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對股票的影響
『壹』 如何評價朝鮮戰爭及其影響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首歌,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這一跨,背後是197653名烈士的犧牲。
犧牲的烈士里,有孫占元、黃繼光、邱少雲這樣我們熟知的名字,但更多的是無名英雄。
他們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身後的祖國,也用他們的犧牲累積出了勝利,為中國贏得了幾十年平穩的發展空間。
他們的故事,值得被銘記。
1957年公映的《上甘嶺》,是第一部表現志願軍抗美援朝的經典影片。
這部64年前的電影,用124分鍾的時間,為我們揭開了抗美援朝戰爭慘烈的一角,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它的前世今生。
01 血肉築長城的上甘嶺戰役
《上甘嶺》取材自「上甘嶺戰役」,這場戰役發生在板門店談判過程中。
1952年10月8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單方面宣布中止板門店談判。
美方的談判代表狂妄地叫囂著「讓飛機、大炮去辯論吧!」
之後,美方對志願軍發起了代號為「攤牌行動」的大規模打擊。
上甘嶺戰役的勝負對整場談判至關重要,但難度也有目共睹。
一組數字說明問題:
美軍兵力6萬餘人,大炮300餘門,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
而志願軍最大的優勢是什麼呢?
是為了祖國不怕犧牲的精氣神!
美軍在強大兵力和武器的支持下狂轟濫炸,對志願軍兩個連約3.7平方公里的陣地上,傾瀉炮彈190餘萬發,炸彈5000餘枚,陣地山頭被削低兩米,高地成了一片焦土。
面對美軍的瘋狂進攻,志願軍以血肉築長城。雙方鏖戰的43天中,僅拉響手榴彈、手雷、爆破筒與敵同歸於盡,捨身炸地堡、堵槍眼的烈士留下姓名的就有38位之多!
正是這種視死如歸的精神,成就了最後的勝利,雙方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讓美軍乖乖回到談判桌前。
後來,毛澤東主席了解到了上甘嶺戰役的情況,他親自指示有關方面將其拍成電影,這才有了《上甘嶺》一片。
02 以小見大的電影《上甘嶺》
電影《上甘嶺》對上甘嶺戰役做了藝術化處理,以八連連長張忠發和他帶領志願軍為主體,以小見大,講述了志願軍與敵人浴血奮戰的故事。
影片基本還原了上甘嶺戰役的三個階段:美軍的進攻與地面爭奪;坑道斗爭;志願軍的反擊作戰。
地面爭奪階段,戰況激烈時,敵人一個上午瘋狂進攻達二十三次,志願軍戰士用生命和鮮血堅守每一寸土地。
與張忠發的八連交接陣地時,眼睛受傷的七連指導員孟德貴指著身邊的土地說:「東西長五百公尺,南北寬不到300公尺,現在一寸也不少,交給你了。」
守護每一寸陣地,絕不言棄是他們的使命,也是他們的榮譽。
因為心中有信仰,面對敵人的不斷轟炸、敵強我弱的力量懸殊,哪怕只剩一個人,志願軍戰士也毫不退縮。
所以,當同志們拿命換來的陣地丟失,士兵退入坑道後,他們會覺得退縮可恥,說:「這樣活著比死還難受。」
正是一份對國對家的使命感,讓他們熬到了反攻時刻。
坑道里並不比正面迎敵輕松,尤其是缺水考驗著每一個人。
最困難的時候,他們只能靠望梅止渴的故事、想一想家鄉汁多又甜的蜜桔、小時候游泳嗆的滿肚子水緩解。
當炊事員老王給連長送來兩個蘋果,連長給受傷的指導員,指導員和其他傷員又堅持給連長。
最後,全部人分食了兩個蘋果。為了給坑道的戰士送補給,後援同志要穿過一道又一道的封鎖線,不知道有多少人倒在路上,又是巨大的犧牲!
