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股票历史大底
❶ 历史性大底是什么样子
历史性大底是什么样子?
历史性的底部都是在基本面出现重大转折的时候,比如说经济由衰退转入景气,政策从防御转向积极,市场人气也是从极度恐惧转为逐渐的乐观,特别是媒体等,往往在市场长期低迷收视率阅读率大大降低之后缩减节目时间,缩减相关版面,有些非专业媒体甚至取消证券节目和版面,历史性的大底就差不多形成了。另外就是股票,看着便宜的都不认识了,仙股成堆,特别是传统的绩优股大幅度补跌之后,市场容易出现历史性大底。
上轮底部是1664,现在虽然不是底,也很近了吧?
1664是在极度恐慌中达到、并且是在超常规的4万亿刺激下产生的,不具备常规性的意义,不建议类比。
❷ A股历史上的几个大底的国内经济环境是怎样的
目前国际国内形势异常严峻,全球性金融危机从美国蔓延到欧洲亚洲,从虚拟经济蔓延向实体经济,严重后果还难以全面估量。
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国内外股市在本周总体呈现出恐慌性的破位下跌之势,其中新兴最大经济体中国和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其大盘虽尚未破穿底,但下周都面临近期救市反弹底的破与立之考验。
股市的危机面前却也孕育着机遇,并且是大危机孕育大机遇。
下周A股将可能在内外危机压力下迎来又一个历史大底,依据主要还看技术面规律性概率性的多重共振性的大底契机:
(一)底在哪里?或在下周最后一跌的跌势里:
底部区域的可能性:1600点上下区域。
1、大盘大周期循环规律蕴藏着即将来临的大机遇:
大盘历史以来运行至今,就是牛熊转换的三次超级大循环:
1990年12月95点开市之初到1994年7月325点底部,是第一个牛熊转换的超级循环浪。
1994年7月325点底部到2005年年6月998点底部,是第二个牛熊转换的超级循环浪。
2005年年6月998点底部到目前,都是处于第三个牛熊转换的超级循环浪过程之中的,目前仍是牛市运行格局中的熊市调整阶段。
这三次牛熊转换的超级循环浪,第一个超级循环与第三个超级循环总体是简单模式,第二超级循环浪总体是复杂模式。
本着交替循环的自然规则,第一和第三超级循环浪有着诸多的共同点,只不过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变异性复制,那么,从两个比较相似的超级循环浪中,可以一窥即将来临的大底之端倪:
第一和第三超级循环浪之浪形比较:
第一个超级循环浪:1990年12月开市到1994年7月阶段底部最低点结束,这是第一个牛熊转换的超级大循环,其中1993年2月1558点是牛熊分水岭。
牛市阶段是三个波次的运行浪,1990年12月到1991年5月为初始浪,1991年5月到1992年11月为第二浪,199年11月之后第三浪。
第三个超级循环浪:2005年6月998点到目前尚未明了的熊途末路,这是第三个远未走完的牛熊转换的超级大循环,其中超越6124点之上历史大顶的牛熊分水岭尚未出现。
牛市阶段或将是三个波次的运行浪,2005年6月998点到2005年10月1067点为初始浪,2005年10月1067点到四季度即将迎来的大底低点为第二浪,四季度之转势大底之后就是牛市第三浪——将产生超越历史大顶6124点的超级大行情。
从两次超级大循环过程中的几个运行浪形比较,其中第二运行浪非常相似,只不过要变换周期界面才能一窥端倪:
比较分析如下:
第一个超级循环浪之第二运行浪:从季K线上看是五根连续的季K阳线之后引发一根季K阴线,然后这根季阴线后是承前启后引出第三运行浪的一根长下影季阳线。
第三个超级循环浪之第二运行浪:从半年K线上看是五根连续的半年K阳线之后引发一根半年K阴线,然后这根半年K阴线之后到目前又是一根半年K阴线。
那么,这第二根半年阴K线就是巨大转机契机。一棚预期在随后的两个月内,它将可能演变成承前启后引出第三运行浪的一根长下影的半年阳K线(或长下影的半年阴K线),若此,我们就处于目前看是实体大阴线最下段却可能即将演绎出来的长下影的低端区域了——黑暗中孕育的机遇。
2、跌幅与涨幅的类比推断1600点是重大机遇点:
第一个超级循环浪中的第二运行浪到第三运行浪,其中第一运行浪中熊市回调的深度是顶不最高点到底部最低点算起,是回档73%。
按照这个73%的比率计算,那么,从6124点回档73%的话,就是回档到1650点区域了,这个点位就是想的底部转势点。
那么,从1650点区域涨起的话,未来第三运行浪超越6124点应是技术要求。
当然,实际运行中不可能照着一个模子去刻画,总要或多或少有所出入,比如只下行到1700点区域,或更狠烈的下行到1400点区域,等等,总之,不管下行到哪里的空间,周边形势所迫,下周大盘向下压力不可能被某些利好所冲淡,并且,历史上技术规律总在提醒我们:
不到技术上的关键区域,真正的令市场绝地而起的大底部将难以形成,大行情就难以绝地而起,真正实质利好总是在关键时刻被逼出来的。
那么,关键时刻或许就在下周之中了,至多延长到十一月上旬吧,就拭目以待吧。
❸ A股和港股均处于历史大底位置,后续走势如何
我认为在未来上涨的可能性非常高,因为外国的很多资金都已经关注到了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并且国内的很多机构都已经开始布局 A股和港股。
在过去一个月的交易日内,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的下跌幅度非常明显,均已经出现了超过20%以上的下跌幅度,这一段时间市场的情绪依然非常悲观。市场已经处于底部阶段,并且已经没有了太大的下跌空间,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但是在进行投资的时候,不要超过持有资金的40%。
绝大部分的投资者依然处于观望的状态
这一段时间很多投资者其实都处于观望的状态,因为这一段时间的市场很不稳定,最好的操作其实就是之前观望,在市场出现回暖的情况之下进行投资,是很有可能会获得收益。
在任何情况之下都必须要考虑到A股市场的风险,虽然已经下跌了超过一个月的时间,但是这一段时间的很多投资者依然是在持续的观望,在未来是有可能会出现下跌的,不过下跌的概率比较小,上涨的概率比较大。
❹ 股市中的中期大底和长期大底分别代表着什么如何才能寻找到个股大底
股市中的中期大底和长期大底都是代表着市场底部。影响市场运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一是资金因素,二是估值因素,三是政策因素。我们判断市场底部的主要依据也是这三个因素。不过有些因素是可以进行量化分析的,有些因素是不可以进行量化分析的。比如估值因素、资金因素都是可以进行具体量化分析的,而政策因素是不能进行量化分析的。
下面,我主要从量化分析的角度解析一下判断市场底部的四种方法。
一、根据估值判断市场底部
从经济规律上讲,市场运行就是以估值为中枢上下波动的,当估值过高时就会出现泡沫,市场存在调整的需求。当估值过低时就会出现价值洼地,市场存在价值回归的需求,这个经济规律在全球资本市场都是通行的。当市盈率小于20%分位值时基本可以判定市场已经处于底部区间。注意:市场底部不是某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
四、根据技术指标判断市场底部
通过技术指标背离判断市场底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判断市场底部时我们通常采用周线级别的走势,这样技术信号的稳定性会更强。例如上涨指数的周线走势,历史三次底部均出现了明显的RSI指标底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