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产生金融危机
① 为什么会发生金融危机
1、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
按照国际惯例,购房按揭贷款是20%—30%的首付然后按月还本付息。但美国为了刺激房地产消费,购房实行“零首付”,半年内不用还本付息,5年内只付息不还本,甚至允许购房者将房价增值部分再次向银行抵押贷款。
2、房贷证券化
出于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考虑,美国的银行金融机构将购房按揭贷款包括次级按揭贷款打包证券化,通过投资银行卖给社会投资者。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就转嫁到资本市场,并进一步转嫁到全社会投资者——股民、企业以及全球各种银行和机构投资者。
3、投资银行的异化
投资银行本是金融中介,但美国的投资银行为房贷证券化交易的巨额利润所惑而角色异化。在通过承销债券赚取中介费用的同时,大举买卖次级债券获取收益。形象地说,是从赌场的发牌者变为赌徒甚至庄家。角色的异化不仅使中介者失去公正,也将自己拖入泥潭不能自拔。
4、金融杠杆率过高
金融市场要稳定,金融杠杆率一定要合理。美国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过度扩张,用极小比例的自有资金通过大量负债实现规模扩张,杠杆率高达1:20—30甚至1:40—50。
5、信用违约掉期(CDS)
美国的金融投资杠杆率能达到1:40—50,是因为CDS制度的存在,信用保险机构为这些风险巨大的融资活动提供担保。若融资方出现资金问题,由提供保险的机构赔付。但是,在没有发生违约行为时,保险机构除了得到风险补偿外,还可将CDS在市场公开出售。
6、对冲基金缺乏监管
以上五个环节相互作用,已经形成美国金融危机的源头,而“追涨杀跌”的对冲基金又加速危机的发酵爆发。美国有大量缺乏政府监管的对冲基金,当美国经济快速发展时,对冲基金大肆做多大宗商品市场,比如把石油推上147美元的天价;次贷危机爆发后,对冲基金又疯狂做空美国股市,加速整个系统的崩盘。
(1)为什么会产生金融危机扩展阅读:
金融危机是金融领域的危机。由于金融资产的流动性非常强,因此,金融的国际性非常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可以是任何国家的金融产品、市场和机构等。
金融危机的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缩减,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的现象,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时候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② 为什么会有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的产生从理论上来讲是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再满足一定的时间而必然产生的结果!
一、劳工过剩——消费指数下降——供大于求
二、劳工不足——个人、企业收入上升——消费指数上升——物价上涨——货币供应不足——银行发行——货币贬值
三、外汇率过大、过小——国库存量下降、上涨
四、进出口贸易增加、降低——劳工不足、过剩——个人、企业收入上升、下降——消费指数上升、下降——物价上涨——货币供应不足、过剩——银行发行(版本更新、旧版本回收)——货币贬值
五、人才的流失——科研技术落后——引进技术——技术条件制约——经济无法带动——周转率下降——
金融市场中的整体并协性
通常认为成功的投资需要其金融市场中的投资人能猜测出其他投资者的意愿。乔治·索罗斯将这一猜度其他人意向的需求叫做“反身性”。同样,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将金融市场比作选美比赛,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参与者都试图预先知道那种式样是其他参与者都会认为是最漂亮的。
此外,多数情况下投资者都有协调其抉择的动机。例如,某人认为其他投资者会大量购进日元则会预判日元将升值,因而也就有了购买日元的冲动。同样,IndyMac银行的某个储户以为其他储户都会取走他们的资金则会预期该银行会倒闭,因而也就有了取款的冲动。经济学家将效仿其他人的策略而决策的动因叫做并协性。