在犧牲與鋼鐵般的意志的支撐下,志願軍終於迎來了反攻的機會,拿回丟失的陣地,讓美國談判代表乖乖回到了談判桌。
影片雖然有不少大場面的鏡頭,以突出戰斗慘烈為主,但依舊用細節刻畫出了鮮明的志願軍形象。
八連連長張忠發,打仗的時候愛要水喝,因為是機關槍射手出身,聽到機關槍響就手癢癢。他作戰英勇、不怕犧牲、愛護官兵,是軍官的代表。
張忠發的通訊員楊德才,年僅18歲,愛講連長的英勇事跡,身上總是掛著滿滿兩壺水,隨時給連長過癮。
他有一個英雄夢,反擊沖鋒的關鍵時刻,他在身體多處槍傷的情況下,依舊堅持作戰並捨身炸了敵人的軍事據點,成了真正的大英雄。
他是一個個黃繼光、孫占元的縮影。
女衛生員王蘭,起初因為性別刻板印象,每一個連長都不願她留在部隊「添亂」,但當她和戰士們一起困在坑道之後,終於用吃苦耐勞的精神改變了張忠發的偏見。
她代表著每一位為戰爭做出貢獻的女性。
整部電影以點帶面,立體表現了抗美援朝中的軍官與戰士、前線與後方、男人與女人的形象。
『貳』 戰爭對股市影響大不
一、戰爭不可避免地對股市、期市產生影響
戰爭是人類解決矛盾的一種方式,當其他可用的方式都不能有效解決矛盾時,人們會選擇用戰爭來解決。古往今來,人類發生過的戰爭不計其數。就戰爭的影響而言,涉及面是相當廣泛的,除了某種程度上推動歷史的發展之外,對交戰雙方、鄰國甚至更遠的國家的社會、民族、經濟、文化等都會產生較大的影響。自從人類經濟社會有了股市和其實之後,戰爭也就不可避免地對它們產生影響,因為股市和期市本身就是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核心差別?商品期貨受戰爭的影響一般會上漲,而不同國家的股票和股指期貨受到戰爭的影響表現則不盡相同
對交戰國而言,商品現貨是必漲的
戰爭推動現貨商品上漲的本質原因是由戰爭的兩大特性造成的,即戰爭的消耗性和破壞性。戰爭是物資的極大消耗,是人類對之前生產的商品最高級別的消耗運動,在戰爭中,交戰國的能源、金屬、軍工用品、醫葯等都會快速消耗;戰爭也是對社會經濟的破會,除了戰爭直接摧毀房屋、廠房、農田等,還會由於戰爭引起的人口數量減少,而使農民、工人和其他勞動力大大減少,同時戰爭引起的社會動盪還會使更多的大量工廠關閉、農田荒廢,造成社會商品(包括農產品)差能下降,形成供不應求,導致價格上漲。
附:美國的數次戰爭和美國批發物價指數的關系(以1967年物價指數為基數100)。
1812年,美西戰爭爆發,批發物價指數從38一直竄到58,在戰爭結束後,物價指數迅速下滑,在1845年甚至一度達到25的低點。
1862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物價指數從32迅速飆升到70,而在南北方實現統一後,批發物價指數又再度大幅下滑,在1896年再度探低25。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批發物價指數從35迅速竄到80,在1919年戰爭結束後,物價指數又像前兩次一樣迅速回落,在20世紀30年代初回落到35左右。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批發物價指數又從40迅速飆升到80,緊接著進行的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把物價指數推向100。在越南戰爭失敗後,物價指數再度下滑,經濟陷入衰退。
商品期貨會先於現貨上漲
由於期貨具備價格發現功能,因此一般在戰爭前夕,相關商品期貨的價格,特別是能源、金屬的期貨價格會先於現貨上漲。
全球商品及商品期貨的反應
在現代社會,一般情況下,全球的商品是自由流通的,各國間商品價格的關聯度較高,重要商品的價格,特別是原材料的價格在各國是差別不大的,同時設置期貨的商品恰恰是可以標准化、流通性強的工業品和農產品。因此交戰國商品及商品期貨價格的上漲會帶動鄰國乃至整個世界相關商品及商品期貨價格的上漲。
不同情況下,各國股票及股指期貨受戰爭的影響各有不同
戰爭的規模大不大、國家有沒有參戰、是不是交戰國的鄰國、交戰國雙方實力的強弱對比等情況的不同,戰爭對交戰國雙方以及對鄰國、其它中立國股市及股指期貨的影響都是大不一樣的。
比如強國與弱國之間的小規模戰爭,可能強國的股市是漲的,而弱國的股市大跌甚至休市;兩個弱國之間的戰爭,由於勢均力敵,可能戰爭持續數年,股市一般會休市;兩個龐大交戰集團的所有交戰國的股市可能都是暴跌的。
三、交戰雙方強弱明顯小規模戰爭,對各國股市、期市的影響
由於交戰雙方的實力強弱太明顯,不用開戰也可以毫不費力的判斷出誰會獲勝,甚至都知道戰爭持續的時間不會太長,同時由於戰場一般在弱國,因此戰爭對強弱兩方股市和股指期貨的影響會截然不同,而對商品期貨的走勢則是方向一致的。
『叄』 朝鮮戰爭對蘇聯、日本各有什麼影響
蘇聯
戰爭對蘇聯的影響就十分復雜。一方面來看蘇聯是最大的贏家,戰爭令中美爆發直接沖突,而自己則從未正面介入。戰爭削弱了美國的實力,把美國超強的國力軍力從歐洲鐵幕一線的爭奪轉移到朝鮮戰爭的泥潭。為蘇聯爭取了時間在二戰後的廢墟上治療戰爭創傷,發展國防尖端技術,縮小了與美國的差距。而美國人則始終相信蘇聯是真正的幕後指示者。美國的國防軍費開支在戰後增加三倍,主要就是針對蘇聯。西方陣營也開始團結對抗蘇聯。
日本
日本雖然沒有參戰,但是,戰爭期間美軍在日本大量的物資采購,對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的經濟復甦,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肆』 抗美援朝對朝鮮的影響
1、朝鮮半島被分割,不再是同一個國家
2、朝鮮在中國的軍事援助下,稱為亞洲軍事強國,也是世界第5個武裝力量過百萬的國家(中美俄印)
3、朝鮮為了維護統治,對內集權統治,對外仇視韓、日、美!
4、朝鮮在戰後直到現在,一直是東亞的不穩定因素
