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股权 » 付海棠做期货多少年

付海棠做期货多少年

发布时间: 2022-11-30 06:18:34

Ⅰ 傅海棠的徒弟

傅海棠的徒弟是山东老家过来的,做期货很久了,但是做得不好,亏得很厉害,天天给傅海棠打电话,还去天津拜访他,发信息发了半年,见到傅海棠后扑通跪倒在地,傅海棠实在忍不住,收了这个满头白发,比傅海棠年龄还大的徒弟。

这个徒弟跟傅海棠做了几次,赚了点钱。傅海棠通过库存太大等基本面分析,看空螺纹钢,看空铁矿,于是让徒弟做空铁矿。徒弟从铁矿赚了8个点,就跟傅海棠发信息,说自己平仓出局了,赚了8个点洋洋自得。这时候傅海棠很生气,不想搭理这个徒弟。

傅海棠心想:“刚让你放空螺纹钢,赚8个点就跑,你说怎么赚钱?看重蝇头小利,没有格局。”

又过了一天,傅海棠徒弟发短信给他,徒弟说:“我盘口观察,螺纹钢下跌动能不足!是不是铁矿石我要做多买回来?”

傅海棠:“我当时就有点郁闷,你还盘口观察,螺纹钢下跌动能不足,你怎么观察的出来?你说你这个技术分析,跟巫术一样,预测一次错一次,你这么能观察,怎么期货做得这么差?”

结果第二天,螺纹钢跌停板了!

认知与格局的差距,普通人赚几个点可能就跑了,盈利单子也拿不住,可是高手却能拿得住单子,最后赚一波主升浪

Ⅱ 中国十大民间股神

一、葛卫东
葛卫东,江湖人称“葛老大”,2000年做期货,数次爆仓,一度轻生。2004年阅读大量巴菲特书籍,使其领悟投资真谛,操盘能力迅速提升,近六年年均收益率120%,华尔街称之“东条英机”。如今坐拥150亿资产,荣登胡润财富榜第216名。
二、王亚伟
王亚伟,曾经的“公募一哥”,率华夏基金在5年内产出748.90%的总回报,成为业界神话。他为人低调,操作极其犀利,被誉为“中国最牛的基金经理”。然而,由于他操作风格过于果敢,2016年旗下基金表现令人唏嘘,王亚伟掉下神坛,但如今他涅槃重生,携240亿规模基金卷土重来,年化收益超70%,重回巅峰。
三、傅海棠
傅海棠,农民,养过六年猪,种过棉花、大蒜等。2000年做期货投资,2009年到2010年,18个月从5万炒到1.2亿,是国内期货界的“第一散户”。独创“天道”思想分析市场、把握节奏,不做任何技术分析,有“农民哲学家”的称谓。
四、蒋菲
蒋菲,史上“最牛散户”,25岁就通过炒股赚到4亿,一夜成名。她背景神秘,为人低调,所以其财富来源颇具争议,然而,从她对白云山的操作手法中,我们能看出她是一个典型的“浙江派”短线游资,出手及其果断,资产管理非常严格,交易体系自成一派。
五、赵丹阳
赵丹阳,人称“私募教父”,1994年出国,从事投资和贸易,1996年回归国内市场。2007年、2014年两度狙击A股,震惊股票圈。他擅长研究基本面,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能做出精准的判断,李大霄曾将他的交易逻辑与巴菲特、索罗斯相提并论。
六、林广袤
“浓汤野人”林广袤,2010年600万元多棉持仓3万手赚220倍到13亿,2011年1亿元空棉1万手赚7亿,被称为棉花奇人。2012年再入市场,亏损7亿,此后,暂退出期货,在华山修行。
七、张磊
张磊,一级市场“投资狂魔”,是高瓴资本的创建人,管理的资产规模达300亿美元。他投资过的项目包括腾讯、京东、摩拜、滴滴,崇尚“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的投资哲学,目前,他的基金是亚洲最大、业绩最优秀股权管理基金。
八、裘国根
裘国根,70亿身家,学院派出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1996年开始投资,2001年创办重阳投资,成为掌舵人。无论股票、期货、债券市场,我们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最擅长投资组合,旗下基金产品年化收益率高达25%.
九、曹仁超
曹仁超,内地股民将他奉为"香港股神"。1969年开始投资生涯,用5000港元买股票,40年后拥有42亿
元的资产,创造了“40年增值4万倍”的神话。他主张“炒股不炒市”的理念,对行业发展有深入研究,可惜的是2014年患上淋巴癌,于2015年2月去世。
十、徐翔
徐翔,曾经的“私募一哥”,人称“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17岁带3万入市炒到40亿,曾经管理数百亿元资产“傲视群雄”。可惜的是,2015年涉嫌操纵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被抓,一代投资神话就此落幕。
每一位股神都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人,用自己的系统思考,希望你能早日组建你自己的系统,如果你还有不懂的,建议你可以去盈亏同圆的官网重新开始!

