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在銀行買理財保險需要懂些什麼

在銀行買理財保險需要懂些什麼

發布時間: 2022-11-17 09:19:28

Ⅰ 關於銀行理財產品你需要了解的知識點

1、此項業務屬於銀行表外業務
表外業務是指商業銀行從事的不列入資產負債表,但能影響銀行當期損益的經營活動。
中國是金融管制的國家,中國銀行的主要業務收入來源是貸款收入。貸款業務對銀行來說是表內業務,要受到國家的嚴格管控,如貸款限額、以存定貸。而銀行理財產品屬於表外業務,沒有嚴格限制,各銀行在國家的簡單限制下可以想盡辦法創收。
需注意,銀行的表外業務資金已經逼近表內業務,國家肯定會加強監控。
2、銀行理財產品有風險嗎?
要理解
銀行理財產品
的風險,一定要先理解銀行理財產品的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類型,保本保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是無風險的,保本浮動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也是風險較低,不保本浮動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有一定風險。但是,所有投資都是有風險的,無風險的利潤自然低。
銀行理財產品雖然理論上說有一定風險,但是背靠著銀行的名頭,銀行家大業大,這一點理財資金其實不算什麼,而且理財產品基本是每期輪流發行,資金源源不斷,銀行是願意且能夠為其擔保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因此在低風險級別的理財產品上,還沒有哪家銀行發生過到期後沒有按預期承諾支付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事件發生。
注意,上述黑體結論僅針對普通風險級別的銀行理財產品PR1-3級,像高風險的外幣類、結構型理財產品都有與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相差甚遠的示例發生。
總的說來,除非發生大的國際國內軍事事件或者國家對國內銀行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否則現階段PR1-3級別的銀行理財產品的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都是能達到的,尤其是PR1-2級別。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銀行理財產品和在銀行寄售的理財產品不是一個概念,在銀行寄售的理財產品往往是廣義上定義的理財產品,實際背後是保險或者信託,是放在銀行平台上寄售的,發行人不是銀行,這種產品銀行是不會用自己信譽替他們擔保的。
因此,追求較低風險的理財客戶只建議購買銀行自己理財產品。
此外,各種理財產品都會在說明書中告知投資者這個理財產品投向的是什麼方向,因此根據國家宏觀經濟和行業景氣程度,有一定知識的投資者可判斷這個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向是否正確從而規避風險。
3、分紅型保險是理財產品嗎?
保險不是銀行理財產品,只不過是通過銀行渠道售賣而已。購買保險最重要的目的是保障。將投資理財寄望於保險來實現,這是缺乏金融知識的投資者容易做的事。當然,對於大富之家,多種金融產品配置是必須的,於是會出現大額保單的情況,普通投資者就沒必要買分紅型(或稱返還型)的保險了。
4、信託是理財產品嗎?
和保險類似,也是信託公司通過銀行渠道售賣而已。信託對資金的要求門檻高,一般是一百萬起,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一般都10%以上,但是風險由於沒有銀行聲譽擔保,有一定風險,需要認真勘查發行方的過往業績。
5、銀行理財產品的特殊時間性?
銀行每逢季末、年末都會比較缺錢,此外業績壓力也需要這種時候向上級交出個好數字。因此銀行在季末、年末發行的理財產品,往往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比平時更高。建議投資者可在這種時候購買銀行理財產品。
6、什麼樣的資金量級適合購買銀行理財產品?
5-20W,超過這個資金量級,需要學習其他理財知識,投到更高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渠道中,或者分散投資。
7、什麼樣的人適合購買銀行理財產品?
年齡較大,對新投資渠道有較強抗拒心理的老年人;
只在銀行存過定期的中青年,下一步理財方式就是考慮投資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這往往是家庭資金漸漲開始真正邁入理財的第一步(余額寶沒出現前);
如果有興趣學習其他投資渠道,在嘗到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貨幣基金>定期存款的甜頭後,會開始學習;
如果沒興趣,就到此為止了,等有家庭保障需求的時候,需要學習保險。
8、去哪裡選購銀行理財產品?
大部分人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都是去銀行櫃台辦理,其實各家銀行網銀都會實時更新自家理財產品信息並提供網銀自購(注意,最後還需到銀行網點面簽)。由於實際上各家銀行理財產品大同小異,因此投資者從自己習慣使用、信任的銀行購買就可以了。
此外互聯網上也有一些網站整合了各地各家銀行理財產品的信息,不過疏於維護,舊的信息也沒有更新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行業本身大約有一半銀行不在銀行官網更新產品到期實際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大都淪為了互聯網上的垃圾信息,並沒有被投資者所重視,平台一時也沒有好想法去整合介紹給投資者。
9、其他注意事項?
由於銀行理財產品一般不能提前贖回,如果投資者對資金的流動性要求比較高就不適合買銀行理財產品而介紹購買貨幣基金,尤其是近年火熱的余額寶類T+0貨幣基金。
總的說來,銀行理財產品適合追求低風險,但又追求高於定期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投資者。

