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凡市值多少亿
1. 阿里股权曝光,谁是阿里巴巴最大股东
截至2020年7月2日,软银所持股份比例降至24.9%,为阿里巴巴的最大股东。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持股降至4.8%,为最大个人股东。
此前据阿里巴巴2019财年年报显示,马云持股比例为6.2%,此次降至4.8%,减少了1.4%,按照阿里美股的7274亿美元市值,减持了价值101.8亿美元(712亿元人民币)左右的股票。
此前软银持有阿里25.9%的股份,降至24.9%,也减少了1%的持股。
相关背景
投资阿里孙正义获利千倍
值得关注的是,在投资阿里超过16年的时间中,软银一直未出售过任何阿里股票。早在2000年和2004年,软银分别以2000万、6000万美元入股阿里巴巴。阿里也成为软银创始人孙正义一生最为荣耀的投资。阿里方面表示,以阿里巴巴今天的市值计算,孙正义获利近千倍。
马云表示,在孙正义的领导下,过去16年时间里,软银一直是阿里高度重视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他期待继续保持双方紧密的合作关系。“当软银在寻求改善它的财报时,阿里相信,通过购回我们自己的股票,再投资于自己的业务,是对我们的资金最好的利用方式,也将为我们的股东带来实际的利益。”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新闻网--马云在阿里持股降至5%以下 仍为最大个人股东
2. 论张大奕事件始末
4月17日,ID为“花花董花花”的用户公开向张大奕表示,“这是我最后一次警告你,再来招惹我老公我就不客气了,老娘也不是好惹的,望自重,好自为知。”
随后,“花花董花花”被确认为天猫总裁蒋凡妻子,而张大奕则是网红电商如涵控股的创始人。基于当事人的控诉,以及如涵控股与阿里之间的关系,外界猜测蒋凡和张大奕之间有利益输送的关系。
受此影响,当晚美股一开盘,如涵控股股价即大幅下跌8.31%,股价为3.75美元,市值仅为3.15亿元。
于是,我发现,各路吃瓜群众都出现了。他们集体出现在张大奕的微博、小红书甚至直播中,高喊着,赶走小三。
当然,我不得不说,这是想把财经圈、电商圈也搞成娱乐圈的节奏啊。当然啦,即便是从正常的财经角度来看,我觉得,这件事情的影响其实还是有的,毕竟,这涉及到两家上市公司的高管,而这两位高管都对各自的公司非常重要。
先来说张大奕。张大奕是一个淘宝带货网红模特,后来成为如涵控股的CMO(首席营销官)。
据说她本名张奕,1988年出生,身高170cm,身材高挑,在大学时就在兼职做平面模特,曾出现在《瑞丽》、《瑞丽》、《昕薇》等时尚杂志内页服装穿搭版。后来参加淘宝模特大赛,获得素颜第一的成绩。
2011年,如涵CEO冯敏和妻子创办淘宝女装品牌“莉贝琳”,张大奕成为其品牌模特。
2014年,冯敏和张大奕合作成立了“吾欢喜的衣橱”淘宝店,张大奕负责塑造网店风格和网红品牌,而冯敏则负责运营、供应量管理和物流等,如涵就这样诞生了。在以后的4年里,张大奕成为如涵的标杆人物,粉丝迅速涨到1077万,而如函也是一日千里的快速发展。
2016年,阿里巴巴入股如涵。
2019年,如涵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张大奕持有如涵13.2%的股份,并拥有2.7%的投票权,阿里巴巴通过淘宝中国控股持股7.5%。
这里附一下如涵公司现在的股份表现
从外形看,张大奕显然整过容的,除了身材高挑之外,完全无法与而蒋凡妻子相比。
虽然这两年,张大奕的初代带货网红身份已经有点“过气”。被后起之秀李佳琦和薇娅赶超,但她依然是上市公司“如涵”的主要销售来源,其也在“如涵”中占据了重要的股东地位
“如涵”去年7月底披露的“2019年财年年报”显示,张大奕所贡献的GMV占到了“如涵”2017、2018和2019财年GMV的49.6%、51.0%和43.7%。张大奕产生的收入占到了“如涵”2017、2018和2019财年收入的50.8%、52.4%和55.3%。也就是说,截止到2019年3月底,这家美国上市公司超过一半的收入都来自于张大奕。
与此同时,张大奕通过“喜马拉雅投资公司”持有“如涵”13.2%的股份,拥有2.7%的投票权,是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简单点来说,就是,张大奕是“如涵”的最为核心的资产啊,没有张大奕就没有如涵的美国上市。
当然,从这两年的表现看,张大奕因为开直播比较晚,可能已经被新晋直播网红薇娅和李佳琦风头所超过。财报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包含张大奕在内的如涵顶级KOL的GMV共为10.46亿元,而薇娅双11的销售额就超过了27亿元,李佳琦双11的销售额也超过了10亿元。
那么,“如涵”和淘宝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那就更简单了,张大奕和“如涵”绝大部分的收入来自于淘宝店铺。在年报中,如涵也多次提到了“淘宝”的重要性。比如,如涵在报告中称,“我们依靠数量有限的在线社交媒体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业务。但是,平台的运营商可能会限制或抑制我们使用平台的能力,或者可能会对平台造成实质性破坏。”“KOL使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博和微信来推广我们的产品和第三方产品,并推动淘宝网上商店的流量。”
再来回到正题“绯闻”事件。有的童鞋要说啦,这只是个人私事吧。但也有投资界的人士指出,如果这一绯闻事件成真,这会不会引发阿里内部的调查?毕竟,毕竟张大奕的网店主要是在天猫上开设的,那么传言主角的天猫淘宝总裁,会不会对其有流量倾斜?