Ⅲ 傅海棠几个老婆

无。根据查询付傅海棠个人官网得知,傅海棠没老婆。傅海棠,农民出身,曾养过六年猪,做过小贩,种过棉花、大蒜。海通期货笑傲江湖大赛明星获奖选手。2000年开始做期货,2009年到2010年18个月时间从5万起步做到1.2亿,是国内期货界的传奇人物,不看任何技术图表、不做任何技术分析,用“天道”思想理解分析市场、指导操作方向和节奏,拥有最纯粹最朴素的投资思想,有“农民哲学家”的称谓。

Ⅳ 济宁期货大佬傅海棠现状

你好,想问一下2022年傅海棠的近况吗?2022年,傅海棠的现状很好。查询相关数字后得知,傅海棠是做棉花生产起家的。他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从最初的600块做到了一个多亿,从而一举成名。而且他成名后转入一大笔钱后,并没有抛弃原来的妻子。截至2022年8月23日,未离婚。和老婆生活幸福,所以2022年傅海棠状态很好。

傅海棠的职业生涯始于棉花生产者。他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从最初的600块做到了十几亿,一举成名。而且他成名后转入一大笔钱后,并没有抛弃原来的妻子。

出生于1967年的傅海棠,原本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田间劳作。他种植小麦、大蒜、棉花、鹌鹑和猪。2013年,由他口述、沈良执笔的自传体著作《一个农民的十亿传奇》出版。据说这本书被更多做期货的人奉为“解读基本面研究”的最佳书籍,他也成了半个作家。这本书大概是中国期货市场销量第二的书,仅次于清泽老师的《十年一梦》和丁圣元老师的《期货市场技术分析》。

Ⅳ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励志人物故事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励志人物故事

盘点中国十大历史励志人物故事,很多都是大器晚成的名人,看看这些历史名人给我们什么样的励志启示。下面为大家带来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励志人物故事,快来看看吧。

1、姜尚

因为年代太久远,姜尚的生卒年不可靠。传说他活了100岁,这毕竟是传说。不过说姜太公大器晚成那是肯定没问题的。很有代表性,也很有传奇性,不过可能没几个人有这样的运气。当然自己的实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姜尚在辅佐周文王期间,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周文王死后,武王姬发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姜尚继续辅佐周国朝政。武王十一年,武王举兵伐纣,在牧野大获全胜。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城营丘(今日临淄市临淄北)。

中国有句老话“太公八十遇文王”。很可能夸张了。不过我记得在那里看过,说姜尚72岁被拜为国师,可信度就高些。无论是八十遇文王,还是七十而拜相也好,足以勉励我们每一个人

2、吴承恩

吴承恩其实从小在家乡就小有名气,他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贴。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然而他的成名作《西游记》却成书很晚。

他生于一个有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正式《西游记》的创作。一生穷困的吴承恩,奋尽全力完成中外闻名的《西游记》后,带着悲喜交加的心情,约于万历十年(82岁)离开了人世。

据说吴承恩正式写《西游记》已经是72岁的高龄。各位年龄偏大,在学术、政界、商界均不得志的,可以考虑来写小说,说不定也写成一代大师。

3、重耳

为了避难,43岁的晋文公开始过着流亡的生活,可以说是颠簸流离,尝尽了苦难。这位在外辗转19年才得以回国,随即称霸中原的春秋霸主,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

前656年,重耳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离开了晋国都城绛,到蒲城,他父亲晋献公派勃鞮谋杀重耳,勃鞮割断了重耳的袖子,重耳爬墙侥幸逃走,开始了流亡生活。前636年(62岁)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国。重耳即位,称晋文公,即位后他在诸侯中威信很高。在外漂泊19年的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先后投奔了齐、曹、楚、秦等国,有的国君对他礼遇有嘉,有的却是冷言冷语。在曹国的时候,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连成一片,很好奇,所以乘重耳洗澡的时候,偷看了他的裸体。(一个国君也居然喜欢看希奇)。前633年,宋国都城商丘被楚军包围。、前632(65岁)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为报答楚国在他流亡国外时楚国的款待,下令军队退避三舍(九十里),在城濮(今山东濮县南)大败楚军。晋文公主持践土之盟,成为霸主。、前628年(69岁)冬天,晋文公逝世。

