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價對股票的影響
A. 對價股票什麼意思
股票對價問題得由股改談起。
我國股市上一直存在著「股權分置」問題,被普遍認為是困擾股市發展的頭號難題。
過去由於歷史原因,我國股市上有三分之二的股權不能流通。亦即股市同時存在著流通股與非流通股。此二類股,同股不同權、同股不同利,此即「股權分置」問題。其弊端長久地嚴重影響股市的發展。
股權分置改革(股改政策)就是要在市場條件變化的情況下,對此兩類股東的股份,予以重新確認。並由現況的兩類股權分置,變為將來股票全面流通的情況。股改的目的,最終就是要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以消除制度賦予非流通股股東對公司的壟斷控制權、防止同股不同權和同股不同利的現象繼續發生。非流通股一旦進入市場流通,市場流通籌碼大量增加,那麼就會破壞原有高溢價發行的少數流通股的市場條件。在原來股權分置條件下,流通股之所以能夠高溢價發行,是因為數量巨大的非流通股不流通。現在進行股權分置改革(由股權分置改為不分置,全部進入市場流通,且改革後兩者權利義務相同),非流通股要進入市場流通,那麼理所當然要對兩類股東的持股成本進行核算並重新確認兩類股東的股權。也就是說,股權分置改革就是對兩類股東的股權,予以重新確認後,全部股票進入市場流通。
目前具體的股改措施,是由公司管理階層自己提出股改方案,由小股東投票表決。有些有創意的作法就不斷出台,例如:
(1)提出大股東違約賠償條款。
非流通股股東增加股改違約賠償承諾,規定如果非流通股股東未按承諾減持股份,則非流通股股東願意將違約出售股票所得全部或部分賠償給公司(類似台灣公司法歸入權條款)。這是一個懲罰規定製定,有助於消除流通股股東對股改承諾條款得不到執行的擔心,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和增強投資者持股信心。
(2)提出禁售期限(類似共同基金發行之初的閉鎖期條款)
大股東主動延長禁售期的承諾,顯示了大股東對公司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也給投資者一個良好的預期。有些公司承諾條款將大股東的禁售期限從法定的12個月延長到24個月至36個月,江淮汽車、精工科技禁售期60個月,而承德釩鈦第一大股東承德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更是承諾72個月內不上市交易所持非流通股,其承諾期限之長為股改以來之最。
(3)一些股改公司也訂定限售價格條款。
凱恩股份第一大承非流通股股東諾3年內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出售股票的價格不低於11.74元,這一價格復權後為凱恩股份上市以來的最高價。
(4)藍籌公司對價理想
上海汽車、民生銀行兩大藍籌公司,分別推出了每10股送3.4股和每10股送3股(相當)的對價。這一對價水準超過了前期長江電力和寶鋼股份的對價幅度,進一步穩定了投資者對績優藍籌股的流通補償預期。
B. 每10股對價股票3.3000股什麼意思
資產重組中的資產置換吧
A公司的10股價值等於B公司3.3股
於是置換
C. 派股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派發股利的確應該有時間限制的,但以上文字只能說明公司有派發現金股利的意向,還沒做具體的時間安排.附:
股息、紅利亦合稱為股利。股份公司通常在年終結算後,將盈利的一部分作為股息按股額分配給股東。股利的主要發放形式有現金股利、股票股利、財產股利和建業股利。
現金股利亦稱派現,是股份公司以貨幣形式發放給股東的股利;股票股利也稱為送紅股,是指股份公司以增發本公司股票的方式來代替現金向股東派息,通常是按股票的比例分發給股東。股東得到的股票股利,實際上是向公司增加投資;新建或正在擴展中的公司,往往會藉助於分派股票股利而少發現金股利。財產股利是股份公司以實物或有價證券的形式向股東發放的股利。建業股份公司是以公司籌集到的資金作為投資盈利分發給股東的股利。這種情況多發生在那些建設周期長、資金周轉緩慢、風險大的公司。因為建設時間長,一時不能贏利,但又要保證股利的發放吸引投資者。
股利的發放一般是在期末結算後,在股東大會通過結算方案和利潤分配方案之後進行。有些公司的股利一年派發兩次,但是中期派息與年終派息有的不同,中期派息是以上半年的盈利為基礎,而且要考慮到下半年不致於出現虧損的情況。公司董事會必須決定是將可動用作為判斷標准。從根本上講,看股東們考慮的是眼前利益還是將來公司的發展,從而所帶來的更大利益。
股利的派發權是屬於股東大會,但派發股利的具體方案則由董事會提出,一經股東大會認可,即可確定進行。公司股票是可以轉讓的。為了確定哪些人可以領到股利,必須在發放股利前確定一些日期界限。這里有4個重要日期需要注意,因為它們無論對於那些注重當前收入的人,或是對注重資本利得的人都十分重要。它們分別是:
