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货币政策空间怎么进

货币政策空间怎么进

发布时间: 2022-05-21 03:03:39

Ⅰ 谈谈对国家货币政策空间打开的认识

这个范围太广了吧!
100字的回答完全不够,建议去去书店找财经方面的书仔细查阅!

Ⅱ 在扩张性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中,央行是如何应用货币政策的

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目的主要通过调整法定准备率、变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手段来实现。
(1)调整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来控制货币供给。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调低法定准备率。反之,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在法律规定的上限以下提高法定准备率,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减少。
(2)变更再贴现率。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以吸引商业银行将手中持有的债券向中央银行贴现,从而增加商业准备金,以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刺激消费和投资;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为了控制货币数量和商业银行的放款规模,提高再贴现率,从而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
(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手段。当经济不景气时,为了刺激总需求,中央银行便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商业持有的政府债券。当经济过热,中央银行便在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商业银行购买债券后,可以贷出的货币减少,从而中央银行达到了控制货币、控制投资,进而影响经济运行的目的。
上述三大手段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手段,它们不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使用。一般说来,由于调整法定准备率对整个经济的影响程度很大,因而在实践中较少使用。变更贴现率可以间接地控制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因而在实践中较为常用。公开市场业务不仅便于操作,而且很容易进行数量控制,而且很容易进行数量控制,因而在实践中最为常用。

Ⅲ 央行:维护正常货币政策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10月14日召开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央行有关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不变,维护正常货币政策空间。下一阶段将根据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此外,央行将会同住建部和其他相关部门,稳步扩大房企融资新规适用范围。
流动性合理充裕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9.6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01万亿元;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26万亿元,同比多增2.63万亿元;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6.41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个和2.5个百分点。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科学把握货币政策力度,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引导资金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的作用,提高政策的直达性,强化对稳企业、保就业的金融支持。总体看,当前全社会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对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央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彭立峰表示,截至8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已对3.7万亿元贷款本息实施了延期;6月至8月,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对72.9万户、6176亿元普惠小微贷款实施延期;3月至8月,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1.8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发6279亿元。
提及资管产品整改转型,阮健弘称,今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有序推进资管产品整改转型,资管产品风险状况得到改善。一是净值型产品占比持续上升。8月末净值型产品募集资金占全部资管产品募集资金余额的63.1%,比年初提高7.7个百分点。二是去通道进程加快,同业交叉持有的占比明显下降。三是杠杆率回落。8月末资管产品负债杠杆率水平为107.8%,比年初回落了0.8个百分点。
完善跨周期设计和调节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我国经济运行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期,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不变,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完善跨周期设计和调节,维护正常货币政策空间,平衡好内外部均衡,处理好短期和长期关系,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孙国峰介绍,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根据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
对于杠杆率,阮健弘认为,面临当前的特殊情况,宏观杠杆率回升是宏观政策支持疫情防控和国民经济恢复的体现,应当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扩大对实体经济的信用支持。当下,相应政策已取得显著成效,向实体经济传导效率也明显提升。突出的体现是国民经济稳步恢复,二季度当季GDP已经实现正增长,预计三季度GDP增速会进一步提升,这也为未来更好保持合理的宏观杠杆率水平创造了条件。
稳步扩大房企融资新规适用范围
房企融资新规方面,彭立峰表示,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是人民银行和房地产管理的相关部门在前期广泛征求房地产业界、金融业界的基础上,经过近两年时间的酝酿之后形成的。建立该制度的目的,在于增强房地产企业融资管理的市场化、规则化和透明度,促进房地产企业形成稳定的金融政策预期,合理安排自身的经营活动和融资行为,同时也矫正一些企业盲目扩张的经营行为,增强房地产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从整体上看,目前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起步平稳,社会反响积极正面。下一步,央行将会同住建部和其他相关部门,跟踪评估执行效果,不断完善规则,稳步扩大适用范围。”彭立峰称。
提及后续人民币汇率走势,孙国峰表示,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市场预期平稳,跨境资金流动有序,外汇市场运行保持稳定,市场供求平衡。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Ⅳ 央行一周两提货币政策空间充足 房价上涨区域扩大

17日晚间,央行发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解读了中国经济、货币政策等多个金融领域关键话题。货币政策往往被认为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而这份最新的报告又释放了什么信号呢?

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

如何看待当下经济发展的形势?

《报告》表示,当前,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有利因素较多,三大攻坚战进展良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有力推进,经济增长保持韧性,宏观政策的效果逐步显现。但世界经济形势仍然错综复杂,外部不确定性较多,我国发展长短期、内外部等因素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增多,国内经济仍存在下行压力,内生增长动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这些因素既有周期性的,但更多是结构性、体制性的,必须保持定力、增强耐力,勇于攻坚克难。

值得留意的是,《报告》提及,目前,货币政策应对空间充足,货币政策工具箱丰富,有能力应对各种内外部不确定性。

根据《报告》,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注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办法稳需求,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适时适度实施逆周期调节,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注重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平衡。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各部门的政策合力,从供需两端共同夯实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

此外,协调好本外币政策,处理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之间的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增加供给和竞争改善金融服务。在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和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之间形成三角良性循环,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良性循环。

金融业开放将继续遵循三条原则

《报告》还介绍了中国金融开放取得的一系列积极成果。

根据《报告》,下一步,中国金融业开放将继续遵循三条原则:一是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原则。二是金融业对外开放将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三是在开放的同时重视防范金融风险,使金融监管能力与金融开放度相匹配。

《报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坚定不移继续推进金融业改革开放,继续与有关部门加强软环境建设,推动完善对外开放的配套政策支持,完善跨境资金交易和结算机制,提高境外投资者入市便利性,持续做好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

一季度房地产贷款如何?

