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市值為什麼這么少
㈠ 金發拉比股歷史最高市值金發拉比股票今年的行情金發拉比連續大跌原因
國內全面二孩、三胎政策的相繼實施,出生人口將持續提升,對母嬰市場的需求將會進一步增長。所以,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下服裝家紡行業中主營母嬰消費的優質企業——金發拉比。
在開始分析金發拉比前,我整理好的服裝家紡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服裝家紡行業龍頭股名單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中高端母嬰消費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都是金發拉比的主要業務。公司主要產品涵蓋了嬰童服飾、母嬰棉製用品、其他母嬰用品等等。金發拉比起草了31項服飾棉品國家和行業標准,國內第一批從事嬰幼兒服飾棉品及日用品行業的企業之一就有它。
下面來說下這個公司的優勢之處
優勢一、不斷創新的研發設計能力
金發拉比不斷加強產品設計研發能力,根據家庭育兒理念的變化、育兒場景的變化(如:沐浴、親子活動、睡眠場景、哺育場景等)不斷推出優質、好用的家庭育兒產品。金發拉比以堅韌不拔的工作態度用原創設計帶動產品互異性發展,讓設計師多多自主創新,持續重視與校企科研機構的合作與研發。
優勢二、線上線下全渠道網路布局能力
金發拉比各品牌專賣店在全國有終端網點960家(其中:加盟店846家,直營店114家),例如獨立門店、商場專櫃、購物中心店、母嬰店專櫃等中高端消費品渠道都有覆蓋到。
同時,依靠互聯網的特點和發展趨勢繼續建造線上渠道銷售,利用線上育兒推廣平台(抖音、微博、寶寶樹、媽媽網、小紅書等)增加與客戶的互動,確保線上業務長期處於增長水平。

優勢三、投資醫美業務
對韓妃醫美進行資金投入後,金發拉比從產品端迅速的開始向服務端開展業務,與同業務領域進行合作並相互引流,"產品+服務"的業務協同效益和優勢將逐步呈現。
由於篇幅有限制,關於金發拉比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的更多內容,這篇研報當中我整理好了,點一下這里就能夠獲取:【深度研報】金發拉比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鑒於民經濟的穩定提高和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多,85後、90後母嬰消費人群對消費觀念以及消費需求的改變,加上全面二孩、三胎政策一個跟著一個出現,國內母嬰消費品市場容量穩中有升,仍舊處於飛速發展階段。
同時,新一代潮媽奶爸都相當注重品牌,他們更加理性、專業,並不是那麼在乎價格,對國貨品牌的購買意願更大。母嬰消費品市場新的發展機遇已經出現,母嬰行業將來有希望進入穩定發展的狀態。
總體而言,我感覺金發拉比公司作為母嬰消費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在此行業變革之際迎來高速發展的希望很大。不過文章不具有實時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金發拉比未來行情,趕緊點擊這個鏈接,專業的投資顧問會針對股票進行分析,看下金發拉比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金發拉比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1-01,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㈡ 孩子王股票股價為什麼這么低孩子王2021年一季報預測孩子王股份以後市值能到多少
在三胎政策進一步實施的情況下,一些城市制定了配套政策,並且現在已經開始試行了,從這里可以看出,母嬰市場將有望實現快速發展。
因此今天我帶大家對孩子王這家母嬰產品行業的龍頭進行了解。
在開始分析孩子王前,我把整理好的母嬰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母嬰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的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孩子王成立於2009年,是一家母嬰產品及服務的全渠道零售供應商,其中公司的產品有食物、易耗品、耐用品等高端產品,致力於為准媽媽及0-14歲嬰童提供一站式購物及全方位服務。
發展至今,公司在全國131個城市已擁有434家大型數字化實體門店,服務超過4200萬個會員家庭。
在簡單介紹孩子王之後,我們再來看看該公司有什麼投資亮點?值不值得我們投資?
