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以貨幣為主要計量
Ⅰ 為什麼會計要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
會計
有兩個基本職能:核算和監督。
貨幣
計量是指
會計主體
在
會計核算
過程中採用貨幣作為
計量單位
,記錄、反映會計主體的經營情況。它要求對企業發生的經濟也許採用同一種貨幣作為統一尺度予以記錄、計量,並把企業財務狀況的數據轉化為按統一
貨幣單位
反映的
會計信息
。同時,還假定幣值穩定。這種在會計帳務處理中統一使用的貨幣比重稱為
記賬本位幣
。
Ⅱ 會計為什麼要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
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能更好的反映財務情況
Ⅲ 為什麼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而不是以實物量度,勞動量度來計量
運用實物量度,只可以分別反映不同物質數量,但不能用來匯總各種不同類別的物資,更不能綜合反映各種不同的經濟活動。運用勞動量度,雖然可以反映經濟活動中耗用的工作時間,計算某一經濟活動過程中的勞動量耗費,但在商品貨幣經濟條件下,再生產過程所耗費的勞動量,還不能廣泛用勞動計量單位進行計算,仍要利用價值形式來表現。只有藉助於統一的貨幣量度,才能計算出各項財產物資的費用、成本、利潤等綜合性經濟指標,才能全面核算和比較生產經營中的耗費及其成果。而貨幣量度是用來綜合計算各種不同經濟事項所採用的統一量度單位。
Ⅳ 為什麼說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然後會計信息就具有高度的綜合性
會計以貨幣作為計量單位,通過會計的記錄就可以全面地、系統地反映和監督企業、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財產物資財務收支、生產過程中的勞動消耗和成果,並計算出最終財務成果。在會計核算這過程中已經運用了實物尺度和勞動尺度進行記錄,還必須以貨幣尺度綜合地加以反映。所以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會計信息具有高度的綜合性(綜合了實物尺度、勞動尺度、貨幣尺度)。
Ⅳ 為什麼會計要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
會計有兩個基本職能:核算和監督。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會計核算過程中採用貨幣作為計量單位,記錄、反映會計主體的經營情況。它要求對企業發生的經濟也許採用同一種貨幣作為統一尺度予以記錄、計量,並把企業財務狀況的數據轉化為按統一貨幣單位反映的會計信息。同時,還假定幣值穩定。這種在會計帳務處理中統一使用的貨幣比重稱為記賬本位幣。
Ⅵ 貨幣計量是怎麼回事
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以貨幣計量,反映會計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貨幣是商品的一般等價物,是衡量一般商品價值的共同尺度。
貨幣計量的含義:
1、會計核算要以貨幣作為主要的計量尺度,會計法規定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其中一種作為記賬本位幣,但是編報的財務會計報表應當折算為人民幣。在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的同時,有必要也應當以實物量度和勞動量度作為補充。
2、假定幣值穩定,因為只有在幣值穩定或相對穩定的情況下,不同時點上的資產的價值才有可比性,不同期間的收入和費用才能進行比較,並計算確定其經營成果,會計核算提供的會計信息才能真實反映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情況。
Ⅶ 貨幣計量的含義及其作用是什麼
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財務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以貨幣計量反映會計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
貨幣計量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中要以貨幣為統一的主要的計量單位,記錄和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和經營成果.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是多種多樣、錯綜復雜的.為了實現會計目的,必須綜合反映會計主體的各項經濟活動,這就要求有一個統一計量尺度.在會計的確認、計量和報告過程中之所以選擇貨幣為基礎進行計量,是由貨幣的本身屬性決定的.貨幣是商品的一般等價物,是衡量一般商品價值的共同尺度,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特點.其他計量單位,如重量、長度、容積、台、件等,只能從一個側面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無法在總量上進行匯總和比較,不便於會計計量和經營管理.只有選擇貨幣尺度進行計量才能充分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所以,基本准則規定.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選擇貨幣作為計量單位.會計在選擇貨幣作為統一的計量尺度的同時,要以實物量度和時間量度等作為輔助的計量尺度.要實際進行會計核算,除了應明確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尺度之外,還需要具體確定記賬本位幣,即按保種統一的貨幣來反映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貨幣計量隱含幣值穩定假設.
Ⅷ 會計為什麼要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
就像你買一台電腦5000元,你在賬上應該是記錄5000元,而不是一台電腦幾個字。
以貨幣來計量,能反應企業的各種財產物資債權債務等增減金額和變動情況
Ⅸ 請舉例說明為什麼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的為什麼不是唯一的計量單位
因為你記賬做會計憑證都是按人民幣作為單位的
但你記錄存貨明細賬時,就是數量金額式的了,這時數量也是計量單位
所以說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但不是唯一的計量單位
希望可以幫助你
Ⅹ 怎麼理解:會計以貨幣計量為基本形式,凡是不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活動,都不是會計所反映的內容。
貨幣計量是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它要求對所有會計核算的對象採用同一種貨幣作為統一的尺度來予以計量,並把會計主體經營活動和財務狀況的數據轉化為統一貨幣單位反映的會計信息。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對行政事業單位,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的經濟活動進行連續、系統、全面地反映和監督的一項經濟管理活動。
拓展資料
一、我們應如何理解「貨幣計量」的含義 弗里希在《計量經濟學》的創刊詞中說到:「用數學方法探討經濟學可以從好幾個方面著手,但任何一方面都不能與計量經濟學混為一談。計量經濟學與經濟統計學決非一碼事;它也不同於我們所說的一般經濟理論,盡管經濟理論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數量特徵;計量經濟學也不應視為數學應用於經濟學的同義語。經驗表明,統計學、經濟理論和數學這三者對於真正了解現代經濟生活中的數量關系來說,都是必要的,但各自並非是充分條件。而三者結合起來,就有力量,這種結合便構成了貨幣計量。」後來美國著名計量經濟學家克萊因也認為:計量經濟學是數學、統計技術和經濟分析的綜合。也可以說,計量經濟學不僅是指對經濟現象加以測量,而且表明是根據一定的經濟理論進行計量的意思。
二、計量經濟學的基礎是一整套建立在數理統計理論上的計量方法,屬於計量經濟學的「硬體」,計量經濟學的主要用途或目的主要有兩個方面:理論檢驗。這是計量經濟學用途最為主要的和可靠的方面。這也是計量經濟學本身的一個主要內容。預測應用。從理論研究和方法的最終目的看,預測(包括政策評價)當然是計量經濟學最終任務,必須注意學習和了解,但其預測的可靠性或有效性是我們應十分注意的。
三、貨幣計量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中要以貨幣為統一的主要的計量單位,記錄和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和經營成果。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是多種多樣、錯綜復雜的。為了實現會計目的,必須綜合反映會計主體的各項經濟活動,這就要求有一個統一計量尺度。可供選擇的計量尺度有貨幣、實物和時間等,但在商品經濟條件下,貨幣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最適合充當統一的計量尺度。會計在選擇貨幣作為統一的計量尺度的同時,要以實物量度和時間量度等作為輔助的計量尺度。要實際進行會計核算,除了應明確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尺度之外,還需要具體確定記賬本位幣,即按某種統一的貨幣來反映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貨幣計量隱含幣值穩定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