长期以来的观点认为:如果人们或公司具备足够强烈的同做他们以为别人都会做的事的冲动时,那么,预言的自我实现就会出现。例如,如果投资者都预计日元的价值将上升,这将导致日元价值的上升;如果储户都预计银行将倒闭,这也就导致其倒闭。因此,金融危机有时被看成是某种恶性循环,在这一过程中,投资者们由于预计别人会唾弃某些机构或资产而依葫芦画瓢地行事。
资产-负债不匹配
另一被认为引起金融危机的因素是资产-负债的不匹配,在这一状态下与机构债务和资产相关联的风险未被合理地协调一致。例如,商业银行提供可随时支取的存款账户同时他们利用收到的款项向企业和业主提供长期贷款。银行短期债务(其存款)和其长期资产(其贷款)间的不匹配被认为是招致银行挤兑的原因之一,当储户产生恐慌并要取走他们的资金时银行无法足够快地收回其贷出款项。同样地,贝尔斯登2007-08年间的垮台就是由于其无力续借短期债务以补充其在抵押证券上的长期投资。
在国际范围上,多数新兴市场政府无法售出以其本币命名的债券,只能以美元命名债券取而代之。这导致了其负债的货币面值(其债券)与其资产(其地方税收收入)的不匹配,这样因汇率波动他们将承受主权债务违约的风险。
杠杆
杠杆是指通过借贷来为投资提供资金,同时也经常被指证为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当金融机构或个人靠自己的钱去投资,最坏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会损失掉自己的钱。然而,当他们为提高投资而借贷时,他们有可能从其投资中赚取更多,但也可能损失掉比他们自己所拥有的更多的钱。因此,杠杆一方面放大了投资的潜在收益,另一方面却制造了破产的风险。因为破产意味着企业不能兑现对其他企业的全部偿付承诺,这样就可能将财务问题从一家企业扩展到另一家企业。
经济体中的平均综合杠杆系数常常会先于经济危机而升高。例如,1929年华尔街大崩盘前被称作“保证金交易”的通过借贷投资股市的行为变得日益普及化。
监管缺失
政府一直致力于通过对金融行业的监管来消除或减小金融危机。监管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公开:通过要求在会计准则之下定期进行报告将机构的财务状况公之于众。监管的另一个目标是通过法定准备金,资本金保证和其他杠杆限制规定确保金融机构有足够的财产支持其合同债务。
一些金融危机被归咎于监管不力,并促使人们对规则进行修订以避免重蹈覆辙。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多米尼克·施特劳斯-卡恩,一直指责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由于“在防止金融体系过度的风险担待方面,尤其在美国,监管缺失。”同样,纽约时报也认定对信用违约互换的缺乏监管是导致危机的原因之一。
然而,过度的监管也一直被认为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原因之一。特别是,新巴塞尔协定一出来就受到质疑,该协定要求当风险增加时银行需提高其资本金,这一要求可能导致在资本不足的当口银行压缩贷款,潜在地导致了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欺诈
在一些金融机构倒闭中欺诈所扮演的角色是,公司通过误导性投资策略宣传以吸引储户或盗用募集资金。案例有20世纪初波士顿的查尔斯·庞齐的骗局,1994年俄罗斯MMM投资基金的垮台,以及导致1997年阿尔巴尼亚乐透暴动的那场骗局。
多数致使金融机构损失惨重的不良交易员都被指控为为了隐瞒其交易而进行欺诈。抵押融资中的欺诈也被认为是导致2008年次贷危机的一个可能性因素;政府官员2008年9月23日表态说FBI已在调查抵押融资企业房丽美和房地美,雷曼兄弟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可能的欺诈行为。
蔓延
蔓延的意思是金融危机会从一个机构传染到另一个机构,如银行挤兑从少数几家银行扩展到许多银行,从一个国家扩展到另一个国家,又如货币危机,主权债务违约或股市崩盘在国际间的扩散。当某个个别的金融机构的失误威胁到许多其他机构的稳定时,这种状况就被称为系统性风险。
一个经常提到的蔓延的例子是1997年泰国危机向其他国家,如韩国,的扩散。然而,经济学家对这些问题还存在争议,即同一时间在很多国家观察到的危机是否真的是因为一个一个市场间的蔓延所引起的,又或者,这是否却是由即使不存在国际关联关系也会独立作用于每个国家的相同的深层次原因所导致。
金融危机理论
世界体系论