根据《报告》,总的来看,2019年第一季度,房价上涨区域有所扩大,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增速放缓,施工面积增速有所提高,新开工和竣工面积增速下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加快,房地产贷款增速继续平稳回落。

房地产贷款方面,3月末,全国主要金融机构(含外资)房地产贷款余额为40.5万亿元,同比增长18.7%,增速较上年末下降1.3个百分点。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8.5%。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6.97万亿元,同比增长17.5%,增速较上年末下降0.25个百分点;住房开发贷款余额为7.92万亿元,同比增长26.8%,增速较上年末下降5.1个百分点;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1.4万亿元,同比下降3.2%,降幅较上年末扩大7.1个百分点。

记者关注到,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邹澜此前在4月份金融统计数据解读媒体吹风会上表示,2019年,人民银行还将继续严格遵循“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以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坚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当时他介绍,具体有几方面的重点:第一是配合实施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第二是按照“因城施政”的原则,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第三是会同相关管理部门,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资金管理的相关工作;第四是完善相关制度,加大对住房租赁市场的金融支持和规范,促进形成“租售并举”的住房制度。

稳妥推进利率“两轨合一轨”

《报告》还在专栏中谈到了稳妥推进利率“两轨合一轨”的思路和背景。

《报告》表示,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稳妥推进利率“两轨合一轨”,理顺资金价格决定机制。

所谓“利率两轨”,指的是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化无风险利率并存。一方面,存贷款基准利率仍是我国存贷款市场利率定价的锚。虽然目前存贷款利率浮动的上下限已经放开,但央行仍继续公布存贷款基准利率,作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的参考。其中,贷款基准利率一直作为金融机构内部测算贷款利率时的参考基准和对外报价、签订合同时的计价标尺。

另一方面,我国市场化无风险利率发展良好。目前市场上的质押式回购利率、国债收益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等指标性利率,对金融机构利率定价的参考作用日益增强。

《报告》指出,“利率两轨”的存在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市场利率稳定,贷款的实际利率受风险溢价影响较大。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的重点是推动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这有利于增强市场竞争,促使金融机构更准确地进行风险定价,降低风险溢价,并进一步疏通货币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促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报告》表示,稳妥推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重点是要进一步培育市场化贷款定价机制。从国际经验看,美国、日本、印度等经济体都曾建立起类似贷款基础利率(LPR)的报价机制,作为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定价的参考,在推动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借鉴国际经验,2013年10月25日,我国的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LPR是由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由主要商业银行根据市场供求等因素报出的优质客户贷款利率,并由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负责监督和管理。自正式运行以来,LPR的市场认可度和公信力逐步增强,已成为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定价的重要参考。

《报告》表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稳妥推进“两轨合一轨”,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此过程中,继续发挥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保持银行负债端成本基本稳定,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创造有利条件。

新京报记者 宓迪 编辑 张瑞杰 校对 付春愔

Ⅳ 货币政策是如何调节经济的

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而央行通过货币政策要实现的宏观经济目标,主要有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就业充分、国际收支平衡。

货币政策目标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的。货币政策工具不可能直接作用于最终目标,而必须借助于中介指标。中介指标的选取要符合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抗干扰性和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等五个标准。一般选择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等金融变量,也有的把汇率包括在内。货币政策工具借助于中介指标达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还存在一个传导机制,时滞长短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效应。
2000年以来的货币政策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外币管理体制。 为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的对外开放,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9月21日起实施新的外币利率管理体制。具体内容是:(1)外币贷款利率,单笔300万(含300万)美元或等值其他6种主要外币的大额外币定期存款利率,7 种主要外币以外的外币存款利率(不分金额)、以及金融机构间的所有外币利率,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2)7种主要外币的小额存款利率由银行业协会统一制定,各金融机构统一执行。
2、积极推进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实施储蓄实名制。为了规范储蓄行为, 推进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4月1日起实施储蓄存款实名制。
3、鼓励商业银行进行金融业务品种创新。2月14日,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文,公布《证券公司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允许商业银行对证券公司以股票质押取得贷款。
4、加强信贷政策指导,引导资金流向。4月,人民银行发文,允许除邮政储汇局以外的金融机构开办“教育储蓄存款”,免交利息所得税;8月, 公布《助学贷款实施办法》;6月,与国家经贸委联合发文, 要求各商业银行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扶优限劣,对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业、产品和重复建设项目限制或禁止贷款,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9月, 针对封闭贷款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发出《关于坚持封闭贷款贷款条件、从严控制封闭贷款发放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封闭贷款的发放条件,防范风险。
5、积极推进货币市场建设。 批准第二批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从事融资业务。6月,为发展货币市场,拓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融资渠道, 允许财务公司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11月9日, 允许全国首家专业化票据经营机构———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开业,这有利于促进票据业务发展,形成全国性的统一的票据市场,也为央行再贴现操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6、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引导规范民间信用。7月,决定将县及县以下的邮政储蓄资金以再贷款形式反还农村信用社使用,集中用于支持农村信用社对农民、农村、农业生产的信贷投入,并重点用于发放农户贷款、及时满足农民从事种养业、农副产品加工运输以及农村消费信贷等合理资金需求。12月,发布《关于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取缔民间高利借贷的意见》,提出一方面要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体系、经营机制、管理体制和服务方式,加强对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增加对农村的信贷投入,另一方面对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指货币政策制定者所期望达到的货币政策最终实施的效果,一般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 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稳定物价。这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之一,也是货币政策经常要突出的最终目标之一。它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使物价水平保持在基本稳定的水平上。
(2)充分就业。所谓充分就业,是指失业率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即凡是有能力和愿意参加工作的人随时能找到合适工作的水平。
(3)经济增长。保持经济增长是各国政府追求的目标。西方目家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周期性经济危机带来的不景气,往往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保持较高的投资率,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一国能够保持良好的外汇储备,以保证对外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

