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整理客戶理財方案
A. 如何做好一名理財規劃師怎樣幫助客戶實現財務自由和安全
隨著理財概念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把自己的閑置資金用於理財。作為一名理財師,你會如何幫助客戶做好理財呢?首先要全面了解用戶的財務現狀、財務目標,然後再分析用戶所能承受的財務風險,再去選擇其所能承受風險能力的產品。
一、理清用戶的財務現狀
用戶有多少錢?具體的資產分布情況?今年賺了多少錢?又花了多少錢?有沒有負債?負債還剩多少?等了解清楚用戶的財務現狀後,再根據用戶的風險承受能力去做合適的產品推薦。
明確客戶的目標和需求
人生階段的不同,所帶來的人生目標和支出需求也各不相同。以有子女的家庭為例,常見的支出就有:子女的教育費用、改善生活質量的費用、退休後的費用等確定性費用,部分家庭可能還有贍養父母、創業資金等支出需求。
只有當用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詳細列出自己的財務目標之後,可以清晰看到現有財務狀況和財務目標之間的差距,進而讓用戶的財務規劃具備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為客戶進行理財規劃
理財規劃的目的是在明確客戶的目標後,通過規劃客戶的現有資源和未來的資源,幫助用戶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需求,從而實現其一生收支的平衡。
第一個方法是現金流規劃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們先把家庭財富比作一個蓄水池,想要蓄水池有一定的池水積累,就必須要有一定的水源,放在我們的家庭財富中,這個蓄水池就是我們的收入來源。當然,除了有一定的收入來源,還要有一定的正常、可控的開支,相當於我們蓄水池的出水口。
理財師幫助用戶做現金流規劃的目的就是將原來過多的支出減少至一定范疇,幫助用戶的支出變得合理化。這樣說就好比我們池塘里的水,只有降低流入過程中的損耗,才能保證有更多的新水進入池塘里。削減支出後,我們以往的消費方式肯定會產生一定影響,初始階段可能會產生不適感,因此,我們建議用戶可以通過開通自動轉存、基金定投等自動功能,達到一個可以讓人慢慢適應的過程。
第二個方法是資產規劃
資產規劃的目的是對存量資產進行盤活、不斷優化資產結構。在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與理財產品風險等級相匹配的前提下,將原來低收益的銀行理財替換成更高收益的理財產品等,同時,不斷調整和增加投資性資產的比例,提高理財型收入的比例,如利息、房屋租金等,不斷累積財富池,達到錢生錢的目的。
B. 14種家庭理財方法大全有哪些適合你
當下市場上可供家庭理財的工具類別繁多。每一種投資工具和對沖工具都有其優點和缺點。其中銀行儲蓄,貨幣基金,基金投資,保險,信託,這些都非常適合家庭理財,從中可以選擇自己的理財方式..
1、銀行儲蓄
理財,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銀行儲蓄,居民可以選擇5、3、2、1、6、3個月的定期存款,有投資。此外,活期存款由於其便利和流動性,已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融資方式。目標是使收益最大化,而活期存款顯然離這個目標很遠,應該盡量避免。
4、基金投資
高收益必然有高風險相伴相隨。如果家庭有比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並希望獲得較高的回報率,但他們沒有太多的精力或很少的投資,那麼你可以選擇基金投資。
許多家庭之所以會有家庭怎樣理財這樣的難題,歸根結底,這是因為普通家庭對財務管理知之甚少。證券投資基金是由投資專家組成的具有知識、技術、信息、規模等優勢的財務管理團隊。風險低於個人在證券市場上的股票投資,從長遠來看收益是有保障的。
5、信託
信託主要適合高凈值客戶,風險承受能力低的人群。然而,近年來,信託業已經超越保險和證券,成為金融的第二支柱。除了一些流動性風險外,信託幾乎是一種無風險的投資,但它仍然取決於特定的項目。
C. 假如你是招商銀行的一名理財規劃師,你如何為客戶制定理財計劃(即制定投資組合)
(1)建立客戶聯系;
(2)收集客戶信息;
(3)分析和評價客戶的財務狀況;
(4)為客戶制定理財方案;
(5)協助客戶實施理財方案;
(6)對理財方案的實施效果進行評估,進而對理財方案作出修正。
D. 針對單一持有理財的客戶,設計梳理資產配置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5
E. • 假如你是招商銀行的一名理財規劃師,你如何為客戶制定理財計劃即制定投資組合)
我感覺很多的銀行機構的理財規劃師,可能不能夠做到很中立客觀的為客戶進行資產配置和理財建議,因為更多的是以銀行的理財產品為導向進行搭配,所以在不同的銀行你會發現會有不同的配置方案,我感覺應該找一些更加中立的,權威的第三方理財機構去為客戶做理財建議會更好,個人感覺在理財方面還小有經驗,如果樓主願意,可以HI溝通一下!