当然,我觉得吧,人家天猫给张大奕流量支持其实也正常,毕竟,阿里当初可是花了3亿元投资了“如涵”,而现在,淘宝还占据了“如涵”7.5%的股份。
再来看看咱们话题的另一个主人公蒋凡。我认为如果这个不涉及到蒋凡或许关注度可能不会这么大,哈哈。这则绯闻八卦,对于在阿里内部被重用的蒋凡而言会不会有影响呢?目前,年仅35岁的蒋凡兼任淘宝、天猫总裁,还是阿里巴巴集团最年轻的合伙人。甚至,他还曾被王兴“捧杀”,认为如果他能击败黄峥,将是阿里CEO的接班人。假若此事对他有影响的话,这对于阿里而言显然也是损失。
闹得沸沸扬扬的“蒋凡张大奕事件”终于落下帷幕。今天,阿里巴巴经过内、外调查,最终对事件主角——集团资深副总裁蒋凡做出处理。
1,管理层提议并得到合伙人委员会批准,即日起取消阿里合伙人身份。
2,记过处分。
3,降级。职级从M7(集团高级副总裁)降级到M6
4,取消上一财年度所有奖励。
这个处理无疑是严重的!
调查组认为,尽管蒋凡与张大奕及其如涵电商和淘宝、天猫店铺并无利益输送关系,但蒋凡因个人家庭问题处理不当,引发严重舆论危机,给公司声誉造成重大影响,因而做出如上处理。
那么,以上处理对蒋凡有多大影响?抛开声誉不说,单说经济损失,恐怕不止数百万元,起码是8位数的损失。
第一条处分是最重也是最重要的。根据阿里巴巴的制度,成为阿里合伙人拥有三项权益:
1、入主董事会成员的权利
目前,阿里巴巴一共有38名合伙人(包括蒋凡在内)、11名董事会成员。其中从合伙人中提名的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一半以上,而合伙人提名则由5名“合伙人委员会”决定。这就相当于达摩院长老一样,不是人人都能进的,多年才会选拔出一个来。
2、分配股份的权利
每个合伙人都持有阿里巴巴一定数量的股份,这意味直接分钱。今天阿里巴巴每股收盘价:204.36美元,不知蒋凡持股多少,假如持有10,000股的话,多少钱自己去算。
3、上一年度奖金没了
阿里巴巴的奖金可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要通过严格考核,这个不知道有多少,反正必须是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才有。奖金会以工资形式发放,具体发多少个月就不知道了。但这个不太重要,因为挤身M7的人,工资、奖金都是零花钱。
其实给我话题的这位简友想让我找个人做对比,找到相关资料(虽然是比较早发生的事情)真的是有点作呕,所以很抱歉不予对比分析,这里只提供一个话题,证明我找过.......
