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付工資履行了貨幣的什麼職能

付工資履行了貨幣的什麼職能

發布時間: 2022-06-19 21:30:32

『壹』 手機廠商給員工開的工資屬於貨幣什麼職能

支付工資當然是貨幣的支付功能。
貨幣職能是指貨幣本質的具體體現。在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五大職能。貨幣的這五大職能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最基本的職能。貨幣首先作為價值尺度,衡量商品有沒有價值、有多少價值,然後作為流通手段實現商品的價值。

『貳』 昨天發工資了打卡已到賬,這是貨幣哪一職能

以貨幣形式發放工資,是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的體現

『叄』 用於發放工資的貨幣執行的是貨幣的什麼

就是人民幣。

勞動法裡面害怕用人單位使用非貨幣來坑害我們的勞動者,於是對工資形式做了硬性規定,就是必須發放貨幣工資,不得發放實物抵扣的。

『肆』 王某從單位領取工資,並購買所需的商品,在這一過程中,貨幣履行的職能有

工資是支付手段,購買商品是流通手段.原因如下:
流通手段是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只需要現實中的貨幣.
而支付手段包含(地租,利息,工資,稅款),主要特徵是交錢與交換時間不同.

『伍』 在商品賒銷,預付工資等活動中,貨幣執行的是什麼職能

在商品賒銷,預付工資等活動中,貨幣執行的是支付手段職能。

貨幣職能:
1、價值尺度——貨幣表現商品價值和衡量商品價值量大小的職能。
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是把一切商品的價值都表現為一定的貨幣量。這是因為貨幣本身也是商品,具有價值。各種商品都是社會勞動的凝結,具有相同的質,所以勞動時間是商品內在的價值尺度。這種內在的價值可以比較,但自身卻無法表現出來。在商品交換過程中,當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去衡量其他商品的價值,使各種商品價值都表現為一定量的貨幣時,貨幣就成為商品價值的外在表現。
2、流通手段——在商品流通中,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
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是在商品交換中發展的。在貨幣出現以前,商品交換採取物物直接交換的形式。貨幣產生以後,變成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流通,它使直接商品交換變成兩個過程,任何一個商品生產者都要先賣出商品換回貨幣(W-G),然後再用貨幣去買回需要的商品(G-W)。由這兩個過程組成的商品交換中,貨幣充當交換活動的媒介物。這種媒介商品交換的職能,就是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
3、貯藏手段——貨幣退出流通領域作為獨立的價值形態和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的職能。
貨幣貯藏手段職能,是在實踐中逐漸完善的。最初表現為樸素的貨幣貯藏,生產者把多餘的產品換成貨幣,目的是用貨幣保存自己的剩餘產品。隨著商品生產的發展,商品生產者為便於能隨時購買維持生產和生活的商品,貨幣貯藏主要表現為取得交換價值的貯藏。當商品流通擴展到一切領域,誰佔有了貨幣,誰就可以購得一切所需的物品,這時的貨幣貯藏就表現為社會權力的貨幣貯藏。但任何目的的貨幣貯藏,都必須是具有價值實體的足值的貨幣。
4、支付手段——貨幣作為獨立的價值形式進行單方面運動時執行的職能。
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最初是適應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需要而產生的。由於不同商品的生產周期長短不一,產地距銷售地遠近各異,為保證再生產過程的連續進行,部分商品生產者產生賒銷商品的需要。到約定日期清償債務時,貨幣便具有了支付手段的職能。以後隨著商品交換和信用經濟的發展,貨幣執行支付手段職能日益普遍,不僅超出商品流通領域,而且進入了人們日常生活之中,如用於支付地租、租金、工資,繳納賦稅等等。
5、世界貨幣——在世界市場上作為一般等價物的貨幣。
隨著國際交往的產生和發展,貨幣在世界市場上流通,便具有了世界貨幣的職能。世界貨幣除具有價值尺度職能外,還執行如下職能:作為購買手段,在國際間用以購買外國商品;作為一般支付手段,用以償付國際債務、支付利息和其他非生產性支付等,以平衡國際間的收支差額;作為社會財富的代表,用以支付戰爭賠款、輸出貨幣資本等,從一國轉移到另一國。

『陸』 支付工資是貨幣的什麼職能

支付工資當然是貨幣的支付功能,貨幣有幾樣功能,一是支付功能,二是價值功能。價值功能就是我們把一個物品標價為多少貨幣。

『柒』 貨幣在什麼時執行支付手段的職能

貨幣在作為價值的單方面轉移時執行支付手段的職能。貨幣執行支付手段職能的特點是:貨幣作為價值的獨立形式進行單方面轉移,沒有商品在同時、同地做相向運動,貨幣只是作為價值的單方面轉移,是貨幣執行支付手段的特徵。
1、貨幣職能是指貨幣本質的具體體現。在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五大職能。貨幣的這五大職能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最基本的職能。貨幣首先作為價值尺度,衡量商品有沒有價值、有多少價值,然後作為流通手段實現商品的價值。
貨幣作為獨立的價值形式進行單方面運動(如清償債務、繳納稅款、支付工資和租金等)時所執行的職能。
2、支付手段是在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礎上進一步產生的。由於貨幣作為價值尺度,才能使商品與貨幣相交換;由於貨幣作為流通手段,才能產生商品買和賣的行為;只有在買賣進一步發展的情況下,才會出現買賣商品時的賒銷方式,支付手段的職能才會產生。為了到期支付,必須進行貨幣貯藏。可見,支付手段必須以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貨幣貯藏職能的存在為前提。
拓展資料:
貨幣性資產是指持有的現金及將以固定或可確定金額的貨幣收取的資產,包括現金、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以及准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等。這里的現金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
一般來說,資產負債表所列示的項目中屬於非貨幣性資產的有:股權投資、預付賬款、存貨(在途物資、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庫存商品、委託加工物資、委託代銷商品、分期收款發出商品、生產成本)、不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固定資產、工程物資、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

