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汇率为什么货币政策无效
1. 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无效,为什么还可以通过增发货币来改变国际收支
过年回去睡回笼觉,周五下午什么可以通过蒸发会变得真是不一样的。
2. 为什么固定汇率制度 资本自由流动与独立货币政策不能同时实现,请举例(三种组合)。
固定汇率制度是国家间货币采用固定兑换比率进行交换的制度。一国政府把本国货币的价值固定对应单一其他国家货币,或一揽子其他货币,或者另一种衡量价值,
例如黄金,固定汇率制度可以分为1880-1914年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和1944-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也称为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两个阶段。
经济学上一直存在蒙代尔的三元悖论,也就是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自由流动这三者不能同时存在,最多只能选择其中两个。
对中国来说,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可以理解为中国是否有加息(降息)、降准(升准)等主动权、是否受外部环境干扰等;汇率的稳定性是人民币到底是稳定还是大幅波动;资本的自由流动是相对资本管制来说的。
以中国香港为例,香港实行的联系汇率制度,也就是港币和美元挂钩,美元兑港元的汇率始终保持在1:7.80,同时香港又是世界性金融中心,金融对外开放幅度非常之大,即香港同时选择了资本的自由流动和货币汇率的稳定性,那么在三元悖论下,香港就失去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当美联储加息或降息的时候香港往往得被动跟随。
(2)固定汇率为什么货币政策无效扩展阅读:
固定汇率体系的主要优点是减少了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一个想稳定其物价的高通货膨胀国家可以选择加入固定汇率体系来恢复央行的信誉。
固定汇率有时会变得不稳定,汇率水平会突然变化。如果一个国家迫于市场压力放弃原先的目标汇率而实行新的汇率,则被称之为汇率的再安排。之所以实施汇率再安排,有时是为了解决长期性的经常项目赤字或盈余。汇率再安排可以是本币的升值,也可以是本币的贬值,但如果对汇率的再安排过于频繁,那么汇率制度将丧失了可信性,而且浮动汇率制度的内在不稳定性仍然存在。
3. 4. 用IS-LM模型说明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和固定汇率条件下货币政策完全失灵.
结论是货币政策无效,见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形理论。
举例:央行增发货币,导致资本市场利率降低,则与世界利率出现利差,资本迅速外流,本币贬值。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央行需要卖出外币,买入本币。相当于回收了最初的增发货币,使利率恢复到世界利率水平,则经济回到了最初的状态。
这也就是货币政策无效。
4. 为什么中国的货币政策是无效
固定汇率加资本完全流动。。。货币政策才会失去独立性。。
这个独立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货币政策无效,另外一个是包括国外金融政策会干预国内金融政策,是的本国金融政策处于被动局面。
希望采纳
5. 为什么说在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会失效
用IS-LM-BP曲线画一下就行了,宏观经济学专门有一节讲这个的
6. "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短期有效,长期无效"和 "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完全无效"哪种说法正确
前种说法更准确,后种说法也是正确的。
7. 为什么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中央银行不能采用货币政策来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固定汇率制度下,当资本完全流动时,采用货币政策调节国民收入是无效的,同样,在资本流动性较强时,货币政策仍然是无效的。所以,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不能采用货币政策来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目标。
8. 关于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无效
固定汇率制度是货币当局把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加以基本固定,波动幅度限制在一定的、很小的范围之内。这种制度下的汇率是在货币当局调控之下,在法定幅度内进行波动,因而具有相对稳定性。
浮动汇率制度一般指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是相对于固定汇率制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汇率的上下波动幅度,也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而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的变化自由浮动。在这一制度下,外汇完全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一种特殊商品,汇率成为买卖这种商品的价格。
不同的汇率制度在面对国际资本流动对本国经济产生影响的时候表现不同。一般而言,选择浮动汇率,主要由市场力量来控制资本的跨国流动;而选择固定汇率,则需要政府来控制资本的跨国流动。
希望采纳
9. 蒙代尔模型下 为什么货币政策在资本完全流行和固定汇率下无效
不可能的三位一体(Impossible trinity)是国际经济学上的原则,又称“三元悖论”,也称“三难选择”,指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完成下列三者:
资本自由进出(Capital)
固定汇率(Exchange)
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
而货币政策是用来控制利率,故在一个资本自由进出的国家或者地区,政府是不能控制双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