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股份为什么转让股权
Ⅰ 保定天鹅化纤集团有限公司的上市过程
1997年1月,以保定天鹅化纤集团有限公司为发起人,募集设立保定天鹅股份有限公司,同年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网发行,募集资金4.6亿,成为国内粘胶行业第一股,保定市第一家上市公司。2000年1月21日经增资配股后,总股本为32080万股。2005年12月16日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批准,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工作,保定天鹅化纤集团有限公司持有上市公司——保定天鹅股份有限公司股份17024.6598万股,占总股本的53.06%。
Ⅱ 小天鹅到底被谁收购了
美的集团,2018年10月,美的集团拟以发行A股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小天鹅,小天鹅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
2019年2月20日,据上证报讯,美的集团、小天鹅A同日公告,美的集团吸收合并小天鹅获证监会无条件通过。美的集团、小天鹅A将于2月21日复牌。
早在2008年,美的集团就以16.8亿收购了小天鹅24%的股权,成为控股股东。2014年美的再次对小天鹅的A股、B股进行部分收购,再次购入20%小天鹅股份,这时的美的集团已经拥有小天鹅52.7%的股份。
(2)天鹅股份为什么转让股权扩展阅读
小天鹅的发展: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始建于1958年。从1978年中国第一台全自动洗衣机的诞生到2010年品牌价值达150.16亿元,成为世界上极少数能同时制造全自动波轮、滚筒、搅拌式全种类洗衣机的全球第三大洗衣机制造商,小天鹅历史上的每一次进步都印证着成功的脚步。
2010年推出全球首台物联网洗衣机,2012年推出国内首创、达国际先进水平的热泵干衣机、首台iAdd自动投放洗衣机、全球首台物联网自动投放洗衣机。
1990年,小天鹅洗衣机唯一荣获行业内国优金奖;1997年,小天鹅商标被认定为中国洗衣机行业第一枚驰名商标;2001年,小天鹅洗衣机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05年,小天鹅荣获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中国出口名牌。
2006年小天鹅荣获美国《读者文摘》信誉品牌金奖;2007年小天鹅被商务部认定为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2008年,美的收购“小天鹅”24.01%股权,强强联动,构筑全新发展平台。
Ⅲ 小天鹅被哪些企业收购过
第一次转让:
2003年,无锡国资委与南京斯威特集团和西安通邮签订《股权转让协议》。2004年,南京斯威特集团有限公司对小天鹅集团现金增资33079万元。增资后小天鹅集团的股权结构为:南京斯威特集团持有小天鹅集团57.84%的股权,西安通邮持有4.38%,无锡国资委持有17.78%。随后,南京斯威特集团和西安通邮未按协议约定支付最后一期转让款,斯威特集团发生多项资金占用问题。2006年8月,无锡国资委向无锡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
回归:
2006年9月25日,无锡仲裁委员会裁决:斯威特和西安通邮分别将其所持有小天鹅集团8.74%和24.38%的股权返还给无锡国资委,返还后,无锡国资委对小天鹅集团的持股比例由原来的17.78%上升至50.8%,从而成为第一大股东。而斯威特的控股比例将由原来的57.84%下降至49.2%。
2006年12月25日,无锡仲裁委员会再次裁决:2004年10月,南京斯威特集团以人民币33079万元增资江苏小天鹅集团、小天鹅集团以33079万元收购南京斯威特持有南京电子90%股权的民事行为和相关的协议无效。经过两次裁决,无锡国资委持有小天鹅集团100%的股权,而小天鹅集团是小天鹅的第一大股东,持有其23.21%的股份。至此,小天鹅完全脱离斯威特系,无锡国资委对小天鹅的保护终于完成。
