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为什么卖保险理财
㈠ 银行为什么会不断地推荐理财产品购买理财产品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之所以每次去银行,工作人员都拼命的推荐我们购买理财产品,主要原因还是以下几点。
01.银行的大力推广及要求。
银行为了自身的发展,发展路线越来越向国外银行看齐,除了存款业务以外,其余中间业务也是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曾经的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收入,将近占据了银行收入的90% 现在的占比依旧很高。但银行发现,发达国家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总收入将近50%
最后总结
银行之所以不断地推荐理财产品,也是业务所迫,但是大家在银行办理业务时,如果不需要的话,可以明确拒绝,明确拒绝以后,工作人员就不会上前打扰了。但大家如果想购买的话,也记得了解清楚产品内容,自己是否需要以后再签合同。
㈡ 银行为何推荐你买保险
你有没有发现,当你去到银行存款的时候,银行总是推荐你买理财产品,你知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以前银行经常推荐的理财产品是保本型超短期债券或者推荐货币市场基金,因为当时这类理财产品在当时享有较高的收益率。自从2013年p2p开始暴雷后,我国就开始对野蛮式增长的理财产品进行整顿,将理财产品打破刚兑。打破刚兑就意味着以前购买的理财产品不一定是保本的了,而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大部分没有什么理财经验的,这类人群是风险厌恶型的,因此他们一听到理财产品不是保本的,就宁愿存定期也不愿购买理财产品。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化改革及近几年来频繁地降准降息,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甚至还不如存定期,而理财产品是银行招揽大客户的重要手段,因此,对理财产品的改革也就孕育而生了,于是,银行和保险机构合作推广理财保险就成为了银行理财的重要手段。
保险理财对于银行来说有什么优势?首先,保险理财基本上是保本型的,只要你超过一定时间后再赎回,本金基本可以保障;其次,因为保险理财不像以前理财产品那样是趸交的,而是分几年、分几次缴费的,因此,可以帮助银行留住大客户;再次,所有的理财产品均属于表外业务,无论亏损与否都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无关,可以帮助银行进行风险转移。
那么这类理财产品有什么问题吗?有的。首先,你如果认真算一下收益率,它的年化收益率甚至比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还低;其次,刚才也提到了,保本需要超过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至少两三年,有的甚至要五六年,如果你陷入流动性风险,坦缺孝就只让稿能用这些扮慧保险贷款或者强制赎回了。但是贷款要被保险公司收手续费,强制赎回又不能保证本金。再次,这类保险最坑的地方就是关于保障的部分。银行经常忽悠说购买理财保险既能保证收益,又能有保障。你仔细想一下就知道了,高收益的产品势必伴随着高风险,哪有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事情。不仅如此,你仔细看一下保险条款,保险条款明确表明要死亡或者全身残疾才能得到保障,这样的保障谁想要?
因此,你只要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先要弄清楚,对方销售给你的产品是什么,然后再考虑你能否承受相应的风险,最后再考虑收益性。这样才是购买理财产品的正确方法。
㈢ 银行为什么要卖保险
为什么银行都开始卖保险了,最大的原因就是赚钱了吧,保险公司开发出来的产品一般有几个渠道销售,银保是其中之一,但是银保产品相对于个险、经代产品来说,产品力稍微有点弱势,所以现在银保产品好多都是采取模棱两可的销售方式,好多人买了银保产品其实自己并不知道,以下是银行为什么要卖保险的两大点总结:
最后想说的是,因为银行没生产保险的资质,它只是代销。代销属于银行几大业务中的中间业务,在银行中的利润占比挺高的。直白一点说,银行就是图这个利润而代销保险。在银行里向你推销保险的也不是银行职员,而是保险公司的员工入驻银行而已。
㈣ 每个银行都有业务经理在售保险,银行为什么要卖保险
这是因为银行和保险公司一般都会有合作,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来互通有无。
对于多数银行来说,银行所办理的不仅仅只有用户的存取款业务,同时也包括保险业务和各种理财业务。有些银行会推出各种理财产品,有些银行会选择跟基金公司合作。不管是通过何种方式,因为不同行业的用户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银行可以和这些公司交换客户,这个方式也可以帮助银行发展自己的业务。
总的来说,市面上的银行基本上都会选择销售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但因为银行本身不是保险公司,所以银行能够提供的保险产品的种类其实并不全。对于用户来说,用户可以选择在银行负担办理相关保险产品或其他业务,你可以选择到指定的保险公司办理指定业务,前者的方式会更为便捷一些。
㈤ 银行为什么要代理保险产品 主要有这些原因
如果某天你去银行存钱,最后发现自己的存款变成了保险保单,而且要到你100岁后才返还给你,你会不会很郁闷?这种事情看起来或许不太可能,但现实中却时有发生。如果这种事情真让你遇到,你要怎么办?前段时间,内蒙古某地的王某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枣喊王某去银行存钱,结果被驻扎在银行的保险销售人员忽悠,把要存的钱全都买了保险产品,而且要百岁后才能返还。最终王某以命维权,才得以拿回自己的钱,同时也对这家银行失去了信任。
无独有偶,家住西安的一位老人也是在去银行存钱时,被销售人员忽悠买了保险理财,而且要到105岁才返还本金和利息。在发现被骗后老人要求退保,却被告知只能退一半,简直让人欲哭无泪。
早在2010年,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不得允许保险公司人员派驻银行网点。显然,上述两个示例中,可以说是变着法的卖保险,银行都涉嫌违规,而且令自己的信誉受损。那么,为什么银行宁愿冒着损害信誉的风险,也要代理保险产品呢?
银行为什么要代理保险产品?
1、获得额外收入来源
银行的收入来源主要还是靠存贷差。但由于吸收存款的难度越来越大,仅靠存贷差很难维持收入的增长,因此需要拓展其他业务来增加银行收入。很显然,银行代理保险产品肯定不是无偿的,每卖出一份保险,银行必然有一定的提成费用,而且提成比例应该不会很低,否则怎么会那么热心去推销保险?
2、变相吸收存款
银行代理保险产品,一个可能难以让人理解的问题是,银行自己揽储都不容易,还要让钱流进保险公司的口袋,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其实不然,因为就算储户的钱拿去买了保险,这钱凳改野也未必会从银行流走。因为能在银行卖保险的保险公司,多半都是与银行有业务往来的。就算储户的钱流入保险公司的口袋,最终还是会存进银行。对银行来说,保险公司的存款也一样是存款,并没什么损失。而且,保险公司因业务关系也愿意把钱存银行,这反倒有利于防止银行存款的流失。因为如果是换成储歼掘户的话,就可能会把银行存款挪走换作它用。
只不过,银行代理保险产品得到的也并不全是好处,其最大的坏处就是可能失去储户的信任。如果储户连银行都不去了,别说想买保险,就是拿再高的利息吸引储户存钱,恐怕也无济于事了。所以,钱要赚,但在维护储户的利益上,银行是不是也要多考虑考虑呢?
既然在银行有可能买到保险产品,那么对于储户来说,在银行存款或买理财时,就要擦亮眼睛了,一款产品是否值得买,要再看清相关条款后自行判断,不能盲目信任销售人员。(作者:龙小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