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股市怎麼了
1. 這兩天的股市咋就這樣啊
股市暴跌通常是多種原因的合力,而通常導致股市暴跌的原因,一般只有幾種因素:1、股市交易者一致性看多會導致暴跌。2、宏觀經濟出現向下的拐點。3、貨幣政策的突變或由寬松到緊縮的拐點。4、利好出盡是利空。
就這幾天的大盤下跌來說,有如下原因的累積因素:
1、獲利盤過多,技術上本身就有調整要求。
2、在實體經濟沒有明顯的好轉之前,大家預期過高,結果當數據出來低於預期後,失望也越大。
3、最關鍵的是上半年信貸創天量後,以後不可能還有這么充裕的流動性,央行已經明確表示將寬松貨幣政策微調為適度寬松。
4、政府對於股市歷來的態度是漲也怕,跌也怕,想維持慢牛,但市場主力利益集團習慣於快速獲利,波段炒作,這種節拍,很難於慢牛吻合。這就必然導致a股不是暴漲就是暴跌。
5、中國炒股要聽政府的,而政府最近的舉動很明顯是針對股市來的,比如加速新股發行,每周四隻新股,加大公開市場回籠資金力度,打擊違規進入市場的信貸資金,加快創業板的掛牌,沒有一個政策不是要讓資金變少的,那政府都表明態度了:說股市漲快了,主力難道還敢扛大盤么?
2. 什麼原因造成這兩天股票大跌
導致股票大跌的五大原因分析:
1.外部因素造成暴跌:機構認為外圍股市大跌導致港股大跌再牽連A股中同時擁有AH股的股票大跌,形成了對中國股市的間接聯動。這個原因對中國股市造成負面影響是肯定了,因為AH股的股票在中國基本上都是權重股,權重股下跌股市不可能獨善其身。
首先,受次貸危機影響最重的是銀行板塊,以中國銀行為例,該公司在次貸危機中直接損失高達70億人民幣,而由此引發的國家調低該公司貸款額度200億人民幣是後續影響,而存款准備金率再次上調0.5個百分點,根據專家估算這會直接造成銀行的業績縮水15%以上,而銀行業受此重創,機構分析專家卻對外宣稱這不會影響銀行業的後市看好預期,既然不影響金融板塊的盈利預期,那為什麼在機構大力穩定散戶繼續持有金融股的同時,最新的基金報表卻顯示基金在大量出貨金融類股,很多金融類股的主力在這段散戶猶豫的時間內基本上大多數籌碼拋售完畢,僅剩少量的籌碼了。
他們的目的很明顯了,散戶搶著和他們出貨,基金怎麼可能這么順利的就全身而退,而次級債負面受影響第二位的是地產板塊,近期部分地區的房價快速下挫,負面影響後市還會繼續擴大,和房地產相關的板塊都會直接或間接的陸續受到負面影響,而相關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將大打折扣,所以近期房地產的很多股也成為主力資金陸續撤離的跡象,該板塊後市總體來說也是不很樂觀.其次是出口佔主要盈利渠道的公司將直接受到美國經濟衰退的負面影響,而鋼鐵板塊,有色板塊,電力板塊等受國家負面政策的影響的板塊,近期也有部分股已經出現主力階段性出貨的跡象,和前期的預期一樣,這幾個板塊將出現嚴重的分化,二、三線股可能成為主力資金拋售的對像,因為他們的盈利能力不佳,在長期的宏觀政策下可能一蹶不振,主力也有所察覺開始提前撤離。
所以說外圍股市大跌只是表面的誘因,(其實根本不能對中國股市造成致命影響,都是機構順勢而為換股造成的)機構不停的強調這個原因是為了掩護他們的資金出局換股的真正意圖。
2.獲利回吐:最新的調查顯示07年介入的散戶虧損的高達94%,錢到哪裡去了,機構包里去了,獲利回吐也是機構獲利回吐(換股)這個原因說到底就是和1一樣的。
3.大小非解禁、新股發行、再融資:這個問題是可以直接影響到中國股市的運行的,大小非解禁現在雖然對資金面造成了壓力但是還沒到最嚴重的時候,不足以對股市造成致命的影響,而真正要注意安全的是7月和12月,7月解禁將達到145.07億股,12月將達到134.75億股!而新股IPO發行確實會對資金面造成壓力,但是後期的新股發行可能散戶要注意迴避中國石油這類的超級大盤股,如果上市前機構唱得太好聽了說要重倉配置,那就想想中國石油吧。要防止機構再次故技重施!而平安的巨額再融資暫時只是平安單方面的一相情願,從機構的態度來說就比較明顯了,機構大量清倉了結平安和人壽就是對該巨額融資的回應,後市就算該融資金通過了國家的允許,可能不會是1600億之巨,會少很多。