Ⅵ 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货币政策有哪些空间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稳增长和促转型的双重任务,这就意味着要开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活力,以实现‘稳中有转’的经济发展目标。然而,长期以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这也是中央近期再度聚焦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李建军表示。
今年以来,贷款利率和企业债券利率有所下行,整体融资成本较上年末稳中略降,但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不易、成本较高的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央行8月1日发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以专栏的形式对社会融资成本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也为下一步如何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提供了参考。
报告认为,融资难、融资贵的成因非常复杂,既有宏观经济因素又有微观运行问题,既有实体经济因素又有金融问题,其中债务率较高及风险溢价上升是重要原因,这又与股本融资不足、部分主体存在财务软约束、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较大等体制机制性因素有关。报告还指出,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标本兼治。
从今年上半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看,对于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货币政策可谓精准发力。上半年先后两次定向降准,多次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
李建军分析说:“6月末M2同比增速已超出二季度GDP名义增速达5.7个百分点,流动性总体充裕,同时,社会融资规模也超预期增长,从资金供给角度看,其实市场并不缺钱。在融资总量总体稳定的情况下,融资难、融资贵更多是结构上的问题。”他指出,这既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宏观发展阶段有关,也有微观主体自身、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原因。
当前,缓解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必须多管齐下。而具体到货币政策,其还有哪些空间?“央行本次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认为,当前融资成本居高不下是结构性问题,而货币是总量政策,并不适合解决结构性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对于缓解融资成本问题没有空间。”来自华安证券的宏观分析师表示。
采访中,专家对记者表示,对于货币政策来说,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持适当的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的供应。要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市场流动性相对宽松。
“为避免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过快,控制贷款利率上升,促进票据融资和债券发行的成本降低,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应继续适度加大公开市场资金投放力度,并继续灵活使用再贷款、再贴现、SLO和SLF、定向央票等定向调节工具,加强对重点金融机构有针对性的调节,在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的条件下,促使市场利率水平平稳运行并小幅下降。”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近日撰文表示。
其次,货币政策应在总量调控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好“定向”政策和信贷指导等结构性政策的作用,把最有效、最紧缺的资源真正用到最有经济效益、最能支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和企业中。
就此,李建军建议,首先,要进一步落实好今年以来两次定向降准的措施,不断完善后评估机制,从约束和激励两方面着手,加强对政策效果的监测和跟踪。同时,下大力气盘活社会资金的存量,做到“盘活存量、优化增量”,进一步改善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
其次,从中长期看,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通过改革建立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疏通利率传导机制,激活市场配置资源的能量,将资金同实体经济有效对接,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此外,在货币政策中长期着力的同时,还应从金融体系的整体架构上着眼考量,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工具、金融手段、金融机构来增加资金有效供给,增进市场公平竞争。通过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疏通融资渠道。
相关链接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完善金融支持、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进行了部署,包括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金融机构筹资成本不合理上升,缩短企业融资链条,清理整顿不合理收费,优化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管理,积极稳妥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特色中小金融机构,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完善商业银行考核评价体系,大力发展支持小微企业获得信贷服务的保险产品以及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等十方面举措。
此后,银监会和证监会相继出台通知和措施,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央行也在7月31日的公开市场操作中,重启14天正回购取代28天品种,且中标利率降低10个基点,进一步明确释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信号。从8月1日起,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免收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费、常年财务顾问费等费用,加大了服务收费减免优惠力度。