4、黄忠

黄忠在三国里亮相的时间较晚,成名也很晚,但我想年轻时可能有点小名气,但确实老了之后跟着刘备后才出名的,特别是定军山一战,斩掉名将夏侯渊威震天下,后来能被刘备封为后将军也可能和这一战有很大的关系。

黄忠年轻时一直为荆州刘表效力,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与刘表侄子刘磐一起驻守长沙攸县(今湖南株州攸县,即虎纹老家)公元20 8年,曹操占领荆州,临时任命他为裨将军,任驻守原地,归属于长沙太守韩玄。公元209年,刘备攻打荆州各郡,占领了长沙、零陵、桂阳、武陵等地,黄忠投降刘备。公元211年(64岁)黄忠跟随刘备入川,征战益州,表现突出,勇冠三军。平定益州后刘备封其为讨虏将军。公元219年(72岁),刘备进击汉中定军山,黄忠一战斩杀魏国身经百战的守将夏侯渊,曹军惨败,黄忠自此声名大震。后黄忠升为征西将军。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重用黄忠为后将军,公元220年,黄忠病逝,享年73岁追谥为刚侯。

5、慕容垂

慕容垂重小就勇冠三军,深受父亲慕容皝的喜爱。后来却被太傅慕容评逼走,在在付坚麾下忍辱负重几十载,直到须发皆白才重新收拾了燕家天下,也可以算是大器晚成。

慕容垂为前燕开国皇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暐之叔。甚得慕容皝宠爱,后来得到慕容恪赏识,曾为前锋都督,前燕吴王。369年晋将桓温率军攻前燕,在枋头撤退,慕容垂以三万骑追到襄邑(今河南睢县),大败晋军。后被太傅慕容评逼走,携妻子投降前秦。淝水之战中进攻被委派进攻襄阳,暗中保存实力,在前秦败后叛变,慕容垂纠合鲜卑、乌桓,建立后燕,率军二十万攻邺,一年后夺据邺城。

386(60岁)年称帝,定都中山(河北定州市)。393(67岁)年消灭慕容泓的西燕政权。因扣留北魏王拓跋圭弟弟,与本是藩属的北魏关系恶化。395(69岁)年太子慕容宝征北魏,于参合陂之役大败,隔年慕容垂反击,但病死于亲征途中。

6、屈原

其实用大器晚成来形容屈原可能不太合适,但我认为屈原在文学上成就的顶峰确实是比较晚的时候。这于他一身坎坷的经历是有关的。早年的屈原一心想做忠君报国的忠臣可能在文学上不能投入太多的精力,而在政坛遭到排挤,被放逐后伟大的《离骚》才横空而出。

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襄王二十一年(62岁),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诗人写作《离骚》时已经度过了大半生。他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不断遭到腐朽的贵族集团的排挤和打击,这时已经再被放逐,到了救国无路的地步;而楚国也由一个颇有希望的国家,被弄到了濒临危亡的绝境。诗人瞻前顾后,感慨万分,他把坚持奋斗而不能实现爱国理想的沉痛感情,熔成了这篇激动人心的诗歌。《离骚》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动,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表现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也表现了他的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峻洁的人格。

据说屈原还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7、刘邦

刘邦应该算是典型的大器晚成的人。除了运气出奇的好,我觉得他也有自己过人之处。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刘邦在沛县聚众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称沛公。此时的刘邦已是47岁的“高龄”了。47岁在今天想创一番事业也觉得自己老了,在2000多年前47岁的人可能相当于今天67岁的人。何况还是从一个县里小小的干部到国家最 高领导人的差距。

刘邦的革命事业进展非常迅猛。公元前206(仅仅3年时间)年十月刘邦便进抵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灭亡。入关后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因此受到人民的欢迎。项羽击溃秦军主力后,刘邦听从张良的意见,亲至鸿门,卑辞言好。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刘邦不甘心革命的胜利果实被项羽独占,率军东出,发动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汉王五年冬,刘邦约韩信、彭越等人率军进围楚军于垓下。项羽率部突围,至乌江自刎。当年二月(55岁),刘邦即帝位,初建都洛阳,不久迁至长安,史称西汉。

