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和成都哪个发展好
A. 成都和重庆哪个城市更适合学金融的发现
我觉得重庆更适合发展毕竟重庆是发展中的城市而成都相对差不多要饱和了没那么多的商机了
B. 重庆和成都哪个发展得更快
重庆是直辖市,我都不想说了,成都毕竟也是财富第四城,个人认为成都有好的条件在文化,等方面有优势项目,重庆有中央的扶持,但是成都也有国家级的区,并且是国家级区第三,未来一段时间重庆,成都还将继续经济增速领跑全世界,但是在西部似乎成都更有影响力,辐射力,在国际上成都也是名声胜过重庆,不过重庆也很强,在国际上毕竟曾经是陪都,但是看看未来西部是中国的第二次腾飞点,成都在西部已经打好了老大的基础,目前成都有许多方面全国前列,连重庆专有高楼在成都金融城便有此规模,百米大楼有30座,别说加上春熙路到东大街了,不过两地发展都可以有目共睹,要说还要看今后的事实证明。
C. 西南财经大学的会计硕士和金融硕士哪个在成都地区的发展前景更好
这么跟你说吧,如果家里有些背景,认识一些外资中高层,当然是读金融,好好干几年累一些以后做investment banker前途无量,靠的是人脉和花活。如果想自己打拼还是会计实在,接地气,也好就业,靠的是本事和玩意儿。
不过女孩子不建议做金融去ibd什么的,赚的很多但是水太混,圈子很乱,没有靠山基本就是搬砖被人欺负还。
D. 做金融去哪个城市最好
比较一下北京、上海、深圳的金融业发展情况:
总体而言,北京的金融业体量最大,因为国有资本集中;
上海其次,代表外资资本;
深圳后发优势明显,代表民间资本。
总体而言,北京的金融业体量最大,因为国有资本集中;
上海其次,代表外资资本;
深圳后发优势明显,代表民间资本。
各有特色,各领风骚。当然,规模只是一方面,金融实力的比拼还需要从区域经济发展、商业环境、城市基础设施、人才集聚效应等多方面综合考量。
根据一家国际权威机构编制的国际金融中心指数,判断一个城市是否为国际金融中心有五个维度:商业环境、金融业务发展,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及城市声誉、其他一般性因素等。
按照这些标准遴选出的国际金融中心排名如下:
国内城市按照上述标准,上海排名在深圳和北京之前,北京可能会觉得很不爽,就因为我雾霾大、我是政治中心,就欺负我嘛,相信看了下面的数据你也会为北京鸣不平。当然,更多的还是从金融业务规模来讲。
金融行业规模
从金融资产总额、金融业增加值及占GDP比重、金融业税前利润等来看,北京都大幅领先上海及深圳,虽然其GDP落后上海2300亿元。
1.金融资产总规模上,北京是上海的8.76倍,是深圳的13.74倍,这一点相信大家去北京的金融街走一走就能感受到了,都是航母级的国有金融机构,工农中建总行、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等等;
2.金融业税前利润深圳后来居上,与上海齐平,且增速虽大幅落后北京,却高于上海近7%;北京的税前利润是上海及深圳的8.5倍;
3.金融业生产总值北京小幅领先上海,深圳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追赶;
4.北京的GDP相比上海及深圳,对金融业的依赖较大。
1.金融资产总规模上,北京是上海的8.76倍,是深圳的13.74倍,这一点相信大家去北京的金融街走一走就能感受到了,都是航母级的国有金融机构,工农中建总行、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等等;
2.金融业税前利润深圳后来居上,与上海齐平,且增速虽大幅落后北京,却高于上海近7%;北京的税前利润是上海及深圳的8.5倍;
3.金融业生产总值北京小幅领先上海,深圳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追赶;
4.北京的GDP相比上海及深圳,对金融业的依赖较大。
银行业实力比拼
决定金融实力的绝大部分因素是银行业。北京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行为主,而上海虽只有交通银行一家大型国有银行,但拥有22家外资银行金融机构,缩小了与北京的资产总额差距。深圳的银行业相比北京上海较弱,从北京的银行法人机构是深圳近3倍就能看出。
北京银行业人均拥有资产1.46亿元,而北京及上海人均拥有资产约0.8亿元。
按照北京银行业金融机构4000亿元假设(实际远远不止4000亿元,还未计算信托、财务公司、金融租赁等其他银行业机构),则北京的人均产值359万元、上海288万元、深圳585万元;
