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性基金具有什麼特徵
① 什麼是政府性資金
政府資金,狹義上又稱政府補貼資金、政府扶持資金、政府扶持項目、政府專項等,通常指的是我國政府使用財政手段通過政府與企事業、院所等單位的共同投資,促進特定領域研發投入、加速產業化成型、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進而實現國家層面上的宏觀經濟目標、科研目標甚至國防目標等。
② 政府性基金主要應當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政府性基金應具備的條件:
1.企業帶政府收取的
2.具有專項用途
3.性質為財政資金
4.有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作為依據
③ 如何看待我國的政府性基金 財政學
政府性基金是為實現特定經濟社會領域的政策目的,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 屬部門按照規定程序批准,依法向特定群體無償徵收的具有專項用途的一種非 稅收入。政府性基金種類繁多,與一般稅、特殊類型稅、規費、受益費等有著 明顯區別,其基本特徵表現為特別政策性、被課征群體特定性、特殊的法律關 聯
④ 政府性基金的介紹
政府性基金,是指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根據法律、國家行政法規和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的規定,為支持某項事業發展,按照國家規定程序批准,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徵收的具有專項用途的資金。包括各種基金、資金、附加和專項收費。
⑤ 如何看待我國的政府性基金
一、政府性基金收入包括哪些
政府性基金,是指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根據法律、國家行政法規和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的規定,為支持某項事業發展,按照國家規定程序批准,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徵收的具有專項用途的資金。包括各種基金、資金、附加和專項收費。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辦法
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的決定》(國發〔1996〕29號)要求,從1996年起,將養路費、車輛購置附加費、鐵路建設基金、電力建設基金、三峽工程建設基金、新菜地開發基金、公路建設基金、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基金、農村教育費附加、郵電附加、港口建設費、市話初裝基金、民航機場管理建設費等13項數額較大的政府性基金(收費)(以下統稱「基金」)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為了做好政府性基金的預算管理工作,特製定本辦法。
三、關於預算管理原則與預算級次劃分
納入預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管理總原則是:基金全額納入預算管理,實行收支兩條線,收入全額上繳國庫,先收後支,專款專用;在預算上單獨編列,自求平衡,結余結轉下年繼續使用。
基金的預算級次劃分為中央基金預算收入、地方基金預算收入和中央與地方共享基金收入。在未作出新的調整之前,有關收入的劃分暫以原規定為准,即目前屬於中央政府的收入,仍作為中央基金預算收入;目前屬於地方政府的收入,仍作為地方基金預算收入;目前作為中央與地方政府共享的收入,仍作為中央與地方共享基金收入。
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政府基金預算是按照等級來劃分的,收入上繳之後再支出,基金是有一定的管理辦法,為了更好的管理社會制定了管理原則。
⑥ 政府性基金包括哪些
1、養路費;
2、車輛購置附加費;
3、鐵路建設基金;
4、電力建設基金;
5、三峽工程建設基金;
6、新菜地開發基金;
7、公路建設基金;
8、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基金;
9、農村教育費附加;
10、郵電附加;
11、港口建設費;
12、市話初裝基金;
13、民航機場管理建設費。
以上就是政府性基金包括的內容。
政府性基金是什麼
政府性基金是一定時間內經過政府及其下屬部門審批後依法向特定群眾無償收取的非稅收入,大多投入公共事業之中,用於落實一定的經濟政策。這樣收取的資金不是即收即用的,而是嚴格按照兩條線路完成的。收取的資金全額首先全部被收入國庫,進行清點和匯總之後再嚴格按照一定的標准進行分配和支出。但中國關於政府性基金的法律體系仍然比較模糊,曾出現過政府性基金被濫用的現象。
拓展資料:
按照《國務院關於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的決定》(國發[1996]1996號),自1996年以來,13項政府大項(收費)(合二為一)(合二為一),包括公路通行費、車輛購置附加費、鐵路建設資金、電力建設基金、三峽工程建設基金、新菜地開發基金、公路建設基金、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基金、農村教育附加費、郵電附加費、港口建設費、地方電話安裝費、民航機場管理和建設費等,均納入預算管理。為了自己做好政府性基金預算進行管理會計工作,制定本辦法。公路收費改革後,部分養路費不再適用。
原則和分工
預算管理原則和預算層次劃分
政府資金管理納入預算管理的一般原則是:資金全部納入預算管理,實行收支兩條線。收入全額上繳國庫,收入先收後付,專款專用;分開預算,尋求自我平衡,余額結轉下年繼續使用。
