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乘数是什么与什么的比值
Ⅰ 存款乘数和货币乘数的区别
一、定义:
1.存款乘数:
是指存款总额(即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之和)与原始存款的倍数。
2.货币乘数:
即货币供给与经济总收入(通常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二、影响:
1.存款乘数:
在现实社会中,因为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与社会大众持有若干通货作为交易的媒介,所以会造成存款乘数小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
2.货币乘数: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银行提供的货币和贷款会通过数次存款、贷款等活动产生出数倍于它的存款,即通常所说的派生存款。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
(1)货币乘数是什么与什么的比值扩展阅读
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客观存在着数倍扩张(或收缩)的效果或反应,这即所谓的乘数效应。货币乘数主要由通货—存款比率和准备—存款比率决定。通货—存款比率是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
它的变化反向作用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通货—存款比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通货—存款比率越低,货币乘数越大。准备—存款比率是商业银行持有的总准备金与存款之比,准备—存款比率也与货币乘数有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Ⅱ 调控基础货币和乘数分子、分母受哪几个因素影响
这属于货币乘数和存款扩张倍数的联系与区别问题。
(1)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 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存款扩张倍数又称存款乘数,是指总存款(或银行资产总额)与原始存款之间的比率。
(2)货币乘数和 存款货币扩张倍数的相同点为:二者都是用以阐明现代信用货币具有扩张性的特点。
(3)二者的差别主要在于两点:一是货币乘数和存款货币扩张倍数的分子分母构成不同,货币乘数是以货币供应量为分子、以基础货币为分母的比值;存款货币扩张倍数是以总存款为分子、以原始存款为分母的比值。二是分析的角度 和着力说明的问题不同,货币乘数是从中央银行的角度进行的 宏观 分析,关注 的是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全社会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而存款货币扩张倍数是从商业银行的角度进行的微观分析,主要揭示了银行体系是如何通过吸收原始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转账结算等信用活动创造出数倍存款货币的。
供参考。
Ⅲ 为什么说基础货币被称为“高能货币”,基础货币变动1元将导致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或收缩超过一元。求详细解
首先你要明白货币乘数的概念,当央行向市场以降低准备金或发行国债的方式增发货币时,这些货币会有一部分在市场交易中被再次存入银行,而银行又会将存款扣除准备金后贷放出去,导致市场上的实际货币供应量大于央行最初放入市场的货币量。这个放大比例叫做货币乘数,在确定准备金率和现金存款比率之后可以求出货币乘数,这时进行化简后可得货币乘数等于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基础货币就是央行留存的未流入市场的货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