一般说“从奴隶到将军”表示一个人的飞跃,而刘邦8年时间就完成了“从亭长到皇帝”的跳跃,更牛。

8、勾践

勾践23岁就继承王位,刚继位不久就打败了强大的吴国,可谓是志得意满,但此时的勾践当然还算上“成”。因为强大的吴国正在发奋血耻,一场灭顶之灾随即就降临到了这位年轻的君王和他的国家。

阖闾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立志报仇。勾践于次年主动进攻吴。在夫椒山(今江苏吴县西南)与吴兵发生激战,越兵大败。勾践退兵至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用范蠡的计策,向吴称臣乞和。勾践五年,率妻和大臣范蠡亲去吴国臣事夫差入质于吴,抵达吴都,勾践忍辱负重,自称贱臣,对吴王执礼极恭,吃粗粮、睡马房、服苦役,“服犊鼻、著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小心伺候夫差,做到百依百顺,养马,夫人给水、除粪、洒扫。三年不愠怒,无恨色。胜过夫差手下的`仆役。

勾践七年(30岁)归越,归国后,为了激励自己不忘报仇雪耻,睡觉时不铺褥子而铺上柴草。在房间里挂了一个苦胆,每顿饭前都要尝尝。这就是“卧薪尝胆”典故的由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勾践乘吴国争霸中原国内空虚加上国内天灾大败吴国。勾践二十四年(47岁),吴都被围三年后城破,夫差自杀。吴亡。随后,勾践又乘船进军北方,宋、郑、鲁、卫等国归附,并迁都琅琊(今山东胶南南),与齐、晋诸侯会盟,经周元王正式承认为霸主。

“有志者,事竞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9、齐白石

这位在近代中国画坛享有盛名的艺术大师也是起步晚,基础差。齐白石从小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仅在12岁前随外祖父读过一段私塾。他砍柴、放牛、种田,什么活都干,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挣钱养家。27岁才开始正式学画画。这个时候所有人恐怕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日后会成为一代大师,获得一连串的荣誉。

齐白石什么时候可以称的上“成”字不太好说,我想在他中青年的时候已经小有名气,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在56岁后开始大胆突破自己,转变画风后才从此声名大振。

1949年当选中国文联委员、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委员。1952年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曾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1957年,担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同年9月16日谢世。卒年95岁。

10、苏洵

据说苏洵年轻时,读书不努力,糊里糊涂地混日子,常和一帮“狐朋狗友”赛马、游山玩水,直到二十七岁方有觉悟,于是发愤学习。学了一年多,自以为差不多了,就去考进士,结果没有考中。这才使他认识到,学习并不容易,要得到成果非下苦功夫不可。从此,他谢绝宾客,闭门攻读,夜以继日,手不释卷。如此发愤攻读了五、六年,终于文才大进,下笔如有神,顷刻数千言。

仁宗嘉佑元年,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佑五年(52岁),任为秘书省校书郎。

拓展阅读:

中国期货史上十大传奇人物

一、中国期货行业祖师爷:荣宗敬

1919年,日商已经在上海开设了一家取引所(即期货交易所),日本人借经营面粉、麦麸、棉花的期货交易等,控制原料与成品价格,最终辖制中国商人。五四运动爆发后,国内掀起抵制日货的风潮,荣宗敬借机联合其他实业家和商人,于1920年3月1日把上海机制面粉公会贸易所改组为中国机制面粉上海交易所,并于8月14日正式对外营业。

这是中国人在上海建立的首家期货交易所,经办面粉、麸皮期货交易。不久,荣宗敬又趁热打铁,于1921年成立纱布交易所在上海正式挂牌,经办棉纱期货交易。从此,夺回了面粉和纱布期货价格主导权。由此可见,荣氏真正实现了产业金融两开花,不愧为中国本土期货的祖师爷。荣宗敬不仅炒大宗商品,甚至还从事外汇交易:五卅事件之后,国内再次掀起抵制日货的运动。他抓住机会,上演了一波做空日元的操作,最后净赚400万大洋,而几大日本财团则损失惨重。