各級基金預算管理分為中央基金預算收入、地方發展基金預算收入和中央與地方資源共享基金銷售收入。新調整前,有關收入的劃分仍按原規定執行,即屬於中央的收入仍視同中央基金的預算收入;屬於地方政府的收入仍作為地方基金的預算收入;作為中央和地方共享的收入,仍然是中央和地方資金共享的收入。
地方財政部按照我們國家法律規定進行徵收的附加稅費,按照國務院[1996]29號文件管理要求企業納入地方財政資金預算後,也作為我國地方人民政府的基金收入,預算級為地方預算收入,繳入中央國庫。
⑦ 規費和政府性基金有什麼區別
行政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都是政府為提供特定社會公共產品和服務,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種形式,是政府籌集資金的一種手段,是政府非稅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的主要區別:
1、 收取方式不同。政府性基金一般不與被徵收主體發生直接管理或服務關系;而行政性收費與提供具體服務或行使管理職責相聯系。
2、收入特性不同。政府性基金屬於非補償性的,是政府憑借行政權力強制地、無償地徵收,與具有特定目的的稅收性質相同,是比較典型的「准稅收」;而行政性收費除專項收費外,一般具有補償性特點。
3、收入來源不同。政府性基金的徵收渠道和形式較多,既有以稅收、價格為載體徵收,也有按銷售(營業)收入、固定資產原值、工資或政府非稅收入的一定比例收取。而行政性收費收入一般只能來源於被管理或服務對象。
4、資金規模和使用方式不同。政府性基金徵收數額一般都比較大,具有專門用途,嚴格實行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行政性收費數額一般較小,用於相關管理或服務中的開支。
行政規費
行政規費是指政府機關為某些特定的單位和個人提供相應服務所收取的費用,如辦理結婚證、護照等收取的工本費、手續費等。這些收費主要是配合國家對有關行為、活動的統計、管理,並適當彌補政府管理成本費用,不以增加政府收入為目的。
所謂行政規費,是指附屬於政府部門各種行政活動的收費,包括外事規費(如護照費)、內務規費(如戶籍規費)、經濟規費(如商標登記費、商品檢驗費等)、教育規費(如學雜費、畢業證書費等)、其他行政規費(如會計師、律師、醫師執照費等)。
⑧ 行政性收費與政府性基金有什麼區別
行政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都是政府為提供特定社會公共產品和服務,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種形式,是政府籌集資金的一種手段,是政府非稅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的主要區別:
(1) 收取方式不同。政府性基金一般不與被徵收主體發生直接管理或服務關系;而行政性收費與提供具體服務或行使管理職責相聯系。
(2)
收入特性不同。政府性基金屬於非補償性的,是政府憑借行政權力強制地、無償地徵收,與具有特定目的的稅收性質相同,是比較典型的「准稅收」;而行政性收費除專項收費外,一般具有補償性特點。
(3)
收入來源不同。政府性基金的徵收渠道和形式較多,既有以稅收、價格為載體徵收,也有按銷售(營業)收入、固定資產原值、工資或政府非稅收入的一定比例收取。而行政性收費收入一般只能來源於被管理或服務對象。
(4)
資金規模和使用方式不同。政府性基金徵收數額一般都比較大,具有專門用途,嚴格實行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行政性收費數額一般較小,用於相關管理或服務中的開支。
⑨ 政府投資的特點是
政府投資的主要特點為:
一、政府投資項目大多數集中在為社會發展服務,非盈利的公益性項目。
這是由政府投資項目的性質所決定的,這種性質就是非盈利性。因為在市場 經濟體制下,一般經濟組織的投資活動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除政府財 政基本建設資金以外的投資都會追求高收益的回報,而對非盈利、難以盈利或投資回收期較長的項目則不會涉足。
二、 超大型政府投資項目比一般項目投資大、風險大、影響面大。
這是由政府在國家公共利益中肩負重任的性質所決定的。有些投資大、風險 大的超大型政府投資項目,如果沒有政府資金的介入,任何其他投資都不可能承 受如此巨大的投資和風險。
三、政府投資項目具有比一般項目更嚴格的管理程序。
各國政府出於在納稅人中樹立廉潔、高效的形象,保證政府投資項目的投資 效益,一般採取了更嚴格的管理程序。這主要表現在:要按照國家規定履行報批 手續,嚴格執行建設程序;嚴禁擠占、挪用政府投資。
(9)政府性基金具有什麼特徵擴展閱讀:
取決的因素:
在一個社會中,政府投資和非政府投資所佔比重究竟多大,主要取決於以下兩個因素:
一、社會經濟制度的不同。一般而言,實行市場經濟的國家,政府投資所佔的比重相對較小,非政府投資所佔的比重相對較大;實行計劃經濟的國家,政府投資所佔的比重相對較大,非政府投資所佔的比重相對較小。
二、經濟發展階段的不同。在經濟發達國家,政府投資占社會總投資的比重較小,非政府投資所佔比重較大,在欠發達和中等發達國家,政府投資占社會總投資的比重較大,非政府投資所佔比重較小。
⑩ 與非政府投資相比,政府投資有哪些特點
主要特點有:
(1)政府投資,以微利或無利潤,但它可以大大提高國民經濟的整體效率;
(2)可靠的消息來源的政府投資基金,多為大型項目和長期項目;
(3)政府投資主要集中在較大的「外部效應」的基礎產業和設施。 范圍: 外部效應的大型公用事業,能源,交通,農業,大江大河的治理和控制污染,以及其他有關民生,產業和領域。
政府投資是指政府為了實現其職能,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投入資金轉化為實物資產的行為和過程。由於政府投資側重於社會效益,具有開發性和戰略性的特點,一般投資於社會公益性、公共服務領域和基礎性投資領域,因而主要服務於彌補市場失效,維護市場配置功能,調節國民經濟運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