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補償貨幣怎麼來的
A. 棚改貨幣化誰提出的
眾所周知,棚改安置與房產是相互制約的,各地區持續高企業的同時,棚改安置又再拆房重建。那麼,棚改貨幣化是誰提出的呢?棚改貨幣化政策有什麼變化?我們一起來看看相關知識吧!一、棚改貨幣化是誰提出的
首先我們來了解看看什麼是棚改貨幣化,簡單解釋就是拆一套房屋,政府直接將錢賠償給拆遷戶,讓拆遷戶去選購市場上的房源。這個時候市面上有就會新的流動資金,同時將庫存房銷售出去,無形之中在推動城市棚改運動的變化,這是逐漸被住建部推向棚改化安置方法的第一步。可以更好的配合中央倡導棚改貨幣化安置,各個地區將通過對貨幣補償實施獎勵或稅收減免等方法進行鼓勵貨幣化安置。「
棚改貨幣化是誰提出的?由國務院提出的,在2015年6月份,國務院頒布《關於進一步做好城鎮棚戶區建設有關工作的意見》,將棚改補償模式由實物貨幣安置轉向貨幣安置優先,棚改由1.0進入2.0。在於補償模式由實物安置和貨幣安置並重轉向貨幣化安置優先。
二、棚改貨幣化政策有什麼變化
1、在市縣過渡周期在15個月以下的商品房,應先將安置比例控制好,盡量採用新建安置房的模式。
2、若商住房庫存不足或房價上漲過快、壓力較大的地區,政府仍採取貨幣化安置的2018年新開工棚改項目,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棚改專項貸款不予支持。
三、貨幣化安置的優點
購買庫存房,可以自由挑選,滿足不同家庭的需求,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選擇房屋的位置和戶型、地段等;過渡期較短,若需要拆遷的家庭不用等太長時間,拆遷方不支付補償款就是違約。安置拆遷戶房子都來源於庫存房市場。最重要的是,能夠幫助房產樓市解決庫存房。
B. 貨幣化棚改誰提出的
目前的房地產高庫存和棚改安置辦法是互相矛盾的。一方面,各地庫存持續高企,另一方面棚改實物化安置的方式又必須大拆大建。
於是,在今年以來的樓市政策中,「貨幣化安置」被頻繁提及。它通常是和棚改是綁定的。那麼到底什麼是「貨幣化安置」呢?政府為什麼要採用這種安置辦法呢?一直以來,政府征地拆遷採取的都是實物保障與貨幣補貼並行的方案,而棚改初期也沿用了這一方案。在房地產庫存嚴重過剩的當下,這種方案的弊端越來越明顯:
1、實物安置這種方案需要興建大量的專用安置房。在商品房嚴重過剩的行情下,顯得不合時宜;
2、實物安置需要待安置居民等待相當長的時間,這個周期通常是2-3年;
貨幣化安置
貨幣化安置有三種形式:
1、居民自行購買商品房;
2、政府購買商品房賣給安置居民;
3、直接給與貨幣補償。
這三種形式各有特點。對於選擇自行購買商品房的居民,政府將引導開發商將普通商品房轉為安置房,棚改居民可自行購買;政府購買商品房賣給棚改戶這種形式,通常價格不會高於所在城市均價;貨幣補償則針對那些住房需求已經得到解決,且本人願意接受貨幣補償的居民。
貨幣化安置的優點
政府提出在2016年貨幣化安置的比例不能低於50%,並將貨幣化安置方式逐漸確定為主流安置方式。它的優點主要有兩點:
1、過渡期短。被安置群體不用等待太久,貨幣化安置所需的房子直接來自於存量房市場。政府也能節省大量過渡安置費。
2、購買存量房,可選度更好,能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最重要的是,能夠消化一部分庫存。
為了鼓勵貨幣化安置的推行,各地正在採取以下三類措施:
1、財政資金。財政資金安排專項撥款,並給與按期搬遷家庭一定額度的補助和獎勵;
2、貸款融資。這主要是通過國家開發銀行定向貸款。為了鼓勵選擇貨幣化安置,被安置群體購買商品房時還可享受貸款利率折扣等優惠措施。
3、稅費支持。通過在交易環節減免契稅、營業稅等措施,鼓勵人們選擇貨幣化安置。
貨幣化安置確實是解決庫存的有效措施,不過在貨幣化安置的過程中,如何讓選擇貨幣化安置的人群得到住房保證,需要政府在政策制定時考慮周全,比如兒女入學問題,是否能在原址劃片學校上學等。
C. 什麼是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