4.創業板塊:客觀來說創業板基本都是些小市值的股票,不會對股市資金造成太大的抽血作用,就算影響也只是心理層面的影響。
5.緊縮政策:前面就已經談到過,緊縮政策會對股市造成很大的影響,但是具有指向性,部分金融、地產、有色、鋼鐵、石化等政策長期負面影響的股確實會受到很大的負面,影響但是從基金撤退後進入的板塊(中小板、化工、醫葯等板塊)來看,他們並沒有放棄中國股市,只是換股而已,由於撤退的這些板塊只要你稍微留意下就能知道主力撤退後大盤會受到什麼嚴重的打壓,主力撤退的這幾個板塊幾乎全是權重股,這就是真正導致大盤暴跌的原因,而高位接籌碼的散戶風險巨大,沒有主力資金推動的大盤股靠散戶是很難推動走得很遠的。 穩健的投資者應半倉介入被誤殺的業績優良具有成長性的股了。
3. 你知道股市最近怎麼了嗎
個人認為如今的A股市場已經給出了一個政策底,其他都還在印證之中,包括現在的下跌是調整還是延續下跌。而且,政策底是市場當前的普遍性共識,不但散戶知道,機構也知道。散戶被套住了,而機構需要散戶手裡的籌碼,真正的絞殺才正式來臨。所以,往往政策支持的底部來臨後,股市才會真正進入到一個復雜結構的變化之中。
所以,當前A股的趨勢應該是以下跌為主,還沒有到散戶跑步入場的時候。
4. 這兩天股市為什麼會暴跌是為了達到什麼目的嗎
之所以股市會跌,其實主要是跟股市的綜合博弈有關。
資本市場不可能一直上漲,同時也不可能一直下跌,這也正是資本市場的邏輯所在。我們要知道目前牛市行情已經持續了一年半的時間,在這一年半期間,幾乎所有的資產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這種上漲情況也不可能一直持續,所以目前市場的回調非常正常。對那些我經常的小夥伴來說,套在高位確實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你可以選擇在這個時候及時止損,也可以選擇在行情較低的時候分批買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進一步降低持倉成本。
一、這兩天的股市行情確實不太好。
在經歷了近兩個月的上漲行情之後,目前的整體大盤處在回調階段,之前特別熱門的白馬股和藍籌股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回調。很多人可能是在近兩個月才盲目進場,這個時候正好套在高位,有些人的浮盈已經沒有了,有些人的本金甚至已經受損。
5. 股市這幾天怎麼了
昨天的下跌有幾個原因我可以分析一下:1.昨天的全球市場普遍下跌,美國傳出加息消息,,現在一體化經濟,2.期貨普跌,你說黃金跌了生產黃金的公司 自然就會跌3國內加息預期強烈。,貨幣被回收銀行,市場的流動性資金少4三千點套牢多,今年大盤沖了幾次都失敗。股民們信心差,經過多次的沖3000,很多股民被套牢,機構和主力的拉升,沒有股股民的跟進4創業板和中小板泡沫嚴重,公司的成長性差,還有這周很多創業板公司股票全面解禁,市場資金壓力大5近期沒有利好的消息,要引導A股上揚,必然要有主板的拉升,而地產股長期被政府打壓,銀行股加息預期強烈,石油大盤長期以來也沒什麼作為。我估計今年這種震盪還要持續幾個月,但是下跌的機會也 是很多的,有些股票被錯殺,跌的厲害,那就是我們的機會了
6. 這兩天股市到底怎麼了
大小非不解決跌到2000都不要感到奇怪
如果導致這次熊市的大小非問題真的如國家通過新華社評論所暗示的讓時間來解決,那解禁高峰期後的2011年才有希望,走出底部調整到位.主力出貨的行情沒底.底是機構大規模建倉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建議穩健對安全要求較高的投資者不介入,持幣為主輕倉觀望.
根據前幾次奧運會各國股市的漲跌概率統計來說,奧運會舉辦當年上漲的概率為40%,下跌的概率為60%,所以用奧運會必須要漲來解釋就不合適了.奧運後導致股市大跌的大小非解禁高峰期將到來,資金面的壓力將更加明顯.下跌的概率遠遠大於上漲.