当年年末,回归无锡国联公司后的小天鹅宣布再次确立以“洗衣机”为主业的方向,并开始瘦身。它首先宣布退出空调市场,通过与富士通将军合作成立富士通将军(无锡)中央空调公司,将中央空调资产以较好的价格卖出。2007年9月,它又把持有的无锡松下冷机压缩机公司和无锡松下冷机公司各19%的股份转让给松下电器株式会社,获得了1.32亿元的收益。10月,国联将小天鹅通用电器30%股权作价710万美元转让给通用电气(中国)公司(通用电气此前一直不持股)。小天鹅股份董秘周斯秀透露,公司还在剥离已停业的小天鹅销售、小天鹅广告等四家公司,而“像小天鹅陶瓷这样和主业关系不大的公司,也计划在2008年完成处理工作”。
与此同时,无锡国联还帮助小天鹅清理回收了一部分斯威特的欠款。然而手握太湖饭店、无锡机场等优质资产的无锡国联,一直没有真正介入企业的市场经营。大家也明白,小天鹅“嫁”给国联只是权宜之计,对于小天鹅所在的竞争激烈的洗衣机行业而言,国资肯定不会一直持有。2007年末,无锡国联在召集小天鹅中层干部开的一次会议上曾发出明确信号。国联有关人士在会上称:国联进来是有关方面委托接管的,国联是资本运作性质的公司,经营小天鹅不是强项。其暗示希望有更专业的巨头企业带领小天鹅继续前进。
第二次转让:
2008 年2 月26 日,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与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联集团”)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将受让国联集团持有的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天鹅”)87,673,341股A股股票,占小天鹅总股本的24.01%。2008年2月27日,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召开第六届董事局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上述事项。2008 年3 月24 日,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收到国联集团的通知,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协议收购国联集团持有的87,673,341 股A 股股票事项已获得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同意批复(国资产权[2008]283 号)。
上述收购事项完成后,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将直接持有小天鹅A股87,673,341 股,占小天鹅总股本的24.01%,为小天鹅的第一大股东。同时,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境外全资控股子公司Titoni Investments Development Ltd.持有小天鹅B股18,000,006 股,占小天鹅总股本的4.93%。上述合计持有小天鹅股份105,673,347股,占小天鹅总股本的28.94%。
国联通过政府划拨,得到了小天鹅,转手卖给美的,收入16亿,扣除成本,赚了10亿多。
对此成果,国联的头头津津乐道,视为资本运作成功的典范。
Ⅳ 股权转让溢价差异的疑问:为何“同股不同价”
在舆论普遍对张裕集团两次转让股权价格不同群情激愤时,有必要反思股权转让溢价差异化的合理性,以及其中真正的原因。在了解了中天科技这个案例后,超高差异化率就会有更直观的感受。 在企业股权转让中,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只有两个:其一是企业股权尤其是国有股权的转让对象,即股权卖给谁的问题;其二是转让价格。与价格相关的信息,是国有股权在转让过程中是否做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及股权转让价格与股权真实价值(净资产)相比,所产生的股权转让差价(溢价率)是否在合理范围之内。 在近段时间内,市场对于烟台张裕集团国有股权转让产生了较大的争议,争议的问题关键在于股权转让溢价率的差异化。但是,根据对历年上市公司并购的研究表明,同一上市公司股权在不同时间价格存在差异,即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转让溢价率存在差异化。对于一家企业股权转让过程中形成的溢价率差异,关键是要分析其成因。相对而言,引起“公愤”的张裕集团的溢价差异化并不那么严重。 “同股不同价”的正常性 在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的国有股权转让过程中,受让张裕集团股权的机构有两类:一类是外资企业,即意大利意利瓦公司( IllvaSaronnoInvestments );一类是企业员工,即张裕集团以及张裕 A ( 000869 )的高管层控制的烟台裕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裕华投资)。 2005 年 2 月 7 日,烟台市国资委将张裕集团 33% 的国有产权转让给意利瓦公司时,转让金额为人民币 48142.43 万元; 2004 年 10 月 29 日,烟台市国资委将张裕集团 45% 的股权转让给裕华投资时,转让价格仅为人民币 38799.51 万元。这意味着,在相差不长的时间内,张裕集团的股权转让给不同的对象转让价不同,即溢价率存在较大的差异,经计算两者转让价格相差四成。 其实,在企业股权转让过程产生的溢价率差异化现象是常见的,以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转让为例,一家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转让存在差异化。以下试举两个例子: 2003 年 8 月 6 日,黑龙江建材集团将其持有的天鹅股份( 600829 )的 7680 万股国家股 ( 占总股本的 29.8%) 转让给哈药集团公司,转让价格为每股 3.087 元,转让完成后相应股份将变更为法人股。 2004 年 4 月 28 日,黑龙江建材集团再次将其持有的天鹅股份 4194 万股国家股(占总股本的 16.27% )转让给哈药集团公司,该次转让价格是每股 2.496 元,转让完成后相应的股份将变更为法人股。天鹅股份国有股转让的溢价率存在差异,后者比前者下降了 19.14% 。 不但国有股转让存在溢价率差异化现象,法人股转让也存在溢价率差异化。 2003 年 6 月 27 日,北京首都国际投资管理公司和海泰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后者将望春花( 600645 ) 6819.44 万股社会法人股转让给前者,协议转让价格约定为人民币 12875 万元,即每股转让价为 1.89 元。 2004 年 5 月 11 日,上述两家公司经过协商,将拟转让的望春花 6819.44 万股社会法人股的转让价格调整为 10875 万元,调整后的每股转让价为 1.59 元,股权转让溢价率下降了 15.87% 。 从整个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转让市场的溢价率平均水平来看,不同时期转让溢价率的差异化现象更加剧烈。以上市公司控股权转让的溢价率为例,在过去,由于上市公司“壳” 资源的稀缺性,所以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转让存在较高的转让溢价率, 1997 年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转让平均溢价率达到 33.96% 。但从整个市场的发展趋势上看,从 1997 年到 2002 年,我国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转让平均溢价率一直处于下降的通道之中,从 33.96% 逐步下降到 10.71% 。到了 2003 年,国资委改变了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定价理念,定价方法从静态净资产转移到净资产与价值相结合的方式上,并在多起外资并购高溢价的影响下, 2003 年上市公司并购平均转让溢价率有所提高。到 2004 年,在证券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部分上市公司的股价已经接近或者低于其净资产,所以上市公司并购溢价并没有维持 2003 年反弹上升的趋势,反而重新步入下降通道 ( 见图 1) 。 综上所述,对于企业股权这种特殊的商品,它的转让如同其他商品买卖一样,存在基本的市场供求关系。在我国这样市场环境不成熟、市场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企业股权在不同时间的市场价格是不同的,即股权转让的溢价率肯定存在差异化,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关注溢价率差异化的成因 既然企业股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在转让过程中存在股权转让的溢价率差异化是自然现象。