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最終通過什麼消費
1. 貨幣政策是調節什麼的政策
貨幣政策是調節社會總需求的政策。
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總需求是指有貨幣支付能力的總需求。貨幣政策正是通過貨幣的供給來調節社會總需求的投資需求、消費需求、出口需求,並間接地影響社會總供給的變動,從而促進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平衡。所以說它是直接調節需求來間接影響供給的政策。
四、貨幣政策是調節社會總需求的政策:
1、貨幣政策是通過調節貨幣供應量、利率、匯率等指標來影響經濟的。
2、貨幣的供給形成對商品和勞務的購買能力,貨幣對商品和勞務的追逐形成社會總需求。
3、利率水平通過對投資需求、消費需求的調節而影響到社會總需求。
4、匯率的變化將通過對進出口貿易、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形成對社會總需求的調節。
2. 貨幣政策的三大手段
主要手段是指法定存款准備率、再貼現政策和公開市場業務,貨幣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銀行為調控中介指標進而實現貨幣政策目標所採用的政策手段。
這三大傳統的政策工具有時也稱為「三大法寶」,主要用於調節貨幣總量。
拓展資料:
貨幣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實現其特定的經濟目標而採用的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應量和信用量的方針、政策和措施的總稱。貨幣政策的實質是國家對貨幣的供應根據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情況而採取"緊"、"松"或"適度"等不同的政策趨向。
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來調節市場利率,通過市場利率的變化來影響民間的資本投資,影響總需求來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方針措施。調節總需求的貨幣政策的四大工具為法定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和貼現政策、基準利率。
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
貨幣政策的性質(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應,以及貨幣、產出和通貨膨脹三者之間聯系的方式)是宏觀經濟學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爭議的領域之一。
(1)由政府支出和稅收所組成的財政政策。財政政策的主要是通過影響國民儲蓄以及對工作和儲蓄的激勵,從而影響長期經濟增長。
(2)貨幣政策由中央銀行執行,它影響貨幣供給。通過中央銀行調節貨幣供應量,影響利息率及經濟中的信貸供應程度來間接影響總需求,以達到總需求與總供給趨於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
貨幣政策調節的對象是貨幣供應量,即全社會總的購買力,具體表現形式為:流通中的現金和個人、企事業單位在銀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現金與消費物價水平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一直是中央銀行關注和調節的重要目標。
貨幣政策目標,並非一個孤立的目標,而是由操作目標,中介目標和最終目標這三個漸進層次組成的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是指中央銀行根據貨幣政策目標,運用貨幣政策工具,通過金融機構的經營活動和金融市場傳導至企業和居民,對其生產、投資和消費等行為產生影響的過程。一般情況下,貨幣政策的傳導是通過信貸、利率、匯率、資產價格等渠道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