世界经济以20和50年的间隔实现一次大萧条的轮回一直是经验和计量经济学研究,特别是在世界体系论和有关康德拉季耶夫和所谓50年康德拉季耶夫波长讨论中,的研究主题。世界体系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如A·G·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和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都曾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冲击不断地提出过警告。世界体系论者和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论者一直暗指华盛顿共识导向的经济学家从来不懂在始于1973年石油危机的长经济周期的后期主要工业国家将面临并正在面临的危机和危险。
协调博弈
模拟金融危机的数学方法强调在市场参与者的决策间常常存在着正反馈。正反馈意味着与经济基本面上的小的变动相呼应资产价值可能会发生剧烈的变动。例如,包括保罗·克鲁格曼的模型在内的一些货币危机模型显示一种固定汇率也许会保持很长时间的稳定,但是,在因政府金融或深层次经济条件充分恶化而引发的货币沽售狂潮中将突然瓦解。
依据某些理论,正反馈意味着经济体中可以存在很多个均衡。也许在一种均衡中市场参与者由于预计资产会增值而大量投资于资产市场,但在另一种均衡中市场参与者由于预计其他人会逃离资产市场因而也跟着逃离。这是戴尔蒙德-狄伯威格(Diamond and Dybvig)银行挤兑模型下的一类论述,该模型中储蓄人从银行取走他们的资产是因为他们预计其他人也会去取。同样,在奥伯斯法尔德(Obstfeld)的货币危机模型中,当经济环境既不是很差也不是很佳时,会有两者可能的结果:投机商也许会也许不会决定攻击某种货币,这要取决于他们所预计的其他投机商会怎么做。
③ 为什么会出现金融危机
1.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2.金融危机原因: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次贷危机是导火线.实际次贷债券只有6000亿美元,引发了这么大的金融危机,全是由于跟风即人们的心理预期造成的.羊群效应,它是指市场上存在那些没有形成自己的预期或没有获得一手信息的投资者,他们将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理论上羊群效应会加剧市场波动,并成为领头羊行为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下述案例中烧饼就是领头羊.在现实经济中,次贷房贷是领头羊
3.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这里原创一个案例: 两个人卖烧饼,每人一天卖20个(因为整个烧饼需求量只有40个),一元价一个,每天产值40元.后来两人商量,相互买卖100个(A向B购买100个,B向A购买100个),用记账形式,价格不变,交易量每天就变成240元--虚拟经济产生了
如果相互买卖的烧饼价为5元,则交易量每天1040元,这时候,A和B将市场烧饼上涨到2元,有些人听说烧饼在卖5元钱1个,看到市场烧饼只有2元时,赶快购买.--泡沫经济产生
烧饼一下子做不出来,就购买远期饼.A和B一方面增加做烧饼(每天达100个或更多),另一方面卖远期烧饼,还做起了发行烧饼债券的交易,购买者一是用现金购买,还用抵押贷款购买.---融资,金融介入
有些人想购买,既没有现金,又没有抵押品,A和B就发放次级烧饼债券.并向保险机构购买了保险.---次级债券为次贷危机播下种子
某一天,发现购买来的烧饼吃也吃不掉,存放既要地方,又要发霉,就赶快抛售掉,哪怕价格低一些.--泡沫破裂
金融危机就这样爆发了. 烧饼店裁员了(只要每天40个烧饼就可以了)--失业;烧饼债券变废纸了--次贷危机
抵押贷款(抵押品不值钱)收不回,贷款银行流动性危机,保险公司面临破产等。--金融危机
4.在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过程中,金融机构的金融杠杆和金融衍生品的发行和流通起了放大作用
5.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对于中国影响,国家外汇储备部分损失了,出口困难了,经济增长减缓,失业增加,人们收入下降,消费减少,市场萧条.严重时会引起政局不稳定. 比起欧洲国家,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中国的经济与国际经济有一定的割裂,我国人民币实施资本项下的严格管理,国际游资冲击不大,现在美国已有70多家银行趋于倒闭的情况下,中国的金融系统运行良好,经济保持一定的速度增长。
6. 金融危机对谁都没有好处,是泡沫经济的破裂,正像吸足了水的海绵被挤压或者被曝晒,而产生的蒸发.可以说,这是一种价值的回归.
