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資金不準投資股票
⑴ 銀行能不能購買公司股票,債券
銀行不能購買股票,無論是儲蓄還是自有資金都不能入市購買股票。對外投資入股必須是金融機構。
銀行可以購買國債和金融債、短期融資券、央票。
銀行購買非金融機構債券是可以的,但很麻煩。必須達到一定規模(比如在銀行間市場上市的)、而且對資本金風險率有影響(凈資本核算扣減)。
⑵ 中國銀行雙十禁是不是規定職員不能做股票投資
閃牛分析:櫃員十禁:一、嚴禁復制、共用、超許可權持有櫃員卡、授權卡、密碼,或在同一系統中同時持有櫃員卡和授權卡;二、嚴禁在未簽退系統、未保管好櫃員卡、授權卡、密碼、個人名章、業務印章、現金、有價單證、重要空白憑證等物品情況下離櫃、崗;三、嚴禁未履行交接手續,將本人保管的業務印章、有價單證、重要空白憑證等重要物品交他人使用;四、嚴禁利用客戶帳戶過渡本人資金,或通過本人、他人帳戶過渡銀行、客戶資金;五、嚴禁代客簽名、設置、重置密碼(代發薪業務除外)、操作電話、網上銀行業務等;六、嚴禁私自代客保管存單、折、卡、票據、印鑒、證件;七、嚴禁借銀行名義私自代客投資理財;八、嚴禁泄露客戶信息;九、嚴禁本人經辦自己的業務;十、嚴禁復核櫃員、授權櫃員、業務經理、理財經理等非臨櫃人員到前台操作櫃員業務。
⑶ 商業銀行資金投資到股票市場上有哪些積極和消極影響
商業銀行資金的投資在股市上的,積極影響就是推動股市的積極市場效應,拉動市場效應。
⑷ 銀行資金可以投資於股市嗎
銀行理財資金原則上不得投資上市公司股票、未上市公司股權。而面向私人銀行客戶、高資產凈值客戶及機構類客戶發行的理財產品,則不受上述限制。銀行理財資金對股市的投資,屬於「限制性投資」,而非「禁止投資」。
⑸ 中國銀行員工不能股票投資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關於投資股票,只有證券相關的具有從業資格證這一塊的人員是不可以參與股票投資的,但其實也可以間接參與,家人朋友的賬號啊之類的,像你只是中國銀行的員工那就更加不會有限制了,甚至你們銀行跟券商合作了,銀行還會建議你自己開戶,多拉人開戶呢。
⑹ 銀行為什麼不能單獨做股票業務
國際金融領域,一直有「分業經營」與「混業經營」兩種模式。歐洲大陸國家的金融機構,多採取混業經營模式。美國從1933年格拉斯‧迪格爾法案頒布後,採取分業經營模式。根據我國商業銀行法和證券法的規定,我國採取分業經營的模式。
1986年,英國開始金融體制改革,將金融監管機構合並為一個機構,金融機構業務可以混業經營。
1996年日本效仿英國,提出了日本版本的金融體制改革,其中也包括混業經營的改革。日本金融改革法案,在2000年1月1日開始陸續施行。
1999年11月,美國柯林頓總統簽署《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將實行了66年之久的格拉斯‧迪格爾法廢除。新法案放棄了分業經營限制,允許金融業的混業經營。
我國目前還是採取金融業分業經營的國家。例如,我國商業銀行經營范圍還限於傳統業務,而不允許經營證券投資與信託業務。我國對經營范圍的限制是非常嚴格的:「商業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得從事信託投資和股票業務,不得投資於非自用的不動產。商業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得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
同樣,證券公司的經營范圍也是按照分業經營來制定的。我國證券公司分為綜合類證券公司和經紀類證券公司。前者的業務范圍比較寬,可經營證券經紀業務、證券自營業務、證券承銷業務等。經紀類證券公司只允許專門從事證券經紀業務,不能做自營業務。為了防止其他資金流入證券市場,法律還禁止「銀行資金違規流入股市」,同時,法律還規定了「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控股的企業,不得炒作上市交易的股票」。
目前,國務院證券監管機構在具體實踐中,進行了一些證券市場資金渠道多元化探索,採取了放寬的政策。現在,政府允許保險資金通過證券投資基金的形式,間接進入股市,也允許銀行資金通過股票抵押方式,對證券公司提供融資。還允許包括國有企業和國家控股企業的資金,通過投資基金的方式,間接進行證券投資。
「分業經營」與「混業經營」反映出金融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也反映出各國政府對金融風險的不同處理哲學:分業經營的哲學是避免風險,而混業經營的哲學是管理風險。如何對待風險,除了政府之外,還要依靠金融機構的自律機制,金融機構監管人員的監管經驗,金融市場投資者的理性與成熟程度。分業經營對金融機構的自律機制、監管人員經驗、投資者理性程度的要求低一些。而後者的要求條件似乎更高。
我國金融業將來是否能夠搞「混業經營」,要看條件是否具備?條件成熟時,再提出改革並不晚。
⑺ 銀行理財資金不能投資二級市場股票.那理財產品能投資股票嗎
銀行理財產品資金不能投資股票
⑻ 銀行的資金不許買什麼類型的股票呢
銀行的資金什麼樣的股票都不能買,如果因為擔保抵押導致銀行持有的股份,也是只准銀行賣,不準買的。銀行的資金流入股市,主要指的是信貸資金或者儲蓄資金通過投資者流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