利润率即使按照10%计算,实际上2014年是非常好的年头,远远不止10%,这样计算人均收入:北京36万、上海29万、深圳59万,中位数也是41万元。
终于能够理解为什么深圳莲花山公园的相亲墙上面秀优越的好多都是银行员工了。
不信,有图有真相~
证券业实力比拼
北京上海深圳三城拥有法人证券机构数量相当,但管理的资产规模北京却比上海及深圳少一倍,这也不难理解,北京有四家国有大行、巨型国有资本,对于二级市场股票投资、股票承销发行、财务顾问等并没有那么重视,反倒是深圳后来居上,资管规模及增速都领先。注意,这是2014年的数据,2015年增速估计不会这么高了,因为这一轮牛市(哦,不,应该说上一轮了)正好是从2014年7月开始的。
但北京的证券业在支持实体经济上,遥遥领先上海及深圳,国内非金融机构通过股市筹集的资金额北京最高,是上海及深圳的4.76倍。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上海和深圳有全中国最大的两家“赌场”(嘘嘘,小点声)。
另外,值得特别说明的是,上海有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有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有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对比一下:
上海上交所(战略新兴板):
上交所各类有价证券总成交金额128.15万亿元,增长48.1%,其中,股票成交金额37.72万亿元,增长63.8%。定位为大型企业,盈利能力较强,战略新兴板侧重于高新技术产业。
深圳深交所(创业板):
2014年末深交所上市公司总值128572.94亿元,增长46.3%。上市公司流通市值95128.44亿元,增长50.9%。全年证券市场总成交金额444708.19亿元,增长49.9%。定位为中小型企业,较上交所要求略低,创业板门槛也比战略新兴板要低。
北京新三板:
截至2014年12月末,挂牌公司达1572家,累计挂牌企业362家,投资者总数达48675户,是2013年年末总数的7.3倍。定位面向中小企业或创新型企业,与上交所及深交所基因不同,类注册制,属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础层。
上海上交所(战略新兴板):
上交所各类有价证券总成交金额128.15万亿元,增长48.1%,其中,股票成交金额37.72万亿元,增长63.8%。定位为大型企业,盈利能力较强,战略新兴板侧重于高新技术产业。
深圳深交所(创业板):
2014年末深交所上市公司总值128572.94亿元,增长46.3%。上市公司流通市值95128.44亿元,增长50.9%。全年证券市场总成交金额444708.19亿元,增长49.9%。定位为中小型企业,较上交所要求略低,创业板门槛也比战略新兴板要低。
北京新三板:
截至2014年12月末,挂牌公司达1572家,累计挂牌企业362家,投资者总数达48675户,是2013年年末总数的7.3倍。定位面向中小企业或创新型企业,与上交所及深交所基因不同,类注册制,属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础层。
E. 请问 成都和重庆的金融各自有何特点各自目前的发展状态和将来的发展形势又是怎样的
一个是省会、一个是直辖市,成都是块宝地,一直以来各方面都发展的不错,旅游景点比较多,所以很关注环境,空气质量各方面都不错,交通便捷,在电子、IT这方面还不错!重庆一个新兴的直辖市,实力肯定是不用说的,工厂比较多,政府目前着重抓经济,城市的建设还略逊一筹~~两个城市都算是西部的金融中心,硬要比个高低的话,成都目前要好于重庆!反正都属于二线城市,无法比较、半斤八两吧 如果硬要比 成都房价更高些.
至于未来的发展形势这个还真不好说,这具体要看政府的政策以及开发商的投资.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成都以后发展将要比重庆更为迅速.
F. 金融专业方面成都西南财大和厦大相比,谁的更好谢谢
你要往哪个方向发展,为工作还是搞科研?若是前者你选厦大,要不然就选后者。ps:厦大风景很美
G. 未来打算从事金融行业,是去成都发展好,还是上海好啊
建议去上海。金融中心,发展机会会很多的;
理财销售说白了就是营销,推销银行的各类产品,如存款、贷款、保险、基金、理财产品等;
外资银行相对来说压力会很大的;
如果想进银行在上海机会很多的,进上海的券商做分析也很好的。
供参考
H. 成都的金融行业发展怎么样
还不错,这些年看到新开了很多投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