之前我一直談到的要防止出現的奧運見光死行情,還真的在8月8日出現了,非常的遺憾,雖然在心理上很不能夠接受,本人也曾經對8號當天有過期待,期望這一天真的能夠如大多數股友的願望出現紅盤,這樣股友們的損失又可以減少一些了,雖然技術面已經很難看了,讓人不相信8號會有行情,最終行情的發展情況是我最不願意看到的最遭的情況_大盤破位,股市的運行規律戰勝了謠言帶來的游資推動的反彈,這也是這次反彈我一直在反復提醒朋友們風險的地方,也是我一直被人質疑的地方,說我為什麼每次反彈只看空不看多,我只能夠說大級別反彈的條件不充足,所以我不看好,如果只根據書上寫的,現在跌了這么多了該有如書上說的大級別的反彈了,那這種判斷大盤的依據我不認同.股市隨時在變,人要隨時去適應,如果股市真的如書上寫的在運行和發展,那應該不會有這么多人虧錢.只有支持反彈的條件出現了我才會修正觀點.(越是散戶期待的的東西,可能就越有可能被機構利用來出貨,奧運題材就是這么個東西,沒實質的利好作用,只是題材,掩護機構出貨而已,而在奧運後由於沒有什麼大的題材來掩護出貨,所以,這個題材對於畏忌大小非的眾多機構來說是最後的一個大規模減倉的機會了,在平時機構出貨可能會遇到散戶同時拋售的壓力,而奧運期間由於散戶對未來行情有所期盼不會輕易和機構比起出貨,會給機構提供一個少有的較為輕松的出貨環境,所以,謹慎相信股評的抄底評論,股評喊抄底的時候往往是機構要出貨的時候,謹慎樂觀奧運行情),後市大盤只有在短時間內強勢放量收復了2568並站穩後市才有看高2875這個壓力區域的機會(很難!).大盤12.13.14三個交易減緩了下跌的趨勢,特別是13日尾盤再次出現了我之前反復說的游資尾盤短線抄底行為,但是不要忘了前期的走勢,如果市場仍然是靠游資放出的謠言來做行情,那我還是不改對大盤後市的看法,一沒資金,二沒信心,三沒政策,股市靠什麼去完成書上說的中級大反彈.利好謠言如果沒有兌現,看低2000點.大盤短線已經到了轉折點了只有在量能快速放大的配合下並突破站穩2568點才有希望,站不穩,短線可能再次破位看低2200.順勢而為吧.沒人喜歡熊市,但是,不得不面對現實.
導致大跌的大小非問題直接導致了資金面的失衡,空方長期壓制多方,而在這個長期趨勢中資金面被空方占據,行情自然是長期震盪走低.這就是股票為什麼老跌的真正原因.而8月後是大小非的解禁高峰期,下跌的概率大於上漲.最新的資金統計顯示,7月到現在為止,股評鼓吹的機構大建倉再次成為笑談,雖然7月的減倉規模較大幅度減緩,但是基金和保險等機構仍然凈減倉近300億.而這波反彈的主力軍成了游資,不過游資的特點眾所周知是快進快出,既然是游資狙擊的行情,在傳統大資金還在繼續拉高減倉的情況下,後市如果仍然沒有較為實行性的利好出現,全靠利好謠言帶來的這波反彈,有可能成為機構最後一次較好的減倉機會,奧運畢竟只是個題材,不對大盤的資金面帶來任何的實質性改善,機構是不會放過這次拉高減倉的機會,但是反彈高度仍然要注意政策面利好消息的配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大盤現在的行情特點是市場反復靠一直無法兌現的謠言來救市,先是國家有七大救市措施出台,在沒有兌現的情況下大盤破位又出了個國家平準基金已經獲准入市救市,第二天平準基金的發起人就辟謠沒有這事...,如果一個股市的行情全靠謠言來維持震盪減緩下跌趨勢,沒有真正的實質性的措施出台,那這次反彈的目的就要多思考了,機構的目的是什麼,頻繁的製造謠言來拉高股市,最新的資金統計結果已經出來了,在這次紅紅火火的抄底行動中基金、保險和QDF2均是凈流出,在上周行情比較被投資者看好的情況下,這些主力資金的凈流出接近300億,完全在意料之中,又是個借謠言拉高出貨。而市場頻繁傳出利好謠言的真正目的也很清楚了。「拉高出貨」。既然機構在眾人期盼紅七月的情況下,在半年報做業績的情況下都保持了凈流出,雖然大盤做得比較好看,但是從機構的意圖看仍然沒有改變的跡象,長期目標仍然是降低倉位迴避大小非和宏觀政策的壓力。
因為資金面緊張導致的現在下降趨勢已經形成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樂觀,股市很復雜也很簡單,復雜的是什麼因素都可能導致股市變化,但是簡單的是資金面的長期多空趨勢就決定了,大盤的長期漲跌趨勢,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肯定會在下跌途中出現反彈,但是反彈的規模應該視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來判斷,如果還是這些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來託大盤,那每次反彈都是減倉的機會,只有針對大小非實質性的限制措施出來後,大盤才有可能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帶來一波中級反彈甚至反轉,只要這個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就要以反彈看待,逢高減倉,而連續超跌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但是已經讓市場中的主力資金吃不消了(在主力開始出貨前市場中的主力資金一共