⑴宣布股利日。即董事會宣布決定在某日發放股利的日期。
⑵除息日。除去股息日期。在除息日當天或其後購買股票者將無權領取最近一次股利。除息日一般在股權登記日後面若干天。
⑶股權登記日。凡此日在公司股東名冊上有名字的人都可分享到最近一次股利。由於股票交易與股東是不斷變化的,公司很難確定某期股息派發中股東有哪些人。因此,董事會必須決定某一天為股權登記日,讓股東進行股權登記,以便公司確認股東並派發股息。
⑷股利發放日。將股利正式發放給股東的日期。
上述日期對股票交易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持股人在除息日前一天賣出股票,那麼他將失去他享股利的權利,如果持股人在除息日當天或以後買進股票,那麼他也無權他享即將分配的一次股利,這次股利仍將歸原股東領取。很顯然,股利的宣布日、發放日對股票交易價格有一定的影響。
D. 對價股是什麼意思
對價股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由原來的非流通股東把自己的股份送給流通股東,從而獲得流通權,在這種情況下公司的總股本是不變的。另一種是由上市公司採取公積金送股,然後非流通股東把自己應獲得的股票再轉送給流通股東,在這種方法下,公司的總股本就會出現變化。
轉增股本是用公司的資本公積或者盈餘公積增資的一種方式,流通股股東股改獲得的對價是由公司增資獲得,但是增資本來是對於所有股東都按持股比例增加股份的過程,但是由於非流通股股票要得到上市流通的權利,不享受此次增資增加的股份,變相的來說是非流通股股東送給流通股股東一定的對價股份。股改前流通股17623萬股,非流通股16437萬股,總股本為34060萬股;股改後流通股26915萬股,非流通股16347萬股,計算此相對對價:
假設此增資的股票是非流通股股東轉讓的,設轉讓股份為X,轉讓後流通股、非流通股份額比例為26915/16347=1.646,總股本數為34060萬股。
(17623+X)/(16437-X)=1.646(保持流通與非流通的股份比例不變),解得X=3565萬股,3565萬股/17623萬股*10=2.02,
因此此股份方案相當於非流通股股東拿出3565萬股支付給流通股股東,相當於流通股股東每10股獲送2股對價股分。
E. .什麼是股票對價方式合並,它的有缺點有哪些
股票對價方式是指主並公司通過增發新股換取目標公司的股權的價格支付方式。
股票對價方式的啟示
1、購並目標公司應以增強主並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為前提。
2、購並公司應選擇恰當的時機行低成本收購。
3、股票對價方式進行收購可以避免大量現金流出,是一種高效的方式。
股票對價方式的優缺點
優點:可以避免大量流出現金,並購後能夠保持良好的現金支付能力,減少財務風險。
缺點:可能會稀釋主並公司原有的股權控制結構與每股收益水平,倘若主並公司原有資本結構比較脆弱,極易導致被購並,若無法掌握控制權,就無法取得購並整合後的綜合效應,不適合非上市公司應用。
F. 什麼是股票對價
對價是非流通股股東為了能解禁,向流通股股東支付的股票叫對價。每十股獲三股的對價,就是向你送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我國股市上一直存在著「股權分置」問題,被普遍認為是困擾股市發展的頭號難題。
過去由於歷史原因,我國股市上有三分之二的股權不能流通。亦即股市同時存在著流通股與非流通股。此二類股,同股不同權、同股不同利,此即「股權分置」問題。其弊端長久地嚴重影響股市的發展。
股權分置改革(股改政策)就是要在市場條件變化的情況下,對此兩類股東的股份,予以重新確認。並由現況的兩類股權分置,變為將來股票全面流通的情況。
G. 哪些因素對股票的價格和價值產生影響
因素有:
1、政治因素如世界的政局不穩,國內國際穩定的環境對全球的經濟和股票價格有健康穩定作用 。
2、國際的金融形勢會對國內的股市價格也有影響,如08年美國引發的金融海嘯造成中國股市價格跌幅近80%和希臘等政權級別的下調,讓中國股市的價格回調了 10%左右 。
3、中國良好的經濟形勢對股市的健康和股價的攀升也有促進上漲的作用,如今年上半年先於國際 復甦的經濟形勢讓中國的指數從低位上漲達80%。
4、國際趨勢,如低碳性能源全球環境問題也將是今後這些領域股票上漲的又一大趨勢 。
5、政策因素政策走向,都會影響某些板塊股票股票的價格,如09年的汽車刺激計劃,汽車股就表現 不俗,09年12月對房地產房價的抑制,房地產股票股票跌幅達20%左右。
6、上司公司的業績、盈虧、投資、擴張等等都對該股股價有影響 7、還有就是股票的技術走勢調整,都會影響股價,供求關系等也會影響股價。
8、還有就是主力和莊家的控盤操作,都會讓股價產生幫助。
9、就是股市的自然規律,股價一直下跌,下跌到位就一定會上漲,上漲過度就一定會下跌 。
10、還有股票價格一般還會受大盤制約。 所以操作股票要順勢而為。
H. 股票的買賣對股價的影響
給你想的最簡單例子(極限例子):