二、中国期货行业的拓荒者:田源

经过数年积累,上世纪80年代末,时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部主任的田源开始积极进行期货市场研究,并提出了建立期货市场的设想。1986年,田源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考察团成员访问美国,深入考察了美国期货市场。从美国考察回来后,田源就将期货市场研究列入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重点课题,并上报国务院领导。不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家体改委联合组建了期货市场研究工作小组,田源担任组长。该小组工作的成员,不少后来成为了中国期货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常清,现任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金鹏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玉辰,现任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此后,中国期货市场工作小组开始逐步推动在中国建立期货市场。并联合8个部委,形成在郑州进行期货市场试点的报告上报国务院审批。中国期货市场在郑州试点就这样定下来了。

三、中国第一批期货操盘高手:弓伟

弓伟为中国第一批期货操盘高手,90年代曾以人工高频交易叱咤于绿豆合约、橡胶合约;2002年后开始转战外汇,2008年孤身一人奔赴芝加哥、纽约,任职于著名海外对冲基金公司,从事外汇交易;先后盈利上亿元;声震海外交易所;第一年在美国CME交易所,他是盈利最多的散户,CME老总很吃惊,请他去聊聊,他当众表演短线,不一会儿功夫赚了万把美金。2014年,通过招商基金发行全球对冲基金,成为通过基金QDII通道进行跨境交易的先行者。他为人慷慨豪迈,好喝酒,不幸的是天妒英才,弓伟先生于2014年8月25日晚7时因病抢救无效,与世长辞,享年43岁!弓伟先生穷其一生专注于交易的研究和实践,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很可惜,全网都没有找到一张弓伟的照片。

四、葛老大:葛卫东

葛卫东,江湖尊号“葛老大”,2000年开始做期货,两次爆仓,2004年迅速崛起,成为期湖中一代枭雄。血风腥雨十几载,自称“没有对手”,渴望挑战叶大户。六年来年均收益率120%,,不讲规则,被罚1000万。目前资产已达120亿。

五、中国的索罗斯:叶庆均

叶庆均,现任浙江敦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毕业于鞍山钢铁学院。03年以10万起家,08年身价已过50亿,创造了几万倍的投资收益,在期货市场树立起第一大佬的江湖地位,已创造顺其者未必能赢、逆其者必亏的神话。目前身价百亿,是中国的索罗斯,国内期货界已无能超越他之人。

六、浓汤野人:林广袤

林广袤,江湖称号“浓汤野人”,专职做棉花,被称为棉花奇人。2010年做多棉花,11年反空棉花,从600万做到20亿;2012年做多棉花,遭受重大亏损,在上海青泽投资公司成立之际,承认亏约7亿。此后,野人暂退出期货,在华山修行。近期总结失败原因:大赚之后信心过度膨胀,自以为已无所不不能,想承担国家才能承担的重任。

七、农民哲学家:傅海棠

傅海棠,农民出身,曾养过六年猪,种过棉花、大蒜等。2000年开始做期货,前两年从5万起步到1.2亿,是国内期货界的传奇人物,不看任何技术图表、不做任何技术分析,用“天道”思想理解分析市场、指导操作方向和节奏,拥有最纯粹最朴素的投资思想,有“农民哲学家”的称谓。

八、黄大哥:黄伟

黄伟,资本大鳄,尊号“黄大哥”。91年拿2万从股市中赚了第一桶金,后转战期货。后在商品期货中赚了10亿。94年开始投入房地产行业,目前控股3家上市公司,身价达220亿。为人低调,目前仍玩期货,2012年从螺纹、铜上赚了5亿左右。

九、短线大师:张文军

92年开始投资银行债券,初涉金融市场。93年4月,应聘到大连首家国际期货公司,成为大连期货业首批经纪人之一。后担任过多家公司的业务经理、投资顾问、操盘手。96年开始个人期货投资,10万元,到收益超过千万元,仅用了短短的5年时间(1997-2001)。从1999年开始,其个人账户成交量连年位居大商所第一(2001年达300多万手),受到大商所的嘉奖。

十、投资界“励志哥”:林军

人称投资界“励志哥”,从三千元入市到坐拥几十亿。同济大学MBA,上海鸿凯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香然会金融俱乐部董事长、上海亿信伟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1992年开始进入中国股市,在市场摸爬滚打二十多年,经历过期铜大牛市、A股大牛市、大豆大牛市、金融危机引发的商品崩 盘以及救 市带来的牛市盛宴。在跌跌撞撞中,林军从3000元的入市资金到现在坐拥几十亿资产,并把自己的收藏兴趣与投资相结合。