Ⅱ 在銀行買保險有哪些注意事項

跟保險公司相比,消費者一般還是更願意接受通過銀行銷售的保險產品,覺得會比較可靠。因此,銀行成為眾多保險公司銷售產品的重要渠道之一。那麼,那您知道在銀行買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嗎?保險公司哪家強,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最新榜單!全國十大保險公司排名

在銀行買保險注意事項一

相信大家去銀行的時候,櫃員都會給您推薦一些銀行保險產品,說收益率會比較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收益率肯定沒有銀行說的那麼高,銀行出的保險是分紅性質這個分紅是看保險公司當年的盈利程度進行分配的,所以收益是無法確定的,而且保監會要求保險行業不允許在保單上面出現固定的利息也就是分紅。

在銀行買保險注意事項二

消費者去銀行購買銀保產品的時候,一定要首先弄清楚,這款產品到底是銀行或者基金公司推出的理財產品還是保險公司推出的保險產品,只有搞清楚了是保險產品之後才能接下去詳細了解銀保產品的保費保額、保障范圍等等信息。

在銀行買保險注意事項三

雖然目前市場上不少保險公司會為銀行代理銷售渠道推出專門的銀保產品,而且現如今的保險產品也均「號稱」具有理財功能,但是在銀行買的保險和通過中介公司或者代理人等渠道買的保險在本質上是一樣的,保險的所謂理財功能,更多的也是一種資金上的保障,而不要奢求通過保險產品可以賺到多少錢,保險在本質上來說還是一種保障產品。

在銀行買保險注意事項四

簽字和滿期時間要問清楚只要辦理業務,一般都會有個簽字確認的問題。保險產品可能會因為涉及多個個體而不像購買普通的理財產品一樣只要本人簽字就行,如果投保人和被保險人不是同一個人的話,所有保險合同上必須有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兩個人的簽名。而在銀行銷售保險產品時,無論是代理人還是消費者都往往容易忽略這一點。保險專家解釋,被保險人簽名主要是為了抵禦道德風險和未如實告知的風險。

保哥提示:在銀行買保險需要注意的是,不可盲目聽從營銷人員的介紹,自己一定要詳細了解銀保產品的保費保額、保障范圍等信息,避免發生意外時保險公司不承擔責任。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保險產品,不妨到中國最大的保險電子商務平台--保哥網上瞧瞧,那裡不僅容納了多家保險公司的產品,而且還有專業人士為您進行介紹。

Ⅲ 在購買理財保險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

隨著大家理財觀念的增強,如何理財也逐漸的成為大家關注所關注的焦點。經濟市場的活躍,風險意識的增強,是消費者們投資理財保險產品的原動力。奶爸提醒各位消費者,投資理財保險產品要注意四點:

一、在投資理財保險產品時,我們為了充分的保障自己的利益一定要注意的就是應按照先保障、後投資的順序進行投保,切忌在沒有任何保障,或者保障還不十分完善的情況下,以投資回報為重點來購買保險。應當明白,保險是一種穩健型、長期性投資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投資渠道,更不是一種「一夜致富」式的投資渠道。

