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牛市值錢
❶ 為什麼美國股市是長牛市,而中國股市是長熊市
1.牛長熊短: 美國股市牛市持續的時間往往很長,而熊市相對比較短。這跟A股熊長牛短形成鮮明的對比。s時間是多頭的朋友在美國股市得到完美的演示。本輪牛市從2009年持續到現在2018了還在持續中。2.美國股價貴的比較低價的好。A股股價變貴往往是吹泡沫,誰最後接棒誰就倒霉,美國股價最貴的是巴菲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已經30萬美元一股,美國股市股價漲得好往往就會一直延續著這種趨勢。所以巴菲可以自豪的說好公司他打算持有的期限是永遠。3.股價波動的形勢不一樣。美國股市走勢具有抖動性,但是整體波動不大,價格有節奏的上下擺動,造成這種原因是因為美國股市是做市商制度,通過報價喊價來產生價格。
❷ 搞不明白,為什麼美國股市走了八年的牛市,年年創
美國基本沒散戶,成熟的基金和機構大多數,忽悠不了人,沒點實質東西想瘋狂拉的話,會被其他機構空的連他媽都不認識他,舉例象那個啥科技,你沒實質東西拉高也白搭,想拉高出貨一股都賣不出去,也就能騙騙中國小散戶和老鼠倉黑基金接盤,另外,美國8年漲了2倍,中國是1年漲了1.5倍
❸ 美股為什麼能一直牛市
美國的股市一直是牛市的原因:
第一,美股牛市得以發生的核心因素來自於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是由於原材料、勞動力價格下降,利息費用減少以及稅收負擔減輕等多方面使得美國企業在整體經濟復甦乏力的情況下實現了盈利增長。
第二,美股市場在選擇性地關注積極因素,淡化消極因素。大的信息因素影響比如QE退出,花一兩月時間便逐步消化。這就是典型的牛市環境,股市總是排除各種阻力在震盪中上行。
第三,美股牛市的驅動因素在於技術進步,包括人力資本的積累。帶動美股強勁反彈,令納指、標普創多年來收盤新高或盤中新高的,主要是醫療保健、新材料、非必需消費品等行業。
第四,美國企業利潤的上升,經營杠桿的上升有效地對沖了去財務杠桿對企業運營的影響。
友情提示:美國的股市不會一直是牛市,因為專家認為,美國現階段的經濟復甦很可能是周期性的,美國經濟可能還要在經歷政府去杠桿的過程後,才能迎來經濟可持續性的整體繁榮。
❹ 為什麼美國牛市估值只有20多倍,中國牛市可以到60倍
河北穩升為您服務。
這個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美國股市發展了兩百多年了,是成熟市場,而中國股市還不到三十年,一個國家資本市場的發展初期,總是容易爆炒的。波動也劇烈。
中國目前上市還是審核制,上市排隊很不容易,因此才有殼的炒作空間。這條政策限制了股票的供給,因此在牛市的時候大量資金流入股價就會躥升。
中國現在是資本管制的,資金不能自由流動,因此大量資金只能炒A股。比如離得這么近的港股,估值比A股低多了。當然,現在在逐步放開。
A股市場上更容易炒概念股,小盤股,很容易PE就抬高了,目前創業板和中小板的估值比滬深主板高出不少。
當然原因還有其他,不過從較長歷史角度來看,A股的高估值會逐步與世界接軌的,總體下降是個大趨勢。
❺ 美國股市之所以能走出10年大牛市,靠的是什麼
美國股市的牛市開始於2009年3月次貸危機之後,從美國經濟最糟糕的時點起,美股一路向上走出了近十年的牛市行情,超過了美股歷史最長的牛市記錄,標普指數上漲了5倍之多,美股能接連創出新高,與美國股票市場的如下幾個特點有關。
美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強美股的上市公司中有很多是高科技企業,由於其擁有核心技術,因此處於產業鏈的上游,盈利能力也強。就拿蘋果公司來舉例,手機領域蘋果公司的利潤超過全球整個行業的70%,而中國的華為、聯想等品牌在技術上無法與蘋果抗衡,市場佔有率和營業利潤和蘋果也無法站在一個高度。
一般情況下,刺激消費能夠提升企業營收,上市公司利潤增加,就能進一步推動股價攀升,所以股市長牛得以保持。不過,這樣的經濟環境也有缺陷,那就是民眾沒有存款,在遇到社會風險的時候經濟會發生動盪,今年的全球疫情就是一記重擊。目前為止,美國的股市依然還是保持著向上的勢態,這與上市公司本身良好的經營底子密不可分。
中國的股市要想健康向上發展,需要借鑒美國嚴格的市場制度,發揮退市制度的威懾力,推動優質企業的經營發展,讓投資者和融資者能在股票市場上取得雙贏。
❻ 美國大學學費為什麼那麼貴呀
美國大學的學費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就進入一個「牛市」,不斷上漲,對國際學生採用單獨更高的收費標准正在逐漸變成一種趨勢,這尤其使中國留學生受到很大影響。