爱与工作不可得兼?当当网李国庆,余渝相互隐私公布于众
其实写的不太好,有点像写报告的感觉,但是如果只把它当成一个简单的财经新闻,或许可读性会强一点。
3. 36氪独家 | 阿里内部隐藏“P”序列职级,“高 P”光环或成过去式
据 36 氪获悉,阿里巴巴在昨日取消了内部系统的“P”序列职级显示,员工在邮件、钉钉、内网等系统中已无法再看到彼此的职级,只能看到所属集团部门。这是继取消周报、不鼓励低效加班/会议后,阿里内部采取的又一提升组织效率的措施。
阿里内部分为两个职业序列,分别为“P(Profession)”和“M(Management)”,其中,“P”代表专业序列,诸如程序员、产品经理等大多员工都在该序列;“M”则为管理序列,需要具备管理团队的经验和能力。
“P”序列最早由阿里 B2B 业务提出,至今已实行超过 10 年,从 P5(校招毕业生)至 P12(事业部总裁),阿里员工入职时会匹配职级,并对应至相应的薪酬、股票与晋升机制,其中 P10 以上即为副总裁级别,被阿里员工称为“高 P”。
多位阿里员工对 36 氪表示,此次取消“P”序列的内部显示,或与鼓励内部平等沟通有关。
一位阿里员工告诉 36 氪,之前在内部跨部门协作时,如果看到对方是“高 P”,沟通时会有所顾忌,甚至“能绕开就绕开”,现在隐藏职级后,会更敢于沟通一点。
另一位员工对隐藏职级的措施表示了肯定,“的确能消除一些沟通差,内网也是支持的声音占大多数。”但他也对 36 氪表达了担忧:万一开会时怼了某个陌生同事,结果发现人家是 P10(副总裁),就尴尬了。
36 氪针对隐藏职级一事向阿里官方求证,阿里确认了这一事实,但并未给出更多回复。
不过,取消 P 序列显示真的能鼓励沟通吗?上述几位员工也无法给出肯定回答,但在阿里员工呈倍数增长(2018 年6.6 万人,2019 年超过 10 万人)的眼下,这更像是阿里内部传递出的一种态度:即消除官僚姿态,确保扁平式管理。
这样的变化也延续了阿里自 7 月以来,围绕组织效率提升采取的多项规则调整。七月中旬,有消息称阿里宣布不再强制员工上交周报。对此,阿里在当时回应称,不仅取消周报,还要杜绝形式大于内容没有思考的ppt,而且不鼓励低效加班。
根据界面新闻报道,据内部员工透露称,一些管理者已经私下传达,除了周报之外,一些不必要的会议都会逐步取消,包括疫情影响下一些团队因为远程办公需要而召开的早会。
除了提升内部效率外,部分员工认为,此次隐藏阿里 P 序列,也与阿里“高 P”多次引发的负面新闻有关。
以往的微博热搜中,已出现多次阿里高 P 员工相亲开出不合理条件,从而引发群嘲的案例;今年 6 月,阿里一位 P8 员工在网上公开招聘私人助理,由于涉嫌对求职者欺诈与骚扰,该员工很快被阿里廉政部门调查后辞退。
今年3月,85后淘宝总裁蒋凡晋升至M7/P12,同时执掌淘宝、天猫、阿里妈妈三大核心业务,但因为疑似出轨网红张大奕,一个月后,阿里官方宣布蒋凡被记过、取消年终奖,同时取消其阿里合伙人身份。
作为市值突破6 万亿港元的老牌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的 P 序列已经成为财富与 社会 地位的象征。以 36 氪了解的行业水准,阿里巴巴 P8 平均年薪(现金+股票)在百万级别(部分技术岗还会更高),在阿里巴巴拥有越高 P 序列的员工,意味着极大的光环。
随着阿里对职级展现方式进行调整,“高 P”在行业的光环或将被弱化,但如果能通过抹去职级信息,让阿里内部协作减少损耗,也是这家拥有 10 万员工巨头的福音了。
更新:
阿里巴巴集团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随后在朋友圈对此回应称:阿里从来不靠职级管理。但阿里永远要直面未来管理的多元性。
阿里巴巴集团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
4. 张大奕和蒋凡怎么样了
张大奕和蒋凡怎么样了
此前总裁蒋凡的夫人突然发文怒斥网红张大奕,警告对方不要再勾引自己老公,否则自己也绝不是好惹的,引发了各界的舆论风波。对此张大奕回应称是一场误会,蒋凡则只在公司内网发布了声明,为家人发言影响到公司声誉而道歉,并请求公司对自己展开调查。但他并没有否认妻子发文的内容,在当时就澄清自己和张大奕之间的私情。
随后蒋凡公司对其展开调查,网友们却通过种种蛛丝马迹,发现早在今年2月底就有知情人曾发文怒斥张大奕插足蒋凡家庭当小三,还在发文中称蒋凡老婆很贤惠,现在自己带着孩子太可怜了。
在事件发酵期间,该知情人再度发文怒撕张大奕,称其中专毕业私生活混乱,和郭家少爷存在私情,在认识蒋凡后又马上攀附过来,以爱情为借口做出一系列的过分之举,还称其人品奇差连贴身员工都对她恨之入骨。该知情人一直将矛头指向张大奕,却从不锤蒋凡,和蒋凡夫人董花花的态度一致,很多人猜测这个“侠客行世”账号背后应该是董花花本人。