亮點一:產品服務優勢
在經營過程,孩子王採取的是大店模式,不只是銷售母嬰商品,線下門店還涵蓋了這些服務:兒童游樂場、配套母嬰服務,符合消費者購物、服務及社交的多重需求。
公司會從消費者的生活場景入手,分類擺放各種商品,對消費者購物的便捷性有所提升。而且最重要的是公司還擁有4700名專業的育兒顧問,在消費者購物的過程中能夠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和建議。
亮點二:供應鏈管理優勢
全國的不同的地區都有孩子王的中央倉、區域倉和城市倉的布局,並依靠這三類倉庫構建出了一個三級倉儲體系,可以快速提供產品配送服務。
其中,中央倉全面負責全國區域倉的配送和線上訂單配送;而范圍內城市倉則是由區域倉進行產品的配送;而最近終端門店的配送歸城市倉負責。通過在全國各地設立物流倉儲中心,可以明顯縮減公司的周轉天數,避免庫存堆積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亮點三:全渠道數字化運營優勢
孩子王全渠道數字化平台到目前為止已經包含超過7000個子系統模塊,數字化生產工具比3000個多,實現了全操作流程數字工具的全覆蓋,足以使公司的整體運轉效率獲得提升。
從補貨系統方面來看,根據SKU庫存和在途訂單等多種因素,公司可以更新相應的補貨模型,創造利益最大化的補貨方式。而在管理方面,公司能夠依據每月供應商送貨及時率、規范性及准確率來對供應商進行分類分級管理,讓整個供應系統得到更好的優化。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孩子王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孩子王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來看
國民消費水平漸漸提高,現在消費者認為科學育兒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為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支付的意願更強,新生代母嬰消費觀念逐漸由一線城市擴展到2、3、4線城市,國內母嬰童市場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就我看來,孩子王對行業發展的趨勢把握得很好,繼續在全渠道經營模式基礎上增加規模,未來有希望得到大幅度增長。
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孩子王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孩子王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孩子王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1-2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㈢ 90後不願意生娃,母嬰第一股活得很辛苦
文 AI 財經 社 張可心
編輯 游勇
都說在市場消費價值中,女人>小孩>狗>男人,但作為國內母嬰第一股,寶寶樹卻「混」得一年不如一年。
8月23日晚,寶寶樹集團發布2021年半年業績: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1.4億元,同比增長44%;同期公司凈虧損1.2億元,同比縮窄29%。但第二天,寶寶樹的股價下跌了1.16%,收於0.85港元。
成立於2007年的寶寶樹,在母嬰行業已沉澱十餘年,曾接連獲得好未來、聚美優品、阿里巴巴、復星集團等巨頭投資方加持。2018年底,寶寶樹集團作為明星獨角獸企業登陸港交所,彼時公司發行價為6.8港元,次年3月,公司迎來巔峰時刻,股價一路直沖8港元,總市值超過百億港元。
然而上市僅一年,寶寶樹業績突然變臉。2019年公司總營收腰斬,同期巨虧4.7億元;2020年受疫情影響,公司業績進一步遭遇滑鐵盧,相比於2018年的7.6億元營收,如今僅剩下2億元營收規模。
隨著業績滑坡,寶寶樹股價也「一瀉千里」,2020年3月至今,公司股價便一直徘徊在1港元左右。同時,公司頻頻傳出創始人出走、高管變動、裁員、股權變更等負面新聞。2021年8月,寶寶樹創始人王懷南持有的超4700萬股權被凍結,再度將寶寶樹拉入輿論漩渦之中。
新生流量紅利消失
2007年3月,谷歌前亞太區營銷總監王懷南和後來經緯創投的合夥人邵亦波聯合創辦寶寶樹。彼時,寶寶樹只是PC端上一個以內容和社區為專長的垂直門戶,主要變現方式來自廣告,資金來源也主要來自經緯創投以及邵亦波個人。