二、保險費應與自己的繳費能力相匹配。我們在繳納費用的時候一定要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一般來說,一個家庭一年的保費投入應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0%~15%以內。消費者在購買前應充分考慮自己的實際繳費能力,量力而行,不要因一時沖動而背上經濟負擔。

三、注意區分投資理財保險產品的預期投資收益水平和風險度。分紅險和萬能保險主要適合投資風格比較穩健,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投資連結保險是一款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型保險產品,適合在證券市場處於上升趨勢時進行投資,更適合長期持有。購買投連險前,投資者應該進行風險承受力水平測試,然後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構建保險理財組合。

四、了解清楚產品的保險期間。保險期間對於保險產品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需要了解的就是從理財配置的角度來說,保險理財產品的流動性並不強,適合將中長期不用的資金用來做理財配置。如果是短期急用的資金,不建議進行保險理財。

五、充分了解保險條款中關於保險責任、繳費方式、保險期間、免責條款、合同解除等內容,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同時,還應了解保險產品中10日猶豫期的規定,以便保障自己的權益。

保險的種類有很多,有意外險、醫療險、重疾險、壽險、年金險等等,大多數朋友並不知道買它們的理由是什麼?那麼可以打開這個鏈接,奶爸在裡面詳細解答了這個問題。《為什麼要買保險十大理由?保險如何配置? 》

Ⅳ 在銀行購買理財需要注意哪些事

1.資金的靈活性。銀行理財產品眾多,有些是定期產品,有些則是活期產品。而定期產品有些只能到期之後才能取回。許多的投資者在購買時,由於沒有看清相關的情況。便買入了這類產品,在急用錢的時候,卻發現無法取回。因此,資金的靈活性要看清楚。
2.理財產品的風險性。在背景方面,這些理財產品依託於銀行,出現跑路或者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幾乎不可能發生。因此,最重要的風險方面就是存在本金虧損的可能性,由於是理財產品,如果是非保本型的。這是可能虧損本金的。因此,投資者要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3.理財產品的背景。雖然這些產品依託於銀行,但是相關的背景,投資者也是需要了解的。因為銀行中的理財產品除了自家的產品之外,還有部分代銷的產品。投資者在進行購買的時候,務必把產品的背景搞清楚,這對我們以後的收益也是有所幫助的。
4.理財產品的收益。投資理財產品的目的,無非是為了獲得收益,讓自己的資產得到增值和保值。為了吸引客戶購買,許多的銀行會把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展示在大廳當中。這一方面,投資者只是做一個參考。因為這是「預期收益」,而不是實際收益。相關的產品受到市場的影響,預期收益和實際收益也是差別較大的。因此,如果理財產品到期之後,沒有達到當時的預期收益,也是可以理解的。

Ⅳ 購買理財型保險時,應該注意些什麼,才不會被騙

理財型保險的種類有很多,分紅險、萬能險、年金險、增額終身壽險等產品都可以為被保人帶來一定的收益。我們在購買不同的理財險時,需要注意的問題也有不同。那麼這些理財型保險之間又有哪些區別呢?如果你對此比較感興趣可以看看下面這篇文章:分紅險、萬能險、增額終身壽險這些理財險有啥區別?買哪種最合算?


分紅險和萬能險是大家最關注的兩類理財險,因此學姐就以這兩類保險為例,和大家說說在購買理財型保險時,需要注意什麼。

首先,我們要知道分紅險的保單分紅是不確定,被保人具體能夠分得的金額,是由保險公司分紅險業務的經營情況決定的。如果經營狀況符合預期,則被保人就能拿到一定分紅。然而一旦經營狀況比較差,則被保人很可能無法得到分紅。從這一點來看,分紅險並不能為被保人帶來確定的收益!