所以,无论是对于力求发现企业价值的投资者,还是对于监管部门,都要关注股权转让溢价率差异化的成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在寻找到发展机会的同时,控制市场风险。张裕集团国有股权转让被指为实行 EMBO ,因此其溢价率差异化更被认为是国有资产流失等。但是,从历史上看,国有股权转让的溢价差异化完全是正常的,因为股权转让时间不同,一次是在 2004 年 10 月 29 日转让,另外一次是在 2005 年 2 月 7 日转让。甚至,如果 MBO 本身并无不可,张裕集团国有股权转让给不同的主体也可以是不同溢价的。我们需要关注的张裕集团国有股权转让溢价率差异化成因,是时间的差异,还是转让给管理层控股公司裕华投资与转让给外资意利瓦公司的对象差异。 其实,我们在关注国有股权转让溢价率差异化的同时,更应该关注非国有股权转让溢价率差异化的成因,因为对于非国有股权转让,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不监管、媒体也不太关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股权转让溢价率差异化可能更加值得我们去思考。中天科技( 600522 )的法人股转让就是这样一个案例。在中天科技法人股中,股权转让价格为每股 0.206 元,与 2003 年末每股净资产 2.70 元相比,其转让溢价率为 -92.37% !这是什么原因?整个案例水落石出以后,我们才得以知晓,这是一起管理层主导下的收购案例。尽管管理层并没有获得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地位,但如此股权结构已经完全控制了上市公司(见附录)。 商品达成交易,有其市场的合理性。无论是张裕集团国有股权转让,还是中天科技的法人股转让,争议股权转让溢价率差异化的事实是没有意义的。但对于企业股权,尤其是影响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股权转让,建议采用如下方式,可能更有利于形成一个股权转让溢价差异化的形成机制,更有利于发现一个符合市场化的股权转让溢价率: 一、在收购方组建上,管理层与职工参与,社会其他收购方竞标参与。即从市场常说的管理层收购( MBO , ManagementBuy-out )走向管理层参与收购( MPA , )。 二、在转让过程中,有中介机构的全程参与,转让过程公开,信息披露完整,并且留下了参与个人的签名与声明。 三、在转让时间上,公开转让时间较长。目前挂牌时间一般为 20 天,但对于有兴趣参与的投资方, 20 天时间是不可能完成对一家上市公司进行调查清楚,从而难以做出正确的投资与否的判断。 附录:中天科技股权转让案例 一、让人诧异的超低转让溢价率 2004 年 12 月 3 日,中天科技披露法人股转让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如东县中天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天投资)将其所持有的公司法人股 5832.68 万股 ( 占公司总股本的 28%) 转让给江苏中天丝绸有限公司(下称中天丝绸)。转让完成后,中天科技的第一大股东为中天投资(持有 29.4% 的股权),中天丝绸将以微弱的持股差距成为中天科技的第二大股东。本次协议转让总价为人民币 1200 万元,每股转让价格为 0.206 元,与 2003 年末每股净资产 2.70 元相比,其转让溢价率为 -92.37% ! 中天科技 2000 年到 2002 年的业绩逐年增长,由于上市的原因每股收益在 2002 年有所下降, 2003 年经营状况不佳,但是 2004 年前三季度还有每股 0.059 元的收益。况且公司在 2002 年 10 月才募集 3.6 亿元资金,上市不到两年,与同期的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转让相比,中天科技法人股就这么低的溢价率转让了。如此大的股权转让溢价率差异,能不让人诧异? 中天丝绸的股权结构为:如东县河口镇农村经济服务站(下称河口镇农经站)占 90% ,自然人薛济萍(中天科技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先生占 10% (见图 2 )。而河口镇农经站是河口镇政府下属事业法人单位,其实际控制人为如东县河口镇人民政府。一家镇人民政府控制的企业如此便宜地收购上市公司中天科技的法人股,怎能不让人诧异? 二、管理层主导收购提供解谜线索 2005 年 2 月 4 日,中天科技公开披露的信息使这个谜底的解开或许有了一些线索。