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不设防什么意思
❶ 《凡尔赛条约》具体有什么内容
凡尔赛和约 即《巴黎和约》。全称《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帝国主义条约。1919年6月28日,英、法、美、日、意等战胜国与战败国德国在巴黎西南凡尔赛宫签订。1920年1月20日生效。和约共分十五部分,四百四十条。国际联盟盟约为第一部分。其他部分主要规定:德国将阿尔萨斯—洛林交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萨尔区由国联管理十五年,期满后经公民投票决定归属。莱菌河左岸由协约国占领十五年,右岸50公里为不设防地区。德国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其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交日本。德国须支付巨额赔款,并可保留十万官兵。美国代表虽在和约上签字,但美国国会未予批准。中国代表因中国人民抗议,未在和约上签字。由于凡尔赛和约是在帝国主义大国反对苏俄、宰割战败国和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订立的,它本身就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全称《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以战胜国英、法、美、日、意等为一方和以战败的德国为另一方,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西南凡尔赛宫签订,1920年1月20日生效。主要内容:德国将阿尔萨斯-洛林交还法国,萨尔谋矿归法国;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向美、英、法等国支付巨额赔款;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限制德国军备,并规定莱茵河以东50公里为非军事区。美国代表虽在和约上签字,但美国会未予批准。1921年8月,美国单独同德国签订了一项内容几乎相同的条约。中国是战胜国之一,但和约却规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中国政府未签字。
凡尔赛和约
treatyofversailles
凡尔赛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6月28日协约国与德国在法国凡尔赛宫镜殿签署的和平条约,于1920年1月10日生效。1918年10德国政府请求美国总统威尔逊协调停战时,宣称接受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作为公正和平的基础。但是协约国要求“德国赔偿一切从陆海空入侵协约国时对人民及其财产所造成的损失”。条约是在1919年春巴黎和会时起草的。当时决策者为“四大领袖”:英国的乔治、法国的的克列孟梭、美国的威尔逊及意大利的奥兰多。前三人事实上握有决定权。战败国根本无权过问条约内容,其他协约国也只起配角作用。条约规定,德国的人口和领土均减少10%。西部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河流域由国际联盟代管到1935年。北方有三小片土地割让给比利时。石勒苏益格公民投票后,北石勒苏益格归还丹麦。在东方,波兰复国,并向它提供直达波罗的海的“通道”。上西利西亚的部分土地则由公民投票决定附于何国。宣布但泽为自由市。德国海外殖民地全部被瓜分:在中国以及太平洋赤道以北者归日本;在南太平洋、东非和西南非者归英国;在西非刚果河以北者归法国。条约起草时,很难计算德国人赔偿损失的精确数字,特别是对法国和比利时。但到1921年,有一专门机构估定老百姓的损失总额为330亿美元。尽管当时的经济学家认为筹集此项巨款,势必扰乱国际金融,协约国仍然坚持要德国赔款。条约还规定:如果德国拖欠款项,协约国可以采取惩罚措施。四大领袖,尤其是克列孟梭,打算确保德国永远不对世界造成军事威胁。和约包括许多保证和平的条款,如:德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撤销总参谋部;禁止制造装甲车、坦克、潜水艇、飞机和毒气;只指定少量的工厂生产武器弹药。拆除莱茵河以东50公里内的一切堡垒和工事。 转载--------------
❷ 怎么举报金融中介公司
金融中介涉嫌诈骗怎么举报
金融诈骗犯罪已成为当前金融领域的一大公害。依法防范和打击金融诈骗犯罪活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如何举报网络传销金融诈骗?
关于网络诈骗现在我们已经见过了很多种方式了,关于这些方式的危害以及分辨方式我们都可以从相关的法律法规当中查询到,那么如果发现这种现象我们应当怎么办呢,如何举报网络传销金融诈骗,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网络诈骗如何举报
一、举报流程
网站提供注册举报和非注册举报两种方式。举报人登陆主页,可点击"用户注册"图标,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完成注册。
注册举报人登陆后一次可举报多条线索,并可查询以往举报的处置情况;非注册举报人一次可举报一条线索。
举报人点击"我要举报"图标,按照提示填写被举报网站的名称、地址、违法行为描述、举报人信息(带"*"标识的为必填项目)等相关内容后提交。非注册举报人提交成功后,本网站将提供查询结果账号、密码。
二、结果查询
举报人登陆主页,点击"举报查询"图标输入相关信息后可对公安机关依法处置的结果进行查询。非注册举报人需输入举报时网站提供的查询账号、密码。