;

Ⅵ 2022年傅海棠现状

傅海棠的现状很好。
傅海棠,农民出身,曾养过六年猪,种过棉花、大蒜等。2000年开始做期货,前两年从5万起步到1.2亿,是国内期货界的传奇人物,不看任何技术图表、不做任何技术分析,用“天道”思想理解分析市场、指导操作方向和节奏,拥有最纯粹最朴素的投资思想,有“农民哲学家”的称谓。
2018年10月27日,傅海棠受邀出席由布瑞克农产品期货网主办的‘阳澄论剑’第三届全国农产品分析师大赛颁奖盛典暨高峰论坛”,并以“如何把握大行情的准确切入点”为主题作了精彩的演讲。

Ⅶ 傅海棠是真实故事吗

傅海棠是真实故事。

生于1967年的傅海棠,原本是个下地干活的地地道道的农民,他种过小麦、大蒜、棉花,还养过鹌鹑,养过猪。说他朴素,一点都不为过。

他也曾是个走街串户的小商人,贩卖羊皮、狗皮,卖塑料花,收金银饰品等。说他精明,也有这方面的基因。

后来在卖给他猪饲料的小老板的介绍下,他成为期货投资者,按他自己的说法,是自愿并且满怀希望地进入这个市场,当时以为做期货也就是和以前做小生意差不多,应该能手到擒来。当然,初入期货市场,他只是凡人,从2000年一直亏到2008年都没有翻身。

终于在2009年,傅海棠中了个大奖,5万做到600万,华丽丽地从亏损的投资者,变成了盈利的投资家了。成就他的是一把大蒜(现货电子盘)的暴涨行情,就像他在2008年底躺在床上想的那样——“明年要赚一个大的”。

2010年,傅海棠再次中奖,一把棉花的上涨,从600万做到1.2亿,一举成为期货市场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的“北丐”。江湖上还给了他一个雅号——“农民哲学家”。

2013年,由他口述、沈良主笔的自传性书籍《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出版,据说该书被较多做期货的人看作是“解读基本面研究”最好的书,他也成了半个作家。这本书,很可能是中国期货市场销量仅次于青泽老师《十年一梦》和丁圣元老师《期货市场技术分析》的一本书。

2016年,傅海棠迎来了新的辉煌,操作豆粕、铁矿、棉花、橡胶等品种,从1500万做到10亿左右。由此,他也就从投资家变成了投资大家了。

简评:

可能是因为农民出身,他认为“劳动无贵贱”,农民、工人、服务员、公务员、商人、企业家、科学家、作家、艺术家,等等,都是只分工不同而已,只要是劳动者,都是光荣的。

不同的工种在劳动的过程中都在创造财富,不同的是,有人创造物质财富,有人创造精神财富,有人创造的财富多一点,有人创造的财富少一点。一个人创造财富的多少主要在于劳动效率的高低,其次是劳动时间的多少。所以他首先提倡“不断提高效率”,其次提倡“社会不养懒人”。

傅海棠认为“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唯一路径”,财富必须靠劳动者创造出来,靠吹牛和印钱是无法直接创造财富的。当然,如果“吹牛”能促进劳动,“印钱”能促进生产,那也是好的。

对一个社会来说,重要的是财富的数量,而不是钞票的数量,钞票数量多了,无非是价格高了而已,只有财富数量多了,才能让人民分到更多、得到更多、享用更多。

热点内容
投资10万基金怎么赚钱 发布:2025-08-05 17:35:05 浏览:129
没钱人炒股是什么概念 发布:2025-08-05 17:20:34 浏览:389
公司里面的股东如何分配股权 发布:2025-08-05 17:20:07 浏览:10
股票交易系统市场冷热状况析 发布:2025-08-05 17:19:25 浏览:418
000开头的股票会直接退市吗 发布:2025-08-05 17:16:00 浏览:605
大市值白马股什么时候可以抄底 发布:2025-08-05 17:02:30 浏览:764
已有的公司股权如何继承 发布:2025-08-05 16:58:08 浏览:666
私募基金参与哪些股票 发布:2025-08-05 16:57:09 浏览:600
货币换成什么保值 发布:2025-08-05 16:54:03 浏览:803
俊拓金融如何贷款 发布:2025-08-05 16:36:23 浏览: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