7.比起欧洲国家(如美国底特律汽车城已经是萧条得很了),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中国的经济与国际经济有一定的割裂,我国人民币实施资本项下的严格管理,国际游资冲击不大,现在美国已有70多家银行趋于倒闭的情况下,中国的金融系统运行良好,经济保持一定的速度增长。同时,国家也在通过扩张财政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40000亿拉动内需等措施,现在又进行了人民币汇率的下调,如果各项宏观经济措施实施有效,对于中国也就1年左右的时间能够过去.温总理说,信心是黄金。
④ 为什么会发生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是个系统性的问题。
用马克思的价值规律就能概括这个问题。
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这就是价值规律。
社会的上的一些商品的价格偏离价值过多,就需要调整,表现的形式如果温和些,那么就是产业调整,激烈些就量成危机。
说几个典型商品,一房产,在美国就成了泡沫了,这是整个次贷的源头;二复杂金融衍生品,其功能被歪曲了,并不是如期货等是用来套期保值的,而是成了对赌的工具,首先是加剧了房产的泡沫,其次是影响其他的实体经济,比方说像中国很多人买复杂金融衍生品,结果巨亏,幸运的人还不算多,如果中国的大部分国字号企业都中了圈套的话,那中国肯定酿成危机;三原油价格,世界范围并没有发生断油,但是却爆涨,后来又爆跌,现在又没有特殊的原因又爆涨了;四粮食等农产品的爆涨。
这些都说明经济失衡了,宏观层面用均衡来分析,具体到某重商品就用到了价值规律。
市场经济即竞争使得财富均衡化,但是财富规律却遵循“马太效应”,这是对立的,所以危机必然。
⑤ 金融危机是怎么引起的
最近的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这就牵扯到美国的银行了。。。什么是次贷危机呢?
总的来说,就是美国银行自己倒腾出的问题。
当时有很多收入低下甚至没什么收入的人想买房子却没钱,一般银行也不肯向他们放贷,后来一些银行为了赚钱,向这些穷人发放买房贷款,也就是次级贷款——大白话这些申请贷款的人信用度比较次,O(∩_∩)O
别看这些穷人平时没钱还房贷,但是有个条件是——当时的房价一直涨(咱国金融危机前就是这情况),这些买房子人能够用房子增值的收益去还银行贷款,银行赚了钱,按揭的人也有房子可买,所谓皆大欢喜,发展到最后,次贷形成的规模越来越大。
但是,问题出现了,美国的银行为了多赚钱,拼命的提高还款利率,不仅如此,当房价涨幅下降时,这些银行甚至推波助澜,他们的目的很简单——房子便宜的话,贷款买房的人也多了。。。。
等房子开始降价后,银行才发现,一切都失去了控制,买房的人没增值的钱还款了,银行就收回房子准备拍卖,但是那么多房子很难一下子变成流动资金,即使卖出去一两个,但是因为降价使得房价又太低,卖一个赔一个。银行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他们最后搞的资金周转不灵,怎么办?向其他金融机构借啊。。。
借款时候得有抵押的东西,这些美国银行就用自己的债权做抵押去借钱,也就是以债抵债。说白了就是拖别人下水。
结果,当一家银行因为持续亏损倒闭后,其他有牵连的纷纷落水,慢慢演变成次贷危机乃至金融危机。这个事实也教训了我们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太远。
⑥ 金融危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原因如下:
1,过度投机性的炒作,比如时常说的郁金香泡沫,它便是因为资产的集中追求造成的;
2、是集中型的垄断性与集聚,这一就例如近现代2008年的金融危机,投资者将资产过度集中到房地产业引起了金融危机;
3、贮备货币过少,这一比较显著的便是中东的一些弱国,也有泰国,它们因为国际储备比较少而被阻击,最终造成中国金融危机产生。
拓展资料:
一,关于金融危机,书面上的定义是指金融资产或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一般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从而造成的一系列的危机。通俗点说,就是当金融系统的某个部分出现故障,使得借款人尤其是存款人和投资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失去信任的时候,金融危机就会产生。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全球化,金融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适应性越来越强、创新程度越来越高、国内外相互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这个庞大金融网络的正常运作取决于良好的信息传播、透明度、信任和信心。不计其数的各种原因会增加金融系统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引起金融危机。
二,金融动荡和危机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现象。据IMF资料表明,自1980年以来,该组织181个成员中有133个成员发生过重大金融动荡,52个国家的大多数银行多次失去支付能力。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动荡和危机频繁发生,主要有:1991年英国货币危机,1992年欧洲汇率机制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和全球债券市场危机,1995年美元狂跌,英国巴林银行破产,1996年捷克、保加利亚和俄罗斯的银行倒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等。
1994年底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将其视为个别国家的偶然现象,而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则促使人们不得不从更广阔和深刻的角度来看待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后果、金融动荡和危机在不同国家爆发都有其特有的内在原因,而且内因往往是上要的,但它作为一种世界性现象,却有其值得注意的共同性原因:那就是金融动荡和危机与经济全球化过程特别是金融自由化过程密切相关。由于金融自由化发展迅速,而许多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尚不健全,政府缺乏有效的调控和管制手段,在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过早地实行金融自由化,这是导致发展中国家产生金融危机的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