注册举报人登陆后即可查询。
三、隐私保护
鼓励实名举报。为便于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请详细填写联系方式。举报人填写的所有举报信息将依法受到保护。
2、方式
一、天上掉馅饼式
“天上掉馅饼式”就是通过以中奖为名进行诈骗的形式。比如“免费刷q币”这种网络诈骗形式。这种方式就是网络骗子运用社会工程学,利用人们贪婪的心理进行网络诈骗,结果网民不但没有获得q币,反而连自己的qq密码以及q币也被人盗取了。
对于这种诈骗方法,虽然很多人明明知道可能是网络陷阱,但是依然抵挡不了对“免费q币”的渴望或者好奇,所以也要登录到网站进行一番浏览。他们的心里可能会想,自己不进行登录qq账号密码就不会被盗,但是他们可能被种上隐藏在网站后面的木马程序。
二、为你解决困难式
“需求突破式”就是抓住受害人的某些需求进行诈骗的形式。比如2007年年初由于我国台湾地震引发的海底光缆断裂,导致使用国外杀毒软件的用户无法升级,无法登录服务器在北美地区的美国网站等。就在这个危难的时候,骗子马上提供所谓的代理服务器进行诈骗,结果很多人的网络账户都相继被盗。
目前很多网络诈骗都将黑手伸向了网络游戏账号,尤其是时下比较火爆的《魔兽世界》和《征途》等大型网络游戏。网络骗子正好可以通过代理服务器上的程序截获游戏玩家的账号信息,已经从以前的“暗偷”转为“明抢”,能想出这样的方法也可见网络骗子的“用心良苦”。
同时由于大多数玩家缺乏这方面的安全意识,再加上用户不假思索和分析就进行使用,结果网络骗子很容易就获取游戏玩家的账号,然后将非法获取的游戏账号转卖牟取不义之财。
三、感情欺骗式
“感情欺骗式”就是通过各种网络途径说你的老朋友、家人出事,让受害人汇钱等。比如收到好友通过qq发来的信息内容:“在吗?能帮我个忙吗?我朋友叫我帮她汇500块钱(急),我这边不方便,你帮我汇好吗?”然后就是需要汇款的账号和用户名。
像这样要求汇款的留言,还宣称手机没带,很容易骗得好心人上当。同时这个留言只要求汇款500元并称很急,正是因为其金额小所以很可能让人不设防;它还提醒别人带上身份证去汇款,可以说考虑得很周全。
此外称自己没带手机,让人放弃打电话求证的念头,这也是精心策划的一个陷阱。而一些诈骗钱财的不法分子也看上了“qq尾巴”这种传播方式,他们并不是为了传播某种病毒,而是利用木马病毒行骗。
其实在网络上利用qq传播木马病毒的现象,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这种利用感情和亲情的方式进行诈骗的,最容易上当的就是一些年轻人,他们出于哥们义气看到朋友有难,不管三七二十一立马满足骗子的要求而上当。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关于如何举报网络传销金融诈骗的相关资料,关于举报网络传销金融诈骗的方式有很多,我们可以从相关的宣传手册上以及公安机关的公告等方式得知,其实举报网络传销的方式主要也就是通过电话或者互联网等方式,如果直接可以对网络传销起到打击作用的话我们也是可以直接报警的。
❸ 捂紧自己的荷包是什么意思
捂紧自己的荷包是别乱花钱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别被商家花言巧语欺骗而去买他的东西。
或不要受坏人的诱骗而投资什么的。
近年来,各地电信、网络金融诈骗案件呈高发阶段,不少群众遭受损失,甚至发生山东大学生徐玉玉因诈骗致死案,小微提醒大家要提高警惕,谨防诈骗。
日前,王叔就遭遇了诈骗事件。骗子冒充公安机关人员致电恐吓王叔因涉嫌某起经济案件,将会被处理,为洗清嫌疑,需要王叔通过网上银行将资金转账到骗子提供的“安全账号”进行监管。王叔心不设防,在骗子的诱导下泄露了银行卡相关信息,并一步一步按“提示”操作进行了转账,最终导致资金被骗。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诈骗分子常用的手法呢?
根据银行专业人员归纳,有如下几种常见的诈骗手法:
一、冒充公检法诈骗
骗子一般会通过软件或技术手段修改来电号码,冒充公检法机关,先骗取客户的信任,告知客户因涉嫌某某案件将会被采取强制措施。为了洗清嫌疑,骗子需要客户配合,并绝对保密不能跟家人朋友提起,电话不要挂机,然后诱骗客户提供个人财务状况,再编造理由让客户汇款或通过电子银行渠道把资金转到他们提供的“安全账号”进行监管,从而骗走客户资金。
二、提升信用卡额度诈骗
骗子以陌生来电开头,以某银行的工作人员自居,借核对身份信息让客户透露信用卡卡号、背面识别码、交易密码等信息,最后骗子要么会让客户告知手机收到的验证码,要么就会发送一个带病毒的链接要求客户点进去填写资料以此盗刷信用卡。
三、冒充发放补贴类诈骗
骗子以购置新车发补贴、新生婴儿发补贴、购置新房发补贴、给残疾人发补贴等为名,要求客户说出银行账号和有关个人信息,并要求客户在ATM机操作领取补贴或者以其他方式借机行骗。
四、钓鱼网站类诈骗
骗子利用伪基站冒充银行官方客服955xx,以积分兑换、密码器升级及失效、信用卡申请等为由向客户发送诈骗短信,引诱客户登录短信中的钓鱼网站,输入卡号、密码及动态验证码进行办理,从而盗取客户资金。
五、网购退款类诈骗
骗子在淘宝等购物网站上注册网店,或应聘网店“店小二”、使用黑客攻击等手段窃取客户收货信息及订单详情,在买家拍下商品交易后,与买家联系告知支付系统出现故障(卡单)需重新付款或退款。骗子还会要求客户接收其发来的退款操作流程资料(携带木马),从而趁机窃取客户银行卡账号、密码等信息,将卡内资金转走。
特别提醒大家:
一、妥善保管银行卡密码、电子密码器动态密码和手机短信验证码,不要轻易在银行官方网站外的网站输入,也不要告诉他人。
二、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轻易点击微信、短信或邮件的网址(特别是办理密码器升级、积分兑换、中奖和退税等业务时)。
三、警惕暴利理财、公检执法、领导来电、家人遇险等可疑电话,不轻信、不转账,多渠道核实事情始末,避免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