只有3萬億,但是大小非足夠消滅它們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就算在奧運前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奧運期間採用橫盤運行或者小幅度反彈的走勢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該謹慎對待,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當然如果有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帶來抄底資金抄底,帶來的反彈相對規模較大當然最好,對散戶來說機會難得。嚴格控制倉位是我現在唯一要說的,逢反彈減倉是嚴謹的。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
(對熊市操作的一些反思)首先在熊市中震盪逐漸走低是長期趨勢,利好消息只是催生反彈的一個條件而已,但是當利好消息的刺激逐漸淡化後,反彈就會結束了(而反彈高度取決於利好的大小程度),因為利好而被暫時改變的下跌趨勢將繼續下去,股市回歸其自然的規律。而在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被解決前(大小非),股市都不可能扭轉過來,不可能產生反轉。而在連續下跌的這個趨勢中兩千多支股中處於上漲趨勢的能達到100支就不錯了,也就是說在大盤下跌時買到下跌股的概率是95%甚至以上,做為投資來說既然知道這么低的概率選到游資狙擊的股票,那還不如不去冒這個險。而選擇操作超跌反彈是在這個趨勢中講究安全系數投資者的很好的投資策略,因為在超跌後產生反彈是肯定的,沒有隻跌不漲的股市,只是反彈的規模大小而已(要根據是否有利好消息和利好消息的大小來具體分析反彈高度),而在這個反彈過程中一般以普漲為主,在這個反彈普漲過程中處於下跌的股又處於10%以下,也就是說,你隨便買支股票上漲的概率要遠遠大於在下跌過程介入股票的概率,雖然股票不能夠把這種概率做為抄股的標准但是作為對安全要求很高的投資者來說,趨勢投資是在熊市中最安全的一種投資策略。對股票把握不好的股友又想在熊市介入股票,那選擇這種策略是比較安全的。但要記住,只有超跌才能夠去抄一個短線,而一般的跌幅一般選擇觀望,中間的紅盤可能都是套人的陷阱,當天一個反彈,第二天直接低開低走把抄底的人全部套了,所以熊市中你如果無法把握哪裡是底的情況下,最好是做趨勢,降低風險(個人觀點謹慎採納)。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朋友
7. 這幾天股市怎麼回事!
走中國特色的股市道路,政府一個勁的唱穩定,又不拿出實質性的東西,機構都不願意做多,逼宮啊
8. 誰知道股市這兩天是怎麼了
呵呵 你在炒嗎?我已經預料到了,軟體都告訴了......
再一個,莊家都提前完成了全年任務的80%!!!中央台說的,他們都賺了那麼多,難道還等著我們散戶先賣嗎?
9. 這兩天股市怎麼連續下跌
首先,中美貿易談判風波再起。
7月31日,中美兩國結束了第12輪經貿磋商,雙方都發表了相關的聲明,表示這是一場富有建設性的磋商,還決議下一輪經貿高級別磋商將於9月在美舉行。
再加上受美聯儲降息的利好,所以美股漲得好好的,盤中一度漲超300點。但是誰也沒想到,特朗普說翻臉就翻臉,突然發了一條加征中國關稅的推特,表示將從9月1日起對價值3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10%的關稅,這不包括已對2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這個消息一出,引發了資本市場的極度恐慌,
其次,日韓貿易摩擦升級。
此前,日本對出口韓國半導體原材料加以限制,但是8月1日,日韓兩國外長在曼谷舉行了55分鍾的會談,結果也是無疾而終。就在8月2日,日本政府決定,把韓國移出優惠待遇的「白名單國家」。
消息公布之後,韓國股市大幅下挫,基準韓國綜合股價指數一度下跌17.88點,跌幅0.89%。對此,韓國也立馬做出反制措施,也將日本從其值得信賴的貿易夥伴「白名單」中移除,並強調將加強出口管制。
兩國的決定也使得日、韓關系陷入了更深的僵局,也引發了市場不確定的預期。
再者,在歐洲,英國是鐵了心要脫歐。
剛上任英國新首相鮑里斯·約翰遜,首次在議會發表演講時表達了「脫歐」的決心,稱有信心能夠在10月31日脫離歐盟,相信英國能與歐盟達成一份新的、更好的「脫歐」協議,如果歐盟不接受,那麼就不準備與歐盟展開新談判,會為「無協議脫歐」做好准備。
這一表態意味著英國「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大增,而英鎊的持續下跌也反映了這一事實。
總而言之,全球貿易爭端在影響投資者的信心,同時貿易爭端的不確定性對企業信心也造成沖擊,所以,金融市場變局的直接原因就是貿易緊張局面和增長放緩,使得世界經濟前景暗淡。
10. 這幾天股票怎麼了
三大股指都在回調。創業板跌幅較大,也意味著多數股民手裡的股票下跌幅度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