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倖存者偏見是什麼意思
❶ 倖存者偏差
金融作家納西姆塔勒布曾在他的《黑天鵝》里,把這樣的「倖存者偏差」稱為「無聲的證據」。
然而生活中,我們也經常存在這樣一種「倖存者偏差」的想法誤區:
當出現北大畢業生畢業後賣豬肉時,就會有人鼓吹「讀書無用論」,認為讀這么多書還不是出來擺攤賣豬肉。
當我們看到市面上有哪位成功人士出書寫自己成功歷程時,就會有無數創業者搶著去買,他們覺得,別人能行自己也一定能成功,無形中拔高了對這本書的期望值。
彩票的中獎率十分低,然而我們經常能看到媒體大肆渲染一些中獎的人,給人一種其實中獎率很高的錯覺,那些因為沉迷於買彩票而不務正業的人,為買彩票走上歧途甚至妻離子散的人並不會被報導,也就容易被忽略。
因此,每個人都存在信息差,有些人深陷其中自得其樂,有的人卻因固以己見嘲笑別人,而當我們用理所當然的想法去看待事情時,實際上卻是陷入了「倖存者偏差」的誤區中。
為何會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想法誤區?
1、「丁蟹效應」:偶然事件的發生導致固化思維
「丁蟹效應」指的是1992年鄭少秋在《大時代》里所扮演的角色丁蟹,自從這部戲播出後,但凡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播出,都會引發股市不同程度的下跌,因此之後便有了「丁蟹效應」。
「丁蟹效應」反映出了當偶然事件的持續發生時,會造成大眾的固化思維,認為是事件的發生跟某件事就是關聯一起的。
再能體現丁蟹效應的,是歌手蕭敬騰被稱為「雨神」的現象,當每一次蕭敬騰要舉辦演唱會時,在當天舉辦方所在的城市都會下起雨,而這個也恰恰說明了,蕭敬騰所到之處都會下雨,但實際上,並不是每一次都會下雨。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也會因為這種固化思維導致「倖存者偏差」的錯誤認知,比如說,當我們看到一個好吃懶做的人在某一天突然大獲成功賺了很多錢時,我們在第一反應不是誇對方很厲害很能幹,而是開始懷疑,你從哪來賺這么多錢?
一旦造成固化思維,就會給事件貼上一個標簽,從而沒有更客觀全面地看待問題,造成「倖存者偏差」的思想誤區。
2、「暈輪效應」:以偏概全的單一認知
「暈輪效應」也叫「光環效應」,是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提出來的理論,指的是在交往過程中,對他人印象停留在某一突出的特徵和品質,以至於掩蓋了對其他特徵和品質的正確了解。也就是說,我們判斷一個人是好是壞只從單一方面了解,從而做出整體印象的判斷。
「暈輪效應」具有三個特徵,即遮掩性,表面性和延伸性。遮掩性會讓我們抓住事物的個別特徵從而忽視整體部分。表面性會讓我們只專注在外在特徵上,對事物的了解不夠深入。而延伸性是指對一個人產生的整體態度從而連帶到這個人的具體特徵相關事物上。
「暈輪效應」導致的錯誤認知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比如說當我們看到一個人抽煙喝酒紋身,會下意識就覺得這個人不是好人;比如我們在面試的時候,如果一個人沒有好好打扮邋裡邋遢地我們就會認為這個人不太靠譜。比如現在有很多利用形象正面的明星來代言產品,有可能會致使我們在未使用產品前,就因為代言人而對這個產品產生好感。
當我們和我們認為是「優秀」的人交談時,會認為對方說什麼都是對的,對方是完美的,我們會不斷美化他們,甚至覺得他們擁有最好的品質,把他們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一個作家一旦成名,那他以前所寫的稿件都會爭相被發表出來;正如馬雲曾經說過的那句經典語錄:「我不喜歡錢,我這輩子都沒見過錢」。
「暈輪效應」就像是一把偏見的利刃,讓我們容易受到以偏概全的單一認知,一不小心就會讓我們淪為傷害無辜者的劊子手,失去了判斷能力,造成「倖存者偏差」的思想誤區。
誠然,如今信息網路高速發展時代,如果我們不能用更全面的眼光去看待問題,只會讓自己淪為越來越平庸,跟不上別人的腳步,到最後,也只能是繼續深陷在「倖存者偏差」的錯誤認知里。而這樣的想法無論對於自身的發展還是對於人際關系的交往,都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沒必要的鬧劇。
任何時候,看待任何事物都需要全面,我們眼中不應該只看到我們已經看到的,而是應該用智慧的頭腦尋找那些看不到的部位。當我們發掘出深藏其中的智慧和魅力時,或許它能幫助我們更加清晰更加深層次地感受到這個世界的美好,感受到生活的奧妙。
❷ 股市倖存者如是說內容簡介
《股市倖存者如是說》這本書是17年賺取300多倍投資經驗的精華提煉,內容涉及廣泛,包括復利理論、財富公式、鐧股票和銅期貨對沖、石油期貨遠期和近期套利、港元股渦輪和牛熊證、證券市場和金融危機、匯率和房價、指數期貨、財富增長和綠色GDP等。
作者在相關權威媒體發表過眾多文章,見解獨到,反響熱烈。該書以散文形式闡述了股民和投資者關心的諸多話題,內容短小精悍,一針見血。無論是股票期貨投資者,尤其是業投資者,都可能在閱讀後感到「相見恨晚」;而市場維護者和經濟學學者也一定能從中發現閃光的思想。
該書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投資市場中的各種概念和策略,對於理解市場運作、制定投資計劃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書中所涉及的復利理論、財富公式等概念,對提升投資收益有直接指導作用。同時,對鐧股票和銅期貨對沖、石油期貨遠期和近期套利等策略的解析,有助於投資者在市場波動中做出更加明智的決策。
對於證券市場和金融危機,書中深入分析了二者之間的關系,以及金融危機對投資者的影響,有助於投資者在面對市場不確定性時保持冷靜,制定風險控制策略。匯率和房價作為全球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書中對其與股市的關系進行了探討,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全面的投資視角。
財富增長和綠色GDP等概念的引入,不僅體現了作者對經濟發展的深入思考,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新的投資方向和思考維度。通過閱讀《股市倖存者如是說》,投資者不僅能夠學習到實用的投資策略,更能夠理解市場背後的邏輯,提升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和前瞻性。
總的來說,這本書是投資者學習市場知識、提升投資能力的寶貴資源,對於市場維護者和經濟學學者同樣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無論是初入市場的投資者,還是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都能從書中找到對自己有益的見解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