Ⅶ 货币政策要怎么走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常态是这次会议的一大主题词。在分析明年经济形势时,会议强调,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会议同时指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说:“新常态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变了,决策层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路也在调整,宏观经济目标将会呈现多元化趋势。”明年经济工作,既有稳字当头的不变,也有着力点的变化。会议提出“两个坚持”,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更有进。会议提出,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信号二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会议强调,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同时,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长不稳,调结构就缺乏基本前提。”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说,只有经济保持一定增速,就业和民生才有保障,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才能正常维持,才能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和全面深化改革等中长期目标的实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明年我国经济将呈现由弱转稳的趋势,出口、消费、投资均有望实现平稳增长,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将支持经济向新常态平稳过渡。信号三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步入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再靠以往大规模投资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及外部需求,难以继续维持健康增长。会议提出,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促进大众创业、大众创新,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这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到中高速过渡必然发生的增长动力切换,也是重要的战略部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王军指出,下一步要通过相关政策和制度安排,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鼓励社会资金和民营资本参与投资,从金融、财税、科技、教育等多方面,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信号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会议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转变。农业部总经济师毕美家表示,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但粮食生产的各种资源要素已经绷得很紧,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在不断加大。毕美家说:“今后应突出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把绿色理念贯穿于增产模式攻关的全过程,努力提升土地产出率、投入品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信号五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中的突出问题。会议提出,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胡序威认为,这一部署意在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既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和贫困差距,又能形成几大区域战略互动,打造新的经济支撑带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合作新平台。“上述部署既有重点又有全局观。”他表示,京津冀优质生产要素聚集,对经济发展全局意义重大;长江经济带产业基础良好,又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统筹起来,有利于生产要素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扩散;推进“一带一路”,是扩大对外开放有力之举,广袤的中西部地区将受益匪浅。信号六就业和扶贫加以特别重视新常态下,明年民生政策走向如何?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特别要重视做好就业和扶贫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扶贫是做好民生工作的前提。中央把这两项工作作为明年民生工作重点,既抓住了基础,也抓住了重点,是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具体体现。”张立群说。他指出,今年以来,民生政策效果明显,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稳定。从目前情况看,明年在就业和扶贫上还会有进一步动作。信号七经济体制改革抓落地产能严重过剩、地方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调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运行放缓,使不少过去被高速增长掩盖的问题和挑战浮出水面。王军认为,当前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归根结底是体制机制障碍,最终要通过改革去突破。今年以来,行政审批、金融、财税、投融资、对外经贸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推进,既在稳增长上发力,又有效推动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为我国长远发展打下基础。专家指出,这次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推出既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提高经济体制改革方案质量”,体现了强力促改革的决心,也为攻坚期如何向纵深推进改革作出具体部署,那些难度大、阻力大的改革有望在明年强力推进。信号八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经济全球化下,开放性的宏观经济管理愈发重要。会议指出,要促进进口和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前,全球经济温和复苏,美国正式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将导致资本流出新兴经济体,我国也面临资本外流压力。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保持较快增速。商务部预计,中国对外投资金额即将超过吸收外资金额,未来5年对外投资增速将保持在10%以上。张燕生预计,未来我国国际收支可能出现拐点,从多年来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转向基本平衡甚至出现逆差,由此带来人民币双向浮动、跨境资本和贸易双向波动的趋势。“当前支持国际收支进一步改善的条件已经具备,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对于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性至关重要。”张燕生说。

Ⅷ 关于货币政策的理解 比较了解的朋友请进

货币政策是非常严谨的,只要是在经济上,无论哪个方面都起着很多的作用,
最起码的,降息可以刺激经济的发展,涨息可以遏制经济过热,
不同的时期,货币政策也不一样,今年金融危机就连续降息,这就刺激了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去投资、消费。利息低,公司也愿意多贷钱去发展自己公司,从而发展经济,但今年的形式银行也不敢轻易放贷,
所以我个人的观点:不能说在刺激和扩大经济方面的作用较小。
国家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由货币政策在做决定

个人观点,121000732

Ⅸ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方法包括哪些内容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基点,是指能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共同发挥对经济调节作用的最佳结合点。这个因素既可能是货币政策实施的结果,同时又可能是财政政策实施的结果,即二者协调配合的最佳结合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最佳结合点应当一头连着财政收支的管理结构,另一头关系到货币供应量的适度调控,有互补互利的作用。因为财政收支状况的变动是财政政策的直接结果,而货币供应量则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点提醒我们,两大政策的协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各自以自己的调控内容与对方保持某种程度的协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策效应的相互呼应。另一种则是两大政策的直接联系,也就是所谓政策操作点的结合。经济转轨时期的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处在变革之中,其结合点也会因此而变动。因此,在转型过程中,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有两大基点:一是国债;二是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

从不同的侧面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有不同的方式,目的在于协调配合运用两个政策工具,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方式与内容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如果从配合的形式上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

第一,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工具协调配合主要表现为财政投资项目中的银行配套贷款。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要求国债发行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的反向操作结合。也就是说,在财政大量发行国债时,中央银行应同时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国债以维护国债价格,防止利率水平上升。

第二,政策时效的协调配合。在西方经济理论中,通常把政策时滞分两类三种,即认识时滞、行动时滞和外部时滞三种,其中前两种时滞又称为内部时滞。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也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的搭配。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渡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

