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赊购货币什么手段

赊购货币什么手段

发布时间: 2022-05-14 23:25:32

① 赊购的意思是什么

赊购指用欠账的方式购买。

赊购是指企业凭借自身的信用,采用分期付款或延期付款方式购买商品,是“赊销”的对称。在资金紧缺而又急需某种商品时可采用该种采购结算方式,但采购时的商品价格往往高于现货交易时的价格。

出自:古华《相思树女子客家》四:“一对木沙发,供销社仓库积压多年、以折旧价格赊购来的。”

(1)赊购货币什么手段扩展阅读:

反义词:

赊销是信用销售的俗称。赊销是以信用为基础的销售,卖方与买方签订购货协议后,卖方让买方取走货物,而买方按照协议在规定日期付款或分期付款形式付清货款的过程。

赊销使商品的让渡和商品价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来,使货币由流通手段转变为支付手段。

实质上是提供信用的一种形式。赊销商品使卖者成为债权人,买者成为债务人,这种债务关系是在商品买卖过程中产生的。商品发出后所有权发生了转移,商品的销售已完成,双方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和其他民事关系。

② 在商品赊销,预付工资等活动中,货币执行的是什么职能

在商品赊销,预付工资等活动中,货币执行的是支付手段职能。

货币职能:
1、价值尺度——货币表现商品价值和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把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一定的货币量。这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各种商品都是社会劳动的凝结,具有相同的质,所以劳动时间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这种内在的价值可以比较,但自身却无法表现出来。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当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去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使各种商品价值都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时,货币就成为商品价值的外在表现。
2、流通手段——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在商品交换中发展的。在货币出现以前,商品交换采取物物直接交换的形式。货币产生以后,变成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它使直接商品交换变成两个过程,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都要先卖出商品换回货币(W-G),然后再用货币去买回需要的商品(G-W)。由这两个过程组成的商品交换中,货币充当交换活动的媒介物。这种媒介商品交换的职能,就是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的职能。
货币贮藏手段职能,是在实践中逐渐完善的。最初表现为朴素的货币贮藏,生产者把多余的产品换成货币,目的是用货币保存自己的剩余产品。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商品生产者为便于能随时购买维持生产和生活的商品,货币贮藏主要表现为取得交换价值的贮藏。当商品流通扩展到一切领域,谁占有了货币,谁就可以购得一切所需的物品,这时的货币贮藏就表现为社会权力的货币贮藏。但任何目的的货币贮藏,都必须是具有价值实体的足值的货币。
4、支付手段——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时执行的职能。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最初是适应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需要而产生的。由于不同商品的生产周期长短不一,产地距销售地远近各异,为保证再生产过程的连续进行,部分商品生产者产生赊销商品的需要。到约定日期清偿债务时,货币便具有了支付手段的职能。以后随着商品交换和信用经济的发展,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日益普遍,不仅超出商品流通领域,而且进入了人们日常生活之中,如用于支付地租、租金、工资,缴纳赋税等等。
5、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
随着国际交往的产生和发展,货币在世界市场上流通,便具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世界货币除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外,还执行如下职能:作为购买手段,在国际间用以购买外国商品;作为一般支付手段,用以偿付国际债务、支付利息和其他非生产性支付等,以平衡国际间的收支差额;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用以支付战争赔款、输出货币资本等,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③ 货币的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有什么区别

区别如下:

1、 含义不同: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

2、 产生的背景不同:流通手段是在货币出现以后,货币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支付手段是随着赊帐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的。

3、 两者购买的对象不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实体的商品;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服务。

4、 两者货币交付的时间和空间不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购买商品是,一般都是一次性交付,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可以是分次交付的,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分开的。或先交钱,后服务;或先服务,后交钱。

总而言之,区别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最好方法,就是流通手段通常指买实物;而支付手段指的是在赊账、租赁、贷款中货币所行使的职能。


(3)赊购货币什么手段扩展阅读:

流通手段主要特点

1、必须使用现实的货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货币需求: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取决于3个要素:价格(P)、待出售的商品数量(Q)、货币流通速度(V)。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M=PQ/V;在信用货币制度下:PQ≡MV

2、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交换中转瞬即逝。人们注意的是货币的购买力,只要有购买力,符号票券也能作货币。纸币、信用货币因此而产生。

流通规律

由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把商品交换分为卖和买两个独立的行为,这就孕育了商品买卖可能脱节的矛盾。当买入小于卖出,必然使一部分商品积压,严重时造成过剩危机。当买入大于卖出,又会加大物价上升的压力,容易引起通货膨胀。产生这两种结果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货币的数量不能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

货币流通规律也叫货币需要量规律,它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过程中客观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成反比。

这里有关流通中的货币指金属货币,所以,它也被称为“金属货币流通规律”。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金属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同实际需要量相适应。因而不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④ 政治:什么是赊销赊购详细!