美國大學學費到底貴不貴:
赴美留學,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花費差距較大。據業內人士估算,4年的美國本科留學費用,所需的學費和雜費、生活費的總費用大約合人民幣54.75萬-130.23萬。
在收費上,私立大學對全美學生的收費標准一樣,而公立大學對本州生採取相對較便宜的本州生學費標准,對外州學生包括國際學生,則收取相對較高的外州生學費標准。
國際學生收費標准>美國外州生>美國本州生,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對國際學生加收費用,而這加收部分的增幅正在超過學費的增幅百分比。這樣一來,外州生的收費比本州生要兩倍還多。
不少公立和私立大學在外州生收費標準的基礎上繼續加收對國際生移民文件手續費和管理費等費用。美國大多數大學開始強制留學生必須購買學校認可的醫療、人生保險等才能辦理入學登記。
美國大學學費制定公私有別:
美國大學的運行雖是一種標準的商業運作,在學費的確定方式上私立和公立大學還是有些不同的。
私立大學由本校董事會根據市場需求和成本自己確定,不受政府監督,但漲幅多數情況下是在通貨膨脹率(約3%)左右。公立大學學校董事會確定的學費要得到所在州議會的批准,上漲太高州政府會干預。
獎學金在錄取中大有學問:
首先,聯邦和州政府對弱勢家庭的學生常常通過獎學金進行資助。不僅學生要靠這筆錢完成學業,許多學校,包括私立學校,也指望著這筆錢來經營。外國學生沾不上美國政府的獎學金。
美國大學作為教育機構,口口聲聲不以賺錢為目標,在價格游戲上也文雅些。大學扮演了慈善家的角色。
如果來自一個精打細算的中產階級家庭,功課不錯,學校要想吸引就會許諾一些獎學金。這筆獎學金,就是降價的折扣。
美國的稅收和辦學制度:
美國教育由州政府來管理,美國各州公立大學是獨立運作的經濟實體,州政府從本州居民繳納的收入稅中撥出一部分來作為公立大學的運行經費,公立大學的其他經費則要依靠學生學費以及個人和團體的各種捐款等。
美國各大學的科研項目基金一般是由聯邦政府向美國納稅人徵收的。過去美國大學的本科、研究生、博士後項目常以全獎、半獎、免學費等方式招收不少國際學生尤其是中國學生,曾引起了美國納稅人的不滿。
美國的各種福利制度基本上全部是用稅收來支撐的,然而中國留學生給美國大學帶來巨大沖擊和負擔。因此採用高收費來緩解這種負擔已經變成了一種默認。
留學美國賺到了什麼:
留學投資未來,但這筆投資並非只是資金。專業學習和實習機會,同樣是決定「留學回報率」的重要籌碼。
國外大學很重視學生是否具備社會實踐能力,將增進學生實習經驗、提高工作能力作為教育己任。留學生在外的實習工作經歷,的確能為日後申請就業及移民提供砝碼,增大成功幾率。
美國大學學費普遍上漲,中國留學生成冤大頭。美國學生習慣在獎學金上與大學討價還價,而中國學生往往是「什麼都可以成為問題,就是錢沒有問題」。
❼ 當今的美國股市是牛市還是熊市為什麼
單看現有指標,美股似乎仍是牛市,但問題在於,決定股市牛熊的從來就不是技術指標,而是市場對未來的心理預期。由於美國在QE和通脹的問題上已經很難做到兼顧,因此我個人認為,當前的美股更可能處在一個“牛熊分界線”上。
3.投資者恐難對美股預期保持樂觀
很多人以為,只要美聯儲繼續印鈔,美股就會繼續不要命地漲。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錢,要能買到商品,那才叫錢,如果不能買到商品,那就是廢紙。
美聯儲2020年以來已經印了太多美元了,看似兩次大規模刺激計劃,加起來都還不到5萬億美元,但其實在這兩次“高調的大規模刺激計劃”之外,美聯儲每個月還在搞“低調的小規模刺激計劃”——到底總共印了多少,根本沒人知道。
而當全球製造業生產的實體商品,數量上已經不足以用來錨定美元的價值時,美元所至之處,通脹就壓不住了,而一旦通脹失控,則美股再漲的話,那就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情了……
所以說,作為一顆快樂的小韭菜,我個人已經很難再對美股的未來感到樂觀,我覺得美股的牛市,恐怕真的就快到頭了。
❽ 美國最強勢的一次牛市是什麼時候
最長的一次:
1984年,納斯達克市場創立,其後持續了長達16年的大牛市,指數則從237點沖到2000年的5132點,指數漲幅高達20倍。在這段時間里,納斯達克指數只是在1987年、1990年和1994年出現年度小陰線,略做調整,其它時間一直是單邊向上。
其他:
2000年,納斯達克指數達到顛峰後,出現大幅度調整,當年就跌到2288點,跌幅高達60%。2002年,該指數最低1108點,相對最高點,3年跌幅達到78%。這個幅度與上證指數從1558點跌回325點(一年半跌幅79%)相比,極其接近。如今,納斯達克指數回到2000點之上,表現也相對溫和了。看來,任何市場,在其發展的初級階段,暴漲暴跌都是不可避免的,而無論它所處的歷史環境如何。