第三,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还体现在:“适当的或积极的货币政策”,应以不违背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为前提,这样可以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政策性贷款风险。财政政策的投资范围不应与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完全重合。基础性和公益性投资项目还是应该以财政政策投资为主,而竞争性投资项目只能是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否则就会形成盲目投资,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四,调控主体、层次、方式的协调配合。由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调控主体上的差异,决定了两大政策在调控层次上亦有不同,由于货币政策权力的高度集中,货币政策往往只包括两个层次,即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2,3]宏观层面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因素的影响,直接调控社会总供求、就业、国民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中观层指信贷政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发展需要,调整信贷资金存量和增量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而财政政策由于政府的多层次性及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形成了多层次的调节体系,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是国家通过预算、税率等影响宏观经济总量,影响社会总供求关系。中观层则主要是通过财政的投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等,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解决公平、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微观层则是指通过财政补贴、转移性支付中形成个人收入部分对居民和企业的影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可以从宏观调控目标、结构调整和需求调节方面的协调配合三方面进行分析。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实践分析

政府在对宏观经济调节过程中,要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要根据宏观经济调节目标、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征来选择某种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政策配合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宏观调节效果。

(一)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运行的基本轨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9~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7.5%,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大大提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由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逐步过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逐渐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的方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略统计,改革开放23年间,实行“双松”政策组合的达13年,实行“双紧”政策组合9年,实行“松紧”组合只有1年,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初期(1979~1984年)。这一阶段,总体上说执行的是“双松”的政策搭配,即“松”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的搭配。在“双松”政策模式中,银行系统通过降低存款准备率,降低利率,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货币供给。财政系统通过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扩大社会总需求[4,5];社会总需求因而能在短期内迅速扩张起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在改革初期,特别是1984年以前,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利用这种政策配合,能够推动闲置资源的运转,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是1984年以后,由于经济中不存在足够的闲置资源,“双松”政策注入大量的货币则会堵塞流通渠道,导致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二阶段(1985~1997年)。1985年后,一方面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确立了货币政策作为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开始具有了特定的内涵和应有的作用,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开始得到确立。另一方面过渡投资、经济过热的症状越来越明显。在这一阶段中执行的是“双紧”的政策搭配,即“紧”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的搭配。在“双紧”政策模式中,银行系统通过收回贷款,压缩新贷款,减少货币供给量,从而使社会总需求在短时间内迅速收缩;财政系统通过增加税收,削减财政开支,增加财政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压缩社会总需求。

第三阶段(1998~2002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告别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短缺经济,出现了物质产品的相对过剩,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过去以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转变为治理通货紧缩。在政策取向上,由实施长达5年之久的“双紧”过渡到“双松”,即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防范金融风险,财政政策在支持发展、化解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转型时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作用的基本估价

“转型”是近几年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任何政策措施都不能离开这条主线,并在服务服从于这条主线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地位作用的发挥亦离不开这个基本前提。

第一,公共财政理论及政策框架的确立,标志着政策本位的彻底回归,是转型时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的显著特征。从改革初期的大财政、小银行,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前期的“大银行、小财政”,到90年代末期财政政策在治理通货紧缩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财政政策本身从行为而言经历了一个“强——弱——强”的过程,从职能上讲也经历了一个由金融财政到吃饭财政、由建设财政到公共财政的转轨和演化过程,公共财政理论及政策框架的初步确立及分步实施,标志着我国财政体系及建设开始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是财政政策本位的彻底回归,是市场经济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政策搭配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与当时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的重点紧密联系起来,相机抉择,协调推进,才能收到最好的政策效果。近二十年来,我们在宏观调控建设方面虽然有很大的成就,但仔细总结检验,宏观调控的政策绩效与预期政策目标相差较大。时至今日,尚未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理论与政策规范,“相机抉择”变成了“随意选择”,宏观调控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后期政策目标不明确,基本处于“一松就乱,一紧就死,紧紧松松,松紧交替”的怪圈之中,滞延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和经济体制转轨的步伐。甚至在90年代末期把“实行双紧”的政策搭配作为我国既定的一项中长期宏观经济选择写入了我国的许多重要文件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我们的决策部门以及理论界对宏观调控认知的肤浅,自主运用能力与水平较差。政策搭配缺乏权威部门,往往政出多门,形成政策效应的相互抵销,在1998年就呈现出了财政政策扩张效应被税收的制度收缩效应抵销,积极的货币政策效应被整顿金融秩序、治理三乱的制度收缩效应所抵销等局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及政策搭配框架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第三,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呈现递减态势,在宏观调控中的主体地位有所下降。众所周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通过其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来实现的。因此,政府有能力改变财政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是有效实现财政宏观调控的前提和重要保证。近几年来,我们加大了财政体制改革的力度,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收到了明显的政策效果。但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已经持续了将近5个年头,通货紧缩的势头开始得到遏制,实施扩张财政政策的经济运行背景有了较明显的变化。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公理,继续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刺激效应要呈下降趋势。如何保持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是宏观调控体系建设、政策搭配与选择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第四,信贷集中与“惜贷”并存,扩张的货币政策缺乏必要的传导机制,淡化了稳健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当前,一方面,金融机构存在大量闲置的供给型资金与经济发展急需的巨额资金需求并存,有效的金融资源得不到合理运用。截止到2002年末,预计全国金融机构存大于贷将超过4.5万亿元,比通货紧缩初期的1997年末,新增4万多亿元,其中近几年新增近2万亿元,银行资金运用率降低,造成大量资金浪费和效益滑坡,金融运行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各产业主体又急需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财政可支配资金无力担此重任,“造血”与“输血”严重脱节。如何将充足的金融资源总量优化、结构配置到各产业部门,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货币政策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启示下,从1997年开始,中国金融体系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显著成效,其核心是改革了银行内部法人制度和授权授信制度,银行评估项目、管理资金更为严格、谨慎和科学,同时也削弱了整体金融供给资金的能力(部分分支机构无贷款审批权限)。这种日趋理性的经济金融环境降低了选择性货币政策的运行效率,形成了信贷资源向优势地区(沿海地区)、优势行业(电力、电信、烟草等)、优势企业(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集中,且呈不断强化的态势。内陆地区、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形成了银行体系内部资金闲置与营销“惜贷”的结论。对此有人从货币渠道传导机制上寻求破解上述课题的答案。从疏通传导机制出发增大积极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会收到一定成效,但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特别是当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本确立以后,货币政策作用的制度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运行传导机制和载体,形成与市场金融运行相适应的风险利益配置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商业银行主体在传导货币政策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的体制诱回,是克服信贷传递渠道不畅的根本出路。