隨著2014-2016年國內迎來生育率高峰,寶寶樹作為行業先驅獨得資本青睞。三年內相繼拿到好未來、聚美優品以及復星集團等頭部機構的投資。然而人口紅利很快見頂。據公開報道,2016年我國出生人口達到1786萬,創下2000以來峰值,彼時生育率預估沖高至1.7。到2020年,中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僅剩下1.3,已處於較低水平。
而母嬰平台的用戶使用周期就不長,自婦女孕期算起,到小孩三四歲之前這段時間,而之後用戶便不再需要母嬰平台提供內容指引。因此,企業高度依賴源源不斷的新生兒獲取流量。
而隨著新生兒不斷減少,母嬰賽道發展空間開始受限。前不久,母嬰電商平台貝店傳出拖欠上億供應商貨款,年初母嬰電商品牌蜜芽也傳出關閉部分線下門店,經營虧損的同時融資難續,母嬰賽道不再是資本追逐的香餑餑。
寶寶樹雖萬幸於2018年成功登陸資本市場,但從其一路滑坡的業績和「跌跌不休」的股價來看,大家過得都不容易,創業「獨角獸」光環早已不再。
內容量大不精,用戶平均花費時長下降
「寶寶樹的廣告貼很多,大多數內容都是商家廣告而非專業醫生或有經驗的媽媽的分享;而且寶寶樹的討論帖中存在大量的『求生男孩』話題,每個生男貼下幾乎都有大把人參拜,總體質量不高。」一位剛剛生產的媽媽向AI 財經 社表示。
內容質量直接關系公司的變現能力。上市之前公司營收主要來自廣告業務與電商業務,而自2018年公司接受阿里巴巴投資,並將後端電商運營服務交給阿里巴巴後,寶寶樹電商業務收入便開始一路下滑,2017年公司電商業務收入還有3.33億,占總營收46%,到2020年電商業務整體僅剩2000萬元。
廣告業務則自2018上市時達到5.96億後,隨著公司內部動盪,內容質量下滑,以及流量降低削弱至2020年的不足2億元。上市後,寶寶樹曾相繼經歷聚美優品退出,控股權變更至復星集團等一系列變故,盡管王懷南一度聲稱復星集團沒有介入到公司具體運營,但復星接手後,寶寶樹原副總裁魏小巍、CTO詹宏勇、廣告業務總負責人以及產品運營負責人等集體出走確是既定事實,給公司業績帶來巨大動盪。
雖然今年上半年寶寶樹的相關數據有一定增長,但頹勢難掩。如平台核心變現用戶流量及次日留存率等數據均只錄得個位數增長,其中用戶平均每日在平台花費時長甚至有所下降,由原先的15.1分鍾降為12.4分鍾。
在這種內憂外患之下,寶寶樹的苦日子還將持續。
㈣ 一年市值腰斬,開門店、推新產品的三隻松鼠怎麼向投資者證明
近日,三隻松鼠發布了2020年度報告。財報顯示,三隻松鼠2020年營收97.94億元,同比下降3.72%,這是三隻松鼠自2019年上市以來首次不增反降,2017年至2019年間,三隻松鼠每年的營收漲幅都超過了40%。
在營收下滑的同時,三隻松鼠卻賺到了更多錢。財報顯示,三隻松鼠2020年的凈利潤3.01億元,同比增長了26.21%,三隻松鼠找到新的賺錢秘籍了?
或許三隻松鼠CEO章燎原早就預見2020年的業績不會太理想,他在2020年9月就表示:「要忘記流量時代,習慣放緩增長。」
作為線上電商起家的企業,天貓曾在三隻松鼠的營收中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但2020年財報似乎證明了上述內部人士的說法。財報顯示,三隻松鼠天貓旗艦店2020年營收28.47億元,同比下降27.63%。與之相反的是三隻松鼠在京東自營上的營收同比增長22.22%,但總營收不足20億元,就目前來說,三隻松鼠線上渠道還是以共佔90%份額的天貓、京東為主,剩下的份額則是電商直播以及微信小程序帶來的。
雖然三隻松鼠在京東和天貓上的營收一升一降,但三隻松鼠在線上渠道的頹勢並未因此好轉。財報顯示,三隻松鼠2020年線上渠道總營收51.98億元,同比降低19%,而且全年訂單數還減少了近2000萬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三隻松鼠的營收主力——堅果產品業績大幅下滑。
雖然三隻松鼠的線上訂單以及營收大幅度下滑,但是其付出的平台服務以及推廣費用(也就是所謂的平台抽成)並沒有因此下降,反而大幅增加45%達到9.61億元,三隻松鼠在2020年全年銷售費用才17.12億元,巨額的平台費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三隻松鼠的凈利潤。
與不太理想的線上成績相反的是,三隻松鼠的線上訂單均價和毛利率上升了3.24元及3.46%。而三隻松鼠訂單均價和毛利率上漲,很大程度上是受到「降本增效」策略以及調整銷售渠道的影響。
「降本增效」策略方面,三隻松鼠表示:「因為線上平台流量分化導致客數下滑,公司對線上運營策略進行了調整,減少無效價格競爭,優化產品組合。除此之外公司還對產品銷售結構進行調整,進行合理價格管控,提升堅果品類盈利能力,雖然銷售佔比出現一定下滑,但毛利率卻提升到30%。」
2020年10月,三隻松鼠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會砍掉300個SKU,這也是三隻松鼠成立8年以來首次將SKU縮減一半。除了堅果品類的毛利率上升,三隻松鼠的烘焙產品、肉製品以及其他產品按照原會計准則計算,毛利率也都在同步提升。