薛济萍与河口镇农经站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薛济萍受让河口农经站持有的中天丝绸 70% 的股权,交易价格为 2065.7 万元,以现金支付。转让完成后,薛济萍共持有中天丝绸 80% 的股权。中天科技目前第一大股东中天投资持有中天科技 6125.32 万股法人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29.4% ,而中天投资的两名股东为河口镇农经站和薛济萍,分别持有 90% 和 10% 的股权。如此一来,薛济萍通过中天投资和中天丝绸间接持有中天科技 25.34 %的股份。中天科技股权变动的一系列动作,说明其目的可能只有一个——实现管理层收购。尽管管理层并没有获得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地位,但如此股权结构已经完全控制了上市公司。 吕爱兵/文
Ⅳ 小天鹅为什么会被收购,她的洗衣机不是挺好吗
2001至2003年,当小天鹅因高层违规投资股市及内部股问题被曝光导致大幅亏损后,斯威特入主。并占有小天鹅集团57.84%的股权,正式占有小天鹅。但是、2005年11月2日,斯威特控股企业“上海科技”发布公告称,斯威特关联企业占用其3.82亿元资金。随后,债权银行纷纷向斯威特逼债,斯威特危机全面爆发为了解资金匮乏的燃眉之急,斯威特决定变卖部分股权,变现资金用于抵债。
于是就把小天鹅的股权卖给了美的。
不过到目前为止美的不过占有了30%的股份,但是在股份上算是老大。此外,据公告称,小天鹅虽“嫁”入美的电器,但其品牌仍归小天鹅所有。公告称,完成收购后,小天鹅仍将作为独立运营的上市公司,将保持其人员独立、资产完整、业务独立、组织结构独立和财务独立。
Ⅵ 小天鹅洗衣机为什么被收购了呢是要垮了吗
2001至2003年,当小天鹅因高层违规投资股市及内部股问题被曝光导致大幅亏损后,斯威特入主。并占有小天鹅集团57.84%的股权,正式占有小天鹅。但是、2005年11月2日,斯威特控股企业“上海科技”发布公告称,斯威特关联企业占用其3.82亿元资金。随后,债权银行纷纷向斯威特逼债,斯威特危机全面爆发为了解资金匮乏的燃眉之急,斯威特决定变卖部分股权,变现资金用于抵债。
于是就把小天鹅的股权卖给了美的。
不过到目前为止美的不过占有了30%的股份,但是在股份上算是老大。此外,据公告称,小天鹅虽“嫁”入美的电器,但其品牌仍归小天鹅所有。公告称,完成收购后,小天鹅仍将作为独立运营的上市公司,将保持其人员独立、资产完整、业务独立、组织结构独立和财务独立。
Ⅶ 听说“小天鹅”被卖掉了有人知道是为什么吗
前些日子,对于小天鹅究竟会花落谁家,各大媒体与券商众说纷纭,并不断列举各大买家的综合实力来推断最后结局。一时间,众多的市场传闻与内幕消息充斥于并不平静的股市当中。即使在这样的风头浪尖上,美的电器依然故我,最终以16.8亿元的现金成功购得小天鹅。
美的电器总裁方洪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16.8亿元还是有价值的。据权威人士分析,美的受让小天鹅控股权,有着更大的战略价值和无形价值。小天鹅的内在价值到底有多少暂且不论,美的电器根据无锡国联的要求以现金方式完成收购,无疑会给美的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
不过,2月28日,美的电器董秘李飞德在回答证券日报记者提问时信誓旦旦地说道:“我们收购小天鹅是用自有资金支付的,这对公司来说并无影响,公司的资金很充足,完全能承担公司的各项运作。”
即使李飞德如此澄清也消除不了证券市场上对于这16.8亿元现金来源的质疑。
四种融资方式选择
2月30日,记者就此事特地咨询了一位专业会计师。他认为,美的电器如果想要筹集如此多的资金有大体四个来源:第一,使用自有资金,即通过留存收益和加快资金回笼来实现。第二,使用授信或担保额度进行贷款。第三,使用集团发行的短期融资债券。第四,通过增发股份来募集资金。
就会计师分析,美的电器的自有资金相对充裕,不过一下抽出16.8亿元现金来收购小天鹅的话,势必会对企业的生产与经营造成影响。虽然美的2007年年度报表上显示美的电器当时能够使用的现金有18亿元之多,但不能保证它在2月28日还持有同样的现金额,毕竟公司的日常开销还是很大的。即使美的电器为了收购小天鹅一直保持这18亿元现金不动,但这多少会对公司的资金流动造成一定的影响。
从会计师的角度来看,如果美的电器使用这种融资方式,将为公司带来很大的不便。
对此看法,李飞德并不赞同:“现金这个数据不能够静态的看,那是2007年末的数据,现在公司的现金流非常好。”他说话有些激动并一再向记者表示,“现金流很好!有现金流入的!”