第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已经形成了以“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等三大传统工具和“窗口指导”为主体的政策工具体系,但由于上述工具的使用及运行尚缺乏必要的制度载体和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举步维艰,金融系统及金融体制存在明显的“双轨”并存特征,完善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缺乏制度保证和运作机制的支撑,货币政策效应特别是对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修复作用,往往受制于行政或决策者能力、操作者能力的制约,特别是作为两大宏观经济政策联结的重要工具——国债在运行及市场化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尚未形成全国性的有效的国债市场,加上国债种类、期限中存在的问题,中央银行能够买进卖出的国债数量不大,因而难以达到利用国债市场进行微调的目的。为此,今后的改革应当通过完善国债的品种、期限结构,逐步建立健全国债市场,为扩大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创造条件。总而言之,只有存在一个高效流动的国债市场,才能既为财政提供巨额资金来源,又能为中央银行提供调控经济的手段,充分实现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结合的作用。

第六,财政政策淡出、货币政策弥补问题。当前,相当一部分学者和政府官员正在积极探讨以货币政策来弥补积极财政政策退出空间的问题。货币政策弥补财政政策的退出,其关键在于促进经济保持必要的投资力度,以保证价格水平的稳定。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经济部门,往往是信贷可得性比较高的部门,而不是融资困难的部门,从这个意义上讲,货币政策没有必要来弥补财政政策的退出空间,只有在总量意义上,促进经济保持必要的投资力度和稳定价格指数这些方面,货币政策才有发挥作用的必要。对此,货币政策的政策空间主要有:(1)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尤其是降低长期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可以降低社会的投资成本,促进社会投资。目前,我国的贷款利率仍在5%以上,商业银行的利差有3个百分点以上,因此贷款利率仍然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2)加大对中小金融机构资金的扶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的投资,增加中小民营经济的信贷资金支持,促进社会总投资的增长,稳定价格指数。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货币政策具有弥补积极财政政策退出空间的可能。

Ⅹ 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及其未来走向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环境和改善对策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黄燕芬

2004年2月20日

2003年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拐点。虽然我国继续承接1998年以来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由于2003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一些出人意料的变化,因此,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中出现了政策冲突的现象,形成了政策效应的相互抵消和内耗。

一、 2003年货币政策回顾

纵观2003年货币政策实施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央行实行公开市场操作――主要采取正回购方式和发行央行票据,还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已使货币政策实际走向紧缩。

2003年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金融机构贷款大幅度增加。在2002年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对2003年的货币政策执行目标做了如下的预测:M1、M2增长率控制在16%左右,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控制在18000亿元左右。而2003年第一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4万亿元,同比增长18.5%;狭义货币M1余额7.1万亿元,同比增长20.1%;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增幅分别比上年末提高1.7和3.3个百分点,比近三年同期平均增幅高5和4.7个百分点。一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8082亿元,同比多增4758亿元,比近三年同期平均水平多增5064亿元。为了控制货币供应量和贷款的增加,从2月8日至3月底,人民银行利用正回购业务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基础货币1918亿元。同时,针对第一季度M1、M2的增长率已超过了去年底的预测,央行在2003年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将2003年的货币政策调控目标调整为:广义货币M2预计增长18%左右,全部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2万亿元左右。

进入第二季度后,央行为调控基础货币,调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开始发行中央银行票据来回笼货币。在4月22日至6月30日的10个发行日中,人民银行以价格招标方式贴现发行17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为1950亿元,其中3个月期900亿元,6个月期750亿元,1年期300亿元。尽管央行拓宽了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式来收缩基础货币,但是,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加幅度有增无减。2003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0.5万亿元,同比增长20.8%,狭义货币M1余额7.6万亿元,同比增长20.2%,都超过了央行在一季度修正后的调控目标18%;人民币贷款比年初增加1.8万亿元,已接近全年的计划,同比多增加9510亿元,增长23.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0.9个百分点。仅6月份一个月,贷款增加5250亿元,创月度贷款的历史最高水平。进入7月份后,贷款增量是去年同月增加额的1.7倍,并且依然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量的运行态势引起了央行的高度关注。

