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理财 » 美国金融市场多少年

美国金融市场多少年

发布时间: 2022-04-07 16:26:33

A. 美国股市有多少年的历史

B. 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由于几千年封建制度和文化,中国金融完全由政府控制(证监会),发展不遵循经济规律。美国文化讲求自由,所以包括金融在内都要求自由发展拒绝政府全面干预,所以其金融发达

C. 美国金融危机会持续多少时间啊

美国金融危机由次贷危机引起,影响到房地产及地产行业链各个环节,影响到银行贷款及银行由此衍生的金融产品各个环节,包括风险投资资金在各行业的投资可能比原计划提前收回、各国金融市场如股票基金市场的投入回收提前,如中国股票市场的热钱回流等,由此引起的相关行业企业的资金链紧张或断裂导致企业倒闭或变卖等或引起的产业升级周期,所以具体的持续时间至少3-5年或更长,但危机完后全球的金融、产业链应该会优化许多!

D. 美国金融危机会持续多长时间

路透阿姆斯特丹9月4日电---荷兰一家报纸周四援引欧洲央行(ECB)管理委员会委员魏霖克的话报导称,当前金融危机将持续数年. 魏霖克称:"对於危机会持续多久我无法做出准确的预期,但确定的是目前尚不见终点." 大部分金融危机平均持续两至三年,这次也将持续数年.历史告诉我们不要太急於乐观,但也不要太悲观." 魏霖克补充称,荷兰经济形势比近些年要好,欢迎政府做出废除拟提高销售增值税的决定,并补充称,若劳动力成本下降,荷兰或能经受住这场"金融风暴"的考验 这是在网上看到的资料: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住宅市场泡沫促成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年至10年爆发的其它危机有相似之处。 然而,在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当前的危机标志信贷扩张时代的终结,这个时代是建立在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基础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机则是规模较大的繁荣-萧条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当前的金融危机则是一轮超级繁荣周期的顶峰,此轮周期已持续了60多年。 繁荣-萧条周期通常围绕着信贷状况循环出现,同时始终会涉及到一种偏见或误解。这通常是未能认识到贷款意愿和抵押品价值之间存在一种反身(reflexive)、循环的关系。如果容易获得信贷,就带来了需求,而这种需求推高了房地产价值;反过来,这种情况又增加了可获得信贷的数量。当人们购买房产,并期待能够从抵押贷款再融资中获利,泡沫便由此产生。近年来,美国住宅市场繁荣就是一个佐证。而持续60年的超级繁荣,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例子。 每当信贷扩张遇到麻烦时,金融当局都采取了干预措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寻找其它途径,刺激经济增长。这就造就了一个非对称激励体系,也被称之为道德风险,它推动了信贷越来越强劲的扩张。这一体系是如此成功,以至于人们开始相信前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所说的“市场的魔术”——而我则称之为“市场原教旨主义”(market 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义者认为,市场会趋于平衡,而允许市场参与者追寻自身利益,将最有利于共同的利益。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因为使金融市场免于崩盘的并非市场本身,而是当局的干预。不过,市场原教旨主义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占据主宰地位的思维方式,当时金融市场刚开始全球化,美国则开始出现经常账户赤字。 全球化使美国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区的储蓄,并消费高出自身产出的物品。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2%。通过推出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和更为慷慨的条件,金融市场鼓励消费者借贷。每当全球金融系统面临危险之际,金融当局就出手干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0年以来,监管不断放宽,甚至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 次贷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风险、分配资产,未来两年,发达国家资金将纷纷逆转回涌,加强当地金融机构的稳定度。由此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价格大幅缩水、本币贬值、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其中最为脆弱的是波罗的海三国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机将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但中国资金也面临“走出去”抄底整合并购相应企业的好时机。