说到融资,最快的途径当属利用授信或担保额度进行贷款。不过,这种方法虽然能完成美的电器达到快速融资的目的,但是企业为此要付出包含银行高贷款利息的相应成本也会变得较高,再加上收购的企业短期内将很难带来大规模的收益,从而会造成美的电器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李飞德似乎并不是很在意银行贷款的事情,他表示,“公司有一点银行贷款”。正像2007年年报公布的一样,美的电器有近8亿的银行贷款,李飞德还对记者说:“对于还贷方面并没有压力。”
短期融资债券真实用途
除自有资金与银行贷款外,最另人关注的就属美的集团于2月22日发行的短期融资债券之事,在募集用途中美的集团并没有明确表明使用项目,只是说“补充公司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营运资金的需求”。对此种含混不清的表达方法,无法不让人怀疑其真实用途。
套用专业会计师的话:“这个募集资金可以当作自有资金自由的分配。”这样的说来,美的电器使用它作为该项收购的补充资金显然有效。
记者在中国债券网上查到,美的集团于2月24日拿到18亿元的资金,之后2月28日,美的电器公布用16.8亿元现金成功收购小天鹅。在如此相近的时间里,一个得到资金,一个使用资金,而且资金的数目又如此相近,如果说是巧合的话,那也真是太巧了。
正是这种巧合,使大多数人确认美的集团发行的短期融资债券是为了美的电器收购小天鹅。其实,关于这一认知,早在2月28日美的电器收购小天鹅的公告发布之前就已经在股市中传得沸沸扬扬了。
美的集团副总裁兼新闻发言人黄晓明于2月24日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美的集团最近发行18亿元的短期融资券与小天鹅并购案无关。
他极力否认美的集团发行短期融资债券与美的集团无关,但不排除他为掩盖美的电器因将要收购小天鹅一事而故意做出强硬的姿态。
美的电器在2月25日的公告中提到,“重大收购事项目前仍在磋商,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当时有消息表明,小天鹅的大股东无锡国联正在对竞购者的收购方案进行评估。无锡国联的人士最近赴京,可能与证监会沟通。
在事态不明的情况下,相信无论是谁都不会承认美的电器将使用美的集团发行的短期融资债券来收购小天鹅的。
不过,即使没有这层原因,美的电器还是会否认这种说法,那是因为美的电器并不能直接从美的集团获得资金。
3月3日,记者从专业律师处打听到,美的电器要想使用美的集团的资金那是不可能的。由于我国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与集团的资金使用完全是分开独立计算的,双方都不能挪用。
不过,另外有专业人士并不如此认为:“如果美的电器采取分期拆借的方式,同样可以从集团将资金借来使用。”
多方求证都将矛头指向了美的集团发行的“短期融资券”,使其成为美的电器收购小天鹅现金来源的最大嫌疑。
记者再次于3月4日打通美的电器董秘李飞德的电话,他对此事完全否认:“公司没有向集团借钱,没听说过,也没有这个想法。”
无锡国联为何相中美的
2008年2月28日美的电器公告,168000万元收购国联集团所持小天鹅24.01%A股股份(87673341股);股份变动后,国联集团通过国联信托间接持有小天鹅0.21%,通过小天鹅集团间接持有0.34%。另外,2007年3月到5月美的通过子公司Titoni Investments在二级市场购入18000006股小天鹅B股,这表明在此次交易完成后,美的电器将持有小天鹅105673347股,占小天鹅总股本比例28.94%,成为小天鹅第一大股东。
对于无锡国联为何最后相中美的电器,无锡国联的陈秘书抱歉地对本报记者说:“无法向媒体透露。”
小天鹅因国资委和证监会于2007年联合发布的《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下称“19号令”)的下达,一夜间身价倍增,参考二级市场股价作为定价基础的小天鹅,无锡国联最终以16.8亿出让小天鹅。
无锡国联大大赚了一笔,而美的电器则是割肉之痛。
2007年年报显示美的电器在年末有18亿的现金,假使美的电器在年报结算之后两个月还持有18亿元之多的现金在手,那么在它一次性地支付了16.8亿元现金后,也只剩下1.2亿元的现金而已。在短期无法回收资金,又要为企业的经营与生产支付资金的情况下,美的电器又如何能轻松地说自己资金充足呢?