2003年下半年,央行加大央行票据的发行力度,力图收回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压缩货币信贷量过快增长的态势。引人注目的是8月19日,央行票据由每周例行发行200亿或300亿元猛增到500亿元,创下了周发行量的历史新高。从累计量来看,自从4月份首发央行票据以来到8月底,央行已经发行票据超过4000亿元。然而,货币信贷快速增长的趋势并没有因此而明显减弱。在这种情况下,依靠央行票据这一工具来减弱货币信贷快速增长的趋势,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为了控制货币信贷快速增长的势头,8月23日,央行被迫给出货币政策的一剂“猛药” 从9月21日起将存款准备金率由6%提高到7%。

二、2003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冲突

由于2003年中国财政政策仍然积极,货币政策已趋向紧缩,政策基调不和谐,因此,2003年的宏观调控中出现了一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冲突的现象。

1、 以增发国债为主要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货币供应量扩张和银行贷款增加

银行机构构成国债的主要买主。银行机构购买了大量国债,会增加货币投放。据估算,银行机构增持国债而创造的货币,约占货币供应量的10%左右。银行机构需要为国债投资项目提供配套的贷款,以及财政贴息而带动一部分银行贷款,这些也会推动银行贷款的增加和货币供应量的扩大。据某省统计,在全部国债项目总投资中,银行贷款约占总投资的37.7%。当然,国债资金投入领域一般是基础产业和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如农林牧渔水利业、电力工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和公共服务业等,这些部门和行业正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增加贷款无可厚非,问题是国债投资项目的效益。据统计,每年的国债投资项目中大约有55%是没有直接经济效益的项目,这些项目最终由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向财政部申请豁免(即不要求国债资金使用方还本付息),同时,银行为这些无经济收益的项目提供的配套资金很难按期归还,将可能形成银行新的不良资产。总之,积极财政政策下的巨额国债投资以及银行配套资金,是货币信贷量增长的助推器。

2、2003年趋向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国债发行成本上升,影响了国债的发行

由于央行货币政策的基调一直倾向于控制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频发票据回笼货币,特别是央行决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债券市场受到强烈冲击。2003年二级市场上债券价格遭遇六年来最大幅度的急跌。10月20日上证国债指数跌破97点。从8月25日至10月20日,上证国债指数跌幅4.68%,竟然高于同期上证综合指数4.03%的跌幅。二级市场的低迷直接影响到国债发行市场,加大了国债发行成本。9月15日,第八期国债面向交易所国债承销团成员进行招标,计划发行总金额为240亿元,财政部公布的投标价格下限为98元,到期收益率大约为3.27%。而实际发行量仅为163.8亿元,发行价格定为本期国债的招标下限98元,流标76.2亿元,流标率高达31.73%。最终,财政部宣布该期国债以163.8亿元的实际认购量减量发行。而3天后,原定于9月18日进行招投标的第九期国债也由于近期市场短期利率异动,被财政部紧急叫停,国债发行遭遇空前困境。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央行提高准备金率使市场资金面趋紧,导致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上的短期利率上升;同时,央行连续发行票据,票据利率不断提升,进一步推动了短期利率的高企,市场由此产生利率上涨预期,打压债市,影响了国债的发行。为降低国债发行成本,完成2003年的发债计划,财政部被迫调整第四季度国债发行品种,且采用先发行、交易,然后再缴款的方式。

由此可见,2003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出现了某些不协调,并且形成政策效应的相互抵消和冲突。

三、导致冲突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及改进方向

1、积极财政政策只能靠举债来扩大支出,财政政策回旋余地小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一直采取“增债扩支”的方式,形成了财政支出的刚性增加。一方面以前国债资金使用有很多继建项目和收尾项目,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财政资金的需求不断增加,如加大对西部开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企业技术改造、生态环境建设和科教文卫事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等。同时,我国的财政还面临从建设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型,任务非常艰巨。虽然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也可主要采取减税的方式,但是我国国债余额已经积累到一定的规模,而且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下岗、失业问题正日益严重,亟须财政拿钱,所以在财政支出压不下来的情况下再全面减税,财政赤字和国债的规模必然会越滚越大。2002年我国的财政赤字规模已高达3098亿元,达到了GDP的3%,“减税”实际上已经没有很大的空间。因此,我国财政支出的刚性和财政收入增长的有限性使财政政策陷于被动调控的局面,不但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忧,也面临以举新债还旧债的压力。

2、 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有限

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承受本外币值稳定的双重压力,面临治理通货紧缩和预防经济过热的两难选择,操作空间有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央行被迫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大量美元,投放人民币。

由于我国外贸持续顺差,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在现行的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承受从未有过的升值压力。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国外热钱蠢蠢欲动,试图获取不义之财。同时,某些外国政府公开要求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已使捍卫人民币汇率稳定成为一项政治斗争。因此,中国人民银行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必须频繁地进行外汇公开市场操作,买进外汇市场多余的外汇。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增加的最重要来源。截至2003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4033亿美元,同比增长40.8%,增长幅度比上年末提高了6.8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增加1168亿美元,同比多增426亿美元。仅2003年1-9月,央行通过外汇公开市场业务投放基础货币达6505亿元之巨!

