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盈余的多少对金融资产的作用
A. 金融市场有什么功能
简单的说就是它有四大功能:1、融资2、调节3、避险4、信号
1.金融市场能够迅速有效地引导资金合理流动,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1)扩大了资金供求双方接触的机会,便利了金融交易,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2)金融市场为筹资人和投资人开辟了更广阔的融资途径。
(3)金融市场为各种期限、内容不同的金融工具互相转换提供了必需的条件。
2.金融市场具有定价功能,金融市场价格的波动和变化是经济活动的晴雨表。
(1)金融资产均有票面金额。
(2)企业资产的内在价值——包括企业债务的价值和股东权益的价值——是多少,只有通过金融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相互作用的过程才能“发现”。即必须以该企业有关的金融资产由市场交易所形成的价格作为依据来估价,而不是简单地以会计报表的账面数字作为依据来计算。
(3)金融市场的定价功能同样依存于市场的完善程度和市场的效率。
(4)金融市场的定价功能有助于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实现。
3.金融市场为金融管理部门进行金融间接调控提供了条件。
(1)金融间接调控体系必须依靠发达的金融市场传导中央银行的政策信号,通过金融市场的价格变化引导各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实现货币政策调整意图。
(2)发达的金融市场体系内部,各个子市场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
(3)随着各类金融资产在金融机构储备头寸和流动性准备比率的提高,金融机构会更加广泛地介入金融市场运行之中,中央银行间接调控的范围和力度将会伴随金融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加强。
4.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促进金融工具的创新。
(1)金融工具是一组预期收益和风险相结合的标准化契约。
(2)多样化金融工具通过对经济中的各种投资所固有的风险进行更精细的划分,使得对风险和收益具有不同偏好的投资者能够寻求到最符合其需要的投资。
(3)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也可以使融资者的多样化需求得到尽可能大的满足。
5.金融市场帮助实现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
(1)金融市场的发展促使居民金融资产多样化和金融风险分散化。
(2)发展金融市场就为居民投资多样化、金融资产多样化和银行风险分散化开辟了道路,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条件。
(3)居民通过选择多种金融资产、灵活调整剩余货币的保存形式,增强了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
6.金融市场可以降低交易的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
(1)搜寻成本是指为寻找合适的交易对方所产生的成本。
(2)信息成本是在评价金融资产价值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3)金融市场帮助降低搜寻与信息成本的功能主要是通过专业金融机构和咨询机构发挥的。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典:应用版》
B. 盈余公积和资本公积的来源及用途分红或派股涉及哪些方面个税
1、通俗的来说盈余公积这个科目的资金都是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法定盈余金(10%)和任意盈余金,而资本公积的来源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比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性房地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允价值变动,还有就是发行股票时股票的溢价款也计入资本公积
2、分红和派股因为是从税后利润中支取,对于此部分是免交所得税的,中国现在只征收个人所得税。
C. 利率的变化会如何影响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举个关于中国经济的例子
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其影响主要体现在:
1、宏观经济方面
利率调整可以在不扩大货币供应的条件下,改变社会资金总量和借贷资金的供给,从而影响总供求。其主要体现在短期内对总需求的调节,利率降低一方面增强居民的消费动机,另一方面导致企业投资需求的增加,从而导致总需求的增加,但是从长期看来,低利率导致的企业投资规模扩张会倾于增加总供给。
由于资产价格等于该资产未来现金流或收益的贴现,在未来现金流或收益既定的情况下,用来代表贴现率的利率水平越低,该资产的价格也就越高,反之同理。因此利率变动对房地产和证券市场的影响不可小觑。
国内外利率差异会对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收支产生影响。国际利率高于本国利率时能促进本国资金外流,同时防止外国热钱流入,一定程度上缓解国际收支顺差。
2、微观经济方面
对个人而言,储蓄是其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以后的消费部分。利率变动会影响储蓄收益和个人储蓄倾向,从而调节居民消费和储蓄的相对比重。
居民可用多样化的方式保有其储蓄——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而金融资产中,又有货币资产和股票、债券等非货币资产。利率变动对通胀率和各种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资产持有结构。
利率作为企业借款的成本,对投资的规模和结构都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总体来说,投资项目收益既定时,社会投资规模会与利率的升降反向变化。因此国家可以通过调节基准利率进行宏观调控。
利率的变动会影响资本流动的方向与规模,从而会对投资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差别化的利率政策,调节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
利息成本支付是企业盈利的最低界限,利率水平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提高利率可以对企业进行约束和激励,使资源更集中于优质高效的企业
D. 联系实际分析,利率变化如何影响金融资产价格.
利率变化是所有固定收益证券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证券的价格与利率成反向变化,即利率上升(下降)时,证券的价格会下降(上升)。如果投资者将证券持有至到期日,那么证券到期前价格的变化不会对投资者产生影响;但是如果投资者在到期之日前出售证券,那么利率的上升就会导致资本利得的损失。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证券的息票利率越高,其价格对利率的变化就越敏感;或证券的到期期限越长,其价格相对于利率的变化就越敏感;或利率水平越低,证券的价格相对于利率的变化就越敏感。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2-01-0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E. 金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金融发展有助于实现资本的积聚与集中,可以帮助实现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经营,实现规模经济的效益。
2、金融发展有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率。
3、金融发展有助于提高用金融资产进行储蓄的比例,因而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投资水平。
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的作用:
1、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因而提高人们对金融投资和理财服务的需求。
2、经济发展形成越来越多的大企业集团,这些大的企业集团要求与其融资需求相匹配的现代金融机构为其提供服务。
(5)居民盈余的多少对金融资产的作用扩展阅读:
金融的构成要素有5点:
1、金融对象:货币(资金)。由货币制度所规范的货币流通具有垫支性、周转性和增值性;
2、金融方式:以借贷为主的信用方式为代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对象,一般是信用关系的书面证明、债权债务的契约文书等;
包括直接融资:无中介机构介入;间接融资:通过中介机构的媒介作用来实现的金融。
3、金融机构:通常区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4、金融场所:即金融市场,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场等等;
5、制度和调控机制:对金融活动进行监督和调控等。
各要素间关系:总体讲各要素是既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金融对象、金融场所为金融体系硬件要素,金融方式、制度和调控机制为金融体系软件要素,金融机构为其综合要素;
具体讲金融活动一般以信用工具为载体,并通过信用工具的交易,在金融市场中发挥作用来实现货币资金使用权的转移,金融制度和调控机制在其中发挥监督和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