股票形式賣給投資機構或戰略合作公司的,通常鎖定期是12~36個月不等,但定向增發是有條件限制的,必須申報到證監會批准才能增發股票的;
4、股權分置的限售股份是在股改時出現的,跟大小非是一樣的;有關限售股的情況就是這樣的了,大股東增持股份就是買入股票。
5、一個企業有CDM項目通常是一種好的情況,但具體是好還是不好,這是要對項目進行考評才能下結論,而且變數很多,在這里根本就不能評論的。
6、權證是一種到一定時候就可以買入賣出股票的行權憑證,可以像股票一樣自由交易,但是t+0、無印花稅、漲跌幅度大、風險極高的有價證券吧。
7、凡是財經網站都有H-A股的股價對比的,比如東方財富網、新浪網等等。
問題六:股票限售解禁是什麼意思 解禁限售股是指受到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限制的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可以上市交易。
簡單點說就是以前不讓賣,現在可以賣了。利空。
問題七:什麼是限售股? 限售股權指有一定時間一定條件限制出售的股票。
限售股權的分類(一)企業在股權分置改革過程中持有對被投資單位在重大影響以上的股權,應當作為長期股權投資,視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程度分別採用成本法或權益法核算;企業在股權分置改革過程中持有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股權,應當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二)企業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權且對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應當按《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准則》規定,將該限售股權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除非滿足該准則規定條件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問題八:限售股解禁日期是什麼意思? 1、「限售期」。這是限制流通的時間,即自05-08-19起該股原非流通股在獲得上市流通權後,在06-8-19前的一年內,不上市流通交易也不能進行轉讓。這段時間叫「限售期」。原非流通股因此叫「限售股」。
2、限售股解禁日期:06-8-19限售期滿,自當日起該股原非流通股可以開始上市交易,這個日期叫「限售股解禁日期」。
3、「限售條件」。該股票上市交易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是「限售期」;第二是「限售價格」。缺少任何一個該公司不出售股票。
4、「限售價格」。承諾減持價不低於3.6元/股叫「限售價格」;對於此價格有一事要注意,是否包含股改送股除權及分紅因素。大多數是隨著送轉股與分紅,限售價也要做相應的除權處理的。
問題九:股票的限售股解禁是什麼意思? 這不是必然的。
一支股票的上漲與下跌與股票的供應量有一定的關系。
限售股解禁只是增加了股票的供應量。
許多股票的主力會利用限售股的消息做盤。所以要個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不知道您說的那支股票,可以隨後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