『捌』 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

貨幣的支付手段是指貨幣用於清償債務、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的職能。貨幣的流通手段貨幣在商品流通中充當交換媒介藉以實現商品價值的職能。
拓展資料:
支付手段是指貨幣用於清償債務、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的職能。這一職能是為適應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發展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由於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在時空上的差異,就產生了商品使用價值的讓渡與商品價值的實現在時間上分離開來的客觀必然性。
某些商品消費者在需要購買時沒有貨幣,只有到將來某一時間才有支付能力,同時,某些商品生產者又急需出售其商品,於是就產生了賒購賒銷。
由於人們對不同形式消費的主觀評價不同,通過交換各取所需可以增加所有人的效用。同樣,人們對處於不同時間的消費主觀評價也有所不同,交換同樣可以增加總效用。此時,消費的具體形式變得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費財富的數量。
比如,對正在求學的年輕人,同樣數量的財富現在使用比將來使用更有價值;而對中年以後開始考慮退休的人來說,同樣數量的財富留到將來使用比現在使用更有價值。在企業經營過程中,這種不同時間的財富使用權對不同人具有不同效用的現象更多,在他們之間就可以進行互利的交換。
這種時間維度上的交換要通過信用借貸實現。由於交換雙方的效用增加不等,效用增加較多的一方應該支付一定費用給效用增加較少的一方。又由於一般而言人們對未來財富的評價總是低於現在,也就是"人性不耐"或稱時間偏好,所以一般規律是提前消費的人向推遲消費的人支付費用,這就是利息。
由於利息的存在,信用不僅在有閑置資金時能提高經濟效率,在沒有資金閑置時也可以通過重新配置資金提高效率。比如,甲使用資金帶來的效用提高較小,乙的效用增加較大,乙願意為其效用增加支付一定的利息,而甲發現乙出的利息比自己使用資金帶來的效用增加更有吸引力,於是會把資金借給乙,這時總效用比甲使用時大。這也是經濟上的擇優配置原理。
融資用於投資時社會總效用增加更大。因為需要貸款的企業必須支付利息,利息來源於企業利潤,而利潤來自銷售。每一次銷售都使交換雙方效用增加,企業的賣價高於成本,而消費者的買價低於自身效用的增加,所以,企業的利潤小於消費者效用的增加。利息又小於利潤,否則企業就不會貸款了。由於中間兩級放大,所以社會總效用增加更大。

『玖』 貨幣支付職能發揮作用的場所有哪些

貨幣支付職能發揮作用的場所有財政收支、購買商品、銀行發放貸款、薪金支付。
1,貨幣是指起著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時商品交換的媒介。
2,貨幣的職能是指貨幣本質決定的內在的功能,它不因噴門使用與否而變化。貨幣的職能和作用 理解貨幣職能對更深刻認識貨幣屬性具有積極作用,是貨幣銀行學的基礎。 對貨幣的職能,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曾經做過精闢的分析,認為貨幣的職能依次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的職能。
1)價值尺度:貨幣的價值尺度職能是指貨幣具有表現和衡量商品價值的功能。其特點是使用觀念貨幣。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要求貨幣本身具有價值,但並不一定需要真實貨幣存在,人們可以用觀念上的貨幣來衡量商品價值。
2)流通手段:貨幣的交換媒介職能是指貨幣在商品的交易中充當媒介,解決了商品交換的中介問題。
3)貯藏手段:貨幣的價值貯藏功能是指購買力超越時間的貯藏。履行這一職能時,貨幣退出流通,處於靜止狀態,其發揮是以支付手段職能為前提的。
4)支付手段:貨幣被用來清償債務或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就是貨幣支付手段的職能。
5)世界貨幣:貨幣具有在世界市場充當一般等價物的職能。
拓展資料:
1,貨幣的作用指貨幣的職能在社會經濟中的具體用途。微觀上來講就是貨幣作為價值的衡量器,成為計價,統計核算,預測等經濟管理工作的工具。宏觀上講貨幣是社會分配的工具,服務於工資分配,利息分配,財政分配等,並且作為生產的第一推動力和持續推動力,促進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結合。
2,貨幣的上述各個職能是相互聯系的。由於貨幣能表現一切商品的價值,因而它具有價值尺度職能;由於它能與一切商品相交換,因而它具有流通手段職能。貨幣缺少價值尺度與流通手段二者中的任何一種職能,就不能成為貨幣。

熱點內容
太陽紙業股票歷史交 發布:2025-05-14 14:55:41 瀏覽:678
基金每次賣出多少份 發布:2025-05-14 14:49:11 瀏覽:824
華銳風電退市後股票沒有賣出去是否就作廢了 發布:2025-05-14 14:48:12 瀏覽:172
1996年瀘州老窖股票歷史回顧 發布:2025-05-14 14:43:56 瀏覽:840
退市股票風險揭示書怎麼簽署 發布:2025-05-14 14:32:23 瀏覽:507
基金不開盤怎麼辦 發布:2025-05-14 14:30:28 瀏覽:567
格力電器股票近期歷史行情 發布:2025-05-14 14:30:25 瀏覽:190
中華慈善總會有哪些基金 發布:2025-05-14 14:29:01 瀏覽:767
怎麼看平安證券股票交易軟體中的籌碼分布 發布:2025-05-14 14:29:01 瀏覽:657
華電重工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2025-05-14 14:01:54 瀏覽: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