F. 理財客戶提升的問題與建議
所謂個人理財,它又稱為理財規劃、理財策劃、個人財務規劃等。根據國際理財協會的定義,「理財策劃是理財師通過收集整理顧客的收入、資產、負債等數據,傾聽顧客的希望、要求、目標等,在專家的協助下,為顧客進行儲蓄策劃、投資策劃、保險策劃、稅收策劃、財產事業繼承策劃、經營策略等生活設計方案,並為顧客進行具體的實施提供合理的建議」。
個人理財業務按照業務深度由低到高的次序包括:介紹金融產品,比較同類金融產品,分析客戶理財需求和財務狀況,為客戶推薦適合其條件的金融產品,為客戶量身定做某一目標的理財方案等。
就個人理財方案的制定而言,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步驟:
(1)制定理財目標。這一目標應量化,給出實施時間和達到目標的金額。
(2)分析客戶的資產狀況,對客戶的資產分配做一個盤點。
(3)測試客戶的風險偏好。風險偏好應該由個人的收入及家庭負擔等客觀情況加上自己的心理因素和投資心態等來決定。
(4)綜合考慮客戶的資產規模、家庭責任及風險偏好,利用目前商業銀行已有的各種金融工具和產品,進行最優資產分配,使收益在一定風險水平下獲得最大化,或者使融資成本在一定風險水平下最小化。
(5)跟蹤進行投資績效管理。在了解市場的基礎上,接受客戶理財委託後,及時跟蹤客戶的賬戶情況,並根據個人情況及市場變化,及時建議調整投資策略,提供持續服務。
G. 如何制定理想的家庭理財規劃方案
【導讀】一個家庭的組成,意味著肩上責任更重大了。不僅要努力工作賺錢,投資理財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醫療和養老,樣樣都得花錢。如何為自己的家庭設立一個家庭理財規劃方案呢?理財規劃師給出了以下建議:
一、制定家庭理財目標
制定家庭理財目標主要從兩方面考慮。一是根據家庭經濟條件,收入一般或較低的家庭懼怕風險,難以承受投資虧損,理財的主要目的是保值,可以選擇風險低的固收產品;對於收入較高的家庭,在投資上面要積極一些,能夠承受較大的風險,追求的是資產增值。二是年齡不同,目標也會不同。年理財專家還建議,各個家庭要根據理財預期實現時間的長短,把理財目標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三種,合理配置資金,選擇合適的投資工具,實現不同的理財目標。比如對於30歲的家庭來說,短期目標可能是為一年後購房儲備足夠的首付款,中期目標可能是為十幾年後子女去海外上大學籌措教育經費,而長期目標可能是為退休養老做好准備。
二、了解家庭財務狀況
首先要列出家庭的資產負債表。弄清家庭的資產有哪些,負債有哪些,清楚家庭的財務狀況,做起財務規劃來也會更加科學。也可以幫助你在保障生活正常運轉的情況下選擇合適的家庭理財方式。比如,家庭資產中絕大部分都是房產,流動性差,那麼以後就應該購買些高流動性的理財產品。如果家庭資產表中顯示負債大過資產,那就得想辦法減少不合理的負債,增加資產。
理財規劃師建議,在選擇投資工具時,可以先仔細計算自己的收入和支出,對自己目前的家庭財務狀況有清晰的了解,並以此作為制定理財投資計劃的基礎。資產負債率可以為判斷家庭財務狀況提供參考。一般來說,家庭資產包括流動性資產(現金、活期存款等)、投資性資產(股票、債券、基金等)、使用性資產(車、房屋等)。家庭負債則包括日常賬單等短期負債和購房貸款、購車貸款等長期負債。負債除以資產就可得到資產負債率。當家庭的資產負債率低於50%的時候,這個家庭發生財務危機的可能性較小。要想改善家庭財務狀況,則可以通過分析在某個時間段內家庭收入和支出情況,如家庭收入中工作收入和理財收入的比例、家庭支出中日常必需品支出和非必需品支出之間的比例等,以此對家庭收支進行調整。
三、留足緊急備用金
緊急備用金是為了應付一些意外或突發事件,比如臨時急用錢、突發疾病需住院治療等。無論是怎樣的家庭理財,緊急備用金是不能少的。這筆錢准備多少合適?一般得是家庭月支出的幾倍,最低不能低於3個月的家庭開支金額。由於備用金是為未來准備的,隨時可能用到,所以最好是放在流動性非常高的資產里,比如貨幣基金,銀行活期存款等。
四、選擇投資工具
