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均衡如何
㈠ 關於貨幣均衡
我的理解是物價是用貨幣來標記的,物價水平下降,人們想要持有的貨幣量就會下降,長期中,下降至央行所創造的貨幣量,即供求平衡。
㈡ 貨幣均衡的意義
貨幣的需求與供給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貨幣的均衡狀況是這兩者對立統一的結果。
貨幣均衡即貨幣供求均衡,是指在一定時期經濟運行中的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在動態上保持一致的狀態。貨幣均衡是用來說明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的關系,貨幣供給符合經濟生活對貨幣的需求則達到均衡。
貨幣均衡的理解
1)貨幣均衡是貨幣供求作用的一種狀態,使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的大體一致,而非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在價值上的完全相等。
2)貨幣均衡是一個動態過程,在短期內貨幣供求可能不一致,但在長期內是大體一致的。
3)貨幣均衡不是貨幣供給量和實際貨幣需求量一致,而是貨幣供給量與適度貨幣需要量基本一致。
2.貨幣均衡的標志
貨幣均衡的標志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商品市場物價穩定。
2)商品供求平衡。社會上既沒有商品供給過多引起的積壓,也沒有商品供給不知道引起的短缺。
3)金融市場資金供求平衡,形成均衡利率。社會有限資源得到合理配置,貨幣購買力既非過多,也非不足。
3.利率與貨幣均衡
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均衡的實現有賴於三個條件,即健全的利率機制、發達的金融市場以及有效的中央銀行調控機制。
在完全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均衡最主要的實現機制是利率機制。除利率機制之外,還有:①中央銀行的調控手段;②國家財政收支狀況;③生產部門結構是否合理;④國際收支是否基本平衡等四個因素。(3)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率不僅是貨幣供求是否均衡的重要信號,而且對貨幣供求具有明顯的調節功能。因此,貨幣均衡便可以通過利率機制的作用而實現。
就貨幣供給而言,當市場利率升高時,一方面社會公眾因持幣機會成本加大而減少現金提取,這樣就使現金比率縮小,貨幣乘數加大,貨幣供給增加;另一方面,銀行因貸款收益增加而減少超額准備來擴大貸款規模,這樣就使超額准備金率下降,貨幣乘數變大,貨幣供給增加。所以,利率與貨幣供給量之間存在著同方向變動關系。就貨幣需求來說,當市場利率升高時,人們的持幣機會成本加大,必然導致人們對金融生息資產需求的增加和對貨幣需求的減少。所以利率同貨幣需求之間存在反方向變動關系。當貨幣市場上出現均衡利率水平時,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相等,貨幣均衡狀態便得以實現。當市場均衡利率變化時,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也會隨之變化,最終在新的均衡貨幣量上實現新的貨幣均衡。
㈢ 貨幣均衡主要靠什麼調節
(1)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均衡的實現有賴於三個條件,即健全的利率機制、發達的金融市場以及有效的中央銀行調控機制。
(2)在完全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均衡最主要的實現機制是利率機制。除利率機制之外,還有:①中央銀行的調控手段;②國家財政收支狀況;③生產部門結構是否合理;④國際收支是否基本平衡等四個因素。
(3)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率不僅是貨幣供求是否均衡的重要信號,而且對貨幣供求具有明顯的調節功能。因此,貨幣均衡便可以通過利率機制的作用而實現。
㈣ 貨幣均衡
宏觀經濟學上的「貨幣供給」使用的是M1,即貨幣供給=C+D,其中C是通貨,D是活期存款。
(但到底該用M1還是M2,哪個最好,宏觀經濟學上確實還沒有定論,所以你有迷惑也是正常的)
㈤ 貨幣市場均衡如何計算
貨幣市場均衡(money marketequilibrium)是2020年公布的經濟學名詞。
定義:貨幣的總供給與總需求相等的狀態。西方經濟學用LM曲線來分析這一問題。由於貨幣的需求是由流動偏好(用L表示)決定,它只有在和貨幣總供給(用M表示)相等時才是貨幣市場的均衡,所以,L=M便是貨幣市場的均衡條件。不同水平的流動偏好曲線與不同水平的貨幣供給曲線的各個相交點,都是表示貨幣需求和貨幣供給相等,連接這各個相交點,所形成的曲線就是LM 曲線。
供參考。
㈥ 貨幣均衡的介紹
貨幣的需求與供給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貨幣的均衡狀況是這兩者對立統一的結果。貨幣均衡即貨幣供求均衡,是指在一定時期經濟運行中的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在動態上保持一致的狀態。貨幣均衡是用來說明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的關系,貨幣供給符合經濟生活對貨幣的需求則達到均衡。
㈦ 為什麼貨幣均衡是局部均衡
因為受流通的程度和難度限制,貨幣不會像水一樣,從高處到低處。而是因為人為的限制和制度的限制,不能絕對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