E. 美国的金融危机会持续多长时间

美国金融危机拖累全球市场重挫,而国内A股市场在中资金融股的影响下大幅下挫,受此影响港股在中秋节假期过后的首个交易日创下新低,43只蓝筹股无一幸免。周三,由于美国政府出资850亿美元拯救AIG,美国三大股指全线反弹,港股跟随美股早盘高开,但盘中受累于中资银行股的表现,港股掉头向下,收盘再度大幅下挫,恒生指数跌破18000点关口。周四,隔夜美股暴跌,国内银行爆出持有更多的雷曼公司债券,加上A股的再度暴跌使得港股早盘低开后大幅下挫,恒生指数一度跌幅达7%,国企指数更是一度下跌10%,但午后随着香港金管局注资15亿港元用以向本地银行系统注入必要的流动性及A股反弹的刺激,港股市场上大规模的买盘令大盘瞬间反转,收报17632点,大市成交量激增1022亿港元。周五,由于美国财政部传出考虑成立类似于上世纪80年代“解决信托集团”的机构,从而抽走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上所有坏账,美国三大股指全线大涨;另外,中央也推出单边印花税及汇金公司开始于二级市场上吸纳金融股。美国股市强劲反弹及我国政府救市措施为港股带来了强劲上涨的动力。

目前对于动荡不安的全球金融市场来说,症结所在应是经济下行周期与房地产市场衰退重合在一起,这一问题单纯依靠货币政策很难出现起色。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宣布为AIG提供85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这使得美国股市暂时得以回稳,但笔者认为,AIG的骨牌效应还将延续。无论是雷曼还是AIG,无论是申请破产保护还是受制于融资压力,两家公司都是要在市场上变卖资产的,那么买家是谁呢?美国政府出资的850亿美元贷款,其利率是美国同业拆息上再加8厘,也就是说AIG预计要付给美联储相当高的拆借利息。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美联储的注资行为就是救市,日后还会有不少出现问题的金融机构在市场上变卖资产,越来越多的卖家将会出现,卖家的问题一日不解决,美国股市是很难稳定下来的。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在雷曼宣布破产保护后,各国央行纷纷向市场注资。在我国,令人期待已久的救市行动终于出台,人民银行宣布调低贷款利率,这是自2002年10月以来的首次降息,同时下调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此条政策的出台显示出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基调正在由“反通胀”为主转向“保增长”为主,市场憧憬未来出台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及放松信贷控制等政策的可能性加大,但是由于全球金融风险加大,中国本年度的经济增长面临了严重的挑战。此外,中央也推出单边印花税及汇金公司开始于二级市场上吸纳金融股,这也给“久旱逢甘霖”的A股市场注入了一股上涨的动力。然而在今年难得一遇的金融风暴的洗礼下,救市措施能否见效显然成了疑问。

F. 美国金融业很成熟吗

是的,美国金融业的发展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在长期的发展中,它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也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长期战略,这体现了大国发展的特点。通过对美国金融业的冷眼观察,我们可以更全面、系统地了解美国金融业的特点。 从年到1999年,美国金融业从华尔街的一条普通街道发展成为世界金融的核心产业,对全球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美国有很多金融机构,比如银行、保险、资产管理、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等。外汇、货币、股票、债券、期货等金融市场也五花八门。还有各种复杂的法律法规和专业权威的监督体系。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非常高效和多产,但也容易发生意想不到的风暴和代价高昂的危机。金融,既令人羡慕又令人恐惧,往往难以捉摸。
拓展资料:
1.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美联储也警告称,美国面临着严重的金融风险,但在美元货币政策的支持下,目前的金融市场迅速恢复。许多人希望从美国金融业的研究和分析中找到一些规律。事实上,美国的金融业可以在成功与失败的积累中不断修补和改革自己,逐渐成长。究其原因,在于美国的金融业基础深厚,与美国的经济和社会息息相关。因此,在研究美国金融时,有必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我们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它,准确地理解它的脉络。有时候你越深入,就越错过要点。
2.如果你冷眼旁观,你就能看得清楚。首先,保险是美国金融的基础。保险一直是美国金融的基础。美国金融市场似乎并不缺钱。相反,钱太多了,人们会被淹死。钱从哪里来?事实上,除了美联储放出的钱,美国金融机构的钱更多的是多年来积累起来的“旧钱”,这些钱被投入保险公司。巴菲特说它是投资者干的,但它实际上是保险干的,而保险是取之不尽的水源。
3.当保险业摇摇欲坠时,美国金融的基础就会动摇。如果从这个基础上看,为什么美联储会在负利率上摇摆不定?最重要的是,负利率对保险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面影响。美国金融业的基本模式一直是资本体系,美国人向保险公司缴纳大量税款,然后由保险公司将其稀释为各种投资类别和环节。