關於分紅險,咱們就先說到這里。如果你想進一步了解這類保險,可以點擊下方鏈接:為什麼分紅險投訴那麼高?揭秘分紅險的神秘面紗


很多人之所以想要去購買萬能險,是因為萬能險可以為被保人提供一個萬能賬戶,這個賬戶的利率可以達到5-6%。然而我們要知道的是,這個萬能賬戶的利率是會改變的。如果外界的投資環境有所惡化,那麼萬能賬戶很可能只會按照保底利率來運行。

市面上萬能賬戶最高的保底利率為3%,大家在購買萬能險時,可以根據這一標准去投保適合自己的產品。

另外萬能險還有很多內容值得我們來說,篇幅原因,大家可以移步下面這篇文章深入了解一下萬能險。

用萬能險理財,收益穩定又安全?一文起底萬能險!


望採納

全網同號:學霸說保險,歡迎搜索!

Ⅵ 在銀行買保險理財產品注意事項有哪些

如今,銀行已然成為保險公司銷售產品的主要渠道之一,不少消費者都偏愛購買銀行的保險理財產品,以獲得保障和收益。對於在銀行買保險理財產品的消費者來說,應注意保險的本質、收益、保障期限等細節,以免得不償失。保險公司哪家強,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最新榜單!全國十大保險公司排名

銀行保險姓「保」不姓「銀」

銀行作為一家兼業代理機構,只負責代理銷售保險,其他售後服務、理賠事項統統由保險公司承擔。但在實際操作中,銀行代理的保險產品往往被冠以某某理財產品之名,這可能會使客戶產生「銀行保險」是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的幻覺。因此,客戶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前一定要問清楚是誰推出的,確保自己買的是想要的產品。

繳費期限不等於滿期時間

繳費期限與滿期時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滿期時間一般比繳費期限要長。因此,客戶在選購銀行保險產品時必須問清楚滿期時間,也就是最後領錢和合同終止的時間。

巧用猶豫期保障自身利益

猶豫期也稱冷靜期,一般為10日。在猶豫期內,客戶應仔細閱讀保險條款,確保自己對於產品特性、利益分配、滿期時間、退保方式、保險責任等問題有全面的了解。如果對在銀行已辦理的險種不滿意,客戶必須在十天猶豫期內辦理退保手續,過了十天猶豫期再退保,就會有較高的成本損失。那麼如果買錯了保險,要不要退保,退保的話怎麼退才能不虧錢呢?最新攻略!買錯保險退保退錢流程和注意事項!

預期收益並不一定會實現

在分紅收益方面,雖然合同上都會以高、中、低三個層次的收益來進行演示,但這僅僅是基於以往數據的推演,並不代表實際收益,保險公司的最終分紅取決於公司當年的收益水平。

保哥提示:在銀行買保險理財產品注意事項有哪些?通常情況下,銀行保險理財產品的本質、繳費期限與滿期時間的區別、猶豫期的使用、預期收益的承諾等內容均是購買銀保產品的消費者們需要注意的事宜,這些關繫到您的切身利益。

Ⅶ 在銀行買保險要注意什麼

家都知道,我們投保保險產品的渠道有很多種,其中銀行渠道就是其中之一,一般我們在銀行買保險的話,主要是要注意以下這幾點:


在開始講解之前,大家先來補充一下相關的保險知識:超全!你想知道的保險知識都在這


1、保障范圍和自己認知有出入


一般來說,銀行保險發展了幾十年,主要還是銷售這幾種保險:年金險、分紅險、萬能險、投資連接險,這些都是帶有理財功能的保險。


不少人對銀行有天然的好感和信任度,一聽說存多久能拿到很高的收益,還送保障,覺得這種產品既能提供保障又能拿到高收益,就會糊里糊塗的簽字買下了年金險,後知後覺才知道它不保疾病,生病是不賠保險金的。


2、混淆存取的概念


就拿年金險來說,大部分年金險產品是需要持有一定時期才會有收益,如果沒到期我們想要拿出來的話,基本上是會遭受損失的。


但有的業務員在推薦的時候絲毫不提如果沒到期的話,是不能領取的,提取有損失,尤其是持有前期提取損失很大,所以我們一定要在投保前了解清楚這款產品的細節信息。


對年金險產品不了解的朋友,可以看下這篇文章:學會這招,遠離年金險99%的坑


3、誇大收益


有的業務員在介紹類似年金險產品的時候,會將這些產品的收益誇大,但往往很多時候是沒辦法達到所說的這么高收益的。大家要知道,只有是寫進去合同的收益才是真正能拿到手的,所以我們在投保的時候,要將保單的條款了解清楚。


關於銀行買保險的注意要點,學姐就先講到這里,想要了解更多相關的內容的朋友,可以看下這篇文章:銀行保險怎麼樣?這些內容需謹慎!