此后蒋凡调查结果出炉,和张大奕之间并无利益输送,但因为他没有处理好家庭关系导致给公司口碑抹黑,因此将其踢出合伙人队伍,并进行了降职、记过等处罚。自始至终,蒋凡从来没有公开表明自己对待家庭的态度,也从来没有否认自己和张大奕的关系。
而就在5月7日,这位“侠客行世”的网友再度发文开撕张大奕,他晒出张大奕曾被授予网红巾帼联盟负责人和公益大使的动态,怒斥其试图拆散他人家庭,抢人丈夫,称其不配做保护妇女权益的大使。
授予张大奕网红巾帼联盟负责人和公益大使称号的活动是在3月11日举办的,导师蒋凡夫人董花花还未开撕张大奕插足自家感情,张大奕依然有着国内第一网红的称号,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她能够获得如此荣誉是实至名归的。
而就在“侠客行世”这位网友下的评论中,有另一位知情人透露,自己当天还在蒋凡公司聊蒋凡,看到这条动态后忍不住叹息一声,看来蒋凡选择不回头了,因此夫人才会继续开撕张大奕。
天猫总裁蒋凡事件始末
蒋凡在内网表达了两个主要观点:第一,因为家人在微博上的言论和一些不实网络传言给公司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深表歉意;第二,他恳请公司对自己展开相关调查。
此事的起因是,4日17日,微博ID为“花花董花花”的博主发声手撕当红网红张大奕,“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警告你,再来招惹我老公我就不客气了,老娘也不是好惹的。望自重,好自为之同时@张大奕eve”。
据悉,“花花董花花”系天猫总裁蒋凡夫人;而“张大奕eve”则是千万级网红博主,所在的公司就是号称网红第一股的如涵控股,去年赴美IPO,她本人持股13.5%,有2.7%投票权。早在2016年,阿里巴巴3亿投资了如涵电商。于是,如涵成为阿里巴巴唯一入股MCN。
受此影响,张大奕所在的如涵控股股价一度暴跌近10%,截至当地时间周五收盤,仍大跌超6%,市值为3.22亿美元,一夜蒸发约22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且在盤后时段继续微跌
5. 阿里巴巴公司的最大受益者是谁
阿里巴巴让一部分资本投机者暴富,然而坑害的是中国底层老百姓。
阿里巴巴成立至今已经有20年的时间,从1999年到2019年,阿里巴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从一个不知名的企业成为了中国最耀眼的明星企业之一,在这一个过程当中,阿里巴巴成全了很多人,也让很多人从中获取了巨额的财富。
如果从财富的角度去看,阿里巴巴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孙正义的软银
阿里巴巴一路高歌猛进,目前市值超过4500亿美元,从2014年成功在美国上市之后就塑造了一大批千万富豪亿万富豪,而在这些投资人和机构当中,最大的受益者当属软银。
软银的孙正义在2000年的时候跟马云谈了几分钟,就决定给马云投资4000万美元,最后马云只要了其中的2000美元,也正因为有了这一笔投资,让阿里巴巴顺利度过了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泡沫,而到了2004年,软银又向阿里巴巴追加了6000万美元的投资,累计投资金额达到8000万美元,总共获得阿里巴巴34%的股权。
虽然后来软银减持了阿里巴巴的部分股份,但截止目前软银仍然持有阿里巴巴25.9%的股份,如果按照当前阿里巴巴4600亿美元市值计算,软银持有的阿里巴巴股票市值达到1177亿美元,如果把软银之前套现的价值计算在内,投资阿里巴巴累计给软银创造的价值至少达到1500亿美元以上。
也正因为如此,投资阿里巴巴也成为了软银 历史 上最成功的一个投资案例,光一个阿里巴巴给软银创造的价值,就超过软银所有其他投资项目创造的价值。 所以从财富投资的角度来看,阿里巴巴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软银和孙正义。
如果从价值的角度去看,围绕阿里巴巴这个生态而存在的个人和企业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阿里巴巴从一个小企业成长为今天一个大型国际企业,阿里巴巴成就了很多人,很多人也成就了阿里巴巴,所以从价值的角度去看,我认为围绕阿里巴巴这个生态而存在的个人企业都是最大的受益者,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几类人:
第一、阿里巴巴的创始团队。