銷售渠道方面,或許是因為線上渠道逐漸見頂以及高額的獲客成本,三隻松鼠開始大力發展線下渠道。財報顯示,三隻松鼠在2020年一共開了719家新店,相比於2019年的326家新店翻了一倍,截至2020年12月三隻松鼠門店共計1043家。根據三隻松鼠的說法,其線下渠道營收佔比從2017年的4.5%提升至2020年的26%,而且線下門店在2020年整體實現盈利。雖然想法非常好,但三隻松鼠發力線下渠道時,將會面臨許多強有力的對手。
曾經專注線上的百草味選擇了與三隻松鼠相似的打法,在2017年宣布品牌轉型重返線下。除了不停地開自營以及加盟的門店外,為了加快線下擴張進度,百草味與三隻松鼠先後宣布與阿里巴巴零售通達成合作。
區別於三隻松鼠和百草味靠線上發家,良品鋪子在線上線下業績佔比相對均衡。根據良品鋪子2019年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良品鋪子有超過2300家線下門店。在三隻松鼠和百草味都選擇新零售的同時,良品鋪子自然也沒落下。2018年6月起,良品鋪子聯合天貓上線了「智能導購」系統,這套系統也幫助良品鋪子在2018年雙11期間獲得了503萬新增零售會員。
擴張渠道的同時,三隻松鼠也在嘗試尋找一些新的增長點。三隻松鼠在2020年財報中表示:「目前休閑零食行業已經進入存量競爭階段,行業內部頭部企業正在開辟嬰幼兒零輔食、兒童零食、功能食品等細分賽道,而且這些賽道尚處於早期競爭階段。」在此背景下,三隻松鼠旗下的嬰童食品品牌小鹿藍藍、寵物食品品牌養了個毛孩等新品牌在2020年中應運而生。
1.小鹿藍藍
在三隻松鼠推出的新品牌中,小鹿藍藍定位覆蓋6個月至14歲幼兒童的全階段、全品類的嬰童食品品牌。由於產品面對的群體年齡非常小,於是小鹿藍藍除了著重突出0香精、0防腐劑、0色素以及0甜味劑等行業共同賣點以外,還設置了專業營養師在線為新手寶媽寶爸們提供專業解答。
三隻松鼠進軍嬰幼兒零輔食領域自然不是無的放矢。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5年-2019年間我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總體呈逐年增長態勢,年均復合增長17%。2019年我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為3.6萬億元,同比增長16.13%。根據艾媒咨詢的報告,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的沖擊,嬰兒食品行業成為2020年第一季度增長最快品類,同比增長35.2%。
2.養了個毛孩
與小鹿藍藍相似,三隻松鼠旗下另一品牌「養了個毛孩」選擇寵物食品領域也在飛速擴張。根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全國養寵數量超過9900萬只,僅貓狗消費市場規模便突破2000億元。養寵人群的日益增長也帶動了寵物食品市場。據阿里生意參謀數據顯示,2020年阿里寵物食品及用品整體銷售額為377.39億元,同比增長17.91%。
藉助三隻松鼠在各方面的積累,這些新品牌也為三隻松鼠帶來了一些不錯的消息。財報顯示,三隻松鼠的四個新品牌在2020年中上線後,半年時間營收便達到了7611.17萬元,其中小鹿藍藍便貢獻了5494.93萬元營收。不過因為這些新品牌還處於推廣期,凈虧損也達到了4042.79萬元。
三隻松鼠加碼新業務的時候,作為老對手的百草味和良品鋪子自然也沒有閑著,甚至比三隻松鼠更早一步。
2020年5月,良品鋪子發布了子品牌——良品小食仙,定位是3歲以上兒童補充營養的零食產品,一上線便推出了海苔、肉鬆以及餅乾等40多款產品。
百草味緊隨其後推出了「安安小朋友系列」,定位與良品鋪子相似,也許是因為上線過於倉促,上線初期僅有山楂片和堅果夾心海苔脆等幾款產品。
除了百草味和良品鋪子,嬰童食品領域還有妙可藍多、徐福記、雙匯旗下的「智趣多」、寶寶饞了、米小芽等新老企業,這對於正在尋找新增長點的三隻松鼠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雖然新產品看起來做得有聲有色的,不過三隻松鼠在研發和推廣新產品的同時,還在瘋狂擴張線下試圖平衡營收渠道,無論是研發和推廣新產品以及擴張線下都需要大量資金支持,而這對於三隻松鼠來說也成為了一個新的問題。
2020年7月13日三隻松鼠上市滿一年後,其公司股東在限售股解禁後連續進行了兩輪大額減持,在此之後三隻松鼠開始了超過8個月的股價持續下跌,從2020年5月最高的每股91.59元跌到2020年12月底不足每股40元,市值蒸發超過150億元。在此情況下如何讓投資人重拾信心,將會是三隻松鼠面臨的一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