望採納


全網同號:學霸說保險,歡迎搜索!

Ⅷ 銀行理財怎麼買千萬不要看錯這三點,否則本金都會打水漂!

很多人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出於對銀行「公家人」身份的信任,認為這些由銀行出售的產品是沒有風險的,銀行方面也會保證客戶的利益。然銀行理財產品虧損的示例頻頻發生,這也就導致了許多投資者對銀行的信賴感幾乎降至冰點。
那麼,銀行理財真的不安全嗎?
實際上,並非如此!
要知道,銀行售賣的理財產品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另外一類是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包括基金、保險、信託、國債、第三方理財等,這些產品都不能稱為銀行理財,除了國債之外,其它產品的風險普遍要高於銀行理財。
而我們所聽到的銀行理財虧損示例,大都屬於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所以,今天要跟大家詳細講講如何購買合規且正式的銀行理財,讓大家避免入坑!如果覺得有用,大家不妨轉發分享喲~

購買銀行理財之前,這些問題一定要搞清楚:
1、何為自發,何為代售?
銀行作為一個擁有龐大客戶量的金融機構,不僅僅會銷售自營理財產品,還會代理發行其他金融機構的產品。這里鄭重提醒大家:「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之前,一定要先確認是銀行的自營產品還是代發行產品」。
自營產品和代發產品如何區分?自營產品有以下三點特徵:
1直接打開所屬銀行官網或手機銀行投資理財板塊查看。
2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在產品說明書中都會有一個以大寫字母「C」開頭的14位產品登記編碼。
3可以通過中國理財網輸入該理財產品的編碼,如果可以查詢的到,即為正規的銀行自營理財產品。
2、正確區分理財產品和保險
相信大家看過不少關於銀行存錢理財變保險的新聞,當客戶在銀行辦理業務時,遭到銀行工作人員推銷某款理財產品,出於對銀行工作人員的信任,以及自身對風險的防範意識不到位而隨意購買,從而導致了日後血本無歸的慘劇。
因此大家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一定要事先確認產品究竟屬於理財性質,還是保險性質?同時要注意理財性質產品的預期收益和風險等級是否與自己所能承受的風險等級相對應。
3、預期預期收益率
投資理財保本增值是關鍵,如果光看中預期收益,那麼極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掉入了高風險的理財陷阱。理財產品說明書里,一般提到的預期收益率,是指「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即只有你選擇的理財產品期限達到1年時,才能達到的預期預期收益率。
比如一款宣傳預期年化預期收益6%的理財產品,產品期限為6個月(180天),6個月後,你的預期收益不是本金×6%,而是本金×6%÷365×180。>>查看更多
總結: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很多人通過合理地長期堅持投資理財,不僅僅提高了自身的財富效能,還有利於實現更高品質的生活。