G. 上一次全球金融危机持续几年

全球金融市场上泛滥成灾的流动性突然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受到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影响,全球金融危机的幽灵已经现身。

各国中央银行联合行动,提供巨额流动性的做法似乎仅仅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投资者担心,可能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受到美国的次级贷款市场危机的影响,更担心这次危机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影响到世界经济的稳定。资金如惊弓之鸟,逃向安全之地。政府债券随之高涨。美元也暂时受到追捧,因为很多投资者发现已经无路可逃。之前盛行的日元套利交易受到很大的挫折,日元回流本土,导致日元升值。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之后最大的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即将到来。这次危机的策源地不在新兴市场,而是在世界金融中心——美国。从1998年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到之后的网络泡沫崩溃和美国经济衰退,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一直采取降低利率的方式刺激经济增长,大量的流动性涌入金融市场,导致了资产价格的泡沫。

触发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是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在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上,所谓的优质贷款市场主要是面向信用等级高(信用分数在660分以上)的优良客户,而次级贷款市场(Subprime Market)主要面对那些收入较低、负债较重的人,他们大多是中低收入阶层或新移民。 “ALT-A” (Alternative A)贷款市场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庞大灰色地带,它主要面向一些信用记录不错但却缺少固定收入、存款、资产等合法证明文件的人。面向次级市场的贷款公司在最近几年推出了很多新的贷款品种,如:无本金贷款(Interest Only Loan),3年可调整利率贷款(ARM,Adjustable Rate Mortgage),5年可调整利率贷款,7年可调整利率贷款, 选择性可调整利率贷款(Option ARMs)等。这些贷款的共同特点就是,在还款的开头几年,每月按揭支付很低且固定,等到一定时间之后,还款压力徒增。这些创新刺激了美国居民负债买房,因为大家都在幻想房价会越涨越高,而利率则会保持在极低的水平。但是,这种寅吃卯粮的做法是难以持续的。近年美国住房价格回落、利率逐渐上升,次级市场上的借款人越来越难以按期偿付贷款。2006年获得次级按揭的美国人,有30%可能无法及时偿还贷款。上万甚至数百万借款者将资不抵债。

抵押贷款的贷款者也将陷入资不抵债。不仅仅是那些次级抵押贷款,而且也包括接近次级贷款甚至优质贷款。很多金融机构之所以破产,不是因为只有次级贷款,那些集中于优质或接近次级贷款的机构也面临着困难。接着倒下来的是开发商。很多小的开放商已经破产。在未来几个月大的开发商也在劫难逃。

过去几年如日中天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权基金也面临着困境。次级抵押贷款和ALT-A贷款的总额高达2万亿美元。投资银行将这些贷款包装成为债务抵押凭证(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CDO),兜售给投资基金、退休基金、保险基金以及外国投资机构等,而风险较高的CDO也被对冲基金看中。如今这些金融机构因为涉足次级抵押市场而出现的亏损开始浮出水面。6月份美国第五大投资公司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旗下的两只基金已经出现亏损并引发美国股市大跌。据估计,对冲基金在次级债券市场上的损失可能超过了1000亿美元,更多的损失可能仍然在隐蔽之中。