对此,会计师有他的经验之谈:“如果说美的电器是使用自有资金支付收购小天鹅的话,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难相信它还有充足的资金来支付银行贷款、员工工资和生产费用等。为了支撑公司日后的日常费用与生产费用,它很可能使用拆借的方式从集团分期借款,缓解资金压力。”
但是,李飞德却对记者说:“我们已经全面、综合评估了这个情况,那些影响,不会有问题。公司不会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但当记者进一步追问美的现金流具体运作情况时,李飞德只是说:“具体怎么周转的不能讲。”
美的真的不缺钱吗?
早在2007年10月,李飞德在与记者交谈中,就曾强调公司并不缺钱,并很骄傲于公司有近10年都未进行过融资活动。但2006年,美的电器就曾开股东大会商讨向高盛集团全资子公司“高盛投资”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案。当时的美的电器准备募集资金为7.17亿元,并于2007年6月14日获商务部批准。
在美的与高盛关系亲密之时,高盛还于二级市场上增持美的电器的股票到1.18%,截至2007年9月30日,高盛还位列美的电器第九大流通股东。可是,正在所有人都认为高盛会成为美的电器第二大股东的时候,高盛惨遭落马,在其苦等9个多月后,证监会发审委否决了这个方案。
2007年10月份,记者曾在证券日报上发表过《美的竞购小天鹅高盛或成幕后推手》的文章。谁成想,高盛与美的就此分手并退出收购小天鹅的舞台,变成美的电器独立支撑的局面。对于高盛有没有继续与美的联系之事,美的电器董秘李飞德犹豫了一下说:“这个我不清楚。”
据2007年的年报显示,高盛已从美的前10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消失。高盛媒体发言人于盛致昨日对记者严肃表明:“不评论这个问题。”
2月19日,美的电器继向高盛增发失败后,再次铤而走险抛出了一份家电行业规模最大A股公开增发预案,拟公开发行不超过招股意向书公告日公司总股本10%的新股,拟募集资金35.56亿元。
即使是在如此不利的条件下,美的电器还是开始了它继高盛增发失败后的第二次增发,这一举动无疑向股市透露了一个信息,就是美的电器需要资金。就业内人士分析,美的电器收购小天鹅A所耗费的现金已经给美的电器的运营造成了资金压力。
不过,美的电器早已为此打算了。在美的电器的增发预案中提到的项目里,有提及用于自有资金的补充一事。虽然还未标明金额是多少,相信,如果美的电器这次增发能够成功的话,公司的可使用资金将会更加充足。
Ⅷ 小天鹅算不算美的牌子里的一种
算美的牌子里的一种。
2008年以前,无锡市国资委实际控制的江苏小天鹅集团是小天鹅A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23.35%,期间疑似由小天鹅集团全资股东无锡国联发展持有过一段时间。
2008年4月7日,广东美的电器以16.8亿元对价受让该部分股权,交易完成后广东美的电器持有小天鹅A24.01%股权,为第一大股东,实现对小天鹅A的实际控制。2010年期间广东美的电器增持小天鹅A股权至35.2%。
2013年美的集团整体上市,广东美的电器随之注销,小天鹅A第一大股东变更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小天鹅A2018年财报,现在美的集团仍是小天鹅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37.78%。
目前,美的集团正在对小天鹅A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涉及金额约143.83亿元,交易完成后,小天鹅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美的集团承接小天鹅全部资产、负债、人员、合同等一切权利义务,至此曾经生产出中国第一台全自动洗衣机的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将正式消失。
Ⅸ 小天鹅是不是被美的收购了
2008年2月28日,美的电器与无锡国联发展(集团)公司签订协议,收购无锡国联持有的24%的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股权。
Ⅹ 小天鹅这个LOGO属于谁是江苏小天鹅还是广大美的
小天鹅这个LOGO属于小天鹅本身的,不属于别人。美的只是对江苏小天鹅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占股,所以说小天鹅这个LOGO属于江苏小天鹅。目前上市的小天鹅空调是美的生产,贴的小天鹅LOGO,美的需要给小天鹅商标使用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