阿里巴巴成立的时候有十八罗汉,这十八罗汉目前已经退居幕后,但是他们通过阿里巴巴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财富自由。
目前他们每个人的身价基本上都达到数亿元以上,尤其是马云和蔡崇信更是其中的最大受益者。
第二、阿里巴巴的员工。
大家都知道,目前阿里巴巴的员工福利待遇是非常高的,普普通通一个员工月薪都可能达到几万块钱,如果没有阿里巴巴这个平台,我觉得这部分人在其他地方或许会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岗位,但未必会见得有阿里巴巴现在这样的高福利和高工资。
所以在阿里巴巴的发展过程当中,阿里巴巴的员工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第三、阿里巴巴平台的商户。
阿里巴巴的诞生改变了我国做生意的逻辑,以前很多人都是通过线下来卖东西,但是阿里巴巴出来之后,尤其是淘宝天猫等平台的诞生,让大家做生意变得更加简单,很多人也通过阿里巴巴旗下的多个平台实现了业务的增长,依赖于阿里巴巴这个平台,有都不少店铺都做到了上市企业。
第四、普通大众
阿里巴巴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企业这么简单,而是成为了一个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企业。
目前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商户非常多,他们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就超过3000万个,每年产生的税收达到上千亿元。
阿里巴巴平台的作用除了创造就业机会以及税收之外,更关键的是我觉得阿里巴巴在推动我国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电商的发展,移动支付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购物的方式以及支付的方式,让 社会 生活变得更加简单快捷,所以我个人认为,普通大众也是阿里巴巴发展过程当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谢谢您问题。阿里巴巴最大收益者这个概念比较抽象,我按照自己理解从以下角度说。
股权体现经济受益。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日本软银持有阿里巴巴25.9%股权,为第一大股东。第二到第四名分别是雅虎基金持股9.4%、马云持股6.2%,蔡崇信持股2.2%。从利润分配权、股份处置角度来说, 日本软银是最受益的 ,但是,阿里巴巴不是谁持股多、谁说了算的,软银与雅虎对于董事会、管理者的安排,完全任何话语权,张勇上位不是软银定的。谁对阿里巴巴管理说了算呢?是合伙人。
合伙人名单体现权力受益 。根据最新的阿里巴巴合伙人名单,总共有38人,里面体现三层权力受益。 第一,阿里系统治阿里巴巴。 合伙人均有权提名阿里的多数董事席位。阿里巴巴目前11个董事,有5个独立董事、不参与经营决策;有5个独立董事,分别是马云、蔡崇信、张勇、J. Michael Evans和井贤栋,都是合伙人提出的;有1个非执行董事孙正义,由软银提名。所以,阿里合伙人选择阿里人为主的董事,掌管阿里巴巴,阿里系是权力最大受益者。 第二,蒋凡是新的最大受益者。 蒋凡是阿里巴巴合伙人的新面孔,对于其个人在阿里的地位和影响力来说,他是合伙人团队中最大受益者。 第三,80后是最大受益团体。 阿里巴巴合伙人有5个80后,蒋凡(1985年)、蒋江伟(1982年)、胡喜(1981年)、王磊(1980年)、 吴泽明(1980年),阿里巴巴权力层实现了年轻化,80后“五虎上将”从发展前景看,是最大的权力受益群体。
合伙人体现长久受益。第一,马云是最持久的受益者。 阿里合伙人制度在我以前的文章中分析过,这里不展开了,总之,马云是按照阿里巴巴合伙人委员会中的连续性委员(永久合伙人)、合伙人委员会、合伙人、董事会、职业经理人等高层管理者的顺序,实现对阿里巴巴持久控制与影响,所以马云退休只是控制链末端的退位,不是与阿里“断舍离”,没那么煽情。 第二,马云的退位是为了张勇的上位。 马云不仅自己退位,还在股权上对张勇松绑,比如马云就和蔡崇信抛售股票做慈善, 软银与雅虎减持股份,很深层的原因就是减少股东对张勇的影响,为张勇大手笔对阿里巴巴改革创造条件。 第三,马云和阿里是最长久的受益者。 马云已经为阿里提出的“五新战略”,张勇将其具体化为阿里新经济体,驱动阿里巴巴巨轮远行。
欢迎关注,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