買家比賣家多的情況:
今天你和鄰居都想買去市場西紅柿,而市場上只有一家人在賣西紅柿,你們一起去,那個買家看見2個人買,不知道應該賣給誰。於是他想沃克抬高價格,看誰願意出高價,於是,本來1元1斤的西紅柿他賣2元一斤。你們沒辦法啊,因為只有他在賣,於是你們都比較有錢,都想無所謂了,那就2元吧!結果買家比賣家多的結果出現了,那就是:引起了西紅柿的漲價(相當於引起了股票的漲價)。
賣家比買家多的情況:
今天市場上有2家人在賣西紅柿,開始的時候2家都買2元一斤。而今天只有你一個人要買西紅柿,當你去的時候,那2個賣家都想賣給你,但你覺得都是2元就沒有差別,於是他們為了賣給你西紅柿就開始降價,他們最後的底線是1元,於是你吧他們的西紅柿都買了(哈哈哈,誇張了點)。所以,賣家比買家多的結果就是,便宜的買進(股票的跌盤)。
看看下面對股票的原始理解吧:
股市基本的道理就是漲跌,長就有人買進,但誰知道什麼時候跌呢!其實就算穩定企業,依然會有十分強和跌落的時候,股市的漲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為的操作。可能是企業有意幕後收購,加速走強趨勢,或是大財團有意買進,等很多人搶購時,價位當然上升了,企業或財團這時候再拋售,賺了中間差價;等小股民反應時都已經跌了,最後向稅務、企業和大財團和證券交易中心掏包的是小股民.所以股票的漲停是不需要太多的理由的,漲了和跌了是因為人為操作。
所以,只要那隻股票還存在,沒有下市!那麼就會有漲有停!跌停是因為達到沒些人出售底線或政策的保護底線,漲是因為還有人想利用這只股票繼續賺取小股民的錢,同時企業需要獲得證券投資,變相的獲得股民提供的流動資金!
希望對你有幫助!
I. 追加對價(股票中股權分置改革)對當前股票有什麼影響
上市公司股改時承諾在某些情況下對流通股追加對價.追加對價時對當前股價有一定影響.可以攤薄股價.增加手中籌碼!
J. 何謂股票對價方式 ,它的優缺點有哪些
我國股市上一直存在著「股權分置」問題,被普遍認為是困擾股市發展的頭號難題。
過去由於歷史原因,我國股市上有三分之二的股權不能流通。亦即股市同時存在著流通股與非流通股。此二類股,同股不同權、同股不同利,此即「股權分置」問題。其弊端長久地嚴重影響股市的發展。
股權分置改革(股改政策)就是要在市場條件變化的情況下,對此兩類股東的股份,予以重新確認。並由現況的兩類股權分置,變為將來股票全面流通的情況。
股改的目的,最終就是要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以消除制度賦予非流通股股東對公司的壟斷控制權、防止同股不同權和同股不同利的現象繼續發生。
非流通股一旦進入市場流通,市場流通籌碼大量增加,那麼就會破壞原有高溢價發行的少數流通股的市場條件。在原來股權分置條件下,流通股之所以能夠高溢價發行,是因為數量巨大的非流通股不流通。現在進行股權分置改革(由股權分置改為不分置,全部進入市場流通,且改革後兩者權利義務相同),非流通股要進入市場流通,那麼理所當然要對兩類股東的持股成本進行核算並重新確認兩類股東的股權。也就是說,股權分置改革就是對兩類股東的股權,予以重新確認後,全部股票進入市場流通。
目前具體的股改措施,是由公司管理階層自己提出股改方案,由小股東投票表決。有些有創意的作法就不斷出台,例如:
(1)提出大股東違約賠償條款。
非流通股股東增加股改違約賠償承諾,規定如果非流通股股東未按承諾減持股份,則非流通股股東願意將違約出售股票所得全部或部分賠償給公司(類似台灣公司法歸入權條款)。這是一個懲罰規定製定,有助於消除流通股股東對股改承諾條款得不到執行的擔心,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和增強投資者持股信心。
(2)提出禁售期限(類似共同基金發行之初的閉鎖期條款)
大股東主動延長禁售期的承諾,顯示了大股東對公司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也給投資者一個良好的預期。有些公司承諾條款將大股東的禁售期限從法定的12個月延長到24個月至36個月,江淮汽車、精工科技禁售期60個月,而承德釩鈦第一大股東承德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更是承諾72個月內不上市交易所持非流通股,其承諾期限之長為股改以來之最。
(3)一些股改公司也訂定限售價格條款。
凱恩股份第一大承非流通股股東諾3年內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出售股票的價格不低於11.74元,這一價格復權後為凱恩股份上市以來的最高價。
(4)藍籌公司對價理想
上海汽車、民生銀行兩大藍籌公司,分別推出了每10股送3.4股和每10股送3股(相當)的對價。這一對價水準超過了前期長江電力和寶鋼股份的對價幅度,進一步穩定了投資者對績優藍籌股的流通補償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