但跌幅必須達到似乎是一條「鐵律」。1989年,日本股市達到歷史性高點38957點,從1990年年初開始大跌,3年後跌到14194點,跌幅63%,似乎是夠慘的了,但1996年反彈到22957點後,股市繼續下跌,居然在2003年跌到了7603點。14年時間,跌幅是多少呢?80%。
由此看來,超級大牛市的終結、股市創立初期的跌幅,80%左右是一個基本要求,而時間方面則沒有嚴格要求。比如,台灣股市在1990年2月達到了12424點的歷史高點,相對於1982年的421點,漲幅近30倍。隨後,在1990年10月就跌到了2560點,指數跌幅79%。盡管跌幅巨大但只經過了短短8個月的時間。但那個低點居然就成為10多年來的最低,以後從來沒有再觸及。台灣股市還在1997年和2000年兩次沖上1萬點大關。
1929年9月,道瓊斯指數達到386點的高位後當月開始下跌,10月出現狂跌,最低點為212點,11月再跌到195點,相當於三個月指數跌幅近50%。1930年4月,股市反彈到297點,是典型的b浪反抽形態,很多人還以為牛市沒有結束呢,結果股市再次開始持續下跌,到1932年7月,股市跌到40.56點,才宣告見底,當月出現反彈。
中國股市也出現過類似情況。1993年2月,上證指數達到1558點後開始下跌,在1994年8月達到了325點,時間只一年半,但指數跌幅卻達到80%。最能反映時間因素的是深圳的成份指數,在1996年1月見底,調整時間也是35個月。在時間上恰好是3年。
這種調整,反映了兩國股市初級階段的基本特點:暴漲暴跌。比如,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價格指數於1928年10月1日開始編制,一年後股市見頂大跌。上證指數在1992年5月放開價格指數,1993年2月就見頂大跌。
1932年7月,美國股市開始上漲,到1937年3月達到最高195點,相對於此前的低點40.56點,上漲了近4倍,牛市的時間接近5年——54個月。隨著二戰的開始,美國股市開始下跌。僅僅用了一年時間,在1938年3月就跌到97.5點,恰好下跌了50%。這跟1929年三個月跌一半的速度相比,顯然慢多了。
1938年和1939年,指數兩次回到150點以上,都無功而返,並從1941年8月開始經歷了連續9個月下跌的奇觀,1942年4月,指數跌到92.69點。相對於此前的195點,指數實際下跌52.8%。熊市持續的時間則超過了5年,為61個月。在年線上,則表現為1937年收陰線、1938年收陽線、1939-1942年連續3年收陰線的形態。
從那以後,美國股市進入了長期牛市。從低點啟動後剛4年,1946年5月,股市沖破200點創下213點的新高,隨後股市高位盤整了3年,到1949年6月達到160點,指數跌幅不過20%多一點。此後,指數連續11個月上漲,再創新高229點。1953年,指數接近300點。1966年,達到1000點。1974年,經過近8年的橫向整理,指數跌到570點,完成了一次長期整理,從此進入最大的主升浪——1987年8月達到2746點,兩個月後跌到1616點,繼續上行,2000年1月達到11908點。2002年10月,調整到7181點。如今,道瓊斯指數仍在1萬點附近徘徊。
❾ 搞不明白,為什麼美國股市走了八年的牛市,年
制度完善,有做空機制,漲跌都可以賺錢,我們這只能上漲賺錢。紀律嚴格,垃圾就是要退市,只留下好的公司在市場發展,我們這ST,重組,各家想盡辦法賴在市場不退。完全市場化,沒有特停,我們……
❿ 美國歷史上有幾次大牛市
最長的一次:
1984年,納斯達克市場創立,其後持續了長達16年的大牛市,指數則從237點沖到2000年的5132點,指數漲幅高達20倍。在這段時間里,納斯達克指數只是在1987年、1990年和1994年出現年度小陰線,略做調整,其它時間一直是單邊向上。
其他:
2000年,納斯達克指數達到顛峰後,出現大幅度調整,當年就跌到2288點,跌幅高達60%。2002年,該指數最低1108點,相對最高點,3年跌幅達到78%。這個幅度與上證指數從1558點跌回325點(一年半跌幅79%)相比,極其接近。如今,納斯達克指數回到2000點之上,表現也相對溫和了。看來,任何市場,在其發展的初級階段,暴漲暴跌都是不可避免的,而無論它所處的歷史環境如何。
美國股市進入了長期牛市是從低點啟動後剛4年,1946年5月,股市沖破200點創下213點的新高,隨後股市高位盤整了3年,到1949年6月達到160點,指數跌幅不過20%多一點。此後,指數連續11個月上漲,再創新高229點。1953年,指數接近300點。1966年,達到10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