『伍』 抗美援朝對中國的影響是什麼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使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凝聚力,為國內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這是此後中國發展尤其是在當時國際環境極其惡劣的情況下,難能可貴的精神支柱,也是此後所有經歷的中印、中越、台海等大風大浪的底氣和精神支柱。
依此,中國維持了國家的團結和統一,更重要的是,獲得了發展的時間,為之後的發展爭取了空間,才有了中國的今天。
(5)朝鮮戰爭對股票的影響擴展閱讀:
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的一部分,僅指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的階段,也包括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性運動。
歷史背景:
1、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入侵朝鮮,並向朝中邊境推進、轟炸中國丹東地區,嚴重威脅新中國的安全。 這是中國出兵朝鮮的根本原因。
2、美國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對中國的國內統一戰爭進行武力干涉。
3、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
結果:
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結束。
1958年,志願軍全部撤回中國。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粉碎了美國妄圖干涉朝鮮內政、並吞全朝鮮的企圖,保衛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獨立。
『陸』 抗美援朝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暫時分了五方面
第一, 這場戰爭極大地提高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際地位
中共中央敢於作出出兵決策,中國人民志願軍依靠那樣落後的武器裝備,打敗了完全現代化裝備的美國侵略軍,極大地震動了全世界。美國在總結朝鮮戰爭時說,在這場戰爭中顯示了中國巨大的力量,「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那個軟弱無能的國家了」,中國在這場戰爭中「贏得了聲譽」,「提高了地位」。經過這場戰爭,不但美國而且整個世界,包括當時的社會主義國家都不得不對中國刮目相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一掃中國近代歷史上的屈辱,中國人民真正地揚眉吐氣了,中華民族真正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了。可以說,這場戰爭對於中國人民是自鴉片戰爭以來最了不起的正氣篇。美國在朝鮮戰場上遭到中國人民的沉痛打擊,從此不敢再輕視中國人民,相信中國人說話是算數的。
第二,這場戰爭打破了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
美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上和軍事上最強大的國家,恃強稱霸,不可一世。然而侵略朝鮮,遭到了慘重的失敗。這「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國主義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擊敗的。」這對中國具有「恐美病」的人是極大的教育,對亞洲和世界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民族解放斗爭也是極大的鼓舞。
第三,這場戰爭為中國贏得了和平建設的環境,同時也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民的生產積極性
戰爭不可避免地要付出巨大的物資消耗,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的勝利,也極大地鼓舞了國內人民,中國共產黨和各級人民政府極大地調動了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和生產積極性,至1952年底,即按原計劃全面完成了國民經濟恢復,取得新中國經濟建設的第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勝利。全國出現了空前統一和空前安定的政治局面。1953年起順利開始執行國民經濟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使中國取得了進行長期和平建設的環境。
第四,這場戰爭促進了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建設和中國軍事學術的發展
