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金融风暴发生在什么年代
Ⅰ 详细介绍一下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谢谢了!
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到1998年年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
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
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 211.47点;28日,下跌1 621.80点,跌破9 000点大关。
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 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
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 737.60∶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1)亚太金融风暴发生在什么年代扩展阅读:
(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由此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如民族国家间利益冲撞加剧,资本流动能力增强,防范危机的难度加大等。
(2)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贸易和货币体制,对第三世界国家不利。在生产领域,仍然是发达国家生产高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本身,产品的技术含量逐级向欠发达、不发达国家下降,最不发达国家只能做装配工作和生产初级产品。在交换领域,发达国家能用低价购买初级产品和垄断高价推销自己的产品。在国际金融和货币领域,整个全球金融体系和制度也有利于金融大国。
Ⅱ 亚洲金融风暴是哪一年
1997年。
亚洲金融风暴是1997年爆发的一场金融危机,从1997年7月开始席卷东亚大部分地区。
1990年代初期资金涌入东南亚,因为实际生产力不如账面,导致经济出现泡沫,结果由于泰国放弃固定汇率制而爆发,随后进一步波及至邻近亚洲国家的货币、股票市场及其他资产,相关资产的价值也因此暴跌。该事件在泰国又称“冬阴汤危机”。
风暴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幻象,而随后资本的投资减少,使亚洲各国经济遭受严重打击,纷纷进入经济衰退。危机还导致社会动荡和政局不稳,一些国家也因此陷入混乱。除此之外,危机甚至因而影响了俄罗斯和拉丁美洲经济。
此危机迫使除了港币之外的所有东南亚主要货币在短期内急剧贬值,东南亚各国货币体系和股市的崩溃,投资者损失惨重纷纷预计停损,以及由此引发的大批外资撤逃和国内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
亚洲各国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股市崩溃、房地产下跌、汇率贬值、失业率上升,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经济遭受严重打击,造成经济衰退、社会动荡和政局不稳,一些国家也因此陷入长期混乱。
受影响地区
泰国、韩国和印尼是受金融风暴影响最严重的国家,资产泡沫消失后由于国家接近破产状态,没有能力还清债务,极需要国际支援。老挝、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也受到波及。
而中国、新加坡虽有影响,但程度相对较轻。日本则处在泡沫经济崩溃后自身的长期经济困境中,投资能力大减,尽管有些投资韩国的银行受到损失而破产,但总体而言,日本受到此金融风暴的影响并不大。
Ⅲ 亚洲金融危机是指发生于哪一年
亚洲金融危机是指发生于哪1997年。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不久,这场风暴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
冲击亚洲各国外贸企业,造成亚洲许多大型企业的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经济萧条。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泰国,印尼和韩国是受此金融风暴波及最严重的国家。
影响:
在亚洲金融风暴中,中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由于中国实行比较谨慎的金融政策和前几年采取了的一系列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在危机中未受到直接冲击,金融和经济继续保持稳定。
为缓解亚洲金融危机,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亚洲有关国家的援助。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安排的框架内并通过双边渠道,向泰国等国提供总额超过40亿美元的援助。向印尼等国提供了进出口信贷和紧急无偿药品援助。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亚洲金融危机
Ⅳ 亚洲金融风暴是哪一年
亚洲金融风暴是1997年爆发的。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不久,这场风暴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冲击亚洲各国外贸企业,造成亚洲许多大型企业的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经济萧条。
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泰国,印尼和韩国是受此金融风暴波及最严重的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中国香港地区也被波及,中国大陆地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则几乎不受影响。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
从表面现象看,无论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还是目前印尼、印度、巴西等国面临的情况,都发生在新兴市场;其次,都出现了资金大规模流出的迹象。
而从背景分析,亚洲金融危机前,亚洲经济高速增长,而且时间持续了十年左右,因而吸引了全球资本持续、大规模流入,而资本的流入进一步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也使得这些经济体对外资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泡沫也越吹越大。
当时,包括亚洲“四小虎”在内,亚洲新兴市场采用固定汇率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些经济体的货币已被严重高估。加上外汇储备不充足,在国际炒家的持续猛攻之下,从泰国开始,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汇市和股市一路狂泻,一蹶不振。金融风暴是哪一年通常说的是亚洲金融风暴,因此是1997年爆发,具体情况如下: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风暴席卷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打破了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亚洲一些主要经济国家的经济开始衰退,一些国家的政治局势也开始混乱。那么亚洲金融风暴的原因是什么?
1.乔治索罗斯个人和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一个因素。
“金融鳄鱼”和“沉睡的狼”是这个金融怪胎的称谓。他曾经说过:“在金融运作方面,没有道德或不道德。这只是一次行动。众所周知,索罗斯对泰铢的炒作是亚洲金融动荡的导火索。他是一个绝对强大和有能力的金融家。2.亚洲国家的经济形式导致。
Ⅳ 亚洲金融风暴是哪一年
亚洲金融风暴如下:
亚洲金融危机指发生于1997年的一次世界性金融风波。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不久,这场风暴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
亚洲金融风暴是由于当时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所导致,新马泰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
金融风暴的背景:
当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受到房产危机的影响,经济处于触底时期,而其它发展中国家当时对于日本的依赖度很高,因此亚洲经济本就处于滞涨甚至下滑的阶段。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Ⅵ 亚洲金融风暴是哪一年
亚洲金融风暴是1997年。
亚洲金融危机指发生于1997年的一次世界性金融风波。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不久,这场风暴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
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
亚洲金融风暴导致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泰国,印尼和韩国是受此金融风暴波及最严重的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国大陆和台湾则几乎不受影响。
Ⅶ 亚洲金融危机是指发生于哪一年
亚洲金融危机是指发生于1997年。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不久,这场风暴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
冲击亚洲各国外贸企业,造成亚洲许多大型企业的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经济萧条。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
影响
这次金融危机影响极其深远,它暴露了一些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仅是坏事,也是好事,这为推动亚洲发展中国家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健全宏观管理提供了一个契机。
由于改革与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这些国家的经济全面复苏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成长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经过克服内外困难,亚洲经济形势的好转和进一步发展是大有希望的。
Ⅷ 亚洲金融危机是哪年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指发生于1997年的一次世界性金融风波。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不久,这场风暴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冲击亚洲各国外贸企业,造成亚洲许多大型企业的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经济萧条。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泰国,印尼和韩国是受此金融风暴波及最严重的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国大陆和台湾则几乎不受影响。
中文名
亚洲金融风暴
外文名
1997 Asian financial crises
开始时间
1997年7月2日
起始国
泰国
原因
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等
爆发原因
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些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新马泰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泰国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而经济决定政治,所以,泰国政局也就动荡了。
国内学者的分析:直接触发因素、内在基础因素和世界经济因素。
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
1997年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1997年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
1997年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211.47点;28日,下跌1621.80点,跌破9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
1997年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