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出现危机之后,可能会进一步波及公司债市场。很多银行手中积压着大量无法出手的债券,估计总值超过2000亿美元。公司债市场的低迷会影响到企业的融资成本。事实上,过去几年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企业的破产率非常低。2006年美国破产企业只占0.6%,但是按照历史规律,较为合理的水平应该在2.5%~3%。之所以很多企业经营不佳却仍然能够表面风光,实际上是赖流动性过剩之助。一旦流动性枯竭,将会有更多的企业无力支撑,被迫出局。

各国央行通过提供流动性、充当最终贷款人角色,是否就能够拯救金融市场呢?尽管在过去十年内金融市场经历了多次风险却都化险为夷,但是这次可能情况真的不一样了。这次危机的性质不仅仅是流动性短缺,其根源是家庭和企业的过度负债,很多家庭和企业已经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仅仅提供临时性的流动性支持,已经无法挽救其命运。况且,全球范围内通货膨胀抬头,这制约了各国央行通过降低利率或提供大量流动性托市。过去十年之内,受到错误政策和贪婪欲望驱动而逐渐膨胀起来的泡沫,最终还是要以破灭收场。

H. 美国2008华尔街金融危机会影响美国经济倒退多少年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住宅市场泡沫促成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年至10年爆发的其它危机有相似之处。 然而,在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当前的危机标志信贷扩张时代的终结,这个时代是建立在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基础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机则是规模较大的繁荣-萧条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当前的金融危机则是一轮超级繁荣周期的顶峰,此轮周期已持续了60多年。 繁荣-萧条周期通常围绕着信贷状况循环出现,同时始终会涉及到一种偏见或误解。这通常是未能认识到贷款意愿和抵押品价值之间存在一种反身(reflexive)、循环的关系。如果容易获得信贷,就带来了需求,而这种需求推高了房地产价值;反过来,这种情况又增加了可获得信贷的数量。当人们购买房产,并期待能够从抵押贷款再融资中获利,泡沫便由此产生。近年来,美国住宅市场繁荣就是一个佐证。而持续60年的超级繁荣,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例子。 每当信贷扩张遇到麻烦时,金融当局都采取了干预措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寻找其它途径,刺激经济增长。这就造就了一个非对称激励体系,也被称之为道德风险,它推动了信贷越来越强劲的扩张。这一体系是如此成功,以至于人们开始相信前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所说的“市场的魔术”——而我则称之为“市场原教旨主义”(market 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义者认为,市场会趋于平衡,而允许市场参与者追寻自身利益,将最有利于共同的利益。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因为使金融市场免于崩盘的并非市场本身,而是当局的干预。不过,市场原教旨主义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占据主宰地位的思维方式,当时金融市场刚开始全球化,美国则开始出现经常账户赤字。 全球化使美国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区的储蓄,并消费高出自身产出的物品。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2%。通过推出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和更为慷慨的条件,金融市场鼓励消费者借贷。每当全球金融系统面临危险之际,金融当局就出手干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0年以来,监管不断放宽,甚至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 次贷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风险、分配资产,未来两年,发达国家资金将纷纷逆转回涌,加强当地金融机构的稳定度。由此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价格大幅缩水、本币贬值、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其中最为脆弱的是波罗的海三国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机将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但中国资金也面临“走出去”抄底整合并购相应企业的好时机。

热点内容
股权4和6怎么分 发布:2025-05-20 06:42:53 浏览:287
股权证怎么兑换现金 发布:2025-05-20 06:42:46 浏览:525
什么资金拉动金融股 发布:2025-05-20 06:37:46 浏览:756
期货涨跌怎么计算一个点 发布:2025-05-20 06:21:12 浏览:926
迈捷金融国内有多少办事处 发布:2025-05-20 06:07:39 浏览:934
手里的股票退市了不卖掉可以吗 发布:2025-05-20 05:44:14 浏览:529
贸易战对中国股票的影响浅析 发布:2025-05-20 05:44:14 浏览:840
金融外贸哪个挣钱 发布:2025-05-20 05:35:47 浏览:830
对股市的思考是什么 发布:2025-05-20 05:34:57 浏览:314
20万股票交易费 发布:2025-05-20 05:01:43 浏览: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