(2)通货紧缩的阴影还未完全褪去,但是我国货币和信贷增长幅度加快,某些部门和地区出现局部投资过热现象,央行货币政策操作难度加大。

虽然从总体上看,2003年我国的消费物价指数还在低位徘徊,表明通货紧缩的阴影还未消失,但是,我国的货币和信贷增长处在1998年以来的最高位,这使得央行不得不担心有可能出现的经济过热。加上在房地产、汽车等领域已经出现了局部过热现象,信贷风险上升,如何实现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准确性。央行面临严峻的挑战。

(3)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缺乏工具,发行央行票据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实属迫不得已

为了对冲通过外汇公开市场业务投放的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信贷量的过快增长,人民银行2003年一直试图通过人民币公开市场业务回笼基础货币。一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一般都是短期国债。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和其他一些因素,作为发债主体的财政部,在国债的发放上倾向于发行中长期国债,而一年期以下的国债很少,使得中国人民银行的人民币公开市场业务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当中国人民银行通过正回购不足以对冲外汇占款引起的基础货币增加,只好另起炉灶发行票据。虽然发行央行票据增加了央行的财务负担,并且央行自己参与央行票据的买卖,客观存在的财务牵连使这种操作欠缺公正性和超脱性,但是,因为央行缺乏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发行央行票据实属万不得已。当发行央行票据还不足以回笼多余的流动性,央行只得动用“杀手锏”-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3、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制度安排有待进一步完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作为两大宏观经济政策联结的重要工具 国债在运行及市场化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国债市场分割成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国债发行体制在国债利率市场化、国债品种多样化和国债期限分布平缓化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使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进行货币政策的微调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和很难兼顾各方利益;另一方面,也使国债管理部门难以根据市场状况,灵活、有效实施国债发行和债务管理操作。

(2) 我国目前财政投融资体制存在的财政投融资与商业银行投融资界限不清,效益低下,盲目、重复建设现象普遍,以及财政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不足等问题,导致财政、金融部门职能界定不清,影响了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 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机构安排有待改进。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往往政出多门,各部门习惯于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容易形成政策效应的相互抵销。

四、2004年缓解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冲突的建议

为了防止未来我国的宏观调控继续出现政策冲突现象,对于2004的宏观经济政策,我们给出如下几点建议:

1、赋予积极财政政策以“积极的公共财政政策”的含义

鉴于我国经济形势已经趋向好转,可以适当减少国债的发行规模。同时,由于我国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欠债很多,要调整国债资金使用方向,更多地注重财政资金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的投入,加大对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重点转向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环保等方面。要合理、灵活、及时地应用各种财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时机成熟时也可进行税制改革,重点由拉动投资需求转移为调节社会分配、拉动消费需求。要按照公共财政理论及政策框架确立我国的公共财政制度,实施积极的公共财政政策,使财政功能由经济建设型转为公共服务型,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地增长。

2、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关注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注重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并以改革促进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市场各个子市场之间逐渐形成了有机关联,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上的货币政策操作必须密切关注其他各类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和风险状况,从整个金融市场稳定的高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保持贷款和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妥善解决内外均衡的矛盾。鉴于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及运行尚缺乏必要的制度载体和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金融系统及金融体制还存在明显的“双轨”并存特征,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必须加速金融体制改革,推动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从而疏通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3、 推进国债运作管理和财政投融资体制的改革

这是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两大基点。在国债运作管理方面,可以考虑实行"国债余额管理"制度,即全国人大每年给财政部批准一个国债余额指标,这个指标是上一年的国债余额加上本年度财政预算赤字之和。只要国债发行不突破这个余额,由财政部视市场情况灵活掌握发行规模和期限品种。为解决财政部发行短期国债缺少动力,而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又缺乏短期国债作为操作工具这一矛盾,一年期以内的短期国债,可不列入当年的国债发行计划,当财政账户出现临时性头寸不足之时,财政部可以迅速发行短期国债用于周转。在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中,要明确财政投融资与商业银行投融资的界限,既提高财政投融资的投资效益,又保障货币政策免受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冲击。

4、货币财政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是结构问题甚于总量问题,即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造成的需求不足和供给过剩是主要矛盾,因此结构调整是经济工作的主线。解决结构问题光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不够的,因此,必须重视货币财政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如,为了解决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增长不平衡的现象,要重视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由于某些行业和地区出现的投资热是由地方政府推动的,需要加快进行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等。总之,只有各项经济政策和各项改革都能协调配合,我国经济才能消除现存的许多问题,从而步入自主增长的良性循环。

热点内容
蔚蓝股票历史交易数据 发布:2024-03-29 19:05:50 浏览:347
国美金融是哪个快捷支付 发布:2024-03-29 19:05:13 浏览:681
出院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4-03-29 18:38:39 浏览:252
哪个股票软件有自动下单 发布:2024-03-29 18:25:53 浏览:913
中国股票市场历史牛股 发布:2024-03-29 17:59:14 浏览:14
股票如何判断股市还是深市 发布:2024-03-29 17:48:56 浏览:918
股票投资收益增值税率 发布:2024-03-29 17:24:44 浏览:491
底部两个涨停夹一个跌停的股票 发布:2024-03-29 17:24:07 浏览:92
中签股票为何开市都涨停 发布:2024-03-29 17:07:44 浏览:795
国际金融哪些项目计借方 发布:2024-03-29 16:31:28 浏览: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