Ⅸ 買理財產品應該注意什麼

購買理財產品應該注意:購買平台是否正規;購買的理財產品風險等級、了解理財產品的投資策略、還要知道產品贖回或到期後本金和收益到賬方式等。購買理財時,要到正規的渠道和平台購買,並且這些平台是受到國家監管的。如果不放心資金安全的,就建議去銀行購買,銀行產品可能不保本,但是不會出現捲款跑路的情況。
拓展資料:
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是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的產品。它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分為債券型、信託型、掛鉤型、QDII型及電子現貨。
投資於貨幣市場中,投資的產品一般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因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個人無法直接投資,這類人民幣理財產品實際上為客戶提供了分享貨幣市場投資收益的機會。
投資於有商業銀行或其他信用等級較高的金融機構擔保或回購的信託產品,也有投資於商業銀行優良信貸資產受益權信託的產品。
產品最終收益率與相關市場或產品的表現掛鉤,如與匯率掛鉤、與利率掛鉤、與國際黃金價格掛鉤、與國際原油價格掛鉤、與道·瓊斯指數及與港股掛鉤等。
QDII型人民幣理財產品,簡單說,即是客戶將手中的人民幣資金委託給合格商業銀行,由合格商業銀行將人民幣資金兌換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資,到期後將美元收益及本金結匯成人民幣後分配給客戶的理財產品。
儲蓄或者說存款,是深受普通居民家庭歡迎的投資行為,也是人們最常使用的一種投資方式。儲蓄與其它投資方式比較,具有安全可靠(受憲法保護)、手續方便(儲蓄業務的網點遍布全國)、形式靈活、還具有繼承性。儲蓄是銀行通過信用形式,動員和吸收居民的節余貨幣資金的一種業務。
買理財產品可以在支付寶上,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操作環境:
品牌型號:iPhone13
系統版本:iOS15.3.1
app版本:v10.2.56
打開支付寶APP,點擊【財富】——【理財】。
選擇自己需要購買的理財產品。
選擇好以後在理財產品的詳情頁面中點擊【轉入】。
輸入買入金額,並勾選同意相關協議。
點擊【確定】並選擇使用余額作為支付方式即可。

Ⅹ 買銀行理財過來人的忠告有哪些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在理財的時候,選擇正規的平台是很重要的,其中銀行理財的平台肯定是比較正規的,但是銀行理財本身是有風險性的,是不保本、不保息的,和銀行的存款是有區別的,雖然說都是屬於一個平台,但還是會有區別的,那麼買銀行理財過來人的忠告有哪些?有什麼需要注意的?為大家准備了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首先是要了解銀行的風險等級,要知道有多大的收益,就要承受多大的風險,不能盲目的購買銀行理財或者說只看收益而不考慮風險的大小,在買銀行理財的時候,由於每個人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沒所以在買的時候要分析自身的情況來選擇合適的銀行理財才是最重要的。
銀行理財產品按照風險等級,可以劃分為謹慎型產品(R1)、穩健型產品(R2)、平衡型產品(R3)、進取型產品(R4)和激進型產品(R5)這五種,數字的增加代表風險的加大。
如果自身的資金不是很多,並且不能承受很大的風險,那麼一般建議是不要把所有的錢來理財,因為理財是有風險的,可以把錢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存款,一部分是銀行理財,在銀行理財的時候,不要挑選風險大的,因為風險大的,雖然說收益是比較高,但是虧損的可能性是比較大。
如果出現虧損的情況,那麼對生活也是會有一定的壓力,所以建議選擇風險小的,比如說:謹慎型產品(R1)、穩健型產品(R2)投資者可以看銀行理財,上面一般都是會有標注風險的,另外要注意看理財的詳情介紹。
熱點內容
貨幣在執行什麼職能時能自發調節 發布:2025-08-08 18:13:13 瀏覽:474
上海天使創業引導基金如何入股 發布:2025-08-08 18:00:47 瀏覽:436
如何轉入理財通 發布:2025-08-08 17:46:21 瀏覽:763
中國m2期貨幣是什麼 發布:2025-08-08 17:29:54 瀏覽:358
本輪股市怎麼走 發布:2025-08-08 17:19:41 瀏覽:317
上海金山金融平面設計要多少錢 發布:2025-08-08 17:14:51 瀏覽:54
新基金第二天就賠了怎麼辦 發布:2025-08-08 16:56:20 瀏覽:39
四人實體店怎麼分配股權比例 發布:2025-08-08 16:45:25 瀏覽:476
哪些基金有交易所 發布:2025-08-08 16:44:24 瀏覽:922
國家如何調整貨幣緊縮 發布:2025-08-08 16:07:56 瀏覽: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