在制定理財規劃時,客戶可以按照理財目標實現時間和預期回報為自己定下投資期限和選擇投資工具,否則在投資期間需要動用資金做其他用途時,便可能因為投資工具的套現能力較低而蒙受損失。比如你想短時間內動用資金購房,則不應選擇一些套現能力較低的工具。
五、買好保險
保險應該成為家庭的標准配置,無論對於個人還是家庭來說,我們首先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購買保險來轉嫁風險。一旦發生意外,保險就發揮作用了,能最大程度地減輕損失:
(1)意外險:保費低,保額高,且和年齡關系不大。花點小錢,安心又有保障。
(2)重疾險:現在有些家庭財務狀況很脆弱,一場大病,幾十萬的醫療支出就足夠擊垮一個家庭的經濟。
(3)壽險:如果一個人還有較重的家庭責任,比如還房貸、撫養子女、贍養父母等,最好補充份壽險。
理財規劃雖然是個人私事,但是很多投資者未必能對自己的財務狀況做出正確的分析,也未必精通投資。事實上,在理財規劃的每一階段,甚至每一步,都可以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綜上所述,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發布的關於家庭理財規劃方案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H. 投資理財師如何給客戶做規劃
理財師應該向客戶傳遞什麼樣的投資理念?
很多理財師可能會有這樣一個觀念:想要為客戶做好財富管理,前期就要好好了解客戶的家庭情況、資產情況,然後再根據客戶的真實訴求去為其匹配產品,但,做好理財師這一工作,遠不止這一個方面,理財師更應該做到的則是向客戶傳遞正確的投資理念。那麼,什麼樣的投資理念才是理財師應該傳遞給客戶的呢?
堅持投資中的長期主義
大多數人即便沒有接觸過金融行業,也知道這一行業復雜多變,稍微一個不留神,可能就會給自己帶來損失。正因為如此,我們在投資時一定不能急於求成。
要知道,理財師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向客戶傳遞正確的長期投資理念,一方面可以加強客戶對投資領域的了解,以此拉近與客戶之間的距離,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緩解客戶在短期內的恐慌情緒,幫助客戶真正做到合理理財。
很多人都想復制巴菲賺到99.8%財富的結果,卻從來沒想過去學習他在前期投資時的「過程」,這一過程也可以看成是我們需要給客戶傳遞的長期主義投資觀念。投資本身就是一件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雖然短期的利益能為我們的資產帶來一定的變化,但長期的堅持更能為我們的資產帶來大變化,只有學會堅持,不被眼前利益所誘惑,我們才能真正學會投資理財。
學會主動思考風險
金融市場本身就動盪不安,這就要求理財師服務客戶的過程中要極具市場敏感性,對於市場的細微變化都要能及時感知並做主動思考,然後提前告知客戶。
其實我們仔細觀察客戶不難發現,客戶對於風險的擔心可以細分為「波動大」、「不確定性強」、「流動性差」等,針對這些具體的擔心因素,理財師在為客戶做財富管理的過程中就不得不幫助客戶提前樹立主動思考風險的意識:這一波市場變化可能會造成什麼影響?對於我個人又會有哪些影響?後期又該怎麼做去應對這些風險?只有在市場出現波動前,提前思考好會面對的風險以及後期的解決方法,客戶的接受程度更高,調整理財方案也會來的更快。
合理配置資產的意識
很多客戶在剛開始投資時,因為對行業的不了解,就胡亂配置自己的資產去進行投資,到最後,錢投了,卻沒有帶來任何收益。這時候,理財師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就要有意識的幫助客戶培養合理配置資產的意識: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為自己留出一定備用金,且在遵從「安全、合理」的原則上去投資,盡量避降低自己的損失。
配圖來源:Pexels