法律分析:棚改貨幣化安置,是指政府直接以貨幣的形式補償被拆遷棚戶區居民,而後居民再到商品房市場上購置住房。2015年6月國務院頒布《關於進一步做好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有關工作的意見》,棚改補償模式由實物貨幣安置並重轉向貨幣安置優先,棚改由1.0進入2.0。棚改2.0區別於棚改1.0的最大特徵,在於補償模式由實物安置和貨幣安置並重轉向貨幣化安置優先。在棚改2.0時代,之所以政府敢於倡導成本更高的貨幣化安置方式,在於央行推出的PSL(抵押補充貸款)創新性政策工具,部分解決了棚改貨幣化安置的資金問題。央行在14年推出的PSL(抵押補充貸款)創新性政策工具,部分解決了棚改貨幣化安置的資金問題。央行通過PSL向國開行發放貸款,國開行通過棚改專項貸款向地方政府發放貸款,地方政府通過貨幣化安置向棚戶區居民發放補償款,地方政府拆遷賣地後償還國開行貸款,國開行償還央行貸款,形成資金流的閉環。由於一二線城市棚改貨幣化安置套數佔比很小,因此PSL相當於對三四線城市定向貨幣寬松。從PSL的期末余額來看,其規模擴張態勢明顯,從2015年5月的6459億,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已增加至2017年2萬億左右的規模。從PSL每月新增貸款量上來看,15年5月至17年3月期間,每月平均新增貸款約800億元,有力地支持了棚戶區的改造建設。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第十八條 徵收個人住宅,被徵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優先給予住房保障。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第十九條 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被徵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徵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
D. 什麼是棚改貨幣化
解答:
危房改造中產生了大量的拆遷,需要安置住戶,以前模式拆房還房。棚改貨幣化安置,就是拆一套房子,政府直接發錢給拆遷戶,拆遷戶可以拿錢去買房。市場有了新資金,也產生了大量需求,大量的庫存房就這樣賣出去了。
拓展資料:
棚改不斷普及:
自上而下的城市棚改運動如今正在經歷微妙的變化,貨幣化補償逐漸被住建部推向棚改安置方式的第一線。而為了積極響應中央倡導的棚改貨幣化安置,各地紛紛出台細則,通過對貨幣補償實施獎勵、稅收稅費減免等方式鼓勵貨幣化安置。
E. 棚改政策新政
法律分析:棚改貨幣化安置方式包括直接貨幣補償、政府組織棚改居民購買商品住房安置和政府購買商品住房安置。各地應分別按照統計口徑核定棚改開工任務量。
法律依據:《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關於明確棚改貨幣化安置統計口徑及有關事項的通知》 一、明確棚改貨幣化安置方式和統計口徑
棚改貨幣化安置方式包括直接貨幣補償、政府組織棚改居民購買商品住房安置和政府購買商品住房安置。各地應分別按照以下統計口徑核定棚改開工任務量:
(一)實行直接貨幣補償的,以棚改項目為單位,按照貨幣補償款核定開工套數。具體按以下公式核定:直接貨幣補償開工套數=項目貨幣補償款/(當地上一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均價×80平方米),計算結果取整不進位。實行實物安置與貨幣補償相結合的,要分別核定開工套數,其中,貨幣補償開工套數按照上述公式核定;實物安置住房開工套數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明確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統計口徑有關事項的通知》(建辦保函[2015]1153號)執行。
(二)實行政府組織棚改居民購買商品住房(含當地政策性住房等)安置的,按被徵收人與房屋徵收部門簽訂的合同(協議)明確的購買住房套數核定開工量。按上述規定無法統計的,可按照上款公式核算。
(三)實行政府購買商品住房(含當地政策性住房等)安置的,按政府部門或其委託的單位與商品住房所有者簽訂的購買協議(合同)載明的購買住房套數核定開工量。
原有統計口徑與上述規定不一致的,統一按上述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