志願軍取得了現代條件下依靠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強敵的寶貴經驗,這場戰爭的作戰經驗,對於後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訓練和保衛國防作戰及援外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於研究打贏現代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也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特別是,這場戰爭極大地促進了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建設,推動了中國軍事學術的發展,使我軍作戰觀念發生了許多重要轉變,主要是:由單一步兵作戰向現代多軍兵種聯合作戰的轉變;由單純地面作戰向現代立體作戰的轉變,由單純前方作戰向現代前後方全面作戰的轉變等等。
第五,中國人民經過這場戰爭創造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主要是:不畏強敵,敢於斗爭,敢於勝利的精神;上下一致,同心協力,團結對敵的精神;高度的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相結合的民族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國後來的國家建設和發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中國人民偉大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爭,是中國人民不畏強暴,反抗侵略的偉大壯舉,創造了震撼世界的光輝業績,譜寫了新中國歷史上的光輝篇章,是新中國的光榮和驕傲,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和驕傲,她與日月同輝,永久地載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族的光輝史冊。
『柒』 朝鮮戰爭具有怎樣的影響
朝鮮人民的勝利顯示了國際主義和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各國人民兄弟般團結的偉大力量。這一勝利,對於保衛遠東和全世界的和平與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
人民民主制度的生命力,後方的鞏固,人民軍官兵的堅忍不拔精神和英雄主義,勞動黨的有力領導,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幫助,社會主義大家庭各國人民,首先是蘇聯人民的無私援助等等,是保障朝鮮人民在祖國解放戰爭中取得勝利的基本因素。
「在我們祖國處於最艱苦的時期」,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金日成說,「站在全世界民主力量前列的蘇聯,給予了朝鮮人民巨大援助與支持,在國際舞台上保衛了她的合法權利和利益,鼓舞我國人民去為正義事業而忘我斗爭,並且增強了我國人民的必勝信念。這是我國人民取得勝利的決定性條件之一」。朝鮮人民軍官兵,在戰斗中表現出了集體英雄主義和勇敢精神,480餘人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74.6萬餘人榮獲了勛章和獎章,13個部隊和兵團被授予近衛稱號。
『捌』 抗美援朝的歷史意義
1、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粉碎了美國妄圖干涉朝鮮內政、並吞全朝鮮的企圖,保衛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獨立。
2、捍衛了新中國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國經濟恢復和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
3、保衛了亞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國主義「紙老虎」的面目,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反對侵略的意志和決心。
4、打出了中國的國威和軍威,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使中國軍隊取得了以劣勢裝備戰勝現代化裝備的敵人的寶貴經驗,加速了人民軍隊的建設。
(8)朝鮮戰爭對股票的影響擴展閱讀:
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1958年,志願軍全部撤回中國。10月25日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據統計,中國為進行抗美援朝戰爭共消耗各種作戰物資560餘萬噸,戰費62.5億元人民幣。從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願軍共殲敵(包括斃、傷、俘)109.3萬餘人。1953年10月23日美聯社公布的「聯合國軍」傷亡總數是147萬餘人。
『玖』 朝鮮戰爭爆發的原因及影響
1.根本原因:戰後美蘇陷入冷戰,都想爭奪東亞霸權。
2.美蘇都想把朝鮮半島作為其勢力范圍,積極扶植代理人,進行分>裂朝鮮的活動。
3.金日成妄圖統一朝鮮,單方面打破了美蘇對峙的現狀。
影響:1.造成朝鮮民族的分>裂,為日後朝韓沖突埋下了不安》定因素
2.中國在朝鮮戰爭中的勝利,維持了朝鮮半島的勢力均勢,保證了這一地區長期的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