赊销是信用销售的俗称。赊销是以信用为基础的销售,卖方与买方签订购货协议后,卖方让买方取走货物,而买方按照协议在规定日期付款或分期付款形式付清货款的过程。赊销使商品的让渡和商品价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来,使货币由流通手段转变为支付手段(见货币的职能)。

赊购是指企业凭借自身的信用,采用分期付款或延期付款方式购买商品,是“赊销”的对称。在资金紧缺而又急需某种商品时可采用该种采购结算方式,但采购时的商品价格往往高于现货交易时的价格。

(4)赊购货币什么手段扩展阅读:

赊购商业信用取决因素

1、货物的性质。

一般来说,若货物销售周转率较高,那么买方很容易转卖或加工后再出售,从而很容易获取现金;这样,卖方就很少提供商业信用,即使提供商业信用,其期限也很短。反之,若货物销售周转率较低,那么买方很不容易立即获取现金,这样,卖方一般都会提供商业信用且其期限较长。

2、卖方的财务状况。

一般来说,财务状况良好的卖方,现金充裕,因此比较容易提供商业信用且信用期限相对较长;反之,财务状况较差的卖方,因急需现金改善其财务状况,所以一般很少提供商业信用,即使提供商业信用,其期限也很短。

赊销的好处:

1、赊销购买能够缓解其资金周转的压力。如果买方目前资金紧张,而又急需购进一批原材料或设备,赊销正好能解决其资金周转的困难,避免其因资金紧张而错失良机。

2、赊销能够给买方发现产品质量问题的时间,在付款问题上占据主动地位。假如商品质量确实存在问题,买方就有理由拒绝或部分拒绝付款或延期付款,避免损失。

3、从某种意义上讲,买方是通过赊销的方式,利用他人的钱来赚钱,先将卖方的货赊过来,卖出后再付钱,自己不投资或少投资,从而减少银行贷款,降低利息成本。

⑤ 怎么判断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可以通过以下4点不同来判断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1、含义不同: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货币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的公式

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

2、产生的背景不同:

流通手段是在货币出现以后,货币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支付手段是随着赊帐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的。

(5)赊购货币什么手段扩展阅读:

流通手段的职能是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即购买手段的职能。其主要特点是在商品买卖中,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在同一时间内完成,通俗地说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因此,从价值运动的角度观察,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在同一时间内,价值的运动是双向的。即卖方在得到价值的同时出让使用价值,买方在让渡价值的同时获得使用价值。

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并为商品流通服务,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货币。

⑥ 货币的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有什么区别啊

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区别如下

1、职能不同

流通手段的职能是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即购买手段的职能。

支付手段则不同,它是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

2、特点不同

流通手段主要特点是在商品买卖中,商品的交换和货币交换在同一时间内完成,通俗地说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支付手段其主要特点是在商品买卖或租赁等活动中,使用价值或商品使用权的让渡与价值的让渡在时间上是分开的——或延期支付,或提前预支。

3、购买的对象不同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实体的商品。

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服务。

⑦ 在赊销买卖中货币行使的职能是 A.贮藏手段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价值尺度

C 货币的支付手段的职能是随着赊销买卖出现的,所以在赊销买卖中货币行使的职能是支付手段,选C。

⑧ 淘宝网购时 货币执行的是支付手段还是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

解析: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

总而言之,区别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最好方法,就是流通手段通常指买实物;而支付手段指的是在赊账、租赁、贷款中货币所行使的职能。

(8)赊购货币什么手段扩展阅读:

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两者的区别:

1、 含义不同: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

2、 产生的背景不同:流通手段是在货币出现以后,货币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支付手段是随着赊帐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的。

3、 两者购买的对象不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实体的商品;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服务。

4、 两者货币交付的时间和空间不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购买商品是,一般都是一次性交付,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可以是分次交付的,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分开的。或先交钱,后服务;或先服务,后交钱。

⑨ 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怎么区别

1、含义不同: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流通手段是在货币出现以后,货币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支付手段是随着赊帐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的。

2、购买对象不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实体的商品;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服务。两者货币交付的时间和空间不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购买商品是,一般都是一次性交付,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可以是分次交付的,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分开的。或先交钱,后服务;或先服务,后交钱。

(9)赊购货币什么手段扩展阅读:

货币职能是指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货币的这五大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货币首先作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有没有价值、有多少价值,然后作为流通手段实现商品的价值。

⑩ 什么是货币的支付手段 含义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发生的延期支付,以及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其特点是“先给货,后付款”,商品的给与和货款的支付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相分离。

热点内容
股票投资分析财务分析报告 发布:2025-05-14 06:03:49 浏览:418
中钢天源股票历史数据 发布:2025-05-14 06:02:30 浏览:296
中欧基金公司哪个牛 发布:2025-05-14 05:36:56 浏览:532
为什么退市的股票看不到 发布:2025-05-14 05:29:04 浏览:26
基金募集户是什么 发布:2025-05-14 05:06:03 浏览:404
理财账怎么做 发布:2025-05-14 05:05:49 浏览:653
债券基金什么时候给钱 发布:2025-05-14 05:03:29 浏览:264
股票交易中净流入额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14 04:57:52 浏览:257
广西农村合作银行的开户金融机构是什么 发布:2025-05-14 04:56:11 浏览:901
公司股票交易量和